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園」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

2020-12-15 每日甘肅網

【育兒園】

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

專家簡介:楊珍,副主任醫師,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醫生。從事臨床兒科二十餘年,熟練掌握兒科各種疾病的診治。擅長兒科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及小兒危重症的救治,持有兒童肺功能檢查資質。曾獲得甘肅省衛生行業兒童急救技能大賽個人一等獎,蘭州市衛生應急技能大賽突發中毒事件處置競賽個人三等獎。

寶媽陳女士最近有些小焦慮,和自家寶寶一樣大的一個小寶寶,剛滿1歲,已經自己慢慢學著走路了,而自家寶寶還只是會爬,「爬得可快了,就是不會邁步子。」陳女士說,都說孩子走路越早越聰明,她當然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孩子越早走路越好是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採訪中,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楊珍明確表示,寶寶走路越早不利於成長,反而還有一系列的危害。

過早練習走路會傷害孩子

通常情況下,孩子在1歲左右就開始會走,最晚不會超過15個月。「但是每個孩子的發育能力不同,家長不需要對此做比較。寶寶學會走路,一方面需要下肢肌肉有一定的力量,另一方面需要掌握一定的平衡能力,所以這是因人而異的。」楊珍說,需要注意的是,對於走路早的孩子會比走路晚的孩子聰明,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因為寶寶走路的早晚與大腦的發育沒有直接關係,而與小腦的發育有關。

每個寶寶成長中運動發展要符合「首尾原則」,即從上到下的原則。即4-7個月獨坐,7-10個月爬行,8個月扶站,8-9個月扶走,9-12個月獨站,12-15個月獨走。如果在寶寶還不會坐或爬的時候,就幫寶寶練習學步,這對寶寶是有一定傷害的。

由於寶寶的骨質柔軟脆弱不能承受超負荷的體重,尤其對於過度肥胖的寶寶過早走路,不僅容易疲勞,還可以使骨骼彎曲變形,出現「O」形腿或「X」形腿。在足弓尚未較好形成的情況下過早練習走路,寶寶的全身重量壓在足部,很容易使足弓過度負重而逐漸導致扁平足。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脊柱的增長快於四肢。若沒到相應的月齡,就學坐、學站、學走路,可能會引起脊柱的過度屈曲,影響其身高。

此外,過早學走路,看不清眼前較遠的景物,會努力調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來注視景物,致使眼睛疲勞,反覆則可損害視力。

寶寶學走路要避免三個誤區

寶寶邁出的每一步都是媽媽的驕傲。當寶寶學習走路時,媽媽一定要注意走路的姿勢要端正、要多曬太陽、保證鈣量的足夠攝入,否則容易出現腿部變形。另外寶寶學習走路時家長做好防護措施,避免摔傷。

楊珍提醒,在寶寶學著走路時,寶媽還要規避幾個誤區:

1.家長牽著寶寶走。牽著走會讓寶寶產生依賴心理,一旦沒有了這個「拐杖」,寶寶就會失去探索的興趣。牽著走也會使寶寶習慣於「被拎著」,易造成習慣性踮腳;同時,寶寶會錯失鍛鍊平衡能力,走路時會很容易摔倒。

2.習慣給寶寶用學步車。家長們一度把學步車當做「學步神器」,實際上是有害無利的。因為寶寶在學步車裡,無法練習平衡能力,容易造成寶寶學步延遲;寶寶兩腿間的寬帶子,使寶寶無法真正站直,易導致寶寶腿部異常。

3.還有些家長擔心寶寶學走路時光腳會不舒服,給寶寶穿學步鞋。其實,寶寶光著腳走,腳趾能用力抓住地面,有利於寶寶掌握平衡,也會讓他們愛上走路的感覺。而穿上鞋,寶寶無法感知地面,久而久之可能養成低頭走路的習慣。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歐陽海傑

