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5日一早,記者來到北京國奧心理醫院宮氏腦針康復中心。樓道裡擠滿了人,大多是家人帶著各年齡段腦癱患者前來就診,患者年齡不等。他們從全國各地而來。一間診室內,十多個年輕醫生在不大的空間裡有序地站著,凝神聆聽。被圍在中央的是一位相貌儒雅的中年醫生,他正在為一位腦癱患者扎針,神態自若,胸有成竹,不時溫言與患者及醫生交談幾句。
這位正是北京宮氏醫學研究院院長、宮氏神經調衡理論與技術創始人宮長祥先生。
自古到今,出於救死扶傷的使命,醫學界不乏尋求攻克腦癱這一頑症的醫者和專家們,且各有建樹。宮長祥教授所創新研究的腦針療法,取得重大的醫療突破,康復者無數,被醫學界稱為「腦針治療腦癱第一人」。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醫學成果。
近日,我們對宮教授進行了專訪!
記者:宮教授您好,感謝接受我們的採訪。請先給我們普及一下,什麼是腦癱?
宮長祥:腦癱,主要是由先天性引起的,先天性腦癱也就是常說的先天性腦性癱瘓,指在出生前後由於一些原因而導致的非進行性腦損傷和發育缺陷症候群,姿勢異常和中樞性運動障礙為此病的主要表現,偶有患者會伴有行為異常、智力落後、感覺障礙等症狀的發生,且無論病情如何變化,中樞神經系統的病變是恆定不變的。先天性腦癱的誘因眾多,臨床表現變化多樣,是臨床上研究的難點課題之一,所以說,腦癱是世界性難題。
腦癱的發生是多方面的,且每年患者都在增長,腦癱孩子的成長,意味著需要有人24小時不間斷看護,意味著日復一日的康復訓練陪伴,意味著長期持續的醫療費用……,這些可能會擊垮一個普通家庭。
記者:由您創立的「宮氏腦針療法」,這個名字是如何由來的?
宮長祥:腦針療法也稱宮氏神經調衡理論與技術,這個概念最開始由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周立群院長提出,他認為,宮氏理論營養主要來自於腦科學和神經科學,採用中醫傳統針刺方法,手術部位主要集中在頭部,建議定名「腦針」,「宮氏腦針療法」由此而生。
2017年2月8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通過高新適宜技術認證,並正式文件命名「宮氏腦針療法」。這一認證,意味著得到了國家的認可,有了合法資格,可以在全國基層診所及各大醫院推廣開展,揭開了腦針發展的新篇章。
記者:醫學發展的今天,中西醫對腦癱的治療方法可謂各顯神通,效果各有短長。腦針治療腦癱顯然是異軍突出,開創了中醫治療腦癱的嶄新局面。腦針治療對於醫學界以外的人們是一個比較陌生的概念,希望請您能對它做一些簡單的介紹。
宮長祥:「宮氏腦針」療法是一種針法,曾用名「宮氏神經調衡理論與技術」、「原極針療法」,所使用工具為原極針。
宮氏腦針療法主要通過頭部和特定部位施針,調整神經系統力學環境,改變具體實像結構的方法來影響大腦,進行神經調衡,從而使疾病痊癒。其治療範圍覆蓋:頑固性頭痛、股骨頭壞死、風溼類風溼、強直性脊柱炎、中風後遺症等等。是一種創傷最小、痛苦最小、見效最快綠色安全的治療方法。屬國內技術最新,療效最好、操作最安全風險最低的醫療技術,現已成為國內外醫學界人士爭相學習和追捧的醫療技術。
記者:宮氏腦針療法的提出是基於什麼理論?
宮長祥:我從事疼痛臨床研究二十餘年,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從傳統各種方法的不足入手進行思考,展開其理論探索之路。我認為形成疼痛等原因不是傳統理論認為的神經壓迫、肌肉理論、經絡理論、無菌性炎症理論等,而由神經系統功能失衡所引起,通過松解特定部位的筋膜釋放膜內的張應力而改變神經系統工作的力學環境來調整神經系統功能;通過改變具體實相結構的方法來影響大腦,從而調整神經功能,進而促進疾病痊癒的一種治療方法。
我是理論先成,然後在理論的指導下尋找踐行其理論的工具,幾年中多有改變與發展,至今定型為「原極針」,原是尋找病症的最本真的原因,極是療效達到至高的境界,原極針即因此成名,其義表達治療的理念與精神。
記者:腦針療法無疑是從腦癱的產生病理上找到了發病的根由,從而可以對症下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該療法主要對哪些症狀有療效?
