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留學年:疫情下的留學「性價比」降低,還去嗎?

2020-09-18 中國網教育

疫情「黑天鵝」煽動翅膀,留學的天空布滿了陰霾。

今年3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在全球蔓延,中國留學生群體面臨許多困難,包括防疫物資稀缺、疫情防控舉措不嚴格、文化差異導致的偏見以及國外高校教學和管理措施的變化等,這也給正在計劃留學的學生們增加了一份躊躇和擔憂。

根據全球高等教育諮詢機構QS (Quacquarelli Symonds)發布的《新冠疫情如何影響全球留學生》調查顯示,66%的中國學生認為自己的留學計劃受到疫情影響,更多的人選擇推遲到下一年出境留學。

疫情全球大流行,留學生們在思考留學的性價比。有人認為,出於疫情防控考慮,境外部分國家和地區高校通過線上完成50%甚至更多的課程,他們付出高昂的學費卻難以享受到優質的教學質量和交流機會,留學的「性價比」正在降低。

新的機遇大門正在打開,國內為留學生們提供更多機會,在家門口便可享受優質留學資源。

9月16日,教育部回應社會關切和需求,採取系列政策舉措,切實解決留學生的現實困難:北京、浙江、廣東等19個省市的約90個中外合作辦學以及內地(祖國大陸)與港澳臺地區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可根據自身意願和實際辦學能力,在與外方及港澳臺合作單位就招生方案達成一致的前提下開展招生工作。目前已經批准全國近70所大學的合作辦學項目臨時擴招。

「最難留學年」

疫情加速了當今世界的百年未有之變局,而身處其中的留學生,更加敏銳地感知到留學之難、變局之「變」。

半年時間過去了,張明依然清晰記得,疫情時返回澳洲的每個細節。

3月19日,她踩著澳洲對外國人封閉國境的時間點返回學校。剛從馬來西亞轉機抵達澳洲,張明就看到最新通知:所有非澳洲的國民,或非持有澳洲綠卡的人禁止入境。張明是昆士蘭州一所高校的國際商務專業留學生,之前學校不停催促她按時返校,否則延期畢業。抵達澳洲第二天,學校又發來郵件,提醒學生在家上網課,以配合當地的防疫政策。

昆士蘭州疫情控制得較好,經過短暫的特殊抗疫期後,整個城市的生活秩序慢慢恢復正常,張明每周出門一次去市中心的超市買菜和零食,其餘時間基本上待在宿舍。

在韓國讀田徑專業的Kiki也受到嚴重影響。2月之後,韓國暴發疫情,田徑比賽幾乎都停了。「留也不是,走也不是。」他沒辦法心平氣和地等待疫情過去,因為回國機票價格高昂、一票難求,費用高達數萬元。

更多學生感受到,疫情全球大流行後,今年是一個「最難留學年」。疫情不僅給留學生帶來學習、生活不便,更是深層次地帶來了衝突、引起了思考。

「國內疫情暴發,我們看國內的情況,還是很緊張,所以對國內情況很揪心。那時英國還是一片祥和,人們對這種事情只是看成一種流感。」在英國倫敦留學的佩佩決定不等了,即便千辛萬苦也要回國。

英國的疫情在3月開始暴發,每天確診人數高達上千例,甚至出現單日超過1萬例,但人們普遍反對戴口罩,不願在家隔離。「國內留學生還是會買防護物品,但是各種物資已經很緊缺,甚至是限購了。所以那時候我就在想,如果國外疫情暴發的時候,到底是怎麼樣的景象?學校發郵件說遠程上課的時候,我就想要回國了。」 佩佩說。

文文在英國南約克郡的謝菲爾德大學讀國際商法專業,她沒有提前回國,但在6月份學期結束後,也不得不回來了。「往年同學們在攻讀學位之餘,會出去短期旅行,感受一下風土人情,今年攻讀完學位,只有回國這一個選項。」英國的碩士學位學制為一年,她只上了兩個月課程,但因疫情,高校春季學期罷工近三個月,最後一個月改為了線上教學。

