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奶農寧願將牛奶「倒掉」,也不願免費送給窮人?
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就是社會發生「危機」的時候,很多企業亦或是一些富豪,並不會將物資無償捐給「窮人」,例如之前美國經濟「下滑」的時候,美國很多奶農寧願將牛奶倒進河裡,也不願意將牛奶免費送給窮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為什麼資本家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給窮人喝?
資本家把牛奶倒掉也不給窮人喝?很多人的這個思維理念來自於我國的中學教科書曾經論述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問題,當時舉了一個經濟危機中的例子——資本家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願意給窮人喝。現實確實如此嗎?
-
為什麼奶農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降價送人?來向顧佳學習沉沒成本
近期由於疫情的影響,威斯康星州的奶農們忍痛把十萬加侖的牛奶倒入了下水道。那麼既然賣不出去,為什麼不低價出售,或者送給窮人喝呢?薛兆豐曾在書中給出了答案:供需關係決定了商品價格,而不是成本。把牛奶倒掉,這是奶農們為了維護價格而做出的選擇。
-
「倒奶」經濟學——終於明白為何倒掉牛奶也不送人
問題來了,為啥非得把奶倒掉,送人不好嗎?問題又來了,為啥牛奶收購價暴跌,可我買的早餐奶一點沒降價呢? 這兩個疑問也曾一度困擾著我,直到我聽說了張三的故事。 不過他立刻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 「鄉下農民很窮,據我的經驗,每噸500元是他們能夠承受的上限,超過這個價格他們就不買牛奶了。而我們每月牛奶產量是200噸,城裡只能銷掉100噸,為了全部賣掉這些牛奶,我們只能賣500元一噸。好在這樣每月也能賺4萬元。」 「我知道,那為什麼你不只賣給城裡人呢?2000元一噸!鄉下人我們就不供應了。
-
為什麼資本家寧願把牛奶倒河裡,卻不願「低價」給窮人?
問題:為什麼資本家寧願把牛奶倒河裡,卻不願「低價」給窮人?商人重利,這是定律,加入有10噸牛奶,你如果分5噸免費給別人喝,那麼你剩下的5噸也一分錢都賣不上,反而,你把多餘的5噸倒掉,剩下的5噸還能賣一些錢,就是這個道理。
-
做買賣,你要知道「牛奶寧可倒掉也不要免費送人」
相信很多做生意的小夥伴都看過一條新聞,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很多奶農直接將牛奶倒掉也不免費送人。其實這種做法並不是人性的狹隘和自私所導致的,而是源自於商人最基本的利益訴求。牛奶送人所花費的成本要遠高於直接倒掉。因為送給別人的運費誰來拿?
-
在大蕭條時期,為什麼美國農場主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送給窮人喝?
對於這些農場主的行為,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為什麼這些農場主寧願把牛奶倒入到河裡面,也不願意送給那些吃不起飯的窮人呢?就算他們不願意送,但降低價格把這些牛奶賣出去,總比把牛奶直接倒掉好吧? 說到這,很多人可能說這是資本家的本性,他們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提供給窮人,目的就是為了減少市場供應,從而提高牛奶的價格。甚至還有很多人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對這個問題進行長篇大論的探討,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一些資本家眼裡只有錢沒有良知,只管自己賺錢,哪管他人死活。
-
奶牛產的奶,與其倒掉不如白送?
原創 象妹 北美小象君最近,小象君的群裡對於這樣一則新聞引起了討論:然鵝,看了一圈評論,感覺大家都在譴責萬惡的資本主義,「倒掉」成本比「白送」高,所以寧可倒掉,絕不送人。
-
疫情期間牛奶過剩,美國奶農被迫倒掉牛奶!網友:歷史課本重現了
我想很多朋友們初中時候絕對在課本上學過這一幕,大家講的是當資本主義世界發生大蕭條的時候,農民生產的很多牛奶賣不出去,結果怎麼辦?大家只能把白花花的牛奶全部的倒掉。說實話,當時在課本上讀到這一幕的時候啊,我都是很可惜的。
-
資本家把牛奶倒河裡也不分給窮人?我們或誤會了倒牛奶的不是他們
然而你所不知道的是其實這是一個誤會,首先倒掉牛奶的並不是資本家,而恰恰是處於最底層的奶農在經濟危機之前,隨著科技的進步,美國奶農產奶效率也隨之大幅提高。1929年,美國的威斯康星州63%的土地是農場,據統計農場中70%以上是奶牛養殖場。
-
了解完這五個問題,美國奶場倒掉牛奶也不送給窮人,你將徹底理解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倒掉牛奶?在經濟學中大家記住一點"萬物皆供求",在疫情時期或者我們說的蕭條時期,牛奶供過於求,倒掉一部分就可以減少供給,市場就會由供過於求變成供求平衡,價格就不會再繼續下跌,奶農就減少了虧損。什麼?"舉個通俗的例子?"
