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起徵點上調至5000元 你該知道的個稅知識點掃盲

2020-12-20 TechWeb

個稅起徵點上調至5000元 你該知道的個稅知識點掃盲 騰訊財經訊 據新華社消息,時隔7年中國將再次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備受關注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19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這是個稅法自1980年出臺以來第七次大修,也將迎來一次根本性變革:

個稅法修正案草案增反避稅條款堵稅收漏洞

關於個人所得稅你了解嗎?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徵稅對象是什麼?應稅項目有哪些?個稅應該如何計算呢?

個人所得稅是對個人取得的各項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是指國家為了完善稅收體制,更好的進行稅制改革,而制定的稅收制度。個稅起徵點上次調整還要追溯到2011年9月,當時中國內地個稅免徵額由2000元調至3500元。

一、個稅知識點掃盲

什麼是「納稅義務人」?

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代扣義務人。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徵稅對象包括哪些?

法定對象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國內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臺同胞。

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是居民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就其在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是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應稅項目有哪些?

1、工資、薪金所得;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4、勞務報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8、財產租賃所得;9、財產轉讓所得;10、偶然所得;11、其他所得。

二、個稅應該如何計算呢?

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 工資收入金額- 各項社會保險費(五險一金等)- 起徵點(3500元)

應納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速算扣除數

說明:如果計算的是外籍人士(包括港、澳、臺),則個稅起徵點應設為4800元。

2011年9月1日起調整後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

說明:1、本表含稅級距中應納稅所得額,是指每月收入金額- 各項社會保險金(五險一金) - 起徵點3500元(外籍4800元)的餘額。

2、含稅級距適用於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於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

案例計算說明

小明在2018年1月份稅前工資10000元,他需要繳納各項社會保險金1100元,那麼他的稅後工資是多少呢?

*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即10000-1100-3500=5400元,參照上面的工資稅率表,即在4500-9000部分,則適用稅率20%,速算扣除數為555。

*繳費=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5400*20%-555=525元。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10000-1100-525=8375元

三、我國個稅規模有多大?2017年1年收入11966億

騰訊財經注意到,我國上一次調整個稅起徵點是7年以前,現行的個稅起徵點7年未變。這期間我國個稅繳納逐年增加。2017年全國個稅收入11966億元,同比增長18.6%。2013年僅6531億元,五年時間累計增長5435億元。

騰訊財經製圖:2013-2017年全國個稅繳納額統計

另據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到今年前5個月,我國個人所得稅收入6891億元,同比增長20.6%,這個數字已經超過2013年全年個稅收入。財政部解釋稱,個稅收入大增主要是城鎮居民收入增加以及納稅人數增長帶動。

2017年,隨著各地政府和地稅局逐步地公布數據,中國月薪過萬的人數出現了猛增。非常有趣的數據可以證明這一點,,2010年全國僅有268.9萬人自主申報個稅,而上海一個城市就超過了40萬人,佔了全國15%左右,上海政府體系的高效和上海人納稅意識之強可見一斑。這個40萬是估計值,因為上海自主申報個稅人數2007年為23.8萬人,2008年為29.2萬人。

部分城市2016年個人所得稅收入比較

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個人所得稅收入為8618億元,佔據稅收總收入的6.9%,而歐美發達國家這一數據大概為40%,中外個稅比例差距較大。對此,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劍文解釋,個人稅佔比較低原因在於我國實行以間接稅為主。

四、誰在繳納個稅?2800萬人受益

稅改革歷來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個稅改革堅持「增低、擴中、調高」的總原則,即中低收入者少繳或免繳、高收入者多繳。

我國2005年12月19日國務院公布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到主管稅務機關自行辦理納稅申報。

請注意:在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的《辦法》中規定,年所得12萬元是包括了所有的收入,除了基本的工資薪金外,還包括稿酬、勞務報酬、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等等,都需申報。

也就是說,你的房子租給了別人,你炒股賺了錢,你的錢存在餘額寶有了利息,你的車讓別人拼車收了點錢,都算是你的收入。

那麼,全國個稅自主申報人數有多少呢?

國家現在沒有統一公布數據,不過從2011年就突破了315萬人,從近年來驚人的增速來看,2017年全國個稅自主申報人數幾乎肯定過千萬,估計在1500萬人左右。此前有媒體質疑個稅已經淪為「工資稅」。

全國政協委員、前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在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曾表示,在中國,只有2800萬人繳納個稅,佔總人口的不到2%,個稅已經相當邊緣化。

這意味本次個稅起徵點上調至5000元之後,絕大多數工薪階層將受益,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工作的工薪階層,是個稅繳納的主力軍。提高個稅起徵點,對多數人來講無疑是件好事,收入增加。

