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新作:一個房子的三層表皮

2020-12-23 房天下

作者: 巢尚會

懸浮住宅

Suspended Forest

隈研吾是日本建築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設計有著日本藝術品般樸素優雅的形式美但他卻主張「負建築」讓建築「消失」 在自然中。

△隈研吾

最近他所帶領的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公布了在瑞士的住宅作品再一次讓人領略了隈研吾式的天然設計。

01.

懸浮森林

Suspended Forest

面積120㎡

這棟名為「懸浮森林」的家庭住宅位於瑞士的汝拉山山腳下這個房子正如名字一樣整個主體從地面被抬起是為「Jan Michalski 基金會」所設計。

這個基金會成立於 2004 年是一個為了促進文學創作和閱讀實踐的組織。

△總平面圖

第一層表皮懸掛在由混凝土製成的特殊頂棚。

△表皮分析圖

入口的樓梯也懸掛在房屋的主體結構上入口處的建築立面有著標誌性的三角形形狀充滿幾何美感 ▼

第二層表皮並且採用防水的白色鋼板作為外立面材料然後再木板片所包裹起整個建築 ▼

外立面上最吸引人眼球的木板片以方格團來放置並且隨機地排列。

它們分別是 120×300 毫米的橡木和 120×500 毫米的落葉松木每塊木頭都是取材於當地的森林並且通過手工切割而來 ▼

△外立面設計圖

2 種不同的木材作為外立面會與房屋一起隨著時間變化而改變樣貌取決於陽光、雨和雪的不同天氣。

因此它們能在外立面上產生多樣性並且產生使用痕跡這是一種相當自然的處理非常符合隈研吾的設計美學 ▼

第三層表皮室內天花和牆壁則是採用了落葉松木製成的飾面板▼

它們有著不同的幾何形狀並且設置了隱藏式的燈源 ▼

室內充滿現代主義美學的設計手法與建築外立面的天然木材形成了內外對比非常有趣 ▼

房屋的面積約為 120㎡在這不大的空間內隈研吾事務所與當地工匠合作展現了與傳統木屋截然不同的設計傳達一種更具現代美感但又遵循自然的設計觀念 ▼

△平面圖

這棟房子能看出隈研吾強調尊重自然讓建築在體現其功能性的同時與自然、人形成和諧的相處關係讓建築以有的姿態相忘於自然中。

他同樣強調「木與綠」的理念下面是他們之前的一些設計作品更能看出他的理念。

02.

剝離木屋

WOOD/PEEL

面積496㎡

這棟住宅位於擁擠的日本街道內但它通過特殊的外觀成為周圍最引人矚目的房屋。

它的外立面由白色的木板包圍在上面種植了一些綠植並且通過按特別的角度切割出窗戶的部分用來引入室外的光線 ▼

通過外立面和樹木種植這棟房屋控制光線的方法讓房子內部的採光有一種特別的自然氛圍。

庭院的設計也充滿日式的禪意感水、樹木、光線讓一切都那麼舒適而自然 ▼

室內設計以木材為主包括家具。但是無論是材料和形式上都有不同只用一種材料就能讓空間擁有如此多層次且豐富的肌理 ▼

順應房屋的造型室內的牆面有著層疊的木板並且在交界處添置隱藏式的光源 ▼

房子的頂部也開了全透明的玻璃窗讓光線可以從中引入室內 ▼

樓梯素雅的色彩樓梯中間垂下網狀織布 ▼

03.

120x120 木屋

120×120の森

面積107.33㎡

這棟房屋位於東京由截面尺寸為 120x120 毫米的檜木組合而成。

規則排列的列柱狀木頭可以起到承重的作用同時可以遮光產生和透過樹木一樣的光照效果 ▼

到了夜晚室內的光照也能透出屋外讓整個房屋產生柔和的光芒成為街道上特別的景色 ▼

室內的設計可以看到是非常淡雅的木色為主並且通過外立面削弱了室內外的隔絕感 ▼

從房子內的各個地方都可以感受到隈研吾對於光線的極深理解以及控制能力 ▼

04.