-
每天倒掉價值過億的牛奶,背後是怎麼樣的邏輯?
一些人給出的評價是:冷血無情,牛奶多麼有營養多麼美味啊,我們還天天被建議要多喝牛奶,說是泡飯沒有營養,不知道張文宏教授看到傾倒牛奶這樣的新聞會不會肉疼,會不會心碎!當年老師這樣跟我們講解:倒牛奶反映的是制度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因為周期性的「生產過剩」,進而發生周期性的經濟危機。
-
英國奶農為什麼要把牛奶倒掉,而不製成奶粉?
作為歐洲第三大牛奶生產國,英國因新冠疫情採取封閉措施以來,大部分咖啡館、餐館關門,由於供求關係發生不匹配,牛奶需求量顯著下降,導致英國出現了大量牛奶產品滯銷的現象。奶農由於無處儲存而每周要倒掉500多萬升牛奶。近日,來自英國各地的奶農們向媒體分享了他們不得不倒掉牛奶的絕望故事。
-
金融危機時,為什麼資本家們寧願將牛奶倒掉,也不免費送給窮人?
奶農無奈痛哭,倒奶殺牛我相信大多數人在中學的的課本裡面都學過,美國在30年代的時候,遇到百年難遇的經濟危機。很多美國農場主都把鮮活的牛奶倒進了河裡。而且時任總統的羅斯福還高價補貼這一行為。其實,除了西方國家在經濟極度蕭條的時候會做這樣的事情外,在中國很多地區也是有發生過這樣的事件的。
-
為什麼經濟一下滑,奶農就要倒牛奶
據美國國家牛奶營銷合作社「美國乳農」公司統計,近期全美每天大約要倒掉270萬至370萬加侖(約1000萬-1400萬升)的牛奶。威斯康星、密西根、賓夕法尼亞等乳製品大州的奶農近期陸續開始把牛奶倒入下水道、池塘、農田等。這一幕是否似曾相識?
-
美國奶農傾倒牛奶背後的無奈與辛酸
一提起將好端端的牛奶傾倒進溝裡河裡,很多人就觸發了少年時的記憶——資本家寧願將牛奶倒掉也不分給窮人。很多上過最無聊透頂最空泛空洞的政治課的小夥伴,大概還會腦補出一張圖片:腦滿腸肥的美國資本家,命令工人把一桶又一桶的鮮奶無情的倒入密西西比河,岸邊卻站著因為經濟危機而挨餓的美國窮人。
-
經濟危機時為什麼奶農寧願把牛奶倒進河裡,也不給窮人?
2014年,也就是三鹿那個事件發生前後,也有奶農倒奶。前幾年歐洲奶農也傾倒過牛奶,只是規模不大。奶農在供應過剩的時候倒奶是符合經濟規律的。奶農不倒奶,在1929年美國那個情況下就意味著自己要挨餓。牛奶無菌包裝是在20實際40年代,在當時牛奶行業的主要生產副產品是煉乳,或者你可以通過巴氏殺菌,低溫儲存7天。這兩種方式都需要高額的成本投入。鮮牛奶是不能直接飲用的(當年某小說家就鬧過這樣的笑話,直接喝生牛乳風險很大)。而降價銷售,其實已經在實施了,1931年1月100磅(90斤)是2.25美元,到了1933年4月是0.99美元100磅(90斤)。
-
為什麼美國倒牛奶,中國西瓜爛地裡,也不送給別人吃?
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飲料之一,被譽為白色血液。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易於人體吸收。還可以做成各種飲料和奶酪等食物,那麼這麼好的牛奶美國為什麼要倒掉呢?
-
中國多地出現奶農倒奶殺牛事件
自從2014年12月15日開始,孟家的牛奶突然賣不出去了,從那天開始,他們家一天要倒掉1300多斤新鮮牛奶。 當天早上,孟慶德和他的送奶車被擋在了公司門外。「他們就說不收奶了,以後也不收了。」圖為餵食奶牛的胡蘿蔔。
-
美國受疫情影響,無人購買牛奶,奶農把數萬計的牛奶倒入下水道
2020年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全球各行各業都遭受了不小的打擊。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牛奶幾乎成了每個家庭的必備品。因為牛奶的營養價值很高,老少皆宜。截止到4月7日美國感染人數達到了368376人,昨日新增30205人。美國的牛奶行業也遭受著巨大的打擊,受疫情影響,無人購買牛奶,奶農把數萬計的牛奶倒入下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