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兩孩』政策應以多元化機制設計鼓勵男性休假」西安交大...

2020-12-23 澎湃新聞

我國於2015年實施「全面兩孩」政策,2016年和2017年二孩和多孩生育比例有所提高,但二孩政策效應的釋放空間已經不大,目前生育水平已降到了政策實施前水平,如果不採取措施,預期未來的生育數量會保持持續下降趨勢。社會因素已經逐漸取代政策因素,成為限制生育水平和生育行為的決定性因素。日前,針對這一問題記者專題採訪了西安交通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姜保全教授和郭玉博士。

根據你們研究的結果,我國產假制度現狀如何?有哪些問題?

姜保全、郭玉

為維護女職工生育期間的合法權益,2012年國務院頒布實施了《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草案)》,草案規定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98天的產假。在此基礎上,各地方政府又有所延長,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江蘇、浙江、湖北等地的產假規定為128天,寧夏、吉林等省區的產假規定達158天,黑龍江、甘肅等地產假總天數為180天,海南和河南職工最多可享190天產假,而廣東女職工順產可享受共178天產假,剖宮產可享受208天產假。完善女性產假等生育配套政策對提升女性的生育意願、保護女性生育權利、促進母嬰健康有重要意義。

但在產假制度實施階段發現尚存以下問題——

● 產假時間相對較短,與女性預期有差距。根據2019年全國人口與家庭動態監測調查數據,女性平均實際休產假天數為134.5天,平均希望休產假天數為193.6天,實休產假天數與希望休天數仍有較大差距,無法滿足女性照料和養育嬰幼兒的需求。

● 產假和產假期間的福利待遇難以保障。我國《社會保險法》規定「生育津貼按照職工所在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發」,但並未明確規定標準是「實際工資」還是「基本工資」,導致用人單位為了減小成本將「基本工資」作為發放標準,女性產假期間的工資待遇遠低於原始工資。

● 產假的保障人群範圍有限。目前,我國僅為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體經濟組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等單位的女性提供產假,靈活就業人員和失業人員未被納入保障範圍。

● 企業承擔巨大的經濟成本,產假制度難以落實。當前的產假制度使企業既要承擔女性產假期間的工資成本,又要承擔保留女性崗位的替代成本,為了規避這些成本就無法保證產假制度的落實,最終導致女性權益受損。

關於女性產假的相關規定各個國家存在差異,「全面兩孩」政策下我國有哪些可以借鑑的國際經驗?

姜保全、郭玉

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生育政策已經從最初的保護性轉向了鼓勵性和福利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產假時間較長。國際勞工組織關於帶薪產假的最新標準為《產婦保護公約》,規定最低帶薪產假為14周。

● 保障範圍較廣。如德國現行法律規定,所有受僱的女性都享有產假。許多國家也逐漸將非正規形式就業的女性納入產假保障範圍,如巴西(農民、家庭傭工)。

● 工資福利待遇穩定。如在德國、韓國、新加坡、法國、荷蘭、紐西蘭,所有女性在產假期間都有權享有產假津貼,津貼標準為女職工產假前三個月平均淨工資的100%。

● 父親享有育兒假。日本女職工可以在孩子出生前休假6周,出生後休假8周。此外,父母中的一方還可以選擇休一年的無薪育兒假,如果是父母輪流休育兒假,還可以多延長2個月。

● 政府承擔相應責任。韓國規定了120天產假期間的補貼支付分配,其中75天的補貼由企業主支付,45天由政府僱傭中心承擔。

你們有什麼好的政策建議?

姜保全、郭玉

● 完善立法,明確規範。

首先,可考慮進一步延長產假。2012年頒布的《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將法定產假期限由原來的90天延長至98天,雖然達到了國際勞工組織建議的不低於14周的最低標準,各地方政府在此基礎上也有所延長,但各省產假時長差異較大(最短128天,最長190天),且整體而言對比國外的帶薪產假標準我國尚處於偏低行列,可考慮進一步延長。

其次,按照上年度平均「實際工資」發放生育津貼,並設置發放津貼下限。「實際工資」將獎金、各類津貼、補助納入補貼標準,保障了女性在產假期間的收入水平不會與產前落差較大,為養育嬰幼兒提供了資金保障。

再次,實現產假保障全民覆蓋。將靈活就業者、失業女性和農村女性等弱勢群體,通過結合個人繳費、政府補貼、定額補助、社會救助等多元籌資方式將其納入覆蓋和受益的範圍。

最後,賦予男性育兒休假權利,通過多元化的機制設計鼓勵男性休假、承擔家庭責任。

● 加強政府參與,合理分擔成本。

目前我國生育保險實質仍為用人單位責任制,由社會全體用人單位承擔女性產假的成本,這導致用人單位實際的經濟負擔很大。政府可合理下調生育保險費用的繳納標準,或由國家和地方承擔一部分生育保險費用的繳納,形成國家、企業和家庭的三級聯動,建立企業友好型的生育配套政策。

