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奧:「香港之死」?活力之都!

2020-12-25 搜狐網

  語錄:「我認為香港的未來是非常光明的。香港通過結合中國和西方的精華,能夠繼續成為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國際化城市,一個世界的金融中心。」———彭定康

  妄言者自食其言

  1995年6月26日,香港回歸前夕,美國《財富》周刊斷言香港回歸後前途暗淡,該期雜誌封面上則寫著大大的幾個字:「香港之死」。

報導一出,頓時轟動世界。

  然而現在,最新出版的《時代》周刊以25頁的篇幅探討回歸十年香港的變化,並以「晴天,有雲(SunshinewithClouds)」為題展望了香港的未來。文章說:「香港就是香港,它是獨一無二的,香港現在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具活力。」

  文章稱,「《時代》的姐妹雜誌《財富》曾不榮譽地、錯誤地預測香港回歸中國會給它帶來死亡。然而香港甚至比從前更有生命力。」

  當年策劃「香港之死」封面專題的考爾文2001年在香港參加《財富》論壇時曾受到記者的圍攻。

  當提及《財富》預言「香港之死」時,考爾文顯得有些尷尬。他承認當年的雜誌預言並未發生,香港未死。香港作為亞洲區金融中心的地位沒有改變,香港也仍然是外資進入中國的重要陣地。

  考爾文說,「一國兩制」在香港也得到較好落實。《財富》選擇在香港舉辦《財富》全球論壇,就是對香港回歸中國的肯定。

  記者又問,如果今天《財富》仍用香港作封面文章,將以什麼為題?考爾文思考良久,最後的答案是「活力(Vitality)之都」。

  「東方之珠」依然璀璨

  十年回歸,香港在世界的舞臺上沒有黯然失色,「東方之珠」風採依然。依託內地的強大後盾,發揮自身在港口貿易、金融和管理等方面的傳統優勢,香港擁有更強大的競爭力,與國際社會的聯繫更加緊密,國際地位更加重要。

  對於香港的表現,世界權威評級機構這樣評價:

  ———今年5月,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發布2007年「國際競爭力排行榜」,香港排名世界第二。

  ———3月,英國政府組織「倫敦金融城」公布全球金融中心指數調查,香港在亞洲區名列第一,全球排名第三,僅次於倫敦和紐約。

  ———6月,日本經濟委員會會同多個研究機構發表「香港回歸十年競爭力報告」,香港整體競爭力在50個主要經濟體中位居第一,並認為「香港的國際化程度和應變能力是很多經濟體難以達到的」。

  ———在美國傳統基金會日前公布的2007年「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中,香港連續第13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

  滙豐銀行前主席艾爾敦這樣評價回歸後的香港:「回歸時,很多外國人認為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時日無多,他們都估計錯了。香港仍在繼續扮演國際金融、物流和貿易中心的角色,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國際』兩個字。」

  金融市場:匯通天下

  回歸以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區政府和全體香港同胞百折不撓,愈挫愈強。

  10年過去,香港證券交易所現在的市值以及籌資能力令國際同行刮目相看。香港股市市值從1997年的4萬多億港元猛增至目前的16萬億港元,晉升全球第六大股票市場;集資總額2006年達5245億港元,是1997年的兩倍,其中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逾3000億港元,超過紐約,僅次倫敦,全球排名第二。

  內地企業來港上市更為香港證券市場注入了強勁的動力。1996年,只有71家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集資額為102億港元,而到2006年,共有367家企業在港上市,集資總額達到3042億港元。

  目前,全球排名前100位的銀行中,有70多家在香港營運。香港現有310多家銀行機構和180多家保險公司,另有大約700家證券經紀行和1900家單位信託基金或互惠基金公司。

  與此同時,香港的外匯市場也不斷發展完善,買賣活躍,目前已成為世界第六大外匯市場;香港繼續成為全球最開放的保險市場之一;香港還是世界最活躍的黃金市場之一;香港的資產管理業高度國際化;債券市場也發展迅速。

  貿易中心:省心放心

  今天的香港,依然是名副其實的世界貿易中心,從香港出口或轉口的貨物遍及五大洲,而世界各地的貨物也在源源不斷地進入香港或經過香港進入內地。

  官方統計顯示,香港外貿總額在1997年只有2.9萬億港元,而到去年已勁升至5萬多億港元;整體貨物貿易出口已連續4年獲得兩位數的增幅。

  韓國駐港領事姜秉韓表示,香港是韓國的第六大出口地,因為香港地理位置優越,同時還有健全的制度和簡單的低稅制,更重要的是香港有巨大的分銷網絡和優秀的國際貿易人才,因此韓國商人通過香港進行貿易「會省心,放心」。

  航運中心:通達全球

  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香港的航運業也出現了結構性的變化。香港國際機場1998年啟用後,一直是全球最繁忙的國際航空貨運中心之一,目前有86家航空公司為香港國際機場服務,每周約有5600個航班往返世界各地超過150個城市,其中包括40個內地目的地。