相關焦點

  • 【育兒園】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
    【育兒園】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  專家簡介:楊珍,副主任醫師,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醫生。從事臨床兒科二十餘年,熟練掌握兒科各種疾病的診治。  寶媽陳女士最近有些小焦慮,和自家寶寶一樣大的一個小寶寶,剛滿1歲,已經自己慢慢學著走路了,而自家寶寶還只是會爬,「爬得可快了,就是不會邁步子。」陳女士說,都說孩子走路越早越聰明,她當然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孩子越早走路越好是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採訪中,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楊珍明確表示,寶寶走路越早不利於成長,反而還有一系列的危害。
  • 育兒園丨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
    寶媽陳女士最近有些小焦慮,和自家寶寶一樣大的一個小寶寶,剛滿1歲,已經自己慢慢學著走路了,而自家寶寶還只是會爬,「爬得可快了,就是不會邁步子。」陳女士說,都說孩子走路越早越聰明,她當然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越早走路越好是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
  • 「孩子越早走路越聰明」老人的說法科學嗎?哪個時間段走路最好?
    很多父母特別在意寶寶什麼時候學會走路,甚至有些老人覺得「越早會走路的孩子越聰明」,在這種觀點的指引下,部分家長急著訓練寶寶走路,希望寶寶儘早學會。然而,我們需要思考的是這個觀點正確嗎?孩子走路的早晚真的跟智商有關係嗎?其實,二者並不存在因果關係,也沒有直接關聯。孩子會不會走路主要取決於孩子小腦是否發達,平衡力好不好。小腦越發達,平衡力越好,孩子就越早學會走路,反之則越晚。而小腦是否發達,平衡力是否好,起主要作用的是身體骨骼是否發育成熟。
  • 孩子學習真的越早越好嗎?
    很多人急著讓孩子上各式各樣的啟蒙課程,一方面是源自於競爭的焦慮,另一方面則是想要彌補自己當年的遺憾。雖然我們確實看到很多從小就開始學習某項學科或才藝的孩子,真的比起同年齡的孩子有更好的表現。但是,人生漫漫長路,就算你的孩子比別人早會了某項知識,真的就能為孩子帶來一輩子的優勢嗎?如果孩子沒有持續精進自己的知識,就像《龜兔賽跑》中的兔子一樣,最終不見得能夠贏過烏龜。
  • 孩子學鋼琴是越早越好嗎?不!大錯特錯!
    孩子學鋼琴是越早越好嗎?不!大錯特錯!有家長後臺私信江老師:江老師您好,我孩子4歲了,想讓孩子學習鋼琴,孩子學鋼琴是越早越好嗎?是需要現在報名嗎?現在很多樂器教學培訓班都是給家長傳輸一個觀點:兒童樂器學習要越早越好。甚至很多樂器培訓班都說,樂器學習要從寶寶做起,建議寶媽寶爸們從3歲至4歲就要開始重視孩子們的樂器興趣培養,甚至讓孩子在三四歲時就開始學習鋼琴。江老師以一名鋼琴教師的身份來說,孩子學習鋼琴並不是越早越好。
  • 孩子多大會走路最好?不要迷信越早越好,過早可能會影響身高發育
    孩子的成長發育有著其自身發展的規則,孩子的坐、爬、站、走都是有一定的月齡段的。執筆:宇一桐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老一輩的人總認為孩子越早走路,說明孩子越聰明。其實不然,孩子的成長發育有著其自身發展的規則,孩子的坐、爬、站、走都是有一定的月齡段的。當然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他們的生長發育也是不同的。有的在十個月就會走路,有得到了一歲還不會走路,這並不代表十個月會走路的就比一歲不會走路的聰明,這很有可能是孩子的發育出現了問題。
  • 孩子是不是越早會走路越聰明?1歲之前就會走的智商都高嗎?
    孩子是不是越早會走路越聰明?1歲之前就會走的智商都高嗎?孩子越早會走路不代表越聰明,聰明是靠先天的遺傳和後天的教育共同完成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家長在不了解情況下,過早的讓孩子學會走路,考慮到骨骼發育還沒有完善,孩子很容易出現O型腿、X型腿、內八、外八等腳部變形。
  • 孩子英語啟蒙是越早越好嗎?
    我學了十幾年的英語,面對一個孩子,卻如同一個剛剛牙牙學語的嬰兒,竟然不知道怎麼表達。小姑娘用微笑化解了我的尷尬,然後就一邊自己玩去了。顯然她覺得和這位陌生叔叔溝通太困難,不和你玩了。小姑娘一口流利純正的加拿大口音,她是加拿大出生長大,在家那位同學要求她講中文,在外自然是英文。我趕緊向同學請教起孩子英語學習的事情。
  • 寶寶何時練習走路?並非越早越好,但也不能太晚,父母別不在意
    現在很多媽媽都苦惱這樣的問題,孩子長到半歲後是不是讓寶寶學著走路了,這個情況很是常見,因為寶寶發育關係到整個家庭,寶寶學會新的技能對於家庭來說是尤其重要的事情,所以今天我們就說說寶寶如何練習走路這個事情。
