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一上聯:穿冬衣,戴夏帽,糊塗春秋,窮秀才一下聯,尷尬極了

2020-12-25 煮酒侃歷史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各種各樣的載體都人才輩出,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對聯,自古受到了廣大讀書人的喜愛,每每閒暇時,總要吟上那麼一副,來消磨時間,也能促進朋友間的友誼。

說起張之洞,熟讀清史的夥伴相信都不會陌生,晚清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一生充滿傳奇,歷任侍讀,侍講,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等職位,今天小編要說的這個趣事,就發生在張之洞任兩廣總督的期間。

話說這張之洞調任兩廣總督不久,心氣非常的高,常常以傲慢對人,看不起一般人,除非是才能在自己之上的,但是,自己又常常覺得自己挺厲害的。有一次,接到了戊戌變法的領頭人梁啓超的書信,只見書信中寫道:「愚弟梁啓超頓首拜」,這本來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書信語言,但是,這張之洞卻覺得這梁啓超對自己不夠尊敬,自己是堂堂的一品大員,他一個書生,哪有資格跟自己稱兄道弟的,頓時心中甚是惱怒,當場是修書一封,寫了一副上聯,差人送去給梁啓超

上聯:披一品衣,報九仙骨,狂生無禮稱愚弟

張之洞的意思是,他是朝廷的一品大員,你是一個小小的書生,也敢跟我稱兄道弟的,實在狂妄無力,太不像話了。

梁啓超接到了張之洞的書信後,滿懷喜悅,拆開書信一看,頓時心涼半截,細細的沉思了片刻,急忙準備筆墨,又修書一封,寫上了下聯,

下聯:行千裡路,讀萬卷書,俠士有志傲王侯

梁啓超的意思也非常的明了,自己行千裡路,讀萬卷書,有志氣,笑傲江湖,不屑於王侯將相,心志不在於此,別跟我談身份,我不感興趣。

張之洞收到了梁啓超的下聯後,心中若有所思,一會,就命下人將梁啓超請到了府裡了,待之為上賓。

北宋年間,一個出生在南方的秀才,姓張,高中狀元後,被朝廷派到了北方去當官,這秀才自恃有點學問,常常做對戲弄別人,搞得周圍的人,都不喜歡與他為伍。

到北方當了縣令後,為了炫耀自己的才學和政績,這張縣令就請了幾個本地的窮書生到了縣衙吃飯喝酒,一來炫耀自己的肚子中的那點墨水,一來炫耀自己這些日子為縣裡做了那點政績。

酒過三巡後,張縣令看到一個書生頭戴草帽,身穿棉袍,甚是寒酸,便想著炫耀自己的才學,戲弄一下那窮書生,隨口吟出了一上聯

上聯:穿冬衣,戴夏帽,糊塗春秋

那位窮書生一聽上聯,這分明是在嘲笑自己呀,眾人場合,這縣太爺也太不給自己面子了,當眾戲弄,心中頓時不悅,決定扳回點顏面,當即想出了下聯

下聯:生南方,坐北方,混帳東西

說罷,當即起身,一臉生氣頭也不回的離開了酒桌,徑直的走出了縣衙,而張縣令是一臉的尷尬,本想戲弄一下別人,反而被別人羞辱為混帳東西,真是虧大了,更重要的是,在這眾人的場合,顏面盡失呀!

張縣令偷雞不成蝕把米,想炫耀一下自己,卻被怒懟,整個裡外不是人,顏面盡失,可悲可嘆呀!

如您有不同的意見,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煮酒侃歷史】每天與你分享原創的歷史趣事,歡迎關注,點讚,謝謝!

