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秀才看見2字出一上聯,武則天下令群臣對下聯,卻無一人看出

2020-12-22 騰訊網

吟詩作對可以說是古代文人墨客所特有的一種消遣娛樂的方式。古代文人通過這樣一種文學活動,品詩,鑑詩,創作詩詞,以文會友,結交同道中人。這種吟詩作對的娛樂方式盛行於唐宋時期,後來成為了一種雅致生活的象徵。對聯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對創作者文學功底有著很高的要求。對子又叫對聯,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對聯是一種對偶句式,講究字數相同,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是典型的對偶句。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貼要春聯,春聯也是對聯的一種。對聯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後來逐漸出現了春聯、輓聯、慶聯等,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

中國的對聯文化博大精深,古代文人經常以對對子的方式一較高下,也因此留下了許多絕妙的對聯。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當中有很多精彩絕倫的對子,儘管有些對子結構並不完整,卻仍然被人們所稱讚,今天我們就要介紹一個沒有下聯千古絕對。故事發生在武則天執政年間。湖南境內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涼甘甜,從未乾涸,過路的旅人、商販都在此飲水解渴。古井因造福方圓十裡,惠及周邊百姓,被當地人保護起來,在上面修建了亭子,縣令還親自題寫「古泉」兩字。炎炎夏日,一位秀才進京趕考,路上口渴難耐,在當地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了這口古井。

秀才一連喝了十幾口水,頓時神清氣爽,隨後秀才看見2字「古泉」出一上聯,這便是「進古泉喝十口白水。」秀才的上聯看似淺顯易懂,通俗直白,其實暗含深意。「進古泉喝十口白水」七個字交代了秀才的行為目的,「十口」可以組成一個「古」字,「白水」又能組成一個「泉」字。後面的四個字恰恰照應了前文的古泉,對仗十分工整、巧妙,是典型的拆字聯。但秀才左思右想怎麼也對不出下聯,於是帶著遺憾踏上了進京趕考的路途。秀才頗有才華,在科舉考試中成績優異,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並與狀元、探花一同面聖受賞。

此時在位的皇帝正是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正統女皇——武則天,在面對當今聖上的誇讚時,秀才謙虛的說自己才疏學淺,見識短淺,甚至對不出自己所作的上聯。武則天十分好奇對聯的內容,便讓秀才詳細講述了對聯一事。武則天聽聞後,下令群臣對下聯,出人意料的是,無一人能對出,連當朝狀元也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武則天下令將此上聯懸掛於井上,將下聯的位置空出,懸賞千金以求能對出下聯的才子。雖然後來有很多人給出了下聯,但都因不夠工整被否決了,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對出下聯。千百年來,這句上聯一直懸掛在古泉上方,成為了千古絕對。