● 保障女性就業,穩定工作崗位。

一方面,對於積極配合國家生育政策的企業給予優惠。例如對於積極招收女性職工和妥善落實女性職工休產假的企業,可以減少三金的繳納、減免稅收、在參與國家項目招標時予以加分等。另一方面,鼓勵女性休產假期間在家辦公。鼓勵女性在家辦公,避免了女性由於生育與工作和社會脫離,也減少了產假期間企業保留崗位付出的隱性成本。

姜全保

西安交通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人口分析與公共政策、生育、性別。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重點項目和政府部門課題多項。出版《性別失衡與婚姻擠壓》,即將出版《低生育水平與人口發展》。

郭玉

西安交通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人口分析與公共政策,老年健康。

來源:《中國婦女報》

作者: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黨柏峰

原標題:《「 『全面兩孩』政策應以多元化機制設計鼓勵男性休假」西安交大專家這麼說》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全面兩孩』政策應以多元化機制設計鼓勵男性休假」西安交大...
    我國於2015年實施「全面兩孩」政策,2016年和2017年二孩和多孩生育比例有所提高,但二孩政策效應的釋放空間已經不大,目前生育水平已降到了政策實施前水平,如果不採取措施,預期未來的生育數量會保持持續下降趨勢。社會因素已經逐漸取代政策因素,成為限制生育水平和生育行為的決定性因素。
  • 釋新聞|國家鼓勵試行的育兒假是啥,若添娃男性適合休假多久
    江蘇已率先試點男性育兒假:共同養育子女,分擔女性負擔兒童監護撫養是父母的法定責任和義務。然而,育兒過程中父母一方缺失的現象長期受到關注,「喪偶式育兒」一度成為網際網路熱詞。全面二孩政策對女性生育、就業和公共服務保障的影響日益凸顯。母親生完孩子後,父親該為家庭做些什麼?
  • 人大代表:夫妻合休產假 分步驟延長男性休假天數
    「二孩政策大大降低了用人單位對女性職員錄用的概率。」他認為,全面二孩政策對女性就業和職業生涯發展產生顯著負面影響。而爸爸只有7-30天不等陪護假,完全不足以分擔照顧家庭的職責。林勇建議,夫妻合休產假,並有計劃、分步驟延長男性休假天數。將陪產假與產假合併,由夫妻合休。
  • 「一帶一路」爭端解決機制建設圓桌討論會在西安交大召開
    10月23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會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一行。會議期間,最高人民法院聘請西安交大法學院單文華、李萬強、胡德勝、劉橋等四位教授為最高人民法院涉外商事海事審判專家庫專家。會議開幕式由西安交通大學校長助理兼法學院院長、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副院長單文華教授主持。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綜合解讀骨質疏鬆症發病機制
    針對這一難題,西安交通大學研究人員做出了貢獻——日前,這一相關研究成果以長篇綜述形式在《自然》綜述類期刊《自然綜述—內分泌學》在線發表,題目為《骨質疏鬆症的分子遺傳決定因素解析》。整合多組學資料闡明骨質疏鬆症的分子機制示意圖。
  • 人社部關於全面兩孩背景下進一步加強生育婦女勞動權益保護的答覆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對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3422號(社會管理類295號)提案的答覆人社提字〔2020〕5號你們提出的關於全面兩孩背景下進一步加強生育婦女勞動權益保護的提案收悉下一步,我們將督促企業更好地落實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有關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女職工特殊勞動保護等規定,指導企業結合工作特點推行彈性工作制度,更好兼顧企業發展和職工需求。對於你們提出的建議,我們將認真研究,在積累實踐經驗基礎上,逐步完善相關工作機制,更好地保障女職工勞動權益。
  • 西安交大召開科創月活動 將全面開放創新港開放科研平臺
    西安交大黨、校辦副主任焦佔勇介紹,「科創月」系列活動由西安交大與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組織策劃、聯合舉辦,將用一個月的時間集中展示科技創新成果和水平,拓展深化與社會各界的合作。「科創月」活動規格高,在陝西省、西安市政府的指導下,由西安交大、西鹹新區、灃西新城聯合舉辦,具有高規格的特點;活動領域廣,類型豐富、層次鮮明、跨度大,已安排囊括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國際合作、黨的建設等諸多領域高端學術論壇、合作籤約儀式、揭牌儀式、學術講座等各類活動150餘場次。活動期間,將全面開放創新港,全面開放科研平臺。
  • 人發中心主任賀丹:全面兩孩政策後 針對女性的就業歧視加重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人發中心主任賀丹:全面兩孩政策後,針對女性的就業歧視加重研討會現場。中國網 圖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11月14日在江西南昌舉行的第三屆人口發展戰略研討會上做主旨演講時指出,「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後,女性發展面臨社會勞動參與率下降,包括重返職場遭遇的年齡和職位的困境,以及就業歧視加重等問題,尤其是在女大學生和有子女女性的就業上,表現突出。
  • 日本積極鼓勵男性休育兒假
    有研究認為,男性休育兒假有助於緩解日本當前日益嚴峻的少子化問題。據厚生勞動省統計,2019年,日本新生兒數量自1899年開始統計以來,首次跌破90萬。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預測,到2065年,該國總人口將從2015年的1.271億減至8808萬人。日本《少子化社會對策白皮書》認為,丈夫幫忙分擔家務和育兒時間越長的家庭,二孩甚至多孩的出生率越高。
