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 小心你的「快樂教育」,正在廢掉孩子

2021-02-22 心理學與讀心術

文|月月

來源 | 碧讀好書指南(renshengbidu)

 01 

最近,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張圖片:

這張圖片,釋放出什麼樣的信息呢?

第一,繼續深化實行生源分流。原來高中和職中技校的錄取比例是6:4,現在調整為5:5。這也就意味著,有一半的初中生上不了普通高中,而要進入職業技校的大熔爐裡,從此和大學無緣。

第二,不允許學生復讀。以往學生如果中考失利,還可以復讀一年再戰。但如今,多地都發布政策,不允許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收初三復讀生。這樣一來,中考就成了一考定終生的事情。

第三,花錢擇校、上民辦學校,也不允許。以前孩子不爭氣,家長花點錢,通過擴招、擇校的方式就能上個不錯的學校。再不濟,也能上個高價的民辦高中,還可以繼續考大學。

當現如今,這兩條路也統統被堵死。一方面,湖南、遼寧等地已經發布政策,嚴禁普通高中以任何理由招收「借讀生」「擇校生」。

另一方面,政策也不允許分數不夠線的學生上民辦高中。2020年9月,湖南懷化就清退了一千多名民辦的高一新生,並將這些學生強行分流到職中就讀。

這種種的政策都在說明一個事實:在未來的日子裡,中考比高考還要難。不努力,小小年紀就要被分流。

 02 

其實,教育分流對於孩子來說,不一定就是壞事。一些不適合讀書的孩子早些進入職中,學得一技之長,並不一定就混得比上大學的孩子差。

可現實問題是,當下我國的高職教育在制度、管理上都不夠成熟。由於沒有了高考的壓力,很多孩子進入職中之後,並沒有把精力放在學習技術上,而是把人生最好的光陰,浪費在了遊戲、戀愛等事情上。

而另一方面,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學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今天這個時代,連研究生畢業都難以找到工作,而職中畢業的孩子自然會面臨更大的學歷壓力。

而這,也恰恰是父母教育焦慮的根源。

不過,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能夠早點明白教育形勢的殘酷,也好早做準備。怕只怕家長知道得太晚,一開始總是秉承著快樂教育。等到孩子被分流,才知道自己耽誤了孩子。

其實,孩子真正的起跑線,並不是孩子自身的天賦、能力,也不是父母的經濟情況、學歷水平,而是家長的教育觀念。而教育的淘汰機制,最終淘汰的,往往也是那些家長對教育不夠重視的孩子。

 03 

還記得前幾年很火的「快樂教育」嗎?

這一理念起源於西方,曾在日本推行過。很多人以為外國的月亮比國內圓,對於國外推行的教育理念十分認可。

可是,這些家長何嘗知道,歐美國家除了有「快樂教育」,還有「精英教育」呢?

歐美普通老百姓的孩子,上的是免費的公立學校,每天早上9點上課,下午4點半就放學。如果家長沒有時間接孩子,可以自費讓孩子在學校學習興趣班,比如手工、體育、跳舞等等。回到家也沒什麼作業,孩子負擔很小,確實很快樂。

而在高價的私立學校,其教學方式則與公立學校截然不同。課程設置要求高、作業量大、學業壓力巨大,在許多地方甚至比中國的重點中學還要殘酷。

而這樣的學校,還價格不菲,普通人家很難負擔得起。當然,這些從小接受精英教育的孩子,最終的前途也不一樣。2018年,英國的伊頓公學等5所私立學校學生考上牛津、劍橋兩所大學的人數,相當於1800所公立學校考入這兩所學校的學生總數。

也就是說,西方教育是通過一個寬鬆的過程,偷偷完成了社會分層。普通人家的孩子通過上公立學校,最終也成長為普通人,幹著最累的活,拿著最少的錢,延續著父輩們的命運。這樣的教育環境,讓西方很多窮人的孩子看不到未來的希望。

而相對而言,中國的教育則公平許多。至少在高考面前,分數人人平等。遺憾的是,很多家長被西方的「快樂教育」蒙蔽,一味放縱孩子,忽略了對孩子的引導和教育。

這些家長以為,要給孩子一個寬鬆的環境,才能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卻不知道,所有的創造力都必須紮根於基礎知識,才有可能產生。讓孩子憑空去想像,那只能是空中樓閣,紙上談兵。