相關焦點

  • 一位秀才在趕考的路上,由於口渴寫出了上聯,至今沒人寫出下聯
    當時的夏天也是非常的炎熱,有一位秀才在趕考的路途當中,由於非常的饑渴,於是就在當地人們的帶領之下,找到了這口古井,因此他也是喝了個痛快。這個秀才一喝就是喝了好幾十口在喝完之後感到非常的爽快。在這之後,秀才也是看到了當年縣令所題的字,於是就寫出了一個上聯,就是進古泉喝十口白水。雖然這個少年看起來非常的沒有水平,而且一看就很容易懂,非常的直白,但是它其中所蘊含的意義是非常深刻的。
  • 寡婦出上聯「天字出頭為我夫」,秀才對出下聯,兩人喜結連理
    比如有人過年就出了一個上聯「春風拂面千村暖」,下聯想了很久,但始終想不出答案。這個時候一位農夫剛好路過,看到這副上聯,他聯想到了田間的作物和五穀文化,於是就對出了下聯「好雨知時五穀豐」,這副下聯可謂是一副妙對。其實在宋朝仁宗年間,就十分流行對聯。
  • 姑娘一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秀才對出下聯,最終抱得美人歸
    但直到傍晚,王秀才也沒找到客棧或驛站,到了天快黑的時候,王秀才終於看見了遠處有嫋嫋的炊煙。 走進一看,王秀才發現這並不是一個客棧,而是民居,王秀才顧不了那麼多,只能硬著頭皮去敲門。 開門的是個慈祥的老者,王秀才生怕被拒絕,趕緊自報家門,表示自己是個秀才,此番是進京趕考的,天色漸晚故而投宿。
  • 縣令出一上聯:蠶為天下蟲,秀才立馬對出下聯,堪稱「千古絕對」
    然而明朝有一位秀才才華橫溢,是個可造之才,卻放棄了科舉考試。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位秀才姓馮,是明朝嘉靖年間的書生。馮秀才從小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並且很輕鬆就考上了秀才,街坊四鄰都稱讚他為大才子,父母對他也有很高的期望。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馮秀才的父親不幸早逝,母親身體不好,這下家裡的重擔一下就落在了馮秀才的身上。這個馮秀才不僅是個才子,更是個孝子。
  • 富家女徵婚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窮秀才妙對下聯俘獲芳心
    :石墨一枝春,問山僧梅子熟未;下聯:梵鍾數杵曉,喚世人塵夢醒來' 、' 上聯:紅花紅豆紅娘子;下聯:白梅白果白頭翁'、'  上聯:同人同過銅駝嶺 ;下聯:今上今開金馬關'等等。 古代也常有人通過對聯招親,傳聞鄉間有個員外,其妻早逝留下一女,終生未娶,員外年輕時也是飽讀詩書之士並不迂腐,對於常言女子無才便是德並不認同,女兒還在牙牙學語之際就誦讀詩詞歌賦
  • 明朝一秀才出上聯無人能對,二百年後一將軍給出下聯,絕!
    明朝一位秀才出了一個上聯,當時無人能對,一直到二百年後,清朝的一位將軍路過此地,受到手下的啟發終於給出了下聯,絕了!等著過河的人群中有個秀才,見到此情此景,感慨頗多,不禁口中吟出一句:官渡遇官,官過渡大官不巧的的是秀才說出了上聯,卻怎麼也對不出下聯,於是這個上聯便在民間傳了開來,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特別是一些文化人,總是想著如何能給出下聯,但總是拿不出絕妙的下聯。
  • 知府出一上聯:螃蟹渾身甲冑!秀才對出下聯,知府:把女兒嫁給你
    歲月不饒人,看著女兒一天天成長,知府的情緒相當複雜,既開心又不舍,每當想到女兒遲早會出嫁,以後再也不能整天陪伴左右,淚水就在眼眶中轉動。人生總有一些事情,不管願不願意都會發生,誰也阻擋不了,如期傷心難過,不如坦然接受。
  • 寡婦出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窮秀才妙對下聯,兩人喜結連理
    很多鄰居就勸王氏改嫁,可是王氏一開始並不想改嫁,因為自己丈夫才過世不久,心中還有牽掛。光陰荏苒,又過了一年的年底,眼看就要過年了,王氏這一日閒來無事在自家小院子徘徊,眼看家徒四壁,只剩下了一個人,一隻碗和一口鍋,於是靈機一動就想出了一副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
  • 秀才上聯「牆邊柳,枕邊妻,無葉不青,無夜不親」,下聯太巧妙
    秀才上聯「牆邊柳,枕邊妻,無葉不青,無夜不親」,下聯太巧妙對聯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在繁華的街道的一些店鋪上,期盼生意能越做越紅火會貼上相對於的對聯,在農村更是家家戶戶都會貼在大門上,每年新春之際會更換新的對聯。
  • 少女一上聯:「南海觀音,遊到信宜收貴子」,秀才下聯抱得美人歸
    來提前的人都快將知府衙門的大門給踩爛了,但這王小姐心高眼高,愣是一個也沒看上,王知府著急萬分,急忙追問喜歡什麼樣的夫婿,王小姐如實相告,只想找個才華橫溢,學富五車的才子為郎君,且自擬了一上聯,只要能對出下聯,且單身未婚者,她都願意下嫁!
  • 縣令出一上聯:鴻是江邊鳥!秀才對出一下聯,堪稱「千古絕對」