  作為世界第七大航運中心,每3分鐘有一艘船舶進入香港,每兩秒鐘處理1.4個標準貨櫃。香港船東擁有及管理的船舶載重噸位,由1997年的5500萬噸,升至去年的6400萬噸。航運業的收益,由1997年的700多億港元,上升至2005年的1300多億港元。目前在港的約80家國際航運公司每星期提供超過500個航班,目的地遍及全球500個港口。

  (本報記者:陳亞飛 綜合各媒體報導)

相關焦點

  • 香港媒體戰(上集):紙媒之死
    端傳媒記者 何雪瑩  香港紙媒正經歷裁員風波,新技術衝擊,未能及時扭轉方向盤的都觸礁下沉,沒人知道哪天才會停止。紙媒之死   7月16日,一名香港雜誌的編輯在玩智慧型手機,突然看到同事的Facebook聊天組分享了一條消息:《壹周刊》推出自願離職計劃
  • 綠色開放多元 成就活力之都
    本報記者 程文雯 雷倢 開欄語 從建設公園城市示範區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的戰略機遇,都對成都城市建設和發展提出了極高要求。
  • 李牧之死:為什麼英雄都死於小人之手?
    後者更是一代名將、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韓非之死,可以說是死於狹隘國家主義。而李牧之死,卻是戳中了人性的某些汙點。這些汙點匯就了歷史上的多少冤魂。李牧萬箭穿心之時,想必也是令觀眾膽寒之時。因為,生於世間,在利益紛爭之中,誰還不得遭遇一些小人呢?
  • 一周熱聞|Lisa被騙十億韓元,觀察就弗洛伊德之死發聲……
    「我們需要減少健康和安全問題,確保市場秩序並為運輸和其他協調提供支持服務③為了一方面保持市場活力和消費能力,同時又滿足安全,健康和整潔的要求,」周先生說。不需要大量投資的街頭市場可以刺激④個人的獨立就業,從而增加他說,它們的收入為新的冠狀病毒爆發帶來了新的活力,並為當地經濟的復甦帶來了新的活力。
  • 清風合院 一窺傳統家具堂奧
    「中式沒有新舊之說,傳統的可以是時尚的,民族的可以是世界的。我們一直在中國傳統家具與當下生活需求之間尋找平衡點,讓世界看到東方之美,讓『後浪』感知『前浪』力量。」明堂紅木總經理張向榮在這幾年搖身一變為中國傳統生活方式的擁躉,蒔花弄草、賞石品茗;同時奔走於米蘭、香港等時尚之都,捕捉國際設計潮流,把中式生活的絢爛和平淡融入家具設計,在繁花耀眼中堅守著中國傳統家具的精髓。
  •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習近平主席香港之行為香港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習近平主席香港之行為香港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20177月11日電(記者 王勇)香港廣東社團總會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暨該會第9屆會董就職典禮聯歡宴會11日晚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
  • 香港君怡酒店老闆之死
    劉希泳是70年代末期中國第一批留美學生,進入了哈佛大學,後到香港經商,成為擁有巨額資產的富豪和香港尖沙咀君怡酒店的老闆。2017年3月15日至19日期間,延邊朝鮮族州檢察院對劉希泳涉嫌行賄案成立調查組,採取監視居住強制措施。
  • 東方之珠:香港之歌,回歸之歌
    這既是現代中國強盛繁榮的國力標誌,在管理香港問題上實施其一國兩制的方針,更為未來海峽兩岸的統一,確立了一個方向。同年,一首名叫《東方之珠》的歌曲,也因為代表性的呈現出香港的滄桑變化,因此在回歸的氣氛中重新流傳起來,更在未來成為所以香港主題的流行音樂作品中,最為著名的一首歌曲。
  • 盤點香港十大鬧鬼之地
    後來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佔領香港,把這處當成刑場,殺害無數中國人。而重光後,這裡一直傳出鬧鬼。好多年輕人都到裡邊去探險一番。當年閣樓是吊死囚犯的地方,雖然己被拆卸,但據聞入去探險的人,如果時運低,總會發現這個本來不存在的閣樓,更會重演被吊死的一幕。所以高街可算是香港最熱門的鬧鬼地方。
  • 步入中國篆書的堂奧——評《中國篆書》
    作為大著的最早一批「先」讀者,把我讀後的初步感受寫出來,或將對廣大讀者認識這部《中國篆書》的價值之所在,以及對讀者今後從事篆書研究和創作的深遠指導意義,將會伴隨歲月的流逝而愈益顯示出來。其字之本意曰引書,如雕刻圭璧曰緣……」並進一步論證說:「刻即瑑,秦小篆以前的文字,諸如甲骨文是用刀瑑刻龜甲、獸骨,而金文是用刀刻瑑陶模再翻範鑄造而成。簡帛文字用筆字書在簡或帛上,即『引筆』而成。
