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早學會走路越好?遵循成長規律,不晚於這個月齡就好

2020-10-13 IF枕邊育兒
  • 文|全文共1950字,閱讀時間約3.5分鐘

「哎呀,娜娜媽,我家囡囡10個月就會走路了,你們家這都15個月了,怎麼還在地上爬呀,還是我家寶貝聰明。」

娜娜媽聽了只是笑笑說:「可能是我們娜娜大器晚成吧!」

相信很多家長們都聽過這樣炫耀的話,很多人都把過早的走路當作一項本領,但殊不知學會走路太早也不是一件好事

太早學會走路會給寶寶的成長發展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損害視力、影響下肢的發育等等。因為人類的眼睛相當於一個照相機,幼兒視力還未發展完全,過早的站立行走,會讓他們努力想要看清遠處的物體,眼睛不斷的調整焦距,進而造成眼睛疲勞,從而對視力有影響。

再說了,孩子的腿腳發育也還未完全,因為長久待在媽媽腹中的摺疊狀態,寶寶的骨骼還比較柔軟,這個時候直立行走,下肢不能夠完全承擔全身的重量,孩子的腿就容易變形,長大以後容易變成X形腿O形腿,還有變成扁平足的風險。

說了這麼多,你可能也想知道,到底孩子多大會走路更好?其實,這個時間點並不是一定的。我家大寶15個月還不會,到16個月才搖搖晃晃往前走。。而二寶10個月已經著急走路。

捕捉前兆,正確get孩子走路的時間點

那說了這麼多,到底多大走路才算正常?十個月,十五個月,都是正確答案

根據「丹佛發育篩查測驗表」的數據顯示:10-13個月為寶寶「站的很棒」的時間,11.5-13個月其「走的很棒」,14個月的大部分孩子能夠學會走路。慢一點的娃可能18個月也會走路了,所以,10-18個月之間都是正常的學會走路的時間。

各位家長們可以比對一下自家的孩子是否在這個範圍內,如果18個月還不會走路,可以帶寶寶去醫院看一看。

如果有家裡的孩子正處於10-18個月的區間內,各位爸爸媽媽可以在生活中稍微留心一下孩子的行為,可能某些行為預示著,他要學習走路了。

1、

育兒專家崔玉濤先生說:孩子的「站、走」等都不是學出來的,而是隨著發育水到渠成的。

學會走路之前,孩子必須經歷坐立、爬行、站立、等過程,孩子能夠快速而平穩的爬行,也就預示著他快要進入站立的階段了。專家建議孩子爬滿500小時再去走路,這樣不僅有很好的協調平衡能力,而且爬行能夠鍛鍊臀部力量,使得下肢能夠更好的承重。

當孩子已經爬行了一段時間,而且爬行非常順暢,喜歡嘗試多種方式爬行,還能輕鬆避開障礙物。這就預示著孩子的肌肉得到發展,代表孩子初步具有走路的能力,接下來就要看寶寶們學習走路的興趣有多濃了。


2、

當孩子對學習走路有了濃厚的興趣,他就不會滿足於爬行,而是站起來扶著東西慢慢走。

家長可以利用家裡的扶梯、牆等輔助孩子走路。發育緩慢的寶寶家長們也不要著急,去伸手拉孩子起來走路,一定要記住,等他有意願學習走路再說。

孩子處在學步期,三方面照顧好

在寶寶學習走路的過程中,還需要家長們多多幫助,有些家長們會讓孩子使用學步車學走路,實際上這樣並不利於他們學習走路。

美國兒科學會(AAP)的研究表明:學步車容易減緩孩子運動發育,並且對走路姿勢有一定的影響,最重要的是有一些安全隱患,比如不小心翻下樓或者車子翻倒。

所以家長們只需要提供安全的環境,幫寶寶學習走路就好,不需要特意購買過多的輔助道具。

首先是環境安全。

安全問題不容小覷,特別是地面和家具拐角。太硬的地面容易造成孩子摔傷,太軟的地面不容易學習走路,家長們可以使用薄厚適中的地毯產品輔助孩子學習走路。

另外,家具拐角是危險的位置,尖銳的硬家具容易磕到孩子,最好在拐角處貼上包角,這樣孩子在學習走路的過程中,磕磕碰碰就能少些疼痛和危險

其次是穿著舒適。

學習走路的過程中,穿著也非常重要,給孩子穿吸溼排汗材質的衣服,因為走路耗費寶寶大量的精力,也需要穿著輕薄合身的衣物,這樣更方便他們大幅度的亂動;

另外,一雙合適的鞋子也很必要,走路對鞋子要求比較高,最好是防滑的、稍微大一些的鞋子,這樣能夠最大程度的保障孩子腳丫的舒適度。如果家裡有條件,還可以購買護膝護肘這類護具,防止孩子嬌嫩的皮膚被磕破。

