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老來得子寫對聯慶祝,秀才看後哈哈大笑:你命不久矣

2020-12-11 起叔讀史記

從夏朝到清朝,中國古代有著20個王朝。而皇帝則是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他們是擁有著最高的統治權力。這個位置也是獨一無二的,全國億萬人中獨一無二的最高統治者。所以在古代為了當上皇帝,哪怕九死一生,很多人也不洗以性命一搏。而各朝各代的皇帝也是用盡了各樣的手段來保全自己的位置。

最著名的莫過於秦始皇公元前213年「焚詩書,坑術士」,包括古時候很多皇帝親奸臣而疏能臣。只因為奸臣更聽話一些,不會反駁他的意見。這些都是為了維護統治,確保自己的地位更加的穩固。

然而隨著歷朝歷代的發展,皇室對於維權的意思越來越重,畢竟歷史經驗已經有過教訓,「亡國之君」下場沒有一個好的。到了清朝之後,由於清朝是滿族非正統漢人的原因,更加的害怕手下臣民造反。不僅從行為上要管轄,連思想都要介入。

由此而生最出名的莫過於「文字獄」了,事實上文字獄自古有之,只不過到了清朝人們才真正體會到文字獄的可怕。在清朝「文字獄」十有八九都是冤案,為何?因為真正反清復明的組織都是地下黨,恨不得將自己藏起來,怎麼還會自投羅網?

而其他因為文字獄被殺的人,莫不是被仇家套上了莫須有的罪名舉報的。甚至很多誅滅數族的慘案,很多都是子虛烏有的罪名。這種現象在清朝「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手上可謂是到了頂峰。

乾隆喜歡寫詩大家是知道的,總共寫下了4萬多首。所以對於詩歌也是嚴查,曾經有人因寫出了「一把心腸論濁清」這樣的唯美的詩,最後傳到了乾隆耳朵裡,乾隆認為,「濁」字放在「清」字前面,這是變相的辱罵大清,於是竟下令將其斬首。除此之外這的事情數不勝數。

曾經有一位縣令,老來得子,自然是喜出望外,於是便叫來了許多親朋好友一起慶祝,大家知道在古代的酒宴上,總是喜歡寫一些詩詞歌賦來助興的,在大家的推崇之下,縣令命人拿來了筆墨。

沉吟半響之後,筆走龍蛇很快寫下了一副對聯。眾人只看:上聯「子當承父業」,下聯「臣必報君恩」。如此工整的一句對聯,自然都是拍手叫好,深知縣令亦有吹捧皇帝,以及彰表忠心之意。

在得到大家的表揚和肯定之後,縣令更是滿意的將這副對聯貼在了大門之上。可是這個時候,正好一位窮酸秀才路過,看完這幅對聯竟然哈哈大笑不止,一邊笑一邊還說:命不久矣,命不久矣。

這件事由下人傳到了縣令的耳朵裡,縣令自然是大驚失色,趕緊命人找來了秀才,問其緣由。秀才笑道:「你把父放在前,君放在後」,此聯若被皇上知道了豈不是呀龍顏大怒?輕則丟官,重則殞命啊。

縣令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緊重改了對聯:「君恩臣必報,父業子當承」,秀才看後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揚長而去。縣令對著秀才離開的背影連連作揖,這實在是高人啊!

