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生了什麼?多數青少年覺得不幸福,自殺率也高於多數國家

2021-01-08 翱翔雄心

據新華網報導,一項來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調查結果顯示,日本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日益惡化,多數青少年覺得不幸福,自殺率也高於多數國家。那麼日本到底發生了什麼,才會讓這些本該無憂無慮長大的孩子變得如此絕望,甚至放棄自己的生命呢?專家分析這可能跟日本校園內日益猖獗的校園欺凌有關,再加上保守壓抑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們感受不到快樂,才會造成自殺率高的後果。

多數青少年覺得不幸福

聯合國的這份調查涉及到未成年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兩個方面,日本在兩個領域中的表現呈現出了兩極分化的趨勢。在身體健康上,日本作為一個發達國家,自然不會餓到自己國家的兒童,學校提供的餐食也很健康,該國兒童中超重的情況很少,在這方面拿到了第一名。可是在心理健康方面,該國卻是倒數第二。該國青少年的自殺率高到令人咋舌,每十萬個孩子當中就有7到8人會選擇自殺。

在衡量心理健康的其他指標上,比如社交能力,比如對生活的滿意度等,日本的表現同樣不盡如人意,基本都是倒數。該國僅僅只有大概6成的孩子對現在的生活滿意,要知道他們還是未成年人,不是已經承擔了社會壓力的成年人,他們原本應該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熱情,無憂無慮地度過自己的童年時期,可現在該國卻成了一個不夠幸福的國家。日本到底發生了什麼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呢?

有心理學家分析其中最大的負面影響應該是學校中無處不在的欺凌現象。據該國文部省發布的對全國中小學校中欺凌現象的調查結果顯示,在2019年,該國總計發生了61.2萬例欺凌事件。超過八成的受訪學生表示,他們經歷或者看見過欺凌。其中最大的受災區居然是日本的小學,小學校園中發生的欺凌事件超過48萬例。或許是因為小孩子沒有足夠的反抗能力,被欺負和針對也不會保護自己。

在各種欺凌方式中,語言上的侮辱是最常見的,佔比超過了6成。長期處於充滿惡意的環境中,會讓孩子的心靈受到不可逆轉的傷害,而等到家長和老師發現時,往往傷害已經造成,很難去除。從上述數據中,我們能看出日本孩子的不開心確實是有原因的。更何況,該國的社會文化偏向於保守,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隔閡比較深,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幫助時,父母卻常常缺位,等到悲劇釀成,再後悔也沒有用了。

日本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在絕大多數孩子都能吃飽飯的今天,如何給他們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成了日本社會需要思考的問題。該國不少影視作品都點出了校園欺凌帶來的嚴重後果。在幼時受到的傷害,可能會折磨一個孩子一生。該國政府也已經做出應對,要求老師密切地注意學生中容易被欺負的對象,力求在欺凌露出苗頭的時候就掐滅它。

但是此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非常困難。因為被欺凌的學生往往沒有足夠的勇氣說出真相,甚至不敢相信老師可以幫助他,而施暴者則往往善於用撒謊和恐嚇的手段來控制受害者。這讓欺凌行為有了很大的隱蔽性,很難被一下子發現。需要指出的事,欺凌現象不是日本獨有的,很多國家的學校中都有這種現象,所以外界更是需要加強對中小學生的保護。

