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歐洲第三大牛奶生產國,英國因新冠疫情採取封閉措施以來,大部分咖啡館、餐館關門,由於供求關係發生不匹配,牛奶需求量顯著下降,導致英國出現了大量牛奶產品滯銷的現象。奶農由於無處儲存而每周要倒掉500多萬升牛奶。
近日,來自英國各地的奶農們向媒體分享了他們不得不倒掉牛奶的絕望故事。「我們的奶牛會一直產奶,所以我們必須每天都給它們擠奶,但這些牛奶我們又無處銷售。」
源源不斷的牛奶被直接倒掉,著實令人感到可惜。
有人可能會說,為什麼不停止擠奶?
因為一旦停止擠奶,奶牛非常容易得乳房炎,而後轉化整個乳區壞死,整頭牛也會生病甚至死亡,造成更嚴重的經濟後果。
也有人會問,為何不能把鮮奶做奶粉或其它奶製品呢?
牛奶本身就是個比較特殊的商品,產業鏈比較長,很不好保存,依賴配套服務。如果運輸,加工,終端消費有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導致原奶過剩,只能倒掉。
最重要的是,製成奶粉會影響市場經濟。
「奶農們倒奶是為了確保短期和長期的糧食安全,將有助於穩定當前的現貨價格,而不會造成長期的市場扭曲。」 協會主席彼得阿爾維斯(Peter Alvis)說。
假如現有牛奶製成奶粉,存儲起來,這樣會給產業帶來長期困難。低價的牛奶更會拉低奶製品的價格,在未來上市之時衝擊整個行業,把奶製品企業也拖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