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8月6日訊 在電視螢屏上,她是火力全開,舌戰哈佛對手,保持個人「零敗率」,獲得蔡康永、馬東、羅振宇等導師高度評價的「奇葩說新星」;在三尺講臺前,她是每一篇課文都自己製作一套課件,學完《錦瑟》後讓學生大膽仿寫 「情書」的「同門師姐」;在武漢戰疫中,她是堅持打電話提醒個別沒及時進直播間的學生起床,給大家寫了55封信,愛在細微處較真的「十八線小主播」 。
她,是武漢市第十一中學語文教師胡雯媛,一個令眾多網友喊話「後悔畢業早,想做她的學生」的95後青年教師。
螢屏上的「奇葩說新星」,紮根講臺的「武漢教書匠」
武漢市第十一中學之於胡雯媛,既是「老相好」也是「新舞臺」。2015年,當時還是一名市十一中高三學生的胡雯媛以礄口區語文單科第一名的成績考入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2019年,她又以專招初複試雙門第一的成績回到了母校從教。「從校園中來,往校園中去。」伴著滿腔熱愛,她擔任了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及一個班的班主任工作。同時,她還有另一重身份——《奇葩說第六季》冠軍隊的辯手。
(圖為在《奇葩說》舞臺上,胡老師舌戰群雄。資料圖)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螢屏上的胡老師以一名武漢高中教師的身份,將語文課堂上的詩詞歌賦與教育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帶向千家萬戶。在第五期與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對手的經典一戰中,胡老師一開口,就拆分了題目的句子結構,極其自然地展開話題;而第六期中則引用經典詩句,講述蘇軾與髮妻悽楚動人的愛情故事。破題時教授語法,動情時哼唱《長恨歌》,舞臺上的胡老師講解生動有趣,表達酣暢淋漓。無形中,舞臺變成了講臺,而觀眾也沉浸在學生的角色當中,跟著課堂節奏一同歡笑,一同流淚。
「羨慕了,突然就愛學語文了。」
「後悔畢業早,想做她的學生。」
(圖為節目中,胡雯媛一改傳統教師形象,以敏銳的思維和幽默的談吐,展示武漢青年教師的風採。資料圖)
為了對學生負責,胡雯媛每次錄製《奇葩說》就像「趕場」:上午趕往學校,上完4節語文課,中午照看學生午休,下午飛北京,在飛機上見縫插針批改作業。錄製結束後,又飛回武漢,照看學生中午的午休。每次胡雯媛錄完節目從北京回到班級,迎接她的都是掌聲、小零食和黑板上的「歡迎胡老師回家」。
(圖為在校園裡,胡雯媛是學生心目中最健談的「同門師姐」。學校供圖)
在《奇葩說第六季》結束後,熱度正高的胡雯媛婉拒了數檔綜藝節目的邀約,她說不願在教育教學上分心。儘管《奇葩說》給了她「出圈」的機會,但在辯論和教育之間,她毫不猶豫地選擇投身課堂。於她而言,「人民教師的價值感是無可取代的,三尺講臺才是自己的舞臺」。
(圖為胡雯媛認為,人民教師的價值感是無可取代的。學校供圖)
網課期間的「十八線主播」,寫下55封信與學生話成長
疫情防控期間,為保障線上教學的質量,胡雯媛堅持每一節課、每一篇課文都自己製作一套課件提供給學生。她邀請學生在直播間演奏《琵琶行》中的提琴曲,請大家在學完《錦瑟》後模仿李商隱的口吻寫一封「情書」,讓線上課堂變得妙趣橫生。
「五一」期間,她收集了學生們的居家生活材料,召開線上主題班會,分享大家的勞動成果。「用化學知識調配75%酒精消毒水」「用碳酸鈣調節土壤」「自己親手烹飪的黑椒牛肉飯」……學生們身在家中,心在集體,培養了高度的勞動熱情。全班55名學生在完成周記後,收到了55封來自胡雯媛的回信,她與每一位學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我期待大家茁壯成長,也期待大家忠於國家、忠於理想、忠於自己的本心」。
(圖為疫情防控期間,胡雯媛一邊跟學生上課,一邊下沉社區做志願者。學校供圖)
在工作之餘,她下沉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武漢血庫告急,胡雯媛第一時間響應號召,前往血液中心捐獻血漿,成為武漢最早的一批獻血志願者之一。
「這就是一個跌跌撞撞的小教書匠,正在努力學習如何對另一群人的人生負責任。」這是胡雯媛置頂微博中的一句話,獲得了上萬點讚與轉發。正是在言傳與身教上的「率先垂範」,讓她贏得了學生的喜愛與尊重。
(記者向潔 通訊員曹斌 餘洪亮)
【編輯: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