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北京話的特點是兒化音特別多,可能是因為舌頭懶得緣故吧,比如「這是哪的話啊,我可記著您的好呢!」這段話要轉好幾個節,但是省事的北京人直接是「這兒是哪兒的話兒啊,我可記著您的好兒呢!」這話說完省了半斤口水,也算是為節約國家水資源做貢獻了。
天津話的特點是夾槍帶棒的禮貌,「哎,我嗦(說)結結(姐姐),您受累,把我這角(腳)從您腳底抽出來,耽誤您踩這地了!」這話說完,一場戰爭導火索立馬被澆滅了,漂亮!
總之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方言特點,大部分都是在聲韻和音上面有所變化,但是有那麼一個地方的方言則和其他地區不一樣,它喜歡在語法上變化。
沒錯,這就是山東省人民時常說的「倒裝句山東話」方言。
正文
山東人愛說倒裝句那是出了名的,其實這裡面隱藏著一個秘密,那就是山東人對於大蔥是出了名的熱愛,每在外地遇到老鄉,都會送大蔥給對方。這樣的模式使得大蔥價格飛速上漲。於是便有很多外省人冒充山東人想騙大蔥吃。
如何識別真假山東人就成了當時山東的頭號難題,之後在一次秘密鄉親交流大會上有人提出「要用倒裝句啊我們」為指導思想,徹底解決了這一難題。於是乎,後來的山東人打招呼從「你吃了沒?」變成了「吃了沒你?」,長久下來,便形成了現今山東人愛說的倒裝句。(瞎編的純屬)
言歸正傳,山東人為什麼愛說倒裝句呢?這就同方言一樣,也是有歷史的因素在裡面。
要了解山東倒裝句的歷史,首先要知道倒裝句是什麼?
倒裝句就是為了強調和突出詞語的重要性,而將原來的語法順序顛倒,但是並不影響語句的表達,而且語句成分不變。
比如我們說「拾荒雜談長得真帥啊!」,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句子,具體主謂賓等等就不說了,為了突出「拾荒雜談」的帥,我們可以這樣說「長得真帥啊拾荒雜談!」,帥的強調性和突出性被表達出來了,而語句沒有缺失,句意表達流暢,這就是倒裝句!
那麼倒裝句是什麼說完了,現在該說一說山東的倒裝句歷史了。
其實山東這麼愛說倒裝句和其是孔孟之鄉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比如身為山東人的孔子有一部言行著作——《論語》,裡面就使用了大量的倒裝句,比如:
吾誰欺?欺天乎?
正確的表達方式是:吾欺誰?欺天乎?
賢哉,回也!
正確的表達方式是:回也,賢哉!
久矣吾不復夢周公
正確的表達方式是:吾不復夢周公久矣!
像這種更多地還有「何以」的用法等等!
結語
這是山東人愛說倒裝句最早的出處,也是最出名的由來。孔子愛說山東話的原因其實也是源自於他體內山東人的性格,那就是直率,大方。他們往往會突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而將形容詞語亦或者動詞等提到語句的前面來,簡潔又顯得熱情,有時還能增加自己的著重點以提高威勢。
文章的最後,筆者想說一句,「閱讀的山東漢子和姑娘們,點關注啊拜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