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供稿自豐美創意藝術設計帕斯卡說:」我能想像的亞里斯多德和柏拉圖,他們是極為誠懇的人和他人一樣,和自己的朋友一起歡笑,當他們想要消遣一下的時候,他們寫作《法制》和《政治學》來自娛自樂,這是他們生命中最不哲學最不嚴肅的時刻。最哲學的生活來自於單純而寧靜的認真生活。」
展覽主題:第五屆全國建築師書畫邀請展
策 展 人:王曉東、楊曄、盧迪
開展時間:2020年9月18日 13:00
展覽場館:劉鴻典建築博物館(LDI建築文化交流中心)
展覽地址:瀋陽市和平區海口街39號
呈現方式:書畫作品展
參展嘉賓:國內建築師
展覽內容:主要類別以水彩為主,還有鋼筆畫、油畫、書法作品。風景建築、人物、動物題材居多,繪畫的根本是手與筆、紙的關係,至於繪畫的內容並不重要。作品排序以展覽空間的結構及構圖決定,並無先後之分。
展覽邀請:繪畫是建築師需要具備的基本功,絕大多數的建築師都會畫畫,其中有一部分人是熱愛繪畫的,所以這些熱愛繪畫的建築師組成了一個團體,以60後與70後的建築師群體為主,來自全國各地。
參與標準:以畫會友,公益形式,更注重互動性與趣味性,歡迎喜歡繪畫的建築師參與。期待年輕人可以走進來觀展,孩童時每個人都是天生的小畫家,成長路上不要丟掉自己的天賦,期待我們的展覽能感染更多人。
策展前言康德談人在康德看來的人,可以大致上分為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在人類學意義上的人,康德最初想創造一種關乎人類的道德的「科學」,(並不是現代意義的科學,而是一種人的「合目的性」);康德思想中第二種「人」,作為整體的「人」的觀念,他們是自然的一部分,受制於歷史或者命運經常遭遇到坎坷與波折。但是其依舊在進步,因為他們整體是「合目的」的。人類整體的意義來講的,二者意義並不對立,相反有極其大的相關性。在康德的時代,啟蒙主義下樂觀的進步觀念使得人們相信人會變得更好,歷史之所以還在「進步」,正是因為人類「整體」下的「人類」在進步。何為啟蒙福柯在《何為啟蒙》說:「康德所說的理性的私人使用是什麼?它行使的範圍是什麼?康德指出,當人是「一架機器中的零件」時,他就把他的理性作私人使用,也就是說,當他在社會中起作用、發揮功能時,例如當兵、納稅、在教會中任職、當政府的公職人員時,這一切都使他成為社會中的特殊環節,由此處在一種確定的位置上,在此位置上他就應當執行規定並追求特殊的目的。康德並不是要人盲目地、愚蠢地順從,而是要人使自己的理性之使用適應於既定的境遇,這時,理性便應服從於這些特殊的目的。因此,在此就不可能自由地使用理性。當對理性的普遍使用、自由使用和公共使用相互重迭時,便有「啟蒙」。建築師的畫筆在我們再次需要啟蒙之光的當下,這些貌似「無目的」的純粹自娛自樂的建築師們,他們用畫筆,通過他們個體的主觀過濾,將他們眼中不同對象的形體、元素、關係、光線、色彩、時間、空間等因素給予不同的呈現,達到一種看似「無目的」的審美呈現,這些呈現首先是個體的,但同時它們既是個體的,也進而達到了群體的「無目的的合目的性」,而這種合目的性,可能也蘊藏著一種更大群體的對啟蒙的希望與渴望,這也可能是這些"自娛自樂"的更大價值。展覽精選賞析
參展者
開幕
2020年9月18日,第五屆全國建築師書畫邀請展開幕式在瀋陽劉鴻典博物館隆重舉行,此次展期為3個月,展覽中邀請了數位國內具有代表性的建築師,展出作品涵括水彩、國畫、油畫、鋼筆畫、書法等作品。
楊曄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
盧迪瀋陽幀帝三維建築藝術有限公司嘉賓分享
李榮暉北京中加睿吉景觀設計有限公司
建築師的工作帶給了我們嚴苛的繪畫鍛鍊,而不斷的繪畫練習也使得我在工作中有所受益。建築師繪畫展讓人了解到建築師這一群體,並了解到以建築師為基礎的特殊畫種,特殊的展覽表達方式促進了建築師理解設計空間轉述設計空間,建築師群體的繪畫非常特殊,繪畫直接將建築師的內心世界通過視覺呈現的方式表達出來。
趙謙深圳市清華苑建築與規劃設計研究有限公司
繪畫不僅是描繪場景,更是對所見之物重新整合探索的過程,讓筆更多的停留在紙上,用筆觸表達心中所想眼中所見,每一筆在畫面中都應有他們應有的位置。
莊虹北京理工大學
人活著就要體現生命的價值,工作是一種,而另一種是自我的實現,工作中的價值體現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而很大一部分是自己對於生活的看法,你想擁有怎樣的生活,繪畫就是在實現自我的過程,每一次執筆都有自己的影子。繪畫並不是客觀的描繪一個場景,而是作畫者本身的主觀判斷,通過內心的理解讓場景得以升華。
呂曉寧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人類的童年,在文字誕生前就開始繪畫,而其中的一部分人,將繪畫這種愛好保留到成年,以至終身,我就是這部分中的一員,建築師畫建築順理成章,但我同樣也愛畫使用建築的人,人所處的自然環境以及環境中的花草生靈。
陳航毅重慶博建設計
做畫是一個面對自我的過程,每個人筆下的世界都不同,人生路上邊走邊畫,繪畫是發自內心的熱愛,所以可以不受環境、經濟、社會的影響,進入純粹的自我表達狀態。
趙玉春中國藝術研究院
繪畫的世界是平等的,不分年齡與職業。
蘇偉成中衡設計
繪畫不只是謀生的工具,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表達。
開幕現場
關於主辦單位
劉鴻典建築博物館
劉鴻典建築博物館地點位於和平區海口街,遼寧省建築設計研究院院內,為鍋爐房改擴建而成,改擴建後總面積577.2平米,建築高度6.6米,主要入口臨海口街一側。一層、二層主要用作展廳,並在室外設置兩個貨櫃作為臨時展廳等輔助功能,博物館除具備「大臺階」多功能廳,還設有會議室、咖啡廳和休息交流區等功能,小而精的專業展覽、豐富的室內外空間、依託於依託於遼寧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和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這座見證瀋陽計劃經濟和工業時代發展烙印的鍋爐房,歷時1年,6個月施工、布展、200餘位西冶(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簡稱,1994年更名為西安建築大學)瀋陽校友及社會有識之士的鼎力支持和投入煥發了她的第二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