最後還要適當陪伴。

如果寶寶已經十幾個月了還不會走路,各位家長也不要太焦慮,先看一下孩子是不是穿的太厚造成活動不便,如果是,就要及時給孩子調整衣物,然後多些耐心陪伴孩子,如果寶寶是因為害怕摔跤而不願意學習走路,家長們可以給孩子一根手指慢慢引導孩子

有時候就放任他們自由自在的爬,可能突然有一天,你就會驚奇的發現他會站起來了。很多走路晚的寶寶都是這樣的,爬夠了足量的小時數,能夠非常穩的爬行,不到一周就學會了走路。所以,不到18個月前,就讓寶寶們盡情自由的爬吧。

枕邊育兒寄語:

關於孩子走路早晚的問題,相信看過這篇文章,家長心裡已經有數了,最後再總結一下:正常的寶寶走路時間段是在10-18個月,過早或者過晚都不好。家長要做的就是遵循自然的規律,不需要父母過多幹涉,順其自然就是最好的。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連結一:

相關連結二:

相關連結三:

相關焦點

  • 【育兒園】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
    【育兒園】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  專家簡介:楊珍,副主任醫師,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醫生。從事臨床兒科二十餘年,熟練掌握兒科各種疾病的診治。  寶媽陳女士最近有些小焦慮,和自家寶寶一樣大的一個小寶寶,剛滿1歲,已經自己慢慢學著走路了,而自家寶寶還只是會爬,「爬得可快了,就是不會邁步子。」陳女士說,都說孩子走路越早越聰明,她當然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孩子越早走路越好是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採訪中,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楊珍明確表示,寶寶走路越早不利於成長,反而還有一系列的危害。
  • 「育兒園」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
    【育兒園】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寶媽陳女士最近有些小焦慮,和自家寶寶一樣大的一個小寶寶,剛滿1歲,已經自己慢慢學著走路了,而自家寶寶還只是會爬,「爬得可快了,就是不會邁步子。」陳女士說,都說孩子走路越早越聰明,她當然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越早走路越好是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採訪中,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楊珍明確表示,寶寶走路越早不利於成長,反而還有一系列的危害。
  • 育兒園丨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
    寶媽陳女士最近有些小焦慮,和自家寶寶一樣大的一個小寶寶,剛滿1歲,已經自己慢慢學著走路了,而自家寶寶還只是會爬,「爬得可快了,就是不會邁步子。」陳女士說,都說孩子走路越早越聰明,她當然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越早走路越好是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
  • 孩子越早會走路就越聰明?坐、爬、站、走的正確月齡,媽媽收好了
    孩子越早會走路就越聰明?坐、爬、站、走的正確月齡,媽媽收好了導語小寶寶們每成長一步,每學會一個技能,父母們就特別開心,當然,寶寶們的月齡不同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動作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小寶寶可能在十個月時就會走路,有的小寶寶甚至一歲以後還不會走路,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寶寶們的聰明程度。因為,寶寶從小長到大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在正確的月齡做出正確的事情,才能對寶寶的發育有利。
  • 寶寶走路並非越早越好!坐、爬、站、走的正確月齡,寶媽請收好
    導讀:寶寶走路並非越早越好!坐、爬、站、走的正確月齡,寶媽請收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走路並非越早越好!坐、爬、站、走的正確月齡,寶媽請收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越早會走越聰慧?1歲內寶寶大動作發育規律,孩子爸媽要收好
    案例朵朵10個多月了,還沒學會走路,小區裡同月齡的寶寶很多已經學會走路了,朵朵媽媽覺得自己家的孩子不能比別人家的寶寶落後,於是開始了鍛鍊寶寶學習走路。正巧一個遠方親戚前來做客,是從事幼兒教育方面工作的,聽聞朵朵媽正在加大力度訓練寶寶學走路,覺得非常不妥。
  • 不是寶寶越早走路就越聰明!坐、爬、站、走的月齡表,爸媽請收好
    文|叮麻育兒你家孩子幾個月學會走路?有的10個月,有的12個月,還有不少14-15個月的。差距這麼大,是不是寶寶的發育有問題?,不管是坐立、爬行、站立還是走路,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只要不超出標準範圍,就是正常的!
  • 孩子多大可以獨立坐著?並不是越早越好,揠苗助長傷害脊椎
    孩子多大可以獨立坐著?並不是越早越好,揠苗助長傷害脊椎導語現在很多家長不管什麼方面都要攀比,尤其是生下寶寶以後,更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就會拔苗助長似的養育寶寶,其實這樣並不正確。因為寶寶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是有規律性的,若是打破了這個規律,很可能會讓寶寶的身體受傷。就拿寶寶獨坐能力來說,有的家長發現寶寶學會翻身後想要自己獨立坐起來就興奮不已,甚至幫助寶寶鍛鍊獨坐的能力。
