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六大幕後冷知識,神父完全不會英語,全靠死記硬背

2021-01-07 影視口碑榜

18年上映的《我不是藥神》風靡影視界,這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讓許多觀眾產生共鳴。該片是寧浩與徐崢繼《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無人區》與《心花路放》後的第五次合作,全片以保健品商販程勇為核心人物,講述被病患封為「藥神」的程勇與多方展開的「救援」拉鋸戰。

縱觀整部電影,主角幾乎都是邊緣人物,儼然一幅「草根群像」。小人物的悲歡離合是該片的亮點,有笑有淚的鏡頭語言頗具黑色幽默。《我不是藥神》打破製作壁壘,所有細節直指人心,情節方面可以說是誠意滿滿。

盤點《我不是藥神》幕後冷知識,你知道的有哪些?

1、電影由來

看完電影,很多人會心存疑問:《我不是藥神》是怎麼完成製作的?出人意料的是,籌備過程並不像觀眾們想像得那麼戲劇化。僅僅是因為在一次火鍋局中,文牧野和寧浩無意間聊起當年的「陸勇事件」,寧浩提出可以拍一部電影,沒想到兩人一拍即合,敲案定下這個提議。上映後電影以31億票房收官,同時豆瓣評分高達9.0。或許誰也沒有想到,一頓火鍋誕生了一部電影。

2、五部片名

電影的初始命名為《生命之路》,聽上去過於直白空洞,後來又改名為《印度藥商》、《印度藥神》、《中國藥神》。一系列換名風波後,在電影即將上映時定下最終命名《我不是藥神》。相較於前幾個片名,《我不是藥神》以否定式語氣命名,兼具力度與深度,自然更容易引起觀眾的注意與好感。

3、44個包子

通過《愛情公寓》中關穀神奇一角打開知名度的王傳君在《我不是藥神》裡出演一位重疾患者呂受益,劇中王傳君幾乎完美還原角色設定,顛覆了人們對於他的演技認知。據說,王傳君為了表現出角色的病弱,對待自己相當嚴格。他堅持每天完成8000次跳繩,整整減重20多斤。為了向觀眾呈現出病榻戲的最佳效果,他足足有兩天兩夜沒有睡覺。在一場吃包子的戲裡,王傳君沒有降低對自己的要求。那場戲拍完,他一共吃了44個包子。類似場景在後來的一場吃麵條戲裡重演,他吃了5碗麵條,吐了3次。

4、苦練鋼管舞

電影開拍前,導演告訴譚卓有一場跳鋼管舞的戲。得知這件事以後,譚卓進行了為期一個半月的練習。為了一段20秒不到的鏡頭,譚卓苦練鋼管舞。她腿上常有淤青,甚至損傷了膝蓋軟組織。直到快拍完時譚卓才知道,實際上這段鋼管舞表演鏡頭不多,之前苦練的動作毫無用武之地。正是因為這份敬業,才有了電影中的這段經典鏡頭。

5、零基礎背英語

飾演神父兼翻譯的老戲骨楊新鳴在《我不是藥神》裡展現了不俗演技。為了演好這一角色,楊新鳴決定從零基礎開始學習英語。完全不會英語的他每天除了要背誦英語單詞,還要背誦長篇幅英文臺詞。即便如此,楊新鳴依然沒有放棄,影片中他的水平是足夠過關的。

6、由原型改編

電影由真實故事改編,程勇一角原型為一家針織廠老闆陸勇。自從陸勇被查出身患白血病後,醫生建議他服用瑞士生產的格列衛。一次偶然,陸勇了解到印度生產的仿製藥具有相似功效,因此走上代購此藥之路。劇中程勇因為售賣印度仿製藥「格列寧」而被捕入獄,現實生活裡陸勇不久後就被無罪釋放。

迄今為止,《我不是藥神》豆瓣評分高達9.0。這部現象級電影可以說是徐崢的「封神之作」,雖然幾位主演並非流量明星,但他們出神入化的演技足以令觀眾拍案叫絕。

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機遇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文/Sissy