五、中國個稅改革歷程及關鍵時間節點

個稅規模增速及改革節點,騰訊《財看見》製圖。

1950年7月,政務院公布的《稅政實施要則》中,就曾列舉有對個人所得課稅的稅種,當時定名為「薪給報酬所得稅」。但由於我國生產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實行低工資制,雖然設立了稅種,卻一直沒有開徵。

1980年9月10日,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個稅起徵點設置為800元,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至此方始建立。

1986年9月, 針對我國國內個人收入發生很大變化的情況,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收入調節稅暫行條例》,規定對本國公民的個人收入統一徵收個人收入調節稅。

1993年10月31日,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的決定》的修正案,規定不分內、外,所有中國居民和有來源於中國所得的非居民,均應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同日發布了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簡稱稅法)。

1994年1月28日國務院配套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1999年8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11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把個稅法第四條第二款「儲蓄存款利息」免徵個人所得稅項目刪去,而開徵了《個人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

2002年1月1日,個人所得稅收入實行中央與地方按比例分享。

2003年7月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公布了一份名為《我國居民收入分配狀況及財稅調節政策》的報告,建議改革現行的個人所得稅稅制,適度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同時對中等收入階層採取低稅率政策。2003年10月22日,商務部提出取消徵收利息稅,提高個人收入所得稅免徵額等多項建議。2005年初, 廣東財政再次對個稅免徵額提高進行調研,以便為中央儘快出臺稅改政策提供參考依據。

2005年07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

2005年08月23日,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首次審議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

2005年10月27日, 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再次審議《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免徵額由800元調整為1600元,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2007年6月29日,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對個人所得稅法進行了第四次修正。第十二條修改為:「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開徵、減徵、停徵個人所得稅及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2007年12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個人所得稅免徵額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

2008年暫免徵收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

2009年取消「雙薪制」計稅辦法。

2010年對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取得的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個人所得稅免徵額將從現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同時,將現行個人所得稅第1級稅率由5%修改為3%,9級超額累進稅率修改為7級,取消15%和40%兩檔稅率,擴大3%和10%兩個低檔稅率的適用範圍。

2012年7月22日,中央政府有關部門已經準備在2012年啟動全國地方稅務系統個人信息聯網工作,為「按家庭徵收個人所得稅」改革做好技術準備。此前業內一直呼籲的綜合稅制有望在未來實現。

2018年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合理減負,鼓勵人民群眾通過勞動增加收入、邁向富裕。