偏見與應對

有留學生認為,現階段考慮出國讀研或申請國外高校,不是最好的時候。逆全球化抬頭,給留學帶來的挑戰或許才剛剛開始。

變局之「變」,首先體現在不同文化的衝突。

張明最初選擇去澳洲是為了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當地人交流、體驗當地文化,同時澳洲的教學質量有保障。萬萬沒想到,疫情帶來了國際局勢變化,更打破了國際友好交流,令留學生們承受了更多的偏見。「現階段考慮出國讀研或申請國外高校,肯定不是最好的時候。」張明建議。

逆全球化抬頭,給留學帶來的挑戰或許才剛剛開始。

正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加在居家隔離時寫道:「對生病的恐懼揭示了一個悲哀的事實,在危險的時刻,我們的思想會再次回到被國家與邊界束縛的範疇。『我們的』與『外國的』的分野重新出現,這是我們過去十幾年來一直抗爭的東西。」

國際局勢的變化,直接影響了留學。不久前,北德克薩斯州大學突然決定中止受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資助的公派訪問學生學者在該校學習的資格。一時激起千層浪,上千中國留學生及教職工聯合起來籤名反對,但學校暫未回應。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部分準留學生已經放棄了留學計劃,原本打算申請澳洲留學的李童就是典型案例。她在廣州大學讀會計專業,想去新南威爾斯大學、澳洲大學或雪梨大學讀研,但因為疫情緣故,之前所做的留學計劃大多都已擱淺。「我覺得整個留學的體驗可能達不到我預期設想,畢竟留學也是要花費很多人力和財力。」新學期到來,她打算盡力找一個理想的實習單位,做一份漂亮的簡歷,為秋招做準備。

當然,有更多的人選擇給自己留出一年時間,等疫情穩定,國際形勢回暖後再出國。延期入學的本科生正在加入春招和秋招的大軍,準備找一份工作暫時「過冬」,並積極備戰下一輪留學。

選擇的背後

從公費到自費,留學已經成為升學的另一個選擇。而國內學生就業、升學壓力增加,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Kiki去韓國留學,主要原因是升學壓力不大。「亞洲的很多大學對中國留學生的錄取門檻很低。我沒能在國內獲得優秀的教育,才選擇出國。藝體類一學期大概人均2.7-3萬元,研究生也就3.5萬元左右。所以我選擇了一個國家和當地的一所大學,但談不上深思熟慮的選擇。」他說。

記者調研發現,相比起歐美高校,一些亞洲國家高校的準入標準更低,為想要出國讀研的學生提供便利。

泰國一高校國際招生辦教師姚健介紹,去泰國留學總體上來說還是挺簡單的,大部分學校秉持寬進嚴出的原則,只需要提供高中畢業證明和成績單的中英文公證書就可以了。讀碩士的話也就需要本科畢業證、學位證和成績單。語言方面不是問題,有英語基礎就行,也有純中文授課的學校,比較好畢業。

出國讀研被認為在就業市場更具競爭力。根據《2019海外留學生優秀人才需求報告》顯示,15個行業的220家領先企業都有海外留學生的招聘計劃,其中48.9%的僱主在2018-2019年在海外舉行留學生專場招聘會。金融行業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最青睞海外留學生,這同時是出國留學的熱門專業。

無疑,人才市場的需求導向,也鼓勵部分學生勇敢地選擇逆境留學。而留學目的國,正在做出更多積極舉措,吸引年輕人前往留學。

英國高校必須為各自學生抵達英國提供相應支持,承諾國際學生在感染新冠疫情獲救治時無需支付治療費,提供免費的新冠病毒檢測。日本亦將中國學生在留審查簡單化,放寬留學籤證審查力度,優化留學生的就業環境。