  • 寶寶走路早晚和智商有關?不是越早越好,但到這時還不會就要重視
    導讀:寶寶走路早晚和智商有關?不是越早越好,但到這時還不會就要重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走路早晚和智商有關?不是越早越好,但到這時還不會就要重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多大走路正常?為啥有的孩子10個月會走,有的15個月還不會?
    而《兒科學報》上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個孩子走路的時間都不一樣,有的八九個月就會走路,但有的一歲半了才開始走路,然而走路早的孩子在日後的發展中並不比那些走路晚的孩子有優勢。也就是說,走路過早並不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優勢,反而會出現很多危害,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作為父母,一定要要遵循孩子的發育規律,不要過早的讓孩子學習走路!
  • 寶寶走路越早越聰明?坐、爬、站、走的正確月齡,媽媽要收藏好
    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家長們也非常興奮,按捺不住喜悅、激動的心情。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很多家長也開始計劃讓孩子學會走路、站立等。進度快的寶寶更是在8個月左右時就學會了走路,街坊鄰居看了都連連稱讚,說孩子長大後會非常聰明。
  • 「孩子越早走路越聰明」老人的說法科學嗎?哪個時間段走路最好?
    文丨逗逗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有操不完的心,把大部分時間放在孩子身上。孩子什麼時候翻身,什麼時候吃輔食,什麼時候開口說話,什麼時候走路等等這些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裡程碑,也是需要父母格外關注的事情。
  • 6個月寶寶坐不穩,有些是需要注意的,可能越早幹預越好
    比如1、寶寶知道保護這個月齡的寶寶即使坐不好也知道用手保護自己,比如說知道前傾的時候用手支撐,左右倒地的時候用手支撐,這是保護意識,只要寶寶有這個意識,那麼在六個月這個月齡來講,寶寶即使坐不穩也沒關係,不需要家長幹預。
  • 寶寶學走路的表現和時間:不晚於這個月份都正常,7個建議要重視
    寶寶學走路的表現和時間:不晚於這個月份都正常,7個建議要重視寶寶學走路的時間表根據過去的嬰兒發展研究文獻,以及粗動作發展專書「MotorAssessmentoftheDevelopinginfant」,絕大多數學者專家同意:約50%寶寶在11、5個月可以放手走,而90%可以在14個月大獨自行走,而100%都可以在18個月大自行走路。
  • 孩子啥時候上幼兒園?並非越早越好,"天賦遞減法則"先了解一下
    其實並非越早越好,在決定孩子上幼兒園之前,不妨先來了解一下天賦遞減法則。&34;是指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他們所能發揮的天賦潛能就會越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過一個現象:雖然我們是成年人,但是我們的語言能力明顯不如孩子。
  • 寶寶不是越早學會走路越好?正確的爬、坐、站、走時間表,請收好
    當寶寶年齡相仿的幾位寶媽,說到自己家孩子已經會爬了,而自己家的孩子還不會坐著,就會讓人非常著急。還有的寶媽甚至說,自己家的孩子已經會站了、會走路了,其他的寶媽更是下定決心,回家一定要讓寶寶儘快學會,不能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
  • 孩子多大會走路最好?不要迷信越早越好,過早可能會影響身高發育
    孩子的成長發育有著其自身發展的規則,孩子的坐、爬、站、走都是有一定的月齡段的。執筆:宇一桐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老一輩的人總認為孩子越早走路,說明孩子越聰明。其實不然,孩子的成長發育有著其自身發展的規則,孩子的坐、爬、站、走都是有一定的月齡段的。當然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他們的生長發育也是不同的。有的在十個月就會走路,有得到了一歲還不會走路,這並不代表十個月會走路的就比一歲不會走路的聰明,這很有可能是孩子的發育出現了問題。
  • 「睡一覺長一寸」,孩子睡覺越久越好?錯,遵循睡眠規律更科學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小月齡的寶寶,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尤其是沒滿月時,一天中除了吃基本就是睡,沒有多少清醒時間。由此,許多家長對孩子的睡眠時長缺乏把握,事實上孩子的睡眠時間需求會隨著月齡增大而逐漸變化。
  • 孩子是不是越早會走路越聰明?1歲之前就會走的智商都高嗎?
    孩子是不是越早會走路越聰明?1歲之前就會走的智商都高嗎?孩子越早會走路不代表越聰明,聰明是靠先天的遺傳和後天的教育共同完成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家長在不了解情況下,過早的讓孩子學會走路,考慮到骨骼發育還沒有完善,孩子很容易出現O型腿、X型腿、內八、外八等腳部變形。
  • 9個月寶寶為找媽媽,學會走路,雖然驚喜,卻也需注意這些弊端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別讓寶寶過早學會走路,成為春節聚會炫耀的資本,可能會害了孩子春節將至,親戚朋友相聚,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有孩子的父母,少不了談論孩子的事情,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是讓父母驚喜的,因此,孩子有一些驚人之舉,也會讓父母自豪不已,因此,一些人在談論孩子的時候,少不了,拿孩子的一些成就來炫耀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