    明朝嘉靖年間,有一位姓馮的書生,這位書生從小就天資聰慧,長大後更是才華橫溢,尤其擅長對對子,從小到大就沒有他對不上的上聯。隨後更是年紀輕輕就考上了秀才,可謂是春風得意。大家都認為馮秀才以後肯定有出息,是個當官的命。
  • 江南才女招親,出一上聯「天字出頭為我夫」,窮秀才的下聯是什麼
    古代招親有很多的方式,比如說大家在看電視劇的時候總是會看見一些荒誕的劇情,比武招親就是其中的一種方式,而這種動不動就使用武力的方式雖然十分常見,還有一種比較文雅的就是用文採來徵服對方。於是很多古代的才子佳人通過展現文採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魅力。
  • 和尚出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
    上聯最後一個字要用仄聲,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三聲或四聲;下聯最後一個字一般是平聲,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一聲或二聲。這樣的對聯讀起來才符合音韻審美習慣。傍晚洗衣,弄碎一片彩霞在明朝嘉靖年間,有一位嶺南的書生上京趕考,走了很長時間的路,晚上到了一座古寺準備休息,半夜由於睡不著,就出來散步,這時候看見老和尚剛從井裡打了兩桶水,挑在肩上準備往回走,正好看到秀才在一旁。
  • 武則天出上聯:河裡荷花和尚摘來什麼人戴,下聯堪稱千古絕對
    古人崇尚儒家思想,儒家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孩們從小就學習女紅等針線活,等到嫁為人婦就在家中相夫教子,極少的女子能接觸書本成為一代才女。 而且武則天時代,女子對於政事很積極,不少女子都在朝中為官。 武則天的一生除了對權利的追求外,還熱衷於吟詩作對,《全唐詩》中收錄她的詩作46首,而對於對對子同樣很是喜歡。
  • 姑娘一上聯:「相公納妾,娶了少娘,丟了老娘」,下聯太妙了
    這天,王歪才閒來無事,一人來到郊外遊玩,在路經一處農田時,不知怎麼的竟然耍起了橫,愣是欺負農田裡的一位老農夫,且聲音是越來越大,那老農夫是畏懼其勢力,只好賠笑臉道歉,但這舉人仍然不解氣
  • 才女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秀才的下聯讓她害羞低頭,立馬出嫁
    一般而言,「對對子」就是由一個人出上聯,另一個人出下聯或者是有一個人出下聯,另一個人出上聯。這種文字智力遊戲,對於習作古體文十分有幫助,對對子講究上下聯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也不能差太多,講究平仄韻律之美。對對子的水平高低,在古代經常作為考察一個人是否有文學修養的體現。
  • 才女上聯招親:天字出頭為我夫,窮酸秀才出下聯成絕對,俘獲芳心
    她出一上聯為「天字出頭為我夫」,謂其父母從對出下聯的人中挑選一名,父母大喜過望,便四處張貼告示。還聲稱只要是有意向的適齡青年,無論尊卑貴賤,都可以來試一試,只要能夠對出讓她滿意的下聯,就有機會與其永結「秦晉之好」!
  • 才女出對聯招親,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書生智對下聯獲芳心
    張家小公主自幼聰明伶俐,頭角崢嶸,加之張老爺不計成本的培養,到她十幾歲時,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大才女,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一不通,無一不精。 張小姐知書達理,飽讀詩書,最愛吟詩作對,所以她決定用對聯來選擇自己的如意郎君,隔天,張府大門貼出了張家的「擇婿公告」以及張小姐的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聲明只要對出下聯,就有機會成為張家的如意郎君!
  • 才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古代一才女招親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對聯的「陽春白雪」 對聯又叫作「楹聯」,名字由懸掛於廳堂、書房、亭閣楹柱上而來。在古代,一些家境殷實的富足大戶人家,或者是皇親貴胄,他們在廳堂或者書房,都會懸掛一副對聯,通過對聯能夠看出主人的性格特點和平時的喜好等等。
  • 縣令一上聯:穿冬衣,戴夏帽,糊塗春秋,窮秀才一下聯,尷尬極了
    有一次,接到了戊戌變法的領頭人梁啓超的書信,只見書信中寫道:「愚弟梁啓超頓首拜」,這本來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書信語言,但是,這張之洞卻覺得這梁啓超對自己不夠尊敬,自己是堂堂的一品大員,他一個書生,哪有資格跟自己稱兄道弟的,頓時心中甚是惱怒,當場是修書一封,寫了一副上聯,差人送去給梁啓超上聯:披一品衣,報九仙骨,狂生無禮稱愚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