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關鍵詞】
重陽佳節 漂泊異鄉 詩佛王維 思念故鄉
【詩詞導語】
農曆九月初九,人頭攢動的長安街頭,「客官,小店有上好的菊花糕,您不嘗嘗?」店小二熱情地招呼著周圍的食客,這群食客中有一位落落寡歡的年輕人,他就是十七歲的王維。
話說王維是何許人也啊?沒錯,他就是傳說中的「詩佛」,蘇東坡佩服不已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畫高手。那首傳誦千古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就出自這位詩佛之手,年僅17歲的王維,將漂泊異鄉的苦楚,佳節思鄉的情愫,無法團圓的遺憾一一呈現,使之躍然紙上,成為經典。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一詩一練】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作者是誰? 字是什麼 ?人稱是什麼?
2.「王孟」指的是哪兩個人?
3. 詩題中「九月九日」是指哪個節日?這個節日有哪些習俗?
4.「獨在異鄉為異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處境?
5.《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參考答案
1.答:作者是王維,字摩詰,人稱詩佛
2.答:王維,孟浩然
3. 答:重陽節,有登高遠眺、插茱萸和飲菊花酒的習俗
4.答:表達了作者客居他鄉孤苦無依的處境
5.答:表達了作者對故鄉和親人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