相關焦點

  • 縣令出一上聯:蠶為天下蟲,秀才立馬對出下聯,堪稱「千古絕對」
    然而明朝有一位秀才才華橫溢,是個可造之才,卻放棄了科舉考試。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位秀才姓馮,是明朝嘉靖年間的書生。馮秀才從小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並且很輕鬆就考上了秀才,街坊四鄰都稱讚他為大才子,父母對他也有很高的期望。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馮秀才的父親不幸早逝,母親身體不好,這下家裡的重擔一下就落在了馮秀才的身上。這個馮秀才不僅是個才子,更是個孝子。
  • 縣令出一上聯:鴻是江邊鳥!秀才對出一下聯,堪稱「千古絕對」
    明朝嘉靖年間,有一位姓馮的書生,這位書生從小就天資聰慧,長大後更是才華橫溢,尤其擅長對對子,從小到大就沒有他對不上的上聯。隨後更是年紀輕輕就考上了秀才,可謂是春風得意。大家都認為馮秀才以後肯定有出息,是個當官的命。
  • 一秀才看見2字出一上聯,武則天下令群臣對下聯,卻無一人看出
    中國的對聯文化博大精深,古代文人經常以對對子的方式一較高下,也因此留下了許多絕妙的對聯。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當中有很多精彩絕倫的對子,儘管有些對子結構並不完整,卻仍然被人們所稱讚,今天我們就要介紹一個沒有下聯千古絕對。故事發生在武則天執政年間。湖南境內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涼甘甜,從未乾涸,過路的旅人、商販都在此飲水解渴。古井因造福方圓十裡,惠及周邊百姓,被當地人保護起來,在上面修建了亭子,縣令還親自題寫「古泉」兩字。
  • 千金小姐一上聯:「南海觀音,遊到信宜收貴子」,窮秀才下聯絕對
    但是,這時間一天天的過去,總不能一直拖著不嫁人,古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張家二老是急的團團轉,時常勸她早做打算才是,可是,這張小姐卻直說:「要做我的夫君,必須要有非凡的才學,我已擬了一上聯,只要能對出下聯來,不論富貴貧賤,我都願意嫁給他」上聯:南海觀音,遊到信宜收貴子
  • 縣令出上聯「鴻是江邊鳥」,秀才對出下聯,但沒有網友的回答精彩
    對聯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是一種男女老少都喜歡的文字遊戲,號稱對對子,就是由一個人出上聯,讓另一個人來對出下聯,誰能對出來那麼這個人就是贏家,這不僅是當時文人墨客和讀書人比拼才華的一種形式,還是民間的百姓們最喜歡的文字遊戲。
  • 一位秀才在趕考的路上,由於口渴寫出了上聯,至今沒人寫出下聯
    一位秀才在趕考的路上,由於口渴寫出了上聯,至今沒人寫出下聯。吟詩在古代,可以說是那些文人非常喜歡的一種娛樂方式,在古代並不像現在有這麼多的娛樂方式,所以對於那些文人來說,這可以說是最好的一種消遣方式。這座縣的縣令曾經還親自給他題寫了古泉兩個字。當時的夏天也是非常的炎熱,有一位秀才在趕考的路途當中,由於非常的饑渴,於是就在當地人們的帶領之下,找到了這口古井,因此他也是喝了個痛快。這個秀才一喝就是喝了好幾十口在喝完之後感到非常的爽快。在這之後,秀才也是看到了當年縣令所題的字,於是就寫出了一個上聯,就是進古泉喝十口白水。
  • 寡婦出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窮秀才妙對下聯,兩人喜結連理
    很多鄰居就勸王氏改嫁,可是王氏一開始並不想改嫁,因為自己丈夫才過世不久,心中還有牽掛。光陰荏苒,又過了一年的年底,眼看就要過年了,王氏這一日閒來無事在自家小院子徘徊,眼看家徒四壁,只剩下了一個人,一隻碗和一口鍋,於是靈機一動就想出了一副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
  • 知府出一上聯:螃蟹渾身甲冑!秀才對出下聯,知府:把女兒嫁給你
    歲月不饒人,看著女兒一天天成長,知府的情緒相當複雜,既開心又不舍,每當想到女兒遲早會出嫁,以後再也不能整天陪伴左右,淚水就在眼眶中轉動。人生總有一些事情,不管願不願意都會發生,誰也阻擋不了,如期傷心難過,不如坦然接受。
  • 上聯:「窮極一生,做不完一場夢」,下聯太經典了
    今天繼續為大家分享對聯的故事,筆者今天給大家帶來的上聯是「窮極一生,做不完一場夢」,看到這個上聯,大家是不是和熟悉呢?是的,這就是一歌詞,但是作為一個上聯,它還是相當經典的,儘管說上聯看似很經典,但是想要給出經典的下聯,還是很有難度的,這個上聯從意境上來說意思為,人生如夢,窮困的人一生都在做夢,從沒醒來。大多數人看對聯,都是從平仄角度來看的,這個上聯難點就在於,下半句兩字仄,下聯得四字應當平,六字仄,這樣來對是沒有問題的。
  • 縣令出一上聯:天不怕,地不怕,就是老婆也不怕,下聯千古絕對
    對聯既能寫景狀物,抒情言志,亦能說古道今,褒貶諷諭,它以極精煉的文字,表達豐富的情感和廣闊的內涵。由於對聯應用廣泛,雅俗共賞,歷來受到人們喜愛。對聯的出現,由來已久,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先秦書籍中,就存在許多含有對偶因素的句子。例如,《老子》中有「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 姑娘一上聯:「相公納妾,娶了少娘,丟了老娘」,下聯太妙了