相關焦點

  • 《藥神》幕後趣聞,王傳君一頓44個包子,神父完全不會說英語!
    18年上映的《我不是藥神》,憑藉著過硬的劇情和成熟的拍攝手法,票房與口碑雙豐收,成為了國產劇情片的經典之作。藥神這部電影相信大家已經看過,那麼今天就帶大家看一看藥神幕後的趣聞,王傳君一頓44個包子,神父完全不會說英語!一、吃火鍋吃出來的電影很多人應該都想不到吧,《我不是藥神》居然是一部吃火鍋吃出來的電影。
  • 《我不是藥神》並非一人成就,豆瓣9.0神作背後你不知道的秘密
    它就是上映於2018年的豆瓣高分神作:《我不是藥神》。該片以詼諧為主要基調,用喜劇演繹悲劇。讓所有觀眾都真實體會到,什麼叫笑著笑著,便忍不住哭了。它的精彩,足以讓所有人奉上眼淚,而它的成功背後,也有許多大家不知道的艱辛和秘密。
  • 《只要平凡》張杰/張碧晨《我不是藥神》主題曲|尤克裡裡彈唱譜
    也許很遠或是昨天在這裡或在對岸長路輾轉離合悲歡人聚又人散放過對錯才知答案活著的勇敢沒有神的光環 你我生而平凡任淚水鋪滿了雙眼雖無言淚滿面不要神的光環 只要你的平凡電影《我不是藥神》賺錢的同時,他也認識了幾個病患及家屬,為救女兒被迫做舞女的思慧(譚卓 飾)、說一口流利「神父腔」英語的劉牧師(楊新鳴 飾),以及脾氣暴烈的「黃毛」(章傑 飾),幾個人合夥做起了生意,利潤倍增的同時也危機四伏。
  • 《我不是藥神》牧師楊新鳴苦練英語,與寧浩再次合作走紅!
    《我不是藥神》7.5號上影首日票房破3億,好評如潮,相信許多小夥伴也是剛剛從影院走出來,觀影后笑中有淚,引人深思,堪稱至《戰狼2》之後中國電影的又一上品之作,當然,如此走心的一部好電影當然少不了演員們的努力!牧師的扮演者楊新鳴老師可謂表演精湛,給本片增色不少!
  • 《我不是藥神》上映前,徐崢總在表達「有錢挺沒勁」,怎麼破
    徐崢和寧浩監製的《我不是藥神》這兩天的點映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主流電影平臺的分數雖然還沒有放出來,但目測打好評的人高達八九成,本片的評分應在7.5分到8.5分之間,在國產片中,絕對算出類拔萃,即使放到最近20年的國產片中,《我不是藥神》也應能排上名次。
  • 「我不是藥神?我是英語達人!」
    最有一部片子大火,每個人朋友圈都在曬圖觀影,這部影片就是《我不是藥神》。豆瓣評分高達8.9分,實屬國產電影中的精品之作。一開始看到海報,還以為是部普通的無腦喜劇,但走進電影院認真一看,你會被劇情所深深地打動。
  • 電影我不是藥神,最開始不叫此名,而是叫生命之路和中國藥神
    電影《我不是藥神》,「思慧」為給女兒治病,不得不去跳鋼管舞。徐崢找了3個女演員才確定人選,楊冪、申霏霏和譚卓。當時申霏霏拒絕說:「我只演10億的電影。」沒想到才上映6天就破了18億票房。有一天,導演寧浩和文牧野在吃火鍋,聊到「陸勇」這個人的新聞。然後寧浩突然就說:「咱們把這個拍成電影吧!」兩個人一拍即合,於是30多億的《我不是藥神》就這樣在火鍋中誕生了。
  • 《我不是藥神》精通英語的牧師,為什麼現實中英語一竅不通?
    哈嘍小可愛們大家好,點擊關注,小編每天奉獻精彩的內容,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我不是藥神》中精通英文的牧師,為什麼現實中英語一竅不通?最近很火的一部電影應該就是《我不是藥神》了吧,除了徐崢扮演的程勇外,電影中笑點最多的應該就是這位劉牧師了吧。
  • 揭秘《我不是藥神》美術幕後!(設計稿分享)
    代表作:《我不是藥神》、《唐人街探案》系列電影、《左耳》《誤殺》《嫌疑人X的獻身》等。 電影的視聽語言是通過模擬人的視聽感知經驗,傳達超越普通生活的感受體驗。空間作為電影視聽語言中重要的一種手段,承擔著無法替代的作用。
  • 我不是藥神:她練舞練到骨折,他每天跳繩8000個,他根本不會英語
    《我不是藥神》成為了近半年來熱議度最高的一部影片,四天時間,成功突破13億,並依舊以勢不可擋的氣勢直線上升。無論是劇情還是演員本身都獲得了相當高的讚許,幾乎是一部零差評的影片。雖然最後電影呈現出來的只有不到1分鐘的鏡頭,但是演員譚卓所付出的辛苦是大家想不到的,她幾乎每天都要練習三個小時以上,完全是靠肉在管子上摩擦,她直言那滋味就像後宮虐待妃子一樣,她甚至練舞練到軟骨骨折。
  • 凸顯社會問題的深度電影,《我不是藥神》到底揭露了哪些當下信息
    社會人民的困境《我不是藥神》的人物原型是內地一名叫陸勇的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陸勇34歲確診患病,自此人生便和藥聯繫在一起,靠藥物維生的他,吃了兩年抗癌藥「格列衛」,一共花費了56.4萬元。綜合以上因素,《我不是藥神》的背後其實是全民心中的痼疾,借著電影上映而來一次大爆發。《我不是藥神》能成為現象級的影片,從這一角度看,可以說是必然的事。
  • 《我不是藥神》究竟「神」在哪兒
    這部贏得廣泛讚譽的《我不是藥神》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又能給國產電影的創作帶來哪些啟示呢?作為商業片的成熟創作者,寧浩和徐崢的本次合作,將鏡頭對準了遭遇求醫困境的群體,他們的嘗試也收穫了不俗的口碑。在向來以苛刻的眼光審視國產電影著稱的豆瓣上,觀眾也給《我不是藥神》打出了高達9.0的評分。