相關焦點

  • 縣令貼在大門上1副對聯,過路書生看到後大笑:你將大禍臨頭耶!
    在乾隆皇帝在位時,就有一位貧窮的人憑著自己的本事考中進士並被任命為縣令。但是這位縣令不管在什麼場合,都特別喜歡和朋友對對子。在縣令的老婆為他生了個大胖小子時,他十分高興,所以決定要為兒子舉辦一個盛大的宴會。於是就趕緊操作起來,邀請自己的朋友以及下屬來參加,除此之外,還把當地很多有學問的人都邀請來。
  • 縣令出一上聯:鴻是江邊鳥!秀才對出一下聯,堪稱「千古絕對」
    明朝嘉靖年間,有一位姓馮的書生,這位書生從小就天資聰慧,長大後更是才華橫溢,尤其擅長對對子,從小到大就沒有他對不上的上聯。隨後更是年紀輕輕就考上了秀才,可謂是春風得意。大家都認為馮秀才以後肯定有出息,是個當官的命。
  • 對聯趣事:汪精衛自誇仁義,卻被老秀才加了偏旁含義大變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對聯趣事:汪精衛自誇仁義,卻被老秀才加了偏旁含義大變!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
  • 縣令出一上聯:蠶為天下蟲,秀才立馬對出下聯,堪稱「千古絕對」
    由於馮秀才教書認真,名氣越來越大,到最後全縣都知道馮秀才是一個好先生。不久後,縣裡調來了一個縣令,縣令乃是進士出身,也十分有才華,平日裡愛對對子。縣令朝氣蓬勃,剛一上任就把積壓很久的公務處理完成,並把平時飛揚跋扈的地主鄉紳懲治了一番,百姓都稱讚他是個好官。在閒暇之餘,縣令聽聞了馮秀才放棄科舉照料母親的事跡,深受感動,並決定去拜訪一番。
  • 18副絕妙對聯,機智又有趣!
    2、唐寅嘲商人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寫一副對聯,唐欣然揮毫而就:生意如春意財源似水流商人看了嫌對聯發財的味不濃,唐伯虎見他是一俗夫,便又寫一聯嘲笑之:按風俗,喪事喜事都要貼對聯,秀才犯了難,有位文人卻寫了一副對聯:臨親喪,作新郎,哭乎?笑乎?細思量,哭笑不得辭靈堂,入洞房,進耶?退耶?
  • 「薦讀」18幅對聯趣事,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機智!
    02唐寅嘲商人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寫一副對聯,唐欣然揮毫而就:生意如春意財源似水流商人看了嫌對聯發財的味不濃03進退兩難從前,有位秀才在結婚的當天早上,父親突然去世,只好喪事喜事一起辦。按風俗,喪事喜事都要貼對聯,秀才犯了難,有位文人卻寫了一副對聯:臨親喪,作新郎,哭乎?笑乎?
  • 土財主過60大壽請秀才寫對聯,開始很高興,看懂意思後卻火冒三丈
    土財主過60大壽請秀才寫對聯,開始很高興,看懂意思後卻火冒三丈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古代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在過去的幾千年歷史中,我們的祖先創造出了許多非常經典的文化,一直流傳至今,而對聯就是其中一種。
  • 財主請人寫對聯,卻分文不給,秀才趁機捉弄他,寫一對聯讓人叫絕
    而這些話也是有趣得很,就拿現在的許多有趣的冷笑話來講,比如有人問你:「長沙發生了什麼?」你是不是會想:湖南的長沙有發生什麼事情嗎?可見鬼去吧,我咋知道湖南長沙發生了什麼,畢竟長沙自古以來發生的事情可不少。但是這可是一句冷笑話呀。你用另一個方式斷句就會知道原來別人是問你:「長沙發,生了什麼?」這個答案就很明顯了吧,長沙發,生了短沙發呀。
  • 對聯俗稱對對子,在我國源遠流長,但你知道對聯的哪些趣事呢?
    對聯文化在我國可是源遠流長的,從秦漢前就有對聯這一文化了,經歷了多朝代的發展,對聯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那麼你們知道對聯是什麼嗎?對聯俗稱對對子,桃符。不同時候寫的對聯又不同叫法。關於乾隆年間的對聯,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在那個時候,有一位山東的秀才姓王。他可是當地的大才子啊,長得一表人才,更是一個對聯高手。雖然家境貧寒,但是他卻十分勤奮,經常為了寫春聯、喜聯等為家裡補貼家用。而且他年少時就考上了秀才,考上的時候才及冠之年。如今王秀才正準備進京趕考了呢。
  • 財主寫對聯,窮書生加了幾個標點,財主看後面紅耳赤卻又無可奈何
    秀才知道後十分氣憤,收好了行李,準備離開這個吝嗇的財主家。此時的財主卻並不打算就這樣放過秀才,將其攔下為自己寫一幅對聯,其要求還很多:「對聯要大氣,要用比喻,同時還要寫出酒店乾淨衛生」,反正要求便是要將酒店環境寫的很好。
  • 縣令一上聯:穿冬衣,戴夏帽,糊塗春秋,窮秀才一下聯,尷尬極了