  • 大灣區之聲熱評: 美國炮製「香港自治法案」是荒唐無恥之舉!
    從修例風波期間公然為亂港分子撐腰打氣,到如今無所不用其極地抹黑香港國安法;從去年底公布所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到眼下簽署所謂「香港自治法案」,美國屢屢將幹涉中國內政的「髒手」伸向香港,將「香港牌」作為牽制中國發展的險惡用心昭然若揭。美國炮製所謂「香港自治法案」,既非在意香港自治程度,也絕非真正關心香港的「民主」與「自由」,而是其政客套取政治紅利的慣常伎倆。
  • 李小龍之死與他背後的「瘋女人」
    筆架山道67號是丁珮的寓所,年僅33歲的李小龍在這裡暴斃,死在了丁珮的床上。一個以「擁有世界上最健康身體」著稱的全民偶像,死在美麗豐滿的香港豔星床上,這是精於八卦的香港媒體踏破鐵鞋也難覓的好運氣。一夜之間,港媒炸了鍋,不堪入耳的傳聞伴隨著哀痛的消息,經久不散。
  • 香港十大奇案之三狼案始末
    在60年代的香港,曾發生過一起轟動的綁架案,三名綁匪均戴著狼頭面具做案,也因此這起案件被稱為「三狼奇案」,而它為什麼稱奇,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下案件始末。案發:1959年6月18日晚,香港富商黃錫彬之子黃應求和朋友開車去吃夜宵,夜宵後各自道別,自此黃應求失蹤。
  • 《熵減:華為活力之源》—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講的是自然社會任何時候都是高溫自動向低溫轉移熱量。一個封閉系統最終會達到熱平衡,沒有了溫差,再不能做功。這個過程叫熵增,最後狀態就是熵死,也稱熱寂。熵原本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概念,卻被任總用於研究企業的發展之道,是貫穿任總管理華為的思想精華。
  • 李小龍唯一的兒子——李國豪之死
    1965年,李小龍的美國妻子琳達為他誕下一子,對兒子寄予厚望的李小龍在開心之餘,為兒子取名為「李國豪」。而作為功夫巨星之子,李國豪從出生開始就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與此同時,李國豪從小就很仰慕父親李小龍,對功夫相當痴迷,他的理想就是繼承父親的衣缽,弘揚中華武術,成為一代功夫巨星。
  • 赤兔之死
    2001年作文是根據提供的一段故事,要考生對「誠信」作出評價,而該考生蔣昕捷的作文題目是《赤兔之死》,作者以熟諳的三國故事為基礎,編撰了赤兔馬為誠信而殞身的感人故事
  • 讓老戲院煥發新活力 上海打造「亞洲演藝之都」
    新華社上海7月21日電題:讓老戲院煥發新活力 上海打造「亞洲演藝之都」新華社記者許曉青、任垚媞上海市中心最繁華的「南京路—人民廣場」商圈,正在激活一批歷史悠久的老戲院。誕生於1930年的中國大戲院上月修葺一新對外開放,與之毗鄰的長江劇場,也將重新開門迎客。去年末,上海出臺《關於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實施50條具體措施,其中首次明確提出打造「亞洲演藝之都」。
  • 顧城之死:精靈之夢的倒影,女兒國王的輓歌!
    顧城之死:精靈之夢的倒影,女兒國王的輓歌!詩人是被遺棄在這個世界的精靈,例如顧城。然而在現實中,顧城用斧子砍死了曾海誓山盟的髮妻,然後自縊而死,更令人唏噓的是,在此之前,為了永葆愛情的完整,他將自己的親生兒子送給了當地土著撫養。但最終的結局如一把古琴突然發出刺耳的嘯叫,是變奏,也是悲愴的哀鳴。
  • 解析《鬼滅之刃》上弦之貳童磨之死,他真的是「浪」死的嗎?
    作為上弦之貳的鬼,童磨的實力毋庸置疑,甚至上三這樣的武道之鬼都不是他對手。然而就是這麼強大的鬼,卻死在了香奈乎和伊之助刀下,可以說相當沒有牌面。為何會如此,他真的是自己把自己給「浪」死的嗎?小編帶各位走入童磨的世界。童磨神明和佛祖都不存在,如此簡單的道理,這些人活了幾十年都不明白!
  • 長沙復地活力廣場2017「活力」名流之夜年度答謝酒會收官
    2017活力名流之夜籤到現場這是一場星光薈萃的感恩之旅,12月28日「活力」名流之夜—長沙復地活力廣場年度答謝酒會於可可清吧圓滿舉行。當晚,城市精英各界名流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這一場盛宴。2017活力名流之夜活動現場光耀星城 開啟晚會活力樂章長沙復地活力廣場以感恩之名,開啟一場浪漫之約。炫麗浪漫的籤到牆,定格珍貴瞬間。為了表達對各位來賓的感恩之情,復地活力廣場不僅精心準備了精美的冷餐甜品以及美酒,還為每位來賓準備了貼心的伴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