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電影原型是誰?電影背後的故事你知道麼?

2020-12-20 哈叔電影娛樂

今天是《我不是藥神》上映的首日,可以看到,院線給予了高度的支持,全國過半的排片量都給了這部電影,而觀眾的反應也很積極,全國75%的票房都是這部電影提供的。我們很欣慰能夠看到中國也拍出了這類「高分韓國電影」,同時更欣慰國家和社會對這類電影的支持。

其實《我不是藥神》並非空中閣樓,它也是有著故事原型的,所以所謂的抄襲《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純屬無稽之談,即使說雙方有相似的地方,那也是偶然。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我不是藥神》的故事原型以及電影背後的故事。

這件事發生在2013年的後半年,原型人物叫陸勇,他的生平比電影講的更加傳奇,而且他也不是一個窮苦老百姓,相反,陸勇生於江蘇無錫市的一個殷實之家,而且他勤勤懇懇地創業,兩年時間創辦的紡織廠效益頗豐,但就在這個時候他本人卻遇上了一件天大的難事 —— 他得了電影中所說的白血病。

這種病分為三個階段,慢性期、加速期和急變期,在慢性期間可以通過一系列的特效藥來延緩病發,而電影中的格列衛就是其中的一種,這種藥在中國當時的售價大約在3萬元左右一瓶,普通家庭根本吃不起,而現實中的陸勇勉強可以吃得起,但是總這樣也不是辦法,所以他尋遍天下名醫,偶然得知了印度也有這種藥,並且印度的「格列衛」與瑞士的「格列衛」 價格相差了七八倍。

就這樣,服用過印度「格列寧」的陸勇將這個消息分享在了患者群中,但是很多患者因為不熟悉英語等原因根本無法買藥,就找上陸勇希望能夠幫忙買藥,於是「代購」就成了陸勇的副職,但電影中為了製造衝突,一開始就將陸勇寫成了那個倒賣特效藥牟取暴利的黑商,現實中的陸勇並沒有這麼做。

因為前面已經說了,陸勇家底還是比較厚實的,而且本身也有產業,根本沒必要倒賣藥物牟利,況且,買藥的都是一些沒錢吃正牌藥的窮人,於是,現實中的陸勇幫助了成百上千的患者買「冒牌藥」穩定了病情,十年間他也成為了國內「慢粒細胞白血病」的圈內名人,被尊稱為「藥神」。

但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在2013年的時候,陸勇被抓了,被提起公訴的他一度面臨十年的牢獄之災,但就在這個時候,一封有三百多名病友籤名的聯名求情信被遞交到了法院,法院最終決定撤訴,陸勇被無罪釋放。並且在陸勇案後,國家出臺了一則新的法律,稱「銷售少量未經批准進口的國外、境外藥品,沒有造成他人傷害後果或者延誤診治,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其實看完《我不是藥神》後你很難界定電影中真正的反派到底是誰,販藥救人陸勇、白血病患者群體、開發新藥的藥企,這三者在電影中呈現出了一種特殊的矛盾體,在生命和法律呈現對立面的時候,你真的很難界定。