相關焦點

  • 研究生自殺率高於本科生 天之驕子為何想不開?
    上周,廣東省教育廳負責人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會議上公布,廣東去年26名大學生自殺身亡,另有5人自殺未遂。其中研究生自殺率高於本科生,廣東高校研究生自殺率也明顯高於全國水平。研究生承受的心理壓力更甚於本科生,為此近日華南理工大學舉行首場專門針對研究生心理輔導的專場報告會——《走出象牙塔的困惑》。
  • 報告稱日本青少年自殺率創30年來新高
    如今,日本年輕人的自殺率很高。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1月6日報導,一份新的政府報告顯示,從2016年至2017年一年間,日本兒童和青少年的自殺人數比1986年以來的任何一年都要多。自殺原因日本文部科學省表示,有250名小學和高中生於2016年至2017年期間自殺身亡,自殺原因包括霸凌、家庭問題和壓力等。
  • 脫離人生正軌:日本年輕人自殺率走高背後
    木村回憶,被霸凌最嚴重的時候,每晚不是失眠就是做噩夢,睡不著的時候就想第二天找什麼理由請假。有時看到鏡子、玻璃等反光物裡的自己,很想哭。木村越來越頻繁地曠課,即使去學校也幾乎不和同學說話,勉強讀完高中後進入專門學校。不出他所料,同學依然不友好,2年裡曾多次發生肢體衝突。校園霸凌是日劇和動漫的常見主題,其中不少情節令人不寒而慄,但現實中的情況似乎並沒有好一些。
  • 特稿|脫離人生正軌:日本年輕人自殺率走高背後
    木村回憶,被霸凌最嚴重的時候,每晚不是失眠就是做噩夢,睡不著的時候就想第二天找什麼理由請假。有時看到鏡子、玻璃等反光物裡的自己,很想哭。木村越來越頻繁地曠課,即使去學校也幾乎不和同學說話,勉強讀完高中後進入專門學校。不出他所料,同學依然不友好,2年裡曾多次發生肢體衝突。
  • 【經典重訪】一個社會怎能讓多數青少年都覺得是失敗者?
    結果是,中小學生活都極不愉快,大多數人都有失敗感,極少數考到北大清華的有成功感。有的考到不錯的學校,如北京郵電大學,都覺得失敗,這太荒誕了。一個社會怎麼能讓自己的多數青少年都覺得是失敗者?——藍橡樹國慶經典專題,重訪那些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文。
  • 日本再傳青少年自殺事件,長期的「校園霸凌」是罪魁禍首?
    導讀:5月1號以來,日本新天皇繼位,舉國歡慶進入十連休假期。然而就在這幾天,有新聞報導了一則令人痛心的消息:日本學生十連休後自殺,禍因校園欺凌,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扼制此等現象的發生?日本是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從七十年代至今,光是青少年的自殺人數就已超過1.8萬人,其中以開學當天的平均自殺人數最多。據日本電視臺報導,造成其現象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校園霸凌」事件。 又是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校園欺凌。其實不光是日本,這種普遍的校園現象每天都會在世界各地上演,只是日本的青少年更容易走極端。
  • 中國青少年自殺率居全球第一!我們的孩子怎麼了?
    短短的一兩個月時間,小學生跳樓事件一起接著一起,幼小生命接連逝去的背後,中小學生自殺已經成為了一個越來越嚴重的社會現象。來自英國雜誌《經濟學人》統計數據表明,中國青少年自殺率居全球第一;在國內,北醫兒童發展中心發布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有約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平均每1分鐘就有2人自殺死亡,有8人自殺未遂。
  • 中國青年的自殺率是什麼水平?
    自殺作為一個世界性頑疾,國際社會給予了很大的關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4年發布的《預防自殺:一項全球要務》所公布的數據顯示:全世界所有地方都存在自殺情況,且幾乎在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中國作為世界上自殺人數排名第二的國家(WHO,2014)(第一是印度。
  • 安徽17歲女孩跳河溺亡,青春期女生危險發生率高於男生,需多關注
    相關調研數據和研究顯示,青春期女生不良情緒相關行為及產生自殺的意念、有自殺計劃等行為的發生率均高於男生,這無疑值得廣大家長、教師和社會更加重視。我們來看看近一年來公開報導的幾則事例。2020年9月11日,江蘇南通海門市一中學的女生選擇了跳河自殺,在此之前,她給父母留下了遺書,在遺書中寫道:我真的好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這幾天我嘗試了好多的方法,對不起,我好像是一個廢物,好沒用,活著註定拖累媽媽和別人!最後末尾還祝福媽媽要幸福!
  • 【姿勢】鄭也夫:一個社會怎能讓多數青少年都覺得是失敗者?