  • 學外語越早越好?科學家勸你別輕信!
    這樣的說法極大地增加了家長們的焦慮,好像一不小心錯過了,就耽誤了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那麼,關於各種敏感期的說法,真的科學嗎?真的有這麼多敏感期的說法嗎?孩子的教育真的要注意這些敏感期嗎?錯過了會怎麼樣?家長們有必要為這個焦慮嗎?果仁媽專門開闢專欄,解答家長們在這些點上的疑惑。
  • 寶寶越早學英語越好嗎?糾結無數家長的問題,終於有答案了
    的確,英語啟蒙越早,寶寶受母語語音和語法的影響也越小,但這不意味著「早開始」就能搶佔賽道,開始之後怎麼做更重要。對 3 歲以下的寶寶來說,家庭才是最適合寶寶英語啟蒙的地方,每個家長都能為孩子創造無所不在的親子英語環境,讓孩子自然習得英語。 那對這麼小的寶寶來說,怎麼才能做到「自然習得」呢?
  • 孩子越早會走路就越聰明?1歲之前就會走的智商都高嗎?
    有位媽媽說女兒已經一歲3個月了,還不會走路,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也沒發現什麼問題,但就是不會走路。而鄰居家的兒子滿十個月的時候就已經會走路了。街坊鄰居私下都說,鄰居的兒子走路早,智商一定高,而我女兒那麼大還不會走路,以後一定笨笨的。難道寶寶真的越早走路越好嗎?「一歲怎麼還不會走,我家小孫子都會跑了。」
  • 寶寶走路早晚和智商有關?不是越早越好,但到這時還不會就要重視
    導讀:寶寶走路早晚和智商有關?不是越早越好,但到這時還不會就要重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走路早晚和智商有關?不是越早越好,但到這時還不會就要重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走路早晚和智商有關?寶寶學走路越早越好?聽聽專家怎麼說
    寶寶學走路,是家長非常關心的問題,走路早甚至被看作是智商高的表現。寶寶稍微晚走一點或姿勢和別家寶寶不一樣,就會引發各種擔心!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寶寶走路的那些事兒~寶寶學走路越早越好?NO!過早教寶寶走路真的好嗎?有些父母心急,在寶寶7、8個月的時候就讓他學習走路。殊不知寶寶從坐到走,每一個步驟都不能少。
  • 孩子越早開始學習外語越好嗎?
    關於孩子開始外語教學的最佳時間,眾說紛紜。 當然,學習第二語言的最佳方法是從出生開始就同時學習兩種語言。 但是,已經掌握了第一語言的幼兒應該何時開始第二語言學習呢?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越早開始學習第二種語言就越好(例如,Krashen,Long和Scarcella,1979年) 但是,至少在學校環境下學習外語,研究文獻不支持這一結論。
  • 育兒專家:4-12歲是孩子學習英語最好時期,孩子越早接觸英語越好
    李博士像絕大多數家長一樣,軟磨硬泡,要女兒朗讀,記憶,完成作業,並且循循善誘告訴女兒:&34;直到孩子測驗得了54分,李博士才發現孩子把整件事當成任務敷衍,迫於壓力讀讀寫寫,都是有口無心。後來李博士頓悟了:我意識到——是「我」想讓她熱愛英語。但她並不需要熱愛這個東西。
  • 孩子學外語越早越好嗎?
    導語: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外語的學習,家長們更是希望孩子多掌握一門語言,以獲得競爭優勢,因此,孩子學外語的時間也越來越早,但是這樣做真的對孩子好嗎?母語底子越強外語學得越好1、孩子兩歲之前,由於自身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語言思維體系,如果身處多種語言環境之下,很容易造成思維混亂,引起思維負擔,此時的主要任務是學好自己的母語。2、千萬不要在孩子一門語言還沒學會就教他第二門語言,一味尋求時間上的最早機會帶來欲速不達的後果。
  • 寶寶越早會走路越好?坐、爬、站、走的正確時間,家長要記牢
    反觀亮亮家的孩子,今年已經一歲兩個月了,但走路還不如甜甜家的孩子好,每次看見這樣的景象,亮亮的家長臉上總是帶著愁意。不過也有人說:走路早並不意味著孩子就聰明,更不意味著孩子有什麼超常的技能,這是真的嗎?
  • 康復醫學專家:中風患者下床練走路並非越早越好
    康復醫學專家提醒——  中風患者下床練走路並非越早越好  隨著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發病率的提高,由這些基礎性疾病導致的中風患者數量也在飆升。最新資料表明,我國城鄉居民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就是腦血管病。而冬季天氣變冷,外周血管收縮,血壓波動會變大,中風的發病率也是平常的2倍多。
  • 寶寶不是越早學會走路越好?正確的爬、坐、站、走時間表,請收好
    當寶寶年齡相仿的幾位寶媽,說到自己家孩子已經會爬了,而自己家的孩子還不會坐著,就會讓人非常著急。還有的寶媽甚至說,自己家的孩子已經會站了、會走路了,其他的寶媽更是下定決心,回家一定要讓寶寶儘快學會,不能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