相關焦點

  • 獨家解讀:電影《我不是藥神》背後的故事
    嗨,大家好,這裡是百家號:圖報,用圖片講述有深度的故事,本期,我們百家號:圖報將和大家來聊聊電影《我不是藥神》背後的故事。大家都說:這麼多年,很少能看到一部這麼「帶勁」的電影,非常具有現實意義,這可能是今年為止,我看過的最好的一部電影了!總之,大家對電影《我不是藥神》的評價都很高,溢美之辭,不言而喻!那麼,電影《我不是藥神》究竟憑什麼這麼吸引人?
  • 凸顯社會問題的深度電影,《我不是藥神》到底揭露了哪些當下信息
    此外,電影也反應了內地看病貴看病難、抗癌藥納入醫保、國外創新藥引進等問題。綜合以上因素,《我不是藥神》的背後其實是全民心中的痼疾,借著電影上映而來一次大爆發。《我不是藥神》能成為現象級的影片,從這一角度看,可以說是必然的事。
  • 看完《我不是藥神》,我明白了什麼才是中國電影的出路
    最近你的朋友圈一定被《我不是藥神》刷屏了吧?這個電影剛上映沒幾天,在豆瓣上的評分竟然高達9分,簡直刷新了國產片評分記錄。要知道,在豆瓣這片外國片的陣地中,國產片能拿到9分實屬不易。我不是藥神的豆瓣評分這部電影真的有這麼神嗎?正如片名一樣,藥神藥神,如神一般。它改編自於真實事件,直接揭露了中國醫藥市場的詬病。
  •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故事,原型沒有那麼慘,但也有小人物的掙扎
    徐崢通過《人在囧途》系列電影的熱映,在導演屆成功的站穩了腳跟,與王寶強兩人在電影中的優秀演繹,讓觀眾對他另眼相看,同時也被業內人士所看好。徐崢也果然沒有讓大家失望,2018年橫空出世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賺足了觀眾的眼淚。而且票房最終以31億收場,佔領了中國電影票房榜榜首。
  • 《我不是藥神》原型吐槽自己名譽受損,徐崢機智回應被贊情商高!
    近日,由徐崢、周一圍、王傳君等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正在各大院線進行點映,雖然還沒正式跟影迷見面,但從目前觀看過該電影的小夥伴們的反饋來說,大家都對這部作品讚不絕口。許多人被電影中的故事感動,覺得劇本寫得真好,但其實,這部作品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徐崢在戲中扮演的「程勇」原型就是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陸勇。在電影預告片和花絮在網上發布之初,陸勇其實並不滿意導演將其刻畫成一個賣藥掙錢的人覺得對方損害了自己的名譽,甚至還發文表示將「依法維權」。
  • 中學生優秀作文:《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深入體會!
    《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我一個而立之年的大老爺們,看完電影先是默默流淚,可心中的驚濤駭浪實在難以平復,最後居然哇的一聲嚎啕起來。——我是真的被感動了,真的!《我不是藥神》的故事看似簡單,但卻來源於真實事件,當年的陸勇案也是喧囂一時,這部電影以此事為基礎做了戲劇化的改編,直擊社會的痛點,通過白血病人買仿製藥求生的事,由點及面,以小見大,觀影后的我們在感動之餘,更多的是思考,是感悟。電影給我的第一個觸動,是程勇砸錢,讓夜店經理上臺去給劉思慧跳舞的橋段。
  • 《印度藥神》《中國藥神》《我不是藥神……知道這是幾部電影?
    你一定要問我到底是哪部新片,我其實有點矛盾,不知道該怎麼說。因為前兩天,我還把它寫作《中國藥神》,結果昨天他們又宣布改名《我不是藥神》了。其實在此之前,它還叫過《印度藥神》……你說它到底該叫啥名?有人說這是行為藝術,但徐崢說主要是想引起觀眾注意。但是說實話,我心頭有一種不祥的預感。為什麼呢?一部電影也好,小說也好,改名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 時光電影課-《我不是藥神》劇本創作經驗
    本期時光電影課聯合菁英+編劇工作坊為你帶來爆款劇本背後的秘笈。本期講師,韓家女   韓家女,北電導演系碩士畢業,她最早發掘到《我不是藥神》的原型故事,並創作出第一版劇本得到了寧浩導演認可。《我不是藥神》最終攬獲第55屆金馬影展最佳原著劇本獎、第14屆長春電影節最佳編劇獎、蒙特婁電影節最佳劇本獎,成為2018年暑期檔的票房黑馬。
  • 「怎麼把我寫成這樣?」《我不是藥神》拍攝前後的故事
    「我不是英雄也不是藥販,我只是一個患者」以曾因幫助白血病病友購買印度仿製藥而險些入獄的患者陸勇為原型改編的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後,迎來了口碑與票房的雙豐收。然而,陸勇本人卻在四月份第一次看電影預告片後感到不滿,甚至曾發聲明要起訴製作方。
  • 《我不是藥神》:這部「槓精」電影竟然超出我想像的偉大
