爭議不斷的電子菸
電子菸如今火遍全球,但也爭議不斷。圍繞電子菸最大的爭議,就是該產品對青少年的誘惑。也正因此,各國禁令頻頻出臺。美國宣布限制銷售「甜味」電子菸產品,泰國將電子菸列入違禁品,攜帶、使用、銷售均是違法行為,日本禁止銷售含有尼古丁的電子菸……根據全球菸草控制研究院的數據,截至去年年底,已經有98個國家和地區出臺規定監管電子菸的生產銷售。
今年6月,美國舊金山城市監督委員會剛剛通過一項提案,禁止在該市銷售和分銷電子菸。該項提案在成為法律前,還需要通過一次投票。若通過,那麼舊金山將成為全美第一個全面禁止電子菸銷售的城市。
巧合的是,舊金山恰恰是美國電子菸巨頭JUUL的總部所在地。但即便提案通過,短時間之內JUUL的市場地位應該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因為越來越多的機構認為,電子菸的有害影響小於菸草。因為成分簡單(尼古丁、香料、丙二醇、甘油),且沒有燃燒,所以不會有灰燼、焦油和一氧化碳被吸入肺部。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曾表示,在完全取代其他尼古丁或菸草產品的情況下,電子菸對未懷孕的有吸菸史的成年人是有益的。
英國公共衛生部曾在去年公布了一項實驗,證明吸傳統香菸要比電子菸糟糕得多。實驗內容是16包香菸和同等量的電子菸煙霧分別會給乾淨的棉球帶來怎樣的變化。結果顯示,前者觸目驚心,棉球從白色變成棕色,且非常油膩,後者卻幾乎沒有明顯變化。
圖片說明:容器內分別注入電子菸蒸汽(左)和香菸煙霧(右)的結果對比
英國公共衛生部表示,電子菸的危害性比傳統香菸低95%,希望這個實驗結果能幫助菸民消除對電子菸的誤解,「大約44%的吸菸者相信電子菸跟傳統香菸一樣有害,並沒有意識到相比較而言它們是更健康的。我們想要鼓勵更多的吸菸者嘗試電子菸,並且在電子菸的幫助下完全戒菸。」
因此,對菸民而言,電子菸是一個可大大提高戒菸成功率的替煙解決方案。特別是JUUL發明尼古丁鹽之後,菸民的電子菸轉化率顯著提升:尼古丁鹽發明之前,美國已經有60%的菸民嘗試過用電子菸替煙,但是只有6%的人成功轉化為電子菸用戶。而尼古丁鹽發明之後,美國菸民的電子菸轉化率提高了5倍,改變了美國30%菸民的吸菸方式。
尼古丁鹽的發明人,是JUUL的首席科學家邢晨悅。當看到尼古丁鹽讓美國菸民轉化為電子菸用戶的比例大大提高以後,這位華裔女性科學家說,中國的菸民也應該擁有提高自己和家人生活質量的新選擇。
在中國有3.5億菸民——相當於美國的人口總數,深受二手菸困擾的菸民更是多達7億,「我看到了尼古丁鹽為美國家庭帶去的積極改變,也看到了國內電子菸市場的野蠻式增長,我想把我在美國的研發成果,帶回中國,帶給更多需要的人。」
如何幫助菸民?「堵不如疏」
到現在,邢晨悅還記得那個讓自己怦然心動的電話。
那是2013年的春天。那時候,她正在從事呼吸類藥物的研發工作。選擇製藥行業,是她從小就有的夢想:為成千上萬的疾病患者研發特效藥。這個夢想,就像一束光,帶她走過從本科到博士的漫長求學生涯。
最開始接到那個電話的時候,邢晨悅還是有些意外的,因為對方不是藥品研發公司,而是一家電子菸公司——一家只有十幾人的創業公司。對方解釋說,他們一直致力於開發加熱不燃燒的替煙類產品,用新科技來幫助菸民戒菸。輾轉找到邢晨悅,是因為他們團隊當時急需一位有化學配方研發知識、特別是呼吸類製劑開發經驗的科學家,來打造一款突破性的產品。
當時,邢晨悅先後在基因泰克、MAP等北美著名製藥公司擔任科學家,參與研發了好幾種不同的呼吸類藥物製劑,已經在業內積累了一定的知名度。這家電子菸創業公司也正是因此尋到她。
邢晨悅說,她最終被這個電話打動,並選擇加入這家創業公司,是因為非常認同他們「堵不如疏」的理念,「抽菸和二手菸造成了許多疾病,並因此產生了巨大的醫療投入。如果能從上遊減少危害產生的源頭,這就類似於疾病預防,也會極大地緩解社會公共衛生的壓力。」
因此,她決定加入這家公司,擔任首席科學家。
這家不起眼的電子菸創業公司,就是JUUL,目前估值已經達到380億美元,成為美國第一大電子菸品牌,《紐約客》認為JUUL甚至已經成為了「電子菸」的代名詞。
JUUL一系列成功的背後,離不開邢晨悅的巨大貢獻:在那裡,她發明了尼古丁鹽。
尼古丁鹽改寫電子菸行業
尼古丁鹽的發明,讓全球電子菸行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尼古丁鹽最大的意義在於解決了尼古丁在血液中的傳輸效率問題。普通的「游離鹼尼古丁」煙油在試圖提高電子菸設備對血液尼古丁輸入上並不理想,因此電子菸使用者很難獲得抽菸一樣的滿足感,而且過高的尼古丁含量僅僅停留在對喉嚨的過度刺激上,有效時間內到達對尼古丁有真正需求的血液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高含量的尼古丁煙油對喉嚨的過度刺激同時也降低了電子菸的用戶體驗。而尼古丁鹽比「游離鹼尼古丁」穿透力更強,增加了相同時間內可穿透入血液的尼古丁水平,因此可以提供一種能接近真煙尼古丁被血液吸收的方案,同時不會過度刺激喉嚨。