上海虹橋展匯

Portmix Shanghai

面積丨431.201㎡

除了住宅隈研吾也設計過非常多大型的項目。

這個位於上海虹橋的商業公園辦公大樓以一個個「盒子」的形式來展現同時還有木結構和磚瓦房兩者巧妙而鬆散的融合為一體。

建築的外壁採用了特質的鐵筆畫的條文和有隨機圖案的土牆所覆蓋讓人聯想起中國水墨畫現代與古代的表現形式同時出現 ▼

室內有著非常寬闊的空間天花板用一塊塊木板層疊拼接而成有著非常流暢的觀感。光源從各個拼接處向外散發 ▼

【往期精彩】

隈研吾打造望京新地標城市中的一片森林綠洲

安藤忠雄、隈研吾、海老沢宏等頂級設計大師之作大城小趣隱院私湯

對話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探索未來家的設計

相關焦點

  • 隈研吾新作賞析——明治神宮博物館
    隈研吾建造了一座博物館建築——明治神宮博物館。神社位於東京澀谷,供奉明治天皇及其夫人的神靈。博物館不僅展示了保存在神龕中的藝術作品和歷史珍寶,還通過建築形象詮釋了此處遺址的歷史內涵,表達了建築與環境和諧共存的理念。
  • 隈研吾:使用材料的智慧與勇氣
    我們的房子坐落在一排農舍和稻田之間,在這樣一個山腳下的房子是當地第二大的房子」隈研吾說,「我過去常去農舍玩。每天我都會踏進身後的竹林,爬上山頂。這是一個獨立的世界,讓我可以沐浴在一片綠光中。我會徒手攀登陡峭的山坡,抓住竹子的枝幹,以檢測它們的韌性。當我到達山頂的時候,天空仿佛盛開來了,微風吹拂臉頰。」
  • 請世界級設計師隈研吾設計一所房子要多少錢?·都市快報
    前段時間,世界級建築師隈研吾在杭州做了個名為「建築,建築」的講座。講座上,大家獲知中國美術學院民藝館由他設計,目前正在封閉施工中。不少人好奇,這樣級別的建築師來設計一所房子,不知道要多少設計費。  帶著疑問,我們聯繫了相關人士。
  • 隈研吾東京新作—The Kita竹謐,絕美奢宅顛覆日本豪宅設計!
    再到美國波特蘭日本花園,溫哥華首座禪意住宅建築阿鉑尼隈研吾、茶屋,這些都是他的經典作品。他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將建築發展推向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宣揚他的「負建築」理念。生於自然,回歸自然在隈研吾看來,負建築絕非是失敗的建築,而是人類真正需要的建築。在如今紛擾喧囂的生活環境下,他的建築設計透露出低調內斂、回歸自然,給人以平靜和幸福的享受。
  • 無印良品賣房子了!隈研吾親手設計,竟然只賣100多萬?!
    >德國設計師Konstantin Grcic白色鋁合金小屋9㎡瘦高的兩層把上層的板子支開還能搭出一個當下推出MUJI HOUSE的企劃4年後,MUJI的第一棟房子「木之家」閃亮登場~顧名思義房子主要以木頭為原料
  • 隈研吾,讓建築消失的建築師
    M2大廈備受爭議,隈研吾則一鳴驚人。但是伴隨著日本經濟的衰退,M2也成為泡沫經濟下浮誇建築的總代表,隈研吾被「逐出」了東京建築界,居然整整12年在東京沒能接到一項設計工程。回顧那12年的時光,隈研吾感悟頗深。「那是我人生最為低谷的歲月,僅靠朋友或熟人介紹,去地方上設計一些建築。然而到今天,這段經歷卻成為我最大的財富。
  • 用紙做的私人博物館,快來看看隈研吾的新作
    隈研吾在整個空間內部使用了紙網作為裝飾,斑駁的紙網與平滑的藝術作品形成對比,更好地反映出Antoni Clavé 作品的質感。隈研吾使用傳統的、以質地和質量而著稱的日本和紙,和紙主要用於博物館的中央樓梯間和天窗內裡,半透明的質感創造了光與影的微妙反應。
  • 隈研吾操刀,大阪新歌舞伎座成藝術飯店
    而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除了操刀動京奧運主場館「新國立競技場」外,也接連帶來不少建築新作,像是甫於大阪開幕的「Hotel Royal Classic Osaka 」(皇家經典大阪酒店 )!光從建築外觀看便能感受到氣派輝煌,擅長負建築美學的隈研吾,這回在既有的初代大阪新歌舞伎座古典建築結構上,保留下1958年落成,由建築師村野藤吾所設計的那具象徵性的「唐破風」山牆屋頂 ,其後隨建物延伸而上的現代建築立面,則使用大量鋁製鱗片形成隨光影舞動的動態效果;白天時,升級後的歌舞伎座建築成了時髦銀白色高樓;夜晚時,從內向外緩緩透出的優雅燈光,讓經修繕後的歌舞伎座外觀有了更立體的輪廓
  • 隈研吾新作:大阪皇家經典酒店,直擊靈魂的奢華體驗
    大阪皇家經典酒店(Hotel Royal Classic Osaka)前身為大阪新歌舞伎座,由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完成。設計的核心理念為延續大阪新歌舞伎座的傳統,結合現代審美與手段,帶來直擊靈魂的奢華體驗。
  • 好商業必須要有「文化催化劑」,大師隈研吾新作