 04 

其實,現代知識的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反人性、反惰性的過程。

在看似艱苦的學習中,孩子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他們培養了自律的品質、鍛鍊了意志力,形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

反之,一旦我們放任孩子自由發展,沒有積極地引導他們,那麼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在自我放縱中迷失,漸漸變得懶惰、頹廢、經不起一點辛苦和失敗。

而這樣的孩子,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當然,我們不是要鼓吹應試教育,也不是要鼓勵家長壓迫孩子,而是希望家長能明白,所謂快樂,本身也是有高低之分的。

吃喝玩樂、無拘無束,這當然也是快樂,但如果孩子太早滿足於這樣的快樂,他的人生勢必會變得單調。

而高級的快樂,它滿足的是人自我實現的需要。就拿學習來說。學習的過程自然是辛苦的。但當孩子的求知慾得到滿足,當孩子能在生活中使用到他所學到的知識,甚至於他能用知識、技能幫助他人,那麼,他就能感受到更高級的快樂。

而真正的快樂教育,就是要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這種高級的快樂。這樣的快樂,是需要努力去獲得的,是需要智慧去加持的,而絕對不是隨隨便便、輕輕鬆鬆就能得到的。

因此,身為父母,我們要做的,不是給孩子一個優渥的環境,讓他能在他的小王國裡呼風喚雨;也不是給孩子過於寬鬆的教育,讓孩子能輕鬆自如地度過他的童年,而是要以身作則,帶領孩子一起走進學習的世界裡,陪伴孩子一起去體驗學習的快樂。一旦孩子能體會到這樣的快樂,他便能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之中,贏得更光明的前景。

 05 

如今,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已成定局。但50%的錄取率又如何?只要孩子足夠優秀,政策再硬,我們也一樣有底氣、有自信。

而為人父母的職責,就是做好引導的工作,儘量幫孩子實現潛力。

願天底下的佛系家長都能明白,你的「快樂教育」,也許正在廢掉孩子。真正的快樂,是努力後成功的喜悅,是奮鬥後揮灑的汗水。如果父母沒有儘早讓孩子明白這些,那就是父母的失職。

同樣的,也願天底下的佛系孩子都能明白,讀書的機會只有一次,吃不下讀書的苦,就要被迫吃生活的苦。讀書不是為了家長,更不是為了老師,而是為了自己。不要假裝很努力,人生不會陪你演戲。在這個時代,不早點奮鬥,你就只能在底層掙扎。

共勉之。

作者:月月,碧讀好書籤約作者,一個追求「琴棋書畫詩酒花,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佛系媽媽。本文為「碧讀好書」原創,好書像碧玉般珍貴!提供原創文章、新書資訊、必讀書單等,伴你成長!

我們每個人都會喜歡財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有財富,就是一個滿身銅臭味的人,相反,財富可以讓我做很多事情,可以幫助一些貧窮的人,讓他們度過難關,可以建學校,讓孩子們可以讀書增長知識,可以幫助公司的員工過上富足的生活,財富可以用來建設祖國,財富是每個人都應該配得到的,我們都可以有享受財富的權利。

從之前一個認為財富就是可以購買一切的人,到現在才認識到,財富是可以創造出來的,在後面的文章當中,我會分享關於財富的種種文章,也會加上自己的實踐,還有別人的經驗,都分享給大家,讓大家可以了解到,我們應該這麼可以創造更多的財富,財富的真正來源是什麼?