    一個社會怎麼能讓自己的多數青少年都覺得是失敗者?中產階級的壯大是難的,職業教育這個楔子可以先打進去。問:除了進北大清華,成績好的學生也缺乏更好的選擇,能出國讀書的到現在也還是極少數。鄭也夫:是啊。所以,官方提素質教育,是陷入了認識上的誤區。
  • 中國青少年自殺率全球第一!孩子們最缺的一課:生命教育
    前兩天的新聞裡,一個花季少女跳樓自殺,站在樓下的父親用雙臂去接被砸傷,父女雙雙死亡。少女跳的時候是背面朝下,可以想像當時心裡很害怕,可到底什麼原因,讓她看見樓下父親不舍的眼神,還是義無反顧地一躍而下?當她接近地面的瞬間看見舉著雙臂的父親,是否會有剎那的悔恨?
  • 青少年自殺背後:我們才是真正的劊子手
    這裡我並不想去宣揚什麼「中國青少年自殺率全球第一」、什麼「全中國每分鐘就有幾個青少年自殺」這種沒有得到權威證實,甚至有些危言聳聽的數據,只想靜下心來,跟所有關心孩子們的人一起,來分析一下,這些悲劇的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而我們又有什麼可以做的?
  • 中日韓小學生多數飲食合理
    新華網北京5月28日電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8日發布的《中日韓三國首都小學生生活習慣研究》稱,中日韓三國首都小學生多數飲食結構合理,具有良好的飲食習慣。但四成東京小學生經常吃油炸類和高糖類垃圾食品,近兩成北京和首爾小學生經常吃方便麵等零食。此外,一些小學生忽略科學的就餐方式,邊吃飯邊看電視的佔近六成。
  • 青少年自殺是因為什麼?
    青少年自殺不僅是個人的巨大損失,青春生命中所有的美好和可能因為自殺而嘎然而止,而且也使家庭和社會蒙受巨大損失,據統計,每個自殺身亡的人周圍會有6~10位親友受到衝擊,自殺者遺屬自殺的機率比一般人群高出近3倍,青少年自殺造成父母、親友、老師和同學的精神痛苦是長久延續而難以彌補的。痛定思痛,人們會追問:青少年為什麼會自殺呢?一
  • 「多數人暴政」在什麼意義上才是真命題
    二是加強自己的爭利性力量,如果覺得在德國難以發展猶太人的爭利性力量,就去另外建立一個國家,比如以色列。今天的以色列在美國支持下,已經擁有了不小的爭利性力量,絕非當年納粹魔掌之下的軟弱可欺;和周邊國家打起仗來毫不手軟、絕不留情。 對於今天生活在德國的猶太人來說,是不是因為民主不重要,就對它採取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呢?當然不是。
  • 降低自殺率
    自殺事件年年有,但自殺率持續攀升,是該引起重視了。作為未成年人,中國青少年自殺率已經居全球第一。來自英國雜誌《經濟學人》統計數據表明,中國青少年自殺率居全球第一;在國內,北醫兒童發展中心發布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有約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平均每1分鐘就有2人自殺死亡,有8人自殺未遂。
  • 父母可以做的十件事來預防青少年自殺
    什麼時候正常的青春期起伏也開始變成了值得擔心的事情呢? 了解可能導致青少年面臨自殺風險的因素很重要。花一些時間閱讀這十種方法,也許可以幫助防止發生悲劇。您知道的越多,您就越會做好準備,以更好地使您的孩子避免處於危險之中。
  • 香港青少年自殺事件調查
    東東口中的「那件事」發生在兩年前,她的同班同學小禾,在那年冬天的一個清晨從香港沙田的一棟大樓屋頂一躍而下。據財新記者統計,去年9月至今,發生在香港的青少年自殺案件已達26起,死者最小的11歲,最大的22歲。僅今年3月就連續發生9起。青少年自殺疑團牽動著社會各界的神經。
  • 做了抑鬱症自殺幹預志願者後,我發現多數人都活在平靜的絕望中
    這條熱線由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幹預中心建立,從2002年成立到2017年9月,15年間,約有30萬個電話打入,熱線建立的初衷,是為了對有自殺傾向的人進行危機幹預,降低自殺率。 自殺是目前中國人口死亡的第五大原因,也是15-34歲的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因抑鬱症自殺佔比最大。
  • 為何日本多數年輕人現在睡的是床,而不是地板,是什麼原因呢?
    導語:為何日本多數年輕人現在睡的是床,而不是地板,是什麼原因呢?大家好,外出旅遊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想必大家都知道日本吧,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日本和中國的一些恩恩怨怨,撇這些恩怨來說,日本真的是一個特別乾淨,又發達的國家,日本也是一個旅遊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奇妙的半島風情吸引著世界上全國各地的遊客前去。日本是世界上最熱門的旅遊城市之一,有著比較出色的旅遊產業,可以說日本的旅遊行業已經發展的非常出色。並且中國遊客也是非常喜歡去日本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