    我希望可以延續吉田鐵郎當時所提出的「文化催化劑」概念,為更多來訪京都的人們提供一個與當地社區無縫交流與連接的可能。,項目得以從一個傳統而保守的文化古蹟,逐步蛻變為文化時尚商業區。
  • 神級建築大師隈研吾又出新作,日本首個中國藝術大師美術館今日開業!
    對於王傳峰與隈研吾來說,亦是如此。一個是建築界的神奇,一個是美術界的大家,當他們聯手又會發生什麼?今日,隈研吾設計的王傳峰美術館落座日本銀座正式開幕。這個美術館不僅是隈研吾近年少見的採用鋼筋混凝土+鋁條的建築改造作品,同樣也是至今唯一在日本銀座這一天價地段由中國藝術家冠名所有的私人美術館。
  • 隈研吾 & 蔣勳:如何塑造新時代的東方美學?
    那時的隈研吾也越來越覺得自己造出來的建築很無趣。▲ 隈研吾作品:根津美術館1990年代,泡沫幻化的日本經濟,令隈研吾近10年接不到任何東京的工作。不過這反而成為一個恩典般的空隙,令他有時間停下來、走到鄉間、與當地的工匠們交流,使他收穫了關於如何更好地利用材料、如何更有趣地建築的答案。
  • 隈研吾:讓建築消失
    ——《負建築》隈研吾先生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享譽日本,在國際上也具有相當高的名望。他主張「讓建築消失」,並提出一個有趣的概念:「負建築」——當我們拋開建築附加價值,建築的本意是能讓人們更舒適的生活。隈研吾先生的建築設計作品帶有強烈的自然風格。他擅長以木材、泥牆、石材、紙等為元素,創造獨特的新建築。其中,木材是他最常用的材料。
  • 「建築界」隈研吾的Kenzo House,舊宅改造而成獨門獨院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擅長採用傳統元素讓建築仍然聯繫到其所在的地域中,期望以現代的高科技和地域性的自然素材相結合,我們來賞析下大師的作品——Kenzo House。  Kenzo House是隈研吾為Kenzo創始人做的私人宅院。
  • 隈研吾設計臺中巨蛋引爭議,建築大師如何回應「靈感重複」?
    一般來說有隈研吾參與的作品都該是一片叫好,但方案公布後卻引起了不少爭議,有人認為臺中巨蛋的方案與隈研吾過去設計的雪梨 The Exchange 市民中心極其相似。大師的設計也有靈感重複的時刻嗎?今天這篇文章將從隈研吾到安藤忠雄,通過四組大師作品來探討自我借鑑的邊界。上個月,歷經了3任市長、總經費達65億元(新臺幣)的「臺中巨蛋」計劃終於孵蛋成功!
  • 知·美術館 隈研吾的成都「詩意」
    知·美術館 隈研吾的成都「詩意」     □本報記者 簡霞 文/圖    說起隈研吾,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陌生,但提起北京長城腳下的公社·竹屋,也許很多人便會眼睛一亮地說「曉得」,竹屋的設計者正是這位日本著名建築設計師
  • 農村蓋三層的房子,柱子要多大合適?
    大家好,歡迎來到三農天地資訊,帶你了解更多農村的人和事,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農村蓋三層的房子,柱子要多大合適?現在隨著農村生活越來越好了,很多人都建起了兩三層的小洋房。其中在農村建兩層半,或者三層的還是比較多的。
  • 隈研吾設計的日本SunnyHills蛋糕店
    由日本建築師隈研吾設計的菠蘿蛋糕店由狹窄的木材板條製成外立面,錯綜複雜的三維晶格形成的雲霧狀的外觀。蛋糕品牌SunnyHills想讓Kengo Kuma設計出一個精品建築,能反映該公司標誌性的菠蘿蛋糕。所以建築師仿照一個精心製作的竹籃子來塑造建築的外觀。超過5000米長的木頭條被用來構造精確的3D網格,環繞在三層樓的外牆壁和天花板周圍。木條長短不一,以便露出多層和減少總體線性。「我們的目標是創建一個在繁忙城市中心的森林,」 Kengo Kuma說。
  • 東京一日遊:用五感體驗建築大師「隈研吾」的城市美學
    而這次的聚焦主角,是以「禪意、溫暖」風格聞名的建築大師「隈研吾」,在本次東京一日旅行中,我們將在食、住、樂各個方面發現隈研吾的作品。隈研吾小檔案:隈研吾,1954年生於神奈川縣。1990年成立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曾獲多項國內外建築獎肯定。
  • 在國內就能巡禮隈研吾、安藤忠雄的作品是什麼感受?
    前幾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個新聞,杭州運河邊的小河油庫遺址要被改建成公園。小編住的地方離運河不遠,每次去散步的時候,眼前這幾個光禿禿的油罐子也確實覺得有點煞風景。所以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還挺期待的,而且新聞中還說最後入圍的三個設計中有隈研吾團隊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