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東人喜歡說倒裝句的梗火了, 網上突然出了各種搞笑的段子來證明山東人倒裝句,關於倒裝句,百度是這麼說的:為了強調、突出等語的目的而顛倒原有語序的句式叫做倒裝句。在倒裝句中,顛倒了的成分可以恢復原位而句意基本不變,句法成分不變。
我覺得山東人喜歡用倒裝句這事……
因為山東人性格比較直接,所以習慣先把事件的主題說出來,然後再加上主語和其他補充。所以倒裝句變成了我們山東人的表達習慣。有時候聽山東老鄉們講倒裝句不反覆讀幾遍找不出問題,但是外省人講的倒裝句,不知道哪裡聽起來怪怪的,不知道是不是倒裝詞用得不對還是怎麼……
其實山東人說倒裝句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其實,山東人喜歡說倒裝句是因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儒家文化的薰陶:比如在《論語》中,就有很多倒裝句——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正確語序應是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
吾誰欺?欺天乎?(《論語·子罕》)
(正確語序應是吾欺誰?欺天乎?)
「何以報德?」正常語序應該是:「以何報德?」
這樣的倒裝句在儒家經典中比比皆是。
既然孔老夫子都這樣說話,山東全民說倒裝句又有什麼奇怪的?
另外,倒裝句還能體現出俺們山東人性格的直率!直奔主題,少繞圈子,因此會把最主要的意思先表達出來。
山東人在大家眼裡一直都是厚道耿直的形象,想不到他們身上還有這樣的萌點和幽默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