    話說這張之洞調任兩廣總督不久,心氣非常的高,常常以傲慢對人,看不起一般人,除非是才能在自己之上的,但是,自己又常常覺得自己挺厲害的。張之洞的意思是,他是朝廷的一品大員,你是一個小小的書生,也敢跟我稱兄道弟的,實在狂妄無力,太不像話了。
  • 和尚出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
    老和尚於是就來了興致,他對秀才說:「我這裡有一副上聯,不知道你能不能對出下聯來?」秀才平時也十分喜歡對對聯,就答應了,老和尚說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秀才一聽,這個上聯真是很妙,你看天上的明月倒映在和尚的兩個水桶裡,不正是「擔回兩輪明月」?秀才也不是個花架式,略微思考了一下,一句下聯已經出現在腦中。說到:「半夜洗衣,弄碎一片晚霞」。
  • 八個最有趣的對聯故事,文雅又幽默
    按風俗,喪事喜事都要貼對聯,秀才犯了難,有位文人卻寫了一副對聯:臨親喪,作新郎,哭乎笑乎細思量,哭笑不得辭靈堂,入洞房,進耶退耶再斟酌,進退兩難這副對聯,真實的描繪了當時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黑白難分,教我怎知南北青黃不接,向你借點東西一位富秀才與一個窮秀才是朋友
  • 茶館生意不好,路過秀才見此寫了一副對聯,不料客似雲來
    自古以來,對聯就很受人們歡迎,但是對於大部分來說,還是只有逢年過節才能看到對聯,很少一部分人才拿對聯當消遣,但是都知道,古人和我們是不同的,古人的一副好的對聯,不但能體現自己的學識,有時候還能給自己帶來好運,比如朱元璋、乾隆,都有不少對聯提拔人的故事,在特定的時候,對聯也能起到特定的作用
  • 妙不可言的4副對聯,對仗工整,趣味多多
    然後縣太爺靈機一動,對書生說:「我有一個上聯,你如果能對出下聯,我就可以給你免罪。」 上聯是:「雲鎖高山,哪個尖峰得出?」很顯然,這個上聯一語雙關,表面上說的是風景,實際上說的是書生被鐵鏈鎖著,就好像雲鎖高山,那是沒什麼機會出了監牢的。
  • 越南不用漢字74年,春節改用拉丁文寫對聯,國人讀後不禁大笑
    說到越南,每個人都很熟悉,越南在過去幾年中發展相當不錯,通過發展旅遊業,吸引了許多遊客前往越南旅遊,越南的大多數旅遊業都依靠中國遊客,而且許多中國遊客尤其喜歡去越南旅遊,旅遊業的發展也為越南的經濟和就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越南不用漢字74年,春節改用拉丁文寫對聯,國人讀後不禁大笑。
  • 古人真會玩,用對聯來吵架
    佛印順勢望去,只見一條黃狗正啃骨頭,頓有所悟,隨手將自己手中寫有蘇東坡詩句的蒲扇拋入水中。兩人四目相對,不禁大笑起來。原來,這是一幅啞聯,明代翰林學士謝縉,家貧,居處與曹尚書府第竹園相對,於是在自家大門上書一聯云:曹尚書見後不愉快,心想:我家的竹園豈能為他人借用,於是名家人把竹子砍去一截。謝縉見了就在對聯上添了兩個字:曹尚書讀後更氣憤,忙命家人把園中竹子全部砍光。
  • 歷史上有趣幽默的五則對聯,最後一個對聯,你能對得出來嗎
    同時,對聯也是漢族的傳統文化之一,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要求工整,平仄協調。對聯趣史第一則:李白戲權臣楊國忠相傳在唐朝時期,唐玄宗的寵臣楊國忠,嫉恨李白的才華,心裡很不服,總想奚落李白一番。一天,楊國忠想出一個辦法,約李白去對三步句。
  • 你知道「夜襲寡婦村」是出自一副對聯嗎?此為上聯,下聯更絕妙!
    你知道「夜襲寡婦村」是出自一副對聯嗎?此為上聯,下聯更絕妙!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我們所知,對聯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文化,而且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對聯出現的頻率還是非常高的。年輕請的就考上了秀才,這在十裡八鄉都傳遍了,許多人都稱讚他好才華。正當人們認為,馮秀才今後必定大有作為之時,卻遇上了難事兒。馮秀才的父親生病去世了,而他的母親也因為勞累過度留下了隱疾。如此一來,家裡的重擔全部壓在了馮秀才一個人身上了。為了照顧生病的老母親,馮秀才只能痛下決定,放棄了繼續科考。
  • 不敢和你重歸於好,我怕命不久矣
    我不接受你的道歉,我不會和你重歸於好,我怕面對背叛我的你,我會命不久矣。但凡你有一點點良心,你怎麼會捨得傷害那麼愛你的我,但凡你長點心,你怎麼有臉說要和我重歸於好,可見,傷的不是你,所以你不在意,可是我忌諱、噁心。你的所作所為時刻浮現在我的眼前,你讓我怎麼重新接受你,我能當你是一件失而復得的物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