「在因疫情導致很多學生決定放棄留學計劃,或延遲入學時,也給了另一些學生更多的機會。」某留學中介負責人Jay認為,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比較大,所以本來沒有留學打算的同學可能會選擇出國提高一下自己,提高自己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反而會導致留學被促進。

升學硬需求

當前,國內的升學渠道正在擴大,也為準備留學的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

李童的同學蔡蔡申請了英國留學,準備去英國體驗一下生活環境,然而航班的減少、英國疫情的蔓延,讓她也逐漸打消了留學的念頭,「因為疫情,國際政策、國際環境、院校政策的變動,留學計劃也不一定能順利完成」。蔡蔡轉入國內讀研的戰場,開始準備研究生考試,並在家人的勸說下同時準備公務員考試。

當前,國內的升學渠道正在擴大,也為準備留學的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今年7月29日,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在京召開,明確把研究作為衡量研究生素質的基本指標,優化學科專業布局,注重分類培養、開放合作,培養具有研究和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

我國研究生大範圍擴招出現過三次:2003年非典時期,研究生擴招34.1%;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研究生擴招16.3%;2017年非全日制納入統考,研究生擴招22.4%。疫情過後,最新一次大學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正在進行中,今年預計擴招18.9萬研究生,增幅約為21%,計劃增量重點是投向臨床醫學、公共衛生、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等專業,從而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

同時,國內多樣化教育資源,正在為接受國外、境外優質教育,提供更多多元的選擇。

近日,教育部發出通知:允許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以及內地(祖國大陸)與港澳臺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在保證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考核招錄部分符合特定條件的出國留學生,雙向選擇,擇優錄取,為學生提供國內求學機會。

「參與此次招生的有北京、浙江、廣東等19個省市的約90個中外合作辦學以及內地(祖國大陸)與港澳臺地區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教育部國際司(港澳臺辦)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經批准全國近70所大學的合作辦學項目臨時擴招。

其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等4所廣東的中外(境外)合作大學參與其中,獲得境外大學錄取通知書,原定於2020年秋入讀境外本碩博的中國內地學生可申請就讀。

港中大(深圳)有關負責人介紹,該校面向本科和研究生均有超過15個以上專業招生,持有境外大學錄取通知書,原計劃就讀境外本科、研究生的中國內地學生,在9月20日前按時遞交申請材料,學校將以郵件形式陸續邀請初審通過的申請者參加面試,擇優確定預錄取學生名單。