    最早了解到《我不是藥神》是因為它的名字。原來的名字是《中國藥神》,結果被總菊駁回,說解放後都不準成精了,這名字要改(虧得不是要加錢)!於是就改成了《我不是藥神》這個有點向總菊抬槓的名字,結果竟然過了。看來總菊也怕槓精啊。
  • 看完《我不是藥神》英文翻譯,才更加懂這部電影!你注意到了嗎?
    最近被《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刷屏了,口碑票房雙豐收,豆瓣上,超過10萬用戶給《我不是藥神》打了9.0分;截止7月8日晚,《我不是藥神》正式上映四天,加上點映成績1.63億,共計拿下13.57億元。《我不是藥神》根據一名白血病患者程勇(徐崢 飾)的真實故事改編。故事講的是在2004年的時候,程勇從印度為1000名白血病患者代購便宜但是未經核驗的抗癌藥物。而在當時那種藥還不在國家健康保險的報銷範圍內,最終程勇被捕,罪名是販賣假藥。
  • 《我不是藥神》——近年來最好的國產電影,願中國電影越來越好
    在將於7月6號公映的新片《我不是藥神》裡,寧浩和徐崢共同擔任了影片監製的角色,徐崢同時又是男主角,兩位行業老兵加上新導演文牧野,可謂是品質的保障。小編抱著非常高的期待去看電影點映,結果電影實在遠好於預期,預感口碑會爆。我預測這應該是今年電影最大的驚喜,雖然今年才過去一半。
  • 免費電影!明天下午放映《我不是藥神》!
    免費電影!明天下午放映《我不是藥神》!本周日為大家放映《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放映時間:12月8日(本周日)下午3點放映地點:山南劇場會議中心E座更多精彩劇情請於明日下午3點前往山南劇院屆時
  • 這些以真實案例改編的電影,你看過幾部?故事原型個個戳心!
    《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執導,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程勇,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該影片上映之後便收穫了大眾的認可,更是做到了票房30億。
  • 《我不是藥神》裡邊的格列寧到底是什麼,它治不治中國電影的病
    文/馬慶雲電影《我不是藥神》估計已經在很多讀者的社交圈子裡邊颳起了口碑風。國產電影難得能有這麼一次基於現實主義的創作。一般影迷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的評價無外乎這樣,挺現實的,感動哭了。該片確實在劇本創作階段便設計了不少淚點,大家能夠感動也是必然。幾個淚點的小細節確實實現的非常出色。
  • 經典回顧:電影《我不是藥神》中隱藏的「電線」含義,您看懂了嗎?
    今天,一個熱搜新聞又悄悄登上了榜首的位置,新聞主角的名字叫陸勇,正是電影《我不是藥神》主角程勇的原型。大家都知道,電影中的他為了拯救病人毅然決然的遠走他鄉—印度,為白血病患者帶來了藥物,以延續病友們的生命,被人們稱作藥俠、藥神,這一次疫情,我們的藥神又出手了,從印度帶來了3000個護目鏡,3000個n95。
  • 《我不是藥神》:沒有人能一輩子不得病,程勇原型結局如何?
    《我不是藥神》上映後創下了票房破30億、觀影人數破8000萬人的紀錄。如果仔細回顧一下,自千禧以來,華語電影在9.0分以上的作品少之又少,《我不是藥神》成為了《鬼子來了》,《無間道》之後在豆瓣上達到9.0分的優質電影。
  • 《我不是藥神》:現實題材悲喜劇
    《我不是藥神》改編自慢粒白血病患者陸勇代購抗癌藥的真實故事,在真實故事原型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編。電影講述的是生活落魄的保健品店老闆程勇機緣巧合認識了慢粒白血病患者呂受益後,接觸到印度格列寧這種便宜又救命的藥品,並開始了代購生意,而在代購的同時其實危機四伏,不僅有「同行」張院士的擠壓、警察的追查更有內心的不安。《我不是藥神》可以算得上相當長一個時期內最具有現實意義的電影了,這個沉重的現實題材如果照搬照拍成電影則會有些過於沉重,因此在現實題材的基礎上創作團隊進行了一系列的戲劇化改編和表達。
  • 《我不是藥神》並非一人成就,豆瓣9.0神作背後你不知道的秘密
    它就是上映於2018年的豆瓣高分神作:《我不是藥神》。該片以詼諧為主要基調,用喜劇演繹悲劇。讓所有觀眾都真實體會到,什麼叫笑著笑著,便忍不住哭了。它的精彩,足以讓所有人奉上眼淚,而它的成功背後,也有許多大家不知道的艱辛和秘密。
  • 《我不是藥神》六大幕後冷知識,神父完全不會英語,全靠死記硬背
    18年上映的《我不是藥神》風靡影視界,這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讓許多觀眾產生共鳴。該片是寧浩與徐崢繼《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無人區》與《心花路放》後的第五次合作,全片以保健品商販程勇為核心人物,講述被病患封為「藥神」的程勇與多方展開的「救援」拉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