  • 我是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黃匡時,關於全面兩孩政策及...
    我是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黃匡時,關於全面兩孩政策及中國人口發展
  • 西安交大走訪廣西區黨委組織部調研選調生工作
    11月24日,西安交大就業創業中心副主任李勇一行走訪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調研廣西區選調生工作開展情況、人才引進政策,以及地方政府對西安交大畢業生的評價情況,就進一步做好選調生招錄工作、加強人才輸送機制建設等進行深入溝通。廣西區黨委組織部公務員管理處處長劉曉濱、副處級調研員鄧必純及西安交大在組織部工作的校友出席了交流活動。
  • 西安交大獲得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10項一等獎 獲獎數...
    2020「中鐵工業杯」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決賽於11月20日至22日在西南交通大學舉行,西安交大共有17項作品入圍決賽,取得全國一等獎10項、二等獎7項,並有1項作品推選進入「中國好設計」大賽,一等獎獲獎數量、獲獎總數均居全國第一,西安交大作為陝西賽區組委會主任單位獲優秀組織獎。
  • 九大人口經濟學家縱論全面兩孩一周年
    全面兩孩是涉及到政府、家庭和社會的多層次長期調整問題,包括政策的銜接、措施的執行、家庭的準備、社會資源的配置和社會心理的調整等方面。「全面兩孩」政策必將在實踐中逐步完善,而到階段性節點對既有政策進行一些回顧與分析,也有助於為未來的政策完善提出有益的建議。
  • 任澤平中國生育報告2020:應立即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 讓更多的人想...
    四是2014年至今放鬆計劃生育階段: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2)生育情況演變:生育率走向低迷,全面二孩效應消退,出生人口即將大幅下滑。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預期,生育堆積效應業已消退,繼2018年出生人口下降200萬後,2019年出生人口再下降58萬至1465萬。
  • 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教務長李亦訪問西安交大 商討實質性合作
    5月30日上午,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教務長兼學術事務副校長、西安交大77級數學班校友李亦教授回校訪問,王小力常務副書記與國際處、理學院、數學學院的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見。 王小力常務副書記指出近年來西安交大整體發展迅速,學科進步快。當前,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是高校發展國際化的首要任務。
  • 湖北鹹寧出臺政策鼓勵生兩孩:產假延長至半年,彈性工作制,買房給補貼
    為進一步把這項利國利民的大事抓好抓實,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決定》(中發〔2015〕40號)和《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意見》(鄂發〔2016〕8號)以及《中共鹹寧市委、鹹寧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實施意見》(鹹發〔2016〕19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加快實施全面兩孩配套政策措施提出如下意見
  • 全面兩孩開始施行 北京擬增配偶陪產假等福利
    今年1月1日起,我國正式施行全面兩孩政策。全面兩孩·預測明年起年均新增出生人口11萬記者從市衛計委了解到,2014年2月21日本市開始實施單獨兩孩政策,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市單獨兩孩申請數達61810例,其中約2萬例已生育,釋放了部分生育勢能。
  • 我國將實行「生育登記服務制度」 生育兩孩無需「準生證」
    根據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決定》(簡稱《決定》),我國將實行生育登記服務制度。這一文件是在我國最高立法機關不久前對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作出修改後,對全面兩孩政策(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實施的進一步規定。文件充分肯定了計劃生育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remarkable achievements),明確了計劃生育改革發展的思路、目標、原則、主要任務和措施。
  • 網友關注「全面兩孩」 政策如何更好落地
    對網友的言論進行分析發現,大部分網友願意生兩孩。也有一部分網友表示撫養成本太高,不敢生。也有一部分網友表示,能把一個孩子培養成才就可以了,不想生第二個了。 支持全面兩孩政策實施的網友中,網友「春風化雨」的觀點很有代表性:「全面兩孩政策及時出臺,可以有效緩解中國社會老齡化態勢,為中國人口結構更加優化提供了重要保障,是好政策、『及時雨』」!
  • 華科和西安交大兩所985,誰更強?網友:西安交大被嚴重低估
    華科和西安交大,這兩所名牌985大學,都是很強的工科院校。相對華科的當紅炸子雞,西安交大用網友的話說,「被嚴重低估」。先看華中科技大學,合併了同濟醫科大學的華中科技大學實力大增,近些年有進入前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