此外,尼古丁鹽擁有更接近真煙的口感。同時,它的極簡煙油配方,保證了煙油質量,減少了至少250種致癌物質的攝入,因此取得了口味和健康的平衡。
因此,這才出現了文章開頭部分提到的數據:尼古丁鹽發明之後,美國菸民的電子菸轉化率提高了5倍,改變了美國30%菸民的吸菸方式。 而在邢晨悅發明尼古丁鹽之前,美國已經有60%的菸民嘗試過用電子菸替煙,但是只有6%的人成功轉化為電子菸用戶。
顯然,這是邢晨悅期待看到的改變。為了這個改變,她付出了無數的日日夜夜,孤獨地尋找尼古丁鹽的真相。她說,當時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如何選擇對的配方,既能能模擬真煙的上頭感,同時又不會對呼吸道產生刺激,而且還要設計實驗室和人體實驗來驗證尼古丁鹽的理論。
整個研發過程中,她進行了幾千次實驗,篩選了近百種配方,不斷地試錯,不斷地更新,不斷地迭代,經歷了一個又一個的山重水複和柳暗花明。她甚至搭建了一套堪稱「獨家秘笈」的實驗方法,並自主研發了「獨家」實驗儀器。她兩次飛赴紐西蘭,和當地最有名的菸草臨床實驗機構合作,就是為了論證尼古丁鹽擁有類真煙的尼古丁血液傳輸效率。
最終,當成功之神降臨的時候,邢晨悅感嘆,原來,之前那麼多年的努力,都是在為這一刻的喜悅做鋪墊。
女科學家背後的故事
在復旦大學讀本科期間,邢晨悅就堅定了學成之後以新藥開發為職業的想法,為此她決定前往美國繼續深造。當時,她獲得了美國和新加坡多個高校研究院的全額獎學金,最終選擇了美國排名前三的公立大學密西根大學研究院。
在拿到了密大化學專業碩士之後,她決定進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化學工程專業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在加大學習的四年期間,科研項目之外,我得到了很多深入了解製藥和科創界信息的機會。博士畢業前的最後一年,我開始了在Genentech(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生物科技製藥公司)十個月的實習工作,近距離接觸了從生物科技出發的抗癌藥物研發的各個環節,並在博士畢業後選擇了它作為我第一份全職工作,正式成為了製藥行業的一員。」
因為認同JUUL「堵不如疏」的理念,邢晨悅選擇離開製藥行業,加入JUUL,成功發明了對電子菸行業具有革命性意義的尼古丁鹽,並參與制定了美國FDA電子菸行業標準,從原料、技術、設備、配料、運輸等五大方面樹立了行業新標準,為電子菸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回國創業
在中國,電子菸儼然成為創業的風口,已註冊公司超過4000家,電子菸口味有8000多種。中國人發明了電子菸,最好的電子菸製造工藝也在中國。但在過去一年,和中國一些電子菸開發團隊接觸之後,邢晨悅注意到,中國的電子菸創業浪潮非常火爆,但其背後缺乏對電子菸研發的科學認知和專業理解,而一些電子菸產品的不規範生產和營銷也造成了部分大眾對此類產品的誤解, 「因此,我決定把真正優質的產品、研發標準、生產規範和推廣理念帶給中國市場。」
這是她回國創立電子菸品牌「喜霧」的初心。
在邢晨悅的創業初心的感召下,Mystlabs目前擁有一個非常豪華的創業團隊陣容:天使投資人Thomas Yao,他投資了全美最大的共享出行公司Lime以及印度最大的支付平臺Paytm;TCL前智能應用事業部總經理、香港第一家機器人行業上市公司超人智能高管Daniel Chen;黑莓手機前中國區總裁Yu Liu,還有來自全球頂尖創新設計公司IDEO的設計團隊。
邢晨悅說,Mystlabs電子菸將於今年7月正式上線,科學造霧,為菸民帶來真正專業的電子菸。
中國電子菸產業鏈從業人員通訊錄,匯集菸草、電子菸、加熱不燃燒、烤菸生產廠商、貿易商、實體店、零部件供應商、材料、設備等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專門針對材料、工藝、結構、外觀設計、市場、營銷、融資、媒體、展會、物流、報關、智慧財產權、稅務、法務及發展趨勢進行行業交流,串聯全行業資源。
掃描以上二維碼,
立即加入中國電子菸產業鏈從業人員通訊錄!
《END》
版權及免責聲明:《蒸汽使者》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轉載請註明:(來源:蒸汽使者 微信:VAPORJUICE)。本公眾號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