相關焦點

  • 小心你的「快樂教育」,正在廢掉孩子
    有一次,一位編輯老師跟我提起現在市場上主流的家教書籍。就是適合父母讀的書,往往是歐美的譯作為主。很多父母讀著讀著,就唯「快樂教育」至上了。甚至形成了一種歪風。這樣的孩子走入現實的社會,怎麼去適應呢? 還有一種是教育方式的快樂論。覺得孩子不要學東西,就開開心心玩就好。
  • 深海教育:在中國,為何有一半的孩子上不了高中?
    在學歷至上的中國社會,沒有什麼會比「讓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這樣的消息更能觸動人們的神經,試想,中考、高考作為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改變命運的重要一環,被寄予了太多期望,誰也不甘心被分配到職高裡學習一技之長,因此,自然而然引起了許多家庭和孩子的不滿。
  •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已成定局,家長炸鍋:誰正在懲罰佛系爸媽?
    「都說不要逼孩子,要快樂教育……可誰來告訴我,如果連高中都上不了,他以後該咋辦?」高考錄取率已經超過80%,為什麼所有的父母反而更加焦慮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就是這個問題的底層原因。逐年攀升的高考錄取率一半初中生上不了高中早在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就豎起了一面大旗:今後一個時期,總體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大體相當。大體相當,也就是各佔50%,也就是要刷下去一半的學生。
  • 比高考更殘酷的是中考,一半的孩子上不了高中
    在今年5月教育部頒布了關於做好2020年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第一項就說了要堅持普職比例大致相當,也就是說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的人數一半一半。而高考呢,如果包括大專的話,錄取率能高達90%,也就是說要是不挑學校不挑專業基本上都有學上。了解後才發現決定人生命運的第一次轉折點是中考,中考比高考的競爭要激烈得多。
  • 你與孩子的親密,可能正在「廢掉」他
    母親跟孩子之間,有一種天生的親密。望著依賴在身邊的小小身影,很多母親不自覺就有一個揮之不去的念頭: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踏上安排好的道路,長成我們希望的樣子。於是,全副身心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佔滿了孩子的整個「空間」。可當孩子的「空間」被全部佔據,沒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做事,按照自己的思想來行動,按照自己的個性來發展時,他便會「廢掉」。
  • 教育專題丨「一半的孩子將上不了高中」家長和孩子將何去何從?
    確實,最近,種種教育新聞,正在「坐實」有一半的孩子,可能上不了高中的現實——今年深圳,公辦普通高中錄取率,已經從47%也就是說,在政策越來越明確的情況下,孩子們上高中越來越難。正如一位媽媽戲言:「別人家孩子入學前已經自理自立、會獨立閱讀,上小學後就能用這些能力來輔助學習了,而你還在期待孩子進入小學後培養這些能力。」孩子真正的起跑線,就在父母的觀念裡。而重視教育、重視孩子能力的培養,是很多普通孩子和父母,唯一的路。
  • 未來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無緣普高之後,將何去何從
    「未來將有一半的孩子上不了高中」?太誇張了吧。雖然聽上去誇張,但是越來越多的數據正在「坐實」一半孩子上不了普通高中的現實。雖然全國普通高中的錄取率在緩慢的升高,但是截止到現在,普通高中的全國錄取率也只在56%左右。甚至還有專家說:普職比大體相當是國家政策,技術工人沒有了,是災難。
  • 將會有一半的孩子上不了高中,他們的出路在哪裡?看完你就知道了
    最近,有一個話題被家長們持續熱議,說的是眼下至少有一半的孩子上不了高中。那麼,上不了高中的孩子有往何處去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那高考呢,如果包括大專的話,錄取率能高達90%,也就是說,你只要不挑學校,不挑專業,基本上都能上大專院校。
  • 「一半孩子將上不了高中!」消息一出,家長群吵翻了天
    也就是說將近一半的孩子可能上不了普高,他的結局不是上哪所高中,而是很有可能去中專或職高!」這位姐姐告訴我:「班主任在初一開學就跟家長強調,初中以後出路很嚴峻,現在全省甚至全國的普通高中錄取率都不高,一半的孩子可能上不了高中!」
  • 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鼓吹快樂教育
    01教育最大的騙局叫「孩子,你只要快樂就好」不知道從何時起,中國的家長越來越尊重孩子,崇尚「快樂教育」。快樂教育的最大問題在於:只能適用於家庭,而不適合這個社會。父母可以尊重孩子,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但社會不會遷就能力不行的成年人。一位清華教授憤慨:中國教育的最大騙局就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以及釋放孩子的天性,這三個騙局,正在一步一步扭曲中國孩子的成長。