  • 全是溢美之辭,人民日報專門刊文讚揚,《我不是藥神》叫好又叫座
    7月6日,徐崢發博稱:「我覺得有必要說一下:《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我只是聯合監製和主演。我並不是導演,導演是文牧野。一個非常有才華的年青人。希望大家重視」。《我不是藥神》上映首日破3億,第二天破4億,連續3天獲得單日票房冠軍,連續2天單日票房過億,在話題討論度上也一直居高不下,貓眼預測最終票房有望達到33億,影片在各大平臺的評分也都衝破9分,或成國產片經典之作。《我不是藥神》的故事設置在2002年,徐崢扮演在街頭小店賣「印度神油」的老闆程勇。
  •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看完會笑會哭會沉默
    最近上映的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好評如潮,豆瓣評分跑到了9.0分。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從名稱上看不出有什麼特色,為何能有如此高的評價?帶著一探究竟的心理,我走進了電影院的大門。我不是藥神海報電影的主角是幾年前經典喜劇片《人在囧途》的徐崢,所以電影的開頭頗具喜劇特色,徐崢的插科打諢、妙語連珠依然逗笑了全場人,可是電影越到後場越是沉重,笑聲漸漸變少,觀眾漸漸沉默,最後淚流滿面。
  • 我不是藥神也不是學神,但英語閱讀猜單詞特準
    作為一個更新頻率不高的原創個人號,為了不和大家走散在信息流裡,方便大家更及時收到悅然分享的英語學習及其他心得攻略,推薦2個解決方案:最近上映的電影《我不是藥神 Dying to Survive》好評如潮,被譽為中國版的《達拉斯買家俱樂部Dallas Buyer Club》。
  • 《我不是藥神》自來水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我不是藥神自來水了解一下
    《我不是藥神》自來水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我不是藥神自來水了解一下時間:2018-07-07 19:5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不是藥神》自來水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我不是藥神自來水了解一下 電影圈延期上映成為某些片子逃檔,躲避熱門好片擠壓的好辦法。
  • 《我不是藥神》原型吐槽自己名譽受損,徐崢機智回應被贊情商高!
    近日,由徐崢、周一圍、王傳君等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正在各大院線進行點映,雖然還沒正式跟影迷見面,但從目前觀看過該電影的小夥伴們的反饋來說,大家都對這部作品讚不絕口。程勇靠著倒賣仿製藥賺取差價牟利,就這樣一步步將生意做大並且還成了白血病患者們的「藥神」。不過,片中的原型陸勇並不滿意導演將其刻畫成「賣印度神油的小店主,從非法販賣印度藥品中賺了大錢,抱著一大堆錢睡覺」這樣一種形象,因為他本身也是一個深受白血病折磨的患者,其初心是從自治幫助到別人而不是電影裡的講的那樣從賣神油的變成靠代購假藥從中獲利的商人。
  • 看看《我不是藥神》導演就知道了
    2018年7月5日,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了。該片在超前點映期間就收穫好評不斷,不少國內影迷表示"電影能做的好,這部電影都做到了",並被評為國產劇情電影的標杆。這部電影有多成功,不必贅述。憑藉此片,文牧野成為了內地第一位,靠一部影片收割金馬、金雞、金像的"三金"導演。而鮮少有人注意到,他還是這部電影的編劇。他對電影的天賦,也由此可見一斑。今年5月,《藥神》在B站上映。文牧野特地參加了線上交流會,有影迷問他,如何走上的導演之路。他給的答案言簡意賅:愛,和堅持。
  • 《我不是藥神》6句虐心中英文臺詞 句句催人淚下
    這幾天刷屏朋友圈的《我不是藥神》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口碑爆棚,被譽為近幾年難得一見的國產大片。《我不是藥神》劇情耐人尋味,人物形象刻畫深入,臺詞震撼人心。今天和大家分享《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中6個經典的中英語臺詞,看到第一句就淚奔,看完不哭算我輸!
  • 我不是藥神之國產漢斯偷藥——心理學感悟
    我不是藥神之國產漢斯偷藥——心理學感悟 http://www.hteacher.net 2018-09-10 14:43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