宮長祥:該療法是一種針法,所使用工具為適應宮氏療法操作的原極針,安全,無痛苦,無風險,見效快,不復發。該方法從疼痛開始研發,但治療範圍覆蓋到了疼痛、腦癱、偏癱、截癱、腫瘤、皮膚病、哮喘、心臟及部分內科疑難病等廣大領域。
腦癱是世界性難題,宮氏腦針療法在該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非手術,無痛苦,療效確切,治療範圍更是突破了傳統治療年齡的限制,最小的剛出生幾個月,最大的近四十歲,對於改善患者身體症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大意義。
記者:中醫的神奇首先在於把握病機,其實是藉助藥石之功,二者相加,所到之處,往往如湯沃雪,病情立見奇效,您的腦針治療法,讓許多患者得到康復,請舉個具體的經方治療腦癱經典成功案例以饗讀者。
宮長祥:說到案例,太多了。我講兩個比較簡單的。
患者王某,男 21歲,患者頭部不時的向左側搖擺,頸部向左側扭曲,左眼睛正常,右眼睛小一些。說話語音吐字不是很清楚,上下肢無任何病理表現,走路正常。患者自一出生就患小兒腦癱,因為患者的頭擺動問題,家人的陪同在北京某醫院花費數十萬做了胸鎖乳突肌成型術,術後症狀就以前稍好一點,但頭搖擺的毛病始終沒有減輕。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宮氏腦針的治療思路,他聽後迷路大開,決定一試。診斷三支神經查體:脊神經前支(脛骨上下緣),脊神經後內側支(髂骨內側緣),脊神經後支(後背脊突邊緣),這些地方敏化性非常高,證明疾病的病根在高位,需要神經調衡治療。預計15次一個療程,治療三天休息兩天,後經過一療程治療結束,療效非常滿意,患者非常感謝,
另外一個患者,三歲多的小女孩,患兒不會吃飯,不會說話,不會走路。出生後右手背屈不能活動,雙眼嚴重斜視,沒有飢餓吃奶意識,母乳餵養不會吸吮,餵水時哭鬧嚴重,情急之下醫生做腦部磁共振、心臟等檢查,結果磁共振「多發性大腦皮質發育不全」「先天性室間隔缺損」,醫生告知患兒是先天性腦癱合併先天性心臟病,目前世界上沒有好辦法治療,從那時開始患兒每天都是靠硬灌的方式吃喝,每次吃喝都是痛不欲生在哭鬧抗拒結束。患兒母親接受不了折磨幾個後棄女兒離婚,之後一直由奶奶撫養。慢慢發現患兒不會說、不會走、站立時間很短,流口水越來越嚴重,習慣性右手塞嘴裡,聽不懂人話更沒思維意識,患兒奶奶不忍放棄就帶孩子,先後帶孩子到貴州省人民醫院、中醫院、六盤水市醫院檢查治療兩年多沒任何改變,後來到宮氏診所,確定為先天性腦癱合併先天性心臟。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患兒已經能夠獨立行走,能夠打電話,能說簡單的語言,走路恢復正常。這就是神奇的宮氏腦針用傳奇改變一個腦癱兒的全過程!只用兩個療程的結果!腦針用療效再一次證明腦癱是可以治癒的!
記者:這真是個奇蹟,可謂「枯骨生肉,妙手回春」,真心希望更多的腦癱患者在您的診治下絕處逢生。我們關注到,這些年來,腦針療法得到了很多部門及業內外專家的高度認可,甚至進了國家「十三五」大學本科教材,能否給我們談一談?
宮長祥:是的,正如你所說。2018年,對我們來說,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宮氏腦針療法被寫入國家衛計委「十三五」醫科大學本科教材,由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郭長青教授擔任主編,和國內最權威專家參與編寫的中醫藥類大學本科教材中,成為醫學院校學生必修課程,北京中醫藥大學在周立群院長的推動下立項「宮氏醫學腦針療法治療腦癱課題」,專家們給予「在治療腦癱等疑難病方面有突出療效」的高度評價。
國醫泰鬥、院士石學敏教授,國家唯一疼痛領域二級教授王家雙教授等通過學術交流給予宮氏「就是奇蹟,需要大力推廣」的評價。亞洲產業科技創新聯盟推動宮氏療法通過國家中醫藥管理中醫適宜技術認證等,與國內外機構與個人建立了廣泛的合作與關係。
2017年2月8日,「宮氏腦針療法」通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新適宜技術認證,宮氏用一年多的時間以其顛覆的療效和學界的高度認知,走過了一般需要多年才能走過的路。
我們的技術取得了很大進展。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宮氏醫療平臺現已發展到了四家醫院;醫學教育平臺前後通過各種形式培訓數千人;學術推廣方面,北京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相關專家學者邀請宮氏進行學術交流和治療觀摩。
我們僅用三年多的時間就成功地將宮氏醫學推廣到了全國,除了西藏沒有學生,桃李已遍布全國,各種形式學員達六千餘人。學生在宮氏療法的支持下,很多深重病人量增,事業快速發展,有從普通醫生到年入百萬,他們喚醒的植物人病例得到權威專家的高度關注,在本地被傳為佳話。
記者:有像您這樣的善於學習和研究的傳承者,相信中醫定會不斷地發揚光大,開創嶄新的局面。腦針療法理論顛覆,療效神奇,是近幾十年來醫學領域一重大的、裡程碑式的突破發展,隨著該療法的推廣,必將為醫學進步、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就像腦針治療腦癱一樣,它所帶來的醫療成效,是中華醫學的驕傲,更是蒼生之福,人類之幸。再次感謝接受我們的採訪!
人物名片:
宮長祥,男,生於1965年,漢族,曾任濟南市按摩醫院業務副院長,現為宮氏腦針療法創始人、北京宮氏醫學研究院院長,同時兼任中國中醫院研究促進會軟組織疼痛分會委員,濟南市天橋區十大拔尖人,是山東省最早開展臭氧、射頻、等離子等微創技術治療者之一,精通銀質針、小針刀等多種針法,在省城乃至國內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國內很多領導與名人都是宮教授治療過的病人和粉絲。(鍾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