    ,差點要動手了,這時,一位本村的秀才正好路過,被及時制止了,那舉人見秀才書生模樣,便氣勢洶洶的對著秀才賣弄文才,說道 上聯: 油醮蠟燭,燭內有心,心中有火! 秀才這下聯堪稱經典,也同樣運用一語雙關手法,既表達了紙燈籠內的無珠子,也怒懟舉人有眼無珠,與上聯不僅對仗工整,意境更是相符,堪稱千古絕對。
  • 富家女徵婚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窮秀才妙對下聯俘獲芳心
    對聯在秦朝時被稱為桃符,在1991年'文史知識'一書中的第四編指出中國最早的對聯出現在唐朝,唐時稱對聯為楹聯,它是詩律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產物。中國人將春節掛在門上的對聯稱為春聯,辦喪事時用的對聯稱為輓聯,結婚時用的對聯是慶聯。 對聯就著嚴格的對稱要求,與道家的太極生兩儀在本質上是相似的。
  • 此為上聯,下聯更絕妙!
    此為上聯,下聯更絕妙!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我們所知,對聯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文化,而且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對聯出現的頻率還是非常高的。古代的時候,文人墨客們都是以吟詩作對來消磨閒暇的時光。而現代,最常見的就是春節時,貼的春聯。春聯也是對聯的一種形式。相比於作詩來說,對對子可是比較簡單容易的事情了。
  • 少女一上聯:「南海觀音,遊到信宜收貴子」,秀才下聯抱得美人歸
    來提前的人都快將知府衙門的大門給踩爛了,但這王小姐心高眼高,愣是一個也沒看上,王知府著急萬分,急忙追問喜歡什麼樣的夫婿,王小姐如實相告,只想找個才華橫溢,學富五車的才子為郎君,且自擬了一上聯,只要能對出下聯,且單身未婚者,她都願意下嫁!
  • 上聯:騎青牛過函谷,老子姓李,下聯才是經典,一語雙關真是妙
    對聯在民間流傳很廣,幾乎家喻戶曉,對對聯也就成為了當時的一種潮流,不管是小孩還是老人,從上到下人們都很喜歡玩對聯,如果當時你連對聯都沒有聽過,那就等同於你現在不會用微信一樣落後了,對聯很有趣,因為它不僅能夠促進人際關係,還能緩解聚會時的尷尬,古人以前沒有手機,可以用對聯來找樂趣當成娛樂方式,並且還能和他人一較高下,如果贏了的話名聲也會傳開的。
  • 經典拆字聯,上聯:蠶為天下蟲,下聯才是經典所在,很少有人對出
    自從科舉制的出現,讓社會上讀書的風氣迎來高漲,在當時,哪怕你只能考上一個小小的秀才,那麼也是一件十分飽受青睞的事情。但是很多的學子可能再怎麼苦讀,也只能留在秀才,畢竟要考秀才也是要讀不少的書的,越往上那就越難了,所以一個秀才的學問也是很大的。相傳在明朝嘉靖年間的時候,有一個姓馮的秀才,自幼十分的聰明好學,於是母親就讓他讀書,年紀輕輕就考中了秀才。
  • 和尚出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過年時就有貼對聯的習慣,但貼的並不是對聯,而是「桃符」。是在兩塊桃木上分別刻上神荼、鬱壘兩位把守鬼門關的神的像或者名字,用來祛災壓邪。這樣的習俗一直沿襲到唐代貞觀年間,為保衛唐太宗安睡才把桃符換成了秦瓊、尉遲恭兩位門神。
  • 中國對聯哪家強,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給出你的下聯
    當初有一劉秀才是飽讀詩書才華橫溢,卻在家中照料生病的母親並未去考取功名。新上任的縣令得知此號人物,便要去一睹風採。一見面二人相談甚歡,縣令便想考考這位聞名整村的秀才,出了一個對子給他對。上聯:蠶為天下蟲。這個對子本身就困擾了縣令數日自己一直沒有對出合適的對子。怎料這秀才竟不假思索的對到:鴻是江邊鳥。
  • 才女上聯招親:天字出頭為我夫,窮酸秀才出下聯成絕對,俘獲芳心
    因為每逢過年回家,總會有自己的五大姨七大姑,給單身的你安排相親,自己又不得不去,很尷尬。那麼,現如今的處對象方式是相親,而古代結婚選對象是什麼方式呢?她出一上聯為「天字出頭為我夫」,謂其父母從對出下聯的人中挑選一名,父母大喜過望,便四處張貼告示。還聲稱只要是有意向的適齡青年,無論尊卑貴賤,都可以來試一試,只要能夠對出讓她滿意的下聯,就有機會與其永結「秦晉之好」!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說起「對聯」,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對聯又稱為對偶、門對、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典型的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一種寫在紙上、布上或者是木頭上的對偶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