2018年7月1日起科技人員取得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個人所得稅可享優惠。

相關焦點

  • 個稅起徵點上調至5000元,對你會有什麼影響?
    作者:趙卿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個稅改革一直是廣大老百姓關注的重點,據相關報導稱:個稅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這將對大家產生多大影響呢?我們一起來看看。01 個稅免徵額標準提高,個稅繳納將節省多少錢?
  • 2018個稅調整最新消息:下月個稅起徵點上調 新個稅稅率表
    綜投網(www.zt5.com)09月25日訊  今年10月1日起工資薪金所得適用5000元/月基本減除費用標準並執行新稅率表,新個人所得稅法明年1月1日起施行。個人所得稅的徵收關係到每位職工的工資所得,備受關注。下月起,個稅起徵點就將上調至5000元,國家稅務總局南昌市稅務局就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解讀。
  • 個人所得稅起徵點調至5000 新版個稅扣除法
    其實許多人對於個稅是非常關心的問題,因為這是關係到個人利益的,大家都知道在之前每個月工資達到3500元就要交個稅了。但是現在,個稅已經迎來最新調整了,那麼,現在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是多少呢?
  • 2018個稅起徵點上調至5千元 最新個人所得稅調整時間
    據新華社消息,時隔7年中國將再次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備受關注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19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這是個稅法自1980年出臺以來第七次大修,也將迎來一次根本性變革。
  • 2018個稅起徵點上調為5000元 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
    個稅法迎第七次大修:個稅起徵點擬由每月3500元提至每月5000元,具體實施時間未確定。  《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19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擬將個稅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
  • 個稅免徵額上調至5000元,你的月薪會受影響嗎?
    縱觀中國歷史,漢武帝才是推行個稅的鼻祖,當時個稅作為實現財政改革和加強中央集權的重要政策之一。當然,即便回到現在,個稅依舊起到調節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作用。我國1980年首次建立了個人所得稅制度,並將起徵點定在800元,之後的時間裡,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收入的相應提高,個稅起徵點也經歷了幾次調整,到2011年,個稅起徵點上調至3500元。
  • 5000元個稅起徵點下月實施 9月工資10月發交多少稅?
    5000元個稅起徵點下月實施 9月工資10月發交多少稅? 原標題:5000元個稅起徵點下月實施 9月的工資10月發該交多少稅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孫志成10月個稅起徵點調整到5000元,可是我10月發的是
  • 個稅起徵點上調至5000元後,月入萬元能少交多少稅?
    大家最為關心的是,草案擬將個稅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其實,不僅僅起徵點提高了,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變化在於稅率結構將優化。劉昆向大會作報告時表示,按5000元起徵點標準並結合稅率結構調整測算,取得工資、薪金等綜合所得的納稅人,總體上稅負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別是中等以下收入群體稅負下降明顯,有利於增加居民收入、增強消費能力。月薪1萬元或將減稅239.6元!
  • 個稅調整最新消息:2019個稅改新政策 5000起徵點個稅表
    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草案日前已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8月29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了該草案。  根據草案,新個稅法擬於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擬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先將工資、薪金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至5000元/月,並適用新的綜合所得稅率。
  • 個稅改革雙管齊下 上調起徵點、縮減級次級距
    個稅改革也成為多位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上調至3000元呼聲高  全國政協委員、億利資源集團總裁王文彪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個稅改革是件大好事,通過減稅有利於藏富於民,改變現在的收入分配不平衡的狀態。」
  • 個稅5000起徵點的計算方式 新個稅稅率表2019
    至誠網(www.zhicheng.com)2月12日訊  根據個稅政策最新消息,2019年上班族的到手工資會增多,一起來看看官方規定5000起徵點計稅方法。  今年的個稅新政策體現國家的減稅力度非常大,一是起徵點上調為5000元,很多上班族將不需要再繳納個稅了,另外擴大了低級稅率級距,增加了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上班族要繳納的個稅大大減少,但是具體的個稅計算方法是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 個稅起徵點為何確定3500元 納稅分水嶺在38600元
    9月1日起個稅起徵點提至3500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6月30日下午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根據決定,個稅起徵點將從現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3%至45%,修改後的個稅法將於9月1日起施行。  這是自1994年現行個人所得稅法實施以來第3次提高個稅免徵額。
  • 個稅起徵點指向3000元 九級稅率或變六級
    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認為,為加強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減輕中低收入者的稅負,有必要對個人所得稅法進行修改,提高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即起徵點),調整工資薪金所得稅率級次級距,並相應調整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和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稅率級距。  一些政協委員和專家認為,個稅起徵點有可能調高到3000元,個稅級次或被調整至六級。
  • 2018個稅改革四大看點 個人所得稅起徵點上調有什麼影響
    「個稅起徵點要上調到5000元,趕緊算算咱能減多少稅。」消息一出,大家不約而同想到了這一點。  我國個人所得稅法自1980年出臺以來,這次是第七次修訂。以往修訂的內容,主要是提高起徵點和調整稅率,所以只要知道一個人每月收入是多少,適合哪檔稅率,分分鐘就能算出要繳的個稅。  可是,這次改革與以往有很大不同。
  • 2018個稅起徵點提高至5000元後個稅繳納省多少錢?
    備受關注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19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這是個稅法自1980年出臺以來第七次大修,也將迎來一次根本性變革:個稅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詳情  在個人所得稅稅率方面,我國實行七級超額累進稅率,不同的應納稅所得額區間對應不同的稅率,稅率最低檔為3%,最高檔為45%
  • 個稅起徵點提至5000元 你到手工資能漲多少?
    新的個稅起徵點今日(10月1日)起正式實施,10月1日後發放的工資都能適用5000元的起徵點和新稅率表,月收入2萬元以下的人可減稅50%以上。來看看你每月到手工資能增加多少錢。5000元個稅起徵點今起正式實施今年8月3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這是個人所得稅法自1980年出臺以來第七次大修。
  • 2018個稅法第七次修正 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每月上調至5000元
    2018個稅法第七次修正  備受關注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19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這是個稅法自1980年出臺以來第七次大修,也將迎來一次根本性變革: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勞動性所得首次實行症候群稅;個稅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
  • 個稅起徵點提至5000元:少繳多少錢?誰最受益?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個稅起徵點提至5000元:少繳多少錢?誰最受益?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日電(記者李金磊)個稅法第7次修訂塵埃落定。此次修訂亮點頗多:新的個稅起徵點提高到5000元,低檔稅率適用範圍擴大,把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支出設為專項附加扣除。
  • 張玲說法|個稅起徵點上調至5000元,真金白銀的變化在這
    據報導,此次個稅法大修內容包括: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勞動性所得首次實行症候群稅;個稅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優化調整稅率結構,擴大較低檔稅率級距……記者注意到,曾經被老百姓戲稱為新的「三座大山」的教育、醫療、住房,都被納入新草案中以專項附加扣除
  • 2019個稅起徵點5000稅率表 個稅計算方法是什麼?
    綜投網(www.zt5.com)1月19日訊  關於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將調至5000元的消息,這個政策在十月份開始執行,新的個稅執行後,最多可省2330元的個人所得稅。  個稅起徵點調至5000元,你會計算個人所得稅嗎?記住個稅計算公式:應納個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其他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