疫情給升學帶來不確定性,但接受更高層次教育、實現自我能力提升,仍是很多人在變局中不變的最佳選擇。來源:南方日報

相關焦點

  • 「最難留學年」:疫情下的留學「性價比」降低,還去嗎?
    有人認為,出於疫情防控考慮,境外部分國家和地區高校通過線上完成50%甚至更多的課程,他們付出高昂的學費卻難以享受到優質的教學質量和交流機會,留學的「性價比」正在降低。 2國際局勢的變化,直接影響了留學。當然,有更多的人選擇給自己留出一年時間,等疫情穩定,國際形勢回暖後再出國。
  • 「最難留學年」:疫情下的留學「性價比」降低,還去嗎?
    》調查顯示,66%的中國學生認為自己的留學計劃受到疫情影響,更多的人選擇推遲到下一年出境留學。疫情全球大流行,留學生們在思考留學的性價比。有人認為,出於疫情防控考慮,境外部分國家和地區高校通過線上完成50%甚至更多的課程,他們付出高昂的學費卻難以享受到優質的教學質量和交流機會,留學的「性價比」正在降低。
  • 「最難留學年」,疫情下的留學「性價比」降低?變局中的選擇
    「最難留學年」疫情的突如其來,國外一度出現失控,也引起了「一票難求」,疫情期間航班大面積停飛,機票價格飆漲,海外留學生回家的道路更加漫長。由於各國防疫措施的差別,多數歐美國家政府並未要求民眾出門務必戴口罩,也導致人心惶惶,這也是疫情失控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好在我國積極應對,對中國留學生發放防控物資,三分之二的留學生基本不用擔心口罩問題。留學生擔心的主要問題是:感染病毒、影響學業、無法回國、留學成本增加等。2020年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可以說是「最難留學年」。
  • 疫情之下 還去留學嗎?
    ●南方日報記者 周人果◆留學生◆花3萬英鎊上網課划算嗎?2020年3月6日,當李詩芸收到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時,所有的激動與喜悅因為一場正在全球蔓延的疫情而轉瞬即逝。美國時間3月13日下午3時(北京時間14日凌晨3時),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美國進入緊急狀態,隨後的數月裡,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持續增多。
  • 歐美疫情下還能去留學嗎?
    2020年開年的「抗疫運動」還沒結束,2020年年中的歐美「抗議運動」又開始了。不僅難為了已經在歐美讀書的小夥伴,更是苦了心心念念準備去歐美留學的同學們。毋庸置疑在教育領域歐美還是有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吸引力的。但是對於同學們現階段的留學來講,歐美留學實在是太難了,小夥伴們不妨考慮下亞洲國家裡的最優選擇——韓國。
  • 海外高校即將開學,疫情之下還去留學嗎?
    ①◇留學生花3萬英鎊上網課划算嗎?2020年3月6日,當李詩芸收到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時,所有的激動與喜悅因為一場正在全球蔓延的疫情而轉瞬即逝。疫情對留學的影響還在持續。《啟德教育新常態下的留學現狀報告》調研數據顯示,疫情與國際環境疊加的複雜環境中,意向留學生的留學計劃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響,31.2%的留學生表示不確定是否推遲留學計劃,16.3%的留學生表示不確定是否繼續留學(其中初中階段的學生較多)。另外,「安全因素」成為2020年中國學生在選擇留學目的地時最為關心的因素之一。
  • 疫情下,不打算放棄去俄羅斯留學
    」較高,且俄高校對華招生敞開大門等一系列積極舉措,疫情當前,中國學生表示「不打算放棄去俄羅斯留學」。留學難 自己放棄更難張帆今年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商務俄語專業,去俄羅斯留學是她一直以來的願望。「作為俄語專業的學生,能夠去俄羅斯留學是最好的鍛鍊。」
  • 疫情下的韓國留學,還值得去嗎?看完這組數據你就知道了
    今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球都陷入措手不及當中,其中,留學生群體受到的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由於入境政策、疫情反覆等原因,申請赴韓留學的同學也不得不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留學計劃,那麼,是堅持,還是放棄,還是再等等?我們可以從一組數據中找到答案。
  • 「最難留學年」,該何去何從?
    今年是「最難留學年」到底何去何從是擺在留學生面前最現實的問題。根據全球高等教育諮詢機構QS (Quacquarelli Symonds)發布的《新冠疫情如何影響全球留學生》調查顯示,66%的中國學生認為自己的留學計劃受到疫情影響,更多的人選擇推遲到下一年出境留學。留學生們在思考留學的性價比。