  •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中考成為職業教育的分流點引起家長恐慌
    她又驚訝又著急地看著我:「你不知道現在我們江蘇的高中錄取率只有40%左右嗎?也就是說一半多的孩子可能上不了高中,而且公立學校也有壓力,如果學生考不到好的高中,他的學生生源也會越來越差,很多家長會勒緊褲帶給孩子送到民營學校,所以到了初三,是學校和家長雙重焦慮!」家裡有一位親戚,她家孩子在老家一個民辦初中上初二,我問怎麼選擇民辦初中呢?(因為我的家鄉,還是公立教育為主導)。
  •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中考分流引起家長恐慌
    她又驚訝又著急地看著我:「你不知道現在我們江蘇的高中錄取率只有40%左右嗎?也就是說一半多的孩子可能上不了高中,而且公立學校也有壓力,如果學生考不到好的高中,他的學生生源也會越來越差,很多家長會勒緊褲帶給孩子送到民營學校,所以到了初三,是學校和家長雙重焦慮!」家裡有一位親戚,她家孩子在老家一個民辦初中上初二,我問怎麼選擇民辦初中呢?(因為我的家鄉,還是公立教育為主導)。
  • 「一半孩子上不了普通高中」!從初中開始,家長要告訴孩子3句話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太誇張了吧?」聽上去誇張的話卻是事實,越來越多的數據正在「坐實」一半孩子上不了普通高中的現實,雖然全國普通高中的錄取率在緩慢升高,但到今天為止,普高的全國錄取率也才56%左右。甚至有專家說:「普職比大體相當是國家政策,技術工人沒有了,是災難。」
  • 媽媽和孩子的過度親密,可能正在「廢掉」孩子,特別是兒子
    導讀:媽媽和孩子的過度親密,可能正在「廢掉」孩子,特別是兒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和孩子的過度親密,可能正在「廢掉」孩子,特別是兒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太多時候,父母以為的保護,其實正在悄悄廢掉孩子
    很多人都說,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家長畫上什麼,孩子就什麼樣。在孩子年幼時,父母就是孩子眼裡充滿智慧的榜樣。而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但不一樣的是,她從沒有把自己的夢想壓在孩子身上。她並沒有給孩子灌輸過「你必須成為桌球運動員」的思想,更沒有逼著孩子練習桌球。
  •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中考禁止復讀,成績差的孩子該怎麼辦?
    不久前,我看到一條消息「一半的孩子不能上高中」,許多父母都感到驚慌失措。的確,更多的數據證實了這個問題,在過去的十年中,普通高中的入學率有所上升,但去年仍保持在56%。更令人驚訝的是,存在許多地區已經禁止中考復讀了,這會使父母和學生不知所措。 這是什麼原因呢?
  • 「一半學生上不了普通高中!」教育部門又發通知,家長炸鍋了
    這時候,他們才知道,初中時候他們的父母、老師天天念叨的——「不努力,你連高中都上不了」,竟然不是恐嚇,而是事實。 ● 2019年的深圳,公辦普通高中錄取率,已經從47%下降到45%。 ● 在上海,每3個中考生中就有1人要去三校。 在政策越來越明確的情況下,孩子們上普通高中越來越難,必須有一半孩子去學上職高或中專。
  • 一半的初中生上不了高中!孩子請別假裝努力,結局不會陪你演戲
    相信很多初中的家長可能會覺得很驚訝:「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太誇張了吧?」但是,越來越多的數據正在「坐實」有一半的孩子可能上不了高中的現實。雖然全國普通高中錄取率,在過去20年一直在緩慢升高,但到今天為止,普高的全國錄取率也才56%左右!接近一半的孩子可能進入不了普通高中!而且最近幾年一些省份的錄取率甚至有所降低。
  • 黃多多健身上熱搜: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讓她快樂成長
    「快樂教育」,原來我們都被騙了。一個孩子的優秀不在他有多快樂,而是看他有多自律。一位清華教授曾憤慨道:中國教育最大的騙局就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釋放天性,這幾點正在扭曲孩子的成長。但是,劉歡和妻子秉承「快樂教育」,只要孩子開心就好,不強迫孩子做不開心的事情,也不給孩子太多的壓力。如果當初劉歡能夠重視對女兒音樂的培養,憑女兒天賦和自己的造詣,女兒一定會將自己的音樂傳承下去。
  • 「一半學生上不了普通高中」 教育部門又發通知,家長炸鍋了:難以...
    關註明智家庭教育公眾號,為你提供上百部供孩子和家長免費閱讀的有聲書籍。在公眾號下方的自定義菜單裡哦來源 | 小學生學習(ID:xxsxuexi)01「上大學變得容易,上高中卻在變難。」教育部出臺的中考政策表示:中考後的中職教育和普通高中的招生比例需要達到5:5,那也就表示今後將會有一半的初中生無緣高中。而在中考中沒有達到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的學生可以選擇去職高或者是技校進行就讀。很多人一直在強調考一個好大學的重要性,卻忽略了中考的重要性。但事實上,有一部分人連高中的門都邁不進去,更別提高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