  • 【疫情下的留學】日本留學還像以前那麼「熱」嗎?
    9月開學季已過,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留學的趨勢也在發生變化。疫情之下的日本留學還像以前那麼「熱」嗎?針對這一疑問,本報近日採訪到了留學中介業者,以及正在辦理日本留學的學生和家長。
  • 疫情下的2020年澳大利亞留學還香嗎?
    那麼,留學生如何看待澳大利亞留學呢?據《澳洲財經見聞》報導,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創新與創業副教授Marina Yue Zhang在6月5日至15日間對1012名中國學生進行調查後顯示,中國留學生對於返回澳洲持謹慎態度,在疫情發生前原本計劃赴澳洲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中,目前僅有40%的人仍有意出國留學。
  • 疫情下的留學:留學英國成為首選
    當然,除了博士生,本科和碩士學生也能在今年秋天享受到以下便利:1、延長申請學生的申請籤證窗口2、取消研究生階段學習時間限制3、允許所有學生在英國境內轉換籤證雖然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是受到疫情刺激,但對促使學生去英國留學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 現在去澳洲留學,還值得嗎?
    「澳洲留學還值得嗎?」這個問題的討論從來沒有停過,今年更甚!因為疫情,因為澳洲政府的作死操作,因為教育部的澳洲留學預警!大家都很擔心,自己的學費打了水漂!現在去網上搜索澳洲留學,一片唱衰言論,甚至不光是澳洲留學,美國留學,歐洲留學無一倖免,「留學」這個行為都在被唱衰!
  • 受疫情影響,2020年高考後出國留學還可行嗎?
    圖源人民網2020年高考後出國留學還可行嗎2020年因為疫情,託福、雅思各類考試取消,國際航班減少,學生出不去,也不敢出去,高考後出國留學這種方式是否可行?疫情讓國外政府、體制的一些弊端無限放大在公眾眼前,2020年以後出國留學還值得嗎?答案是肯定的!
  • 疫情下的留學——英國留學新機遇
    是時候該考慮下英國留學了最近一則1000多名中國留學生籤證被取消的新聞又刷爆了留學圈,這段時間受疫情以及美國大選的影響,不管是籤證受阻、川普政策朝令夕改…既然美國留學有諸多不確定性,我們何不考慮下申請英國留學?
  • 中國學生:疫情下,我不打算放棄去俄羅斯留學
    中新網6月19日電 據俄羅斯《龍報》報導,由於俄羅斯老牌名校的「性價比」較高,且俄高校對華招生敞開大門等一系列積極舉措,疫情當前,中國學生表示「不打算放棄去俄羅斯留學」。留學難 自己放棄更難張帆今年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商務俄語專業,去俄羅斯留學是她一直以來的願望。「作為俄語專業的學生,能夠去俄羅斯留學是最好的鍛鍊。」張帆最初選擇的留學高校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該校碩士不需要入系考試,只需要語言等級證書。申請成功的前提是她要通過語言等級考試,拿到俄語對外二級證書。
  • 疫情之下高中生2020年秋季還可以去澳大利亞留學嗎
    由於疫情的原因,導致很多留學生以及準備申請留學的學生不能及時出境。雖然會有一些影響,但是現在留學辦理也在逐漸的恢復,那麼2020年高中生申請澳大利亞留學會有什麼影響呢?澳洲政府對於此次疫情造成的影響是心裡有數的。
  • 疫情下,澳洲留學申請更簡單還是更難了?該申請還是觀望?
    現在澳洲開始封國封城,確診人數超過了3000,加上澳洲的冬季馬上到來,國內太多關於海外疫情五花八門的消息,海外的疫情變得越來越不明朗,於是好多學生和家長都開始持觀望態度。最近遇到很多同學都在問:現在這情況,留學申請變難還是變簡單了?真的好猶豫,現在該準備留學申請嗎?
  • 思考 | 疫情下我們還要出國留學嗎?
    看點:由於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大家今年的計劃被徹底打亂,生活、學習和工作都受到了影響。對於今年即將或打算出國留學的同學來說,這無疑是碰上了人生一大難題。大家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在疫情當下,我們還要出國留學嗎?這個問題,不光學生家長會考慮,國外大學也會考慮,擔心這對他們的生源造成影響。
  • 疫情下的出國留學,2021年欲留學的孩子何去何從?
    根據全球高等教育諮詢機構QS (Quacquarelli Symonds)發布的《新冠疫情如何影響全球留學生》調查顯示,66%的中國學生認為自己的留學計劃受到疫情影響,更多的人選擇推遲到下一年出境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