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地出現奶農倒奶殺牛事件

2021-01-15 騰訊圖片

2015年1月9日,江蘇丹陽,牛奶滯銷,奶農孟凡森一家的牛奶生意進入了寒冬,每天要倒掉1300斤鮮奶。圖為孟凡森和家人把奶桶裡的牛奶倒掉。萬凌雲/CFP

自從2014年12月15日開始,孟家的牛奶突然賣不出去了,從那天開始,他們家一天要倒掉1300多斤新鮮牛奶。

2008年時,孟慶德將50多頭奶牛從常州搬到了丹陽。這位來自徐州的養牛專業戶已經從事奶牛養殖多年,從一開始的十幾頭牛,逐漸發展到50多頭。圖為孟慶德家的奶牛棚。

孟慶德是康力乳品公司的5家供貨商之一。雖然雙方沒有籤訂合同,但此前的6年多時間裡,牧場與公司之間的生意一直很穩定。這種穩定在2014年12月15日被打破了。當天早上,孟慶德和他的送奶車被擋在了公司門外。「他們就說不收奶了,以後也不收了。」圖為餵食奶牛的胡蘿蔔。

20多天過去,孟家已經倒掉了數萬斤牛奶,一小部分被他們倒進了小牛的食槽,大部分被倒進了荒地、河流和水溝,另一部分,他們免費送給了附近一戶養豬者。農們走投無路,曾經找到丹陽市政府,分管副市長符紅海表示這是市場經濟,讓他們去找市場。而丹陽市農委也表示,這是企業行為,他們無權幹涉。

1月8日,廣州,位於南沙區欖核鎮的一家散戶奶牛場因至今仍未找到接收牛奶的奶製品公司,故隔兩天就要把產出的牛奶倒掉。由於國際奶價暴跌而引發的國內倒奶、殺牛潮如今已經蔓延到廣東。羊城晚報記者採訪發現,目前廣州番禺、佛山三水、惠州博羅、珠海等地從1月1日起已經紛紛出現奶農賣牛、倒奶的現象。奶農每天倒奶超過20噸。這在廣東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鄧勃 吳梓鴻/CFP

記者採訪了解到,「倒奶殺牛」現象蔓延至河北、內蒙古、黑龍江等北方主產區,主要發生在散戶中間。「這一輪『倒奶殺牛』相比以前有所加劇,多個地區都出現了。2014年年底,連奶源最欠缺的廣州也出現奶農棄養,這在15年來還是首次。

奶牛的飼養周期遠比雞、豬等畜禽長,養2年多才能產奶,存欄基數一旦下降很難恢復,而國內的上遊養殖鏈如果斷裂,下遊加工企業就會被國外控制。數據顯示,去年以來國際奶粉價格持續走低,同樣1噸進口奶粉,到岸價比國產奶粉平均低1萬元左右,乳品企業更願用進口奶粉作為加工原料,對國內生鮮乳的依賴明顯減少。

1月9日,河南省新鄉市一養殖小區,奶農用鮮牛奶澆地,這一養殖小區每天有一噸牛奶倒進下水道。媒體分析,除了食品安全質量方面的原因外,與乳品企業對接不力也是導致牛奶滯銷的另一原因。此外,進口奶粉大量進入市場造成本地牛奶銷量下降,致使銷路受阻。何新/CFP

1月9日,河南省新鄉市一養殖小區擠奶廳,奶農把賣不掉的鮮牛奶直接排入下水道。

1月9日,河南省新鄉市一養殖小區擠奶廳,奶農把賣不掉的鮮牛奶直接排入下水道。

1月7日,由於收購量急劇下降,北京延慶縣大榆樹鎮下辛莊村的奶牛養殖戶每天將上千斤白花花的牛奶倒進水溝。 法制晚報 付丁/CFP

記者走訪發現,由於收購量急劇下降,延慶縣大榆樹鎮下辛莊村的奶牛養殖戶每天將上千斤白花花的牛奶倒進水溝。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產能過剩,在乳業專家看來,收購標準提高,乳製品生產企業自身牧場增加,進口奶粉大量進入市場造成國產牛奶銷量下降是奶農倒奶或賣牛的主要原因。

相關焦點

  • 中國也曾出現多地「倒奶殺牛」事件
    2015年 中國多地發生奶農「倒奶」殺牛事件誰也沒想到,「倒奶」成為2015年開年的一個熱詞。新年伊始,關於奶農、奶企殺牛倒奶的新聞層出不窮。尤其是視頻新聞中,奶農眼裡噙滿淚水將鮮奶倒進下水道的畫面直擊人心。
  • 「奶農倒奶」事件 農業部緊急處理「賣奶難」
    (京華時報記者 徐曉帆 攝)據新華社電,針對近期「賣奶難」問題,農業部昨天表示,將通過協調乳品企業增加收購、啟動奶業生產監測、加大政策扶持和救助力度,全力以赴處理「賣奶難」,保護奶農利益、穩定奶業生產。1月8日,農業部與伊利、蒙牛等重點乳品企業奶源負責人進行協調,督促企業做好生鮮乳收購工作,穩定中小牧場和養殖戶小區的奶價,保護奶農利益。
  • 莫讓「倒奶殺牛」成奶農夾縫生存的代名詞
    (1月6日新京報)  河北地區「倒奶賣牛」事件僅僅是奶農困境的冰山一角,與此同時山東、青海等地也輪番上演「倒奶殺牛」劇情,這反映出奶農的被逼無奈與生存之艱。  此次傷農事件的直接原因在於「過山車式」的鮮奶市場價格,但回顧市場卻發現,一邊是銷售火熱的鮮奶市場,另一邊是倒奶殺牛的辛酸奶農。
  • 誰在逼中國奶農倒奶:常溫奶外國品牌就有近百個
    中國奶業協會理事、廣東省奶業協會副會長王丁棉。        近期國內部分地區發生「賣奶難」問題,出現奶農倒奶事件。農業部日前也緊急下發通知,要求各級地方農牧部門採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協調處理「賣奶難」。
  • 專家:中國奶農倒奶與資本主義倒奶有本質區別
    原標題:專家:中國奶農倒奶與資本主義倒奶有本質區別   相似事件 本質區別   從2014年底到2015年初,我國多地乳企拒絕或者減少收奶,奶農「倒奶」的報導頻頻見諸報端,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回顧歷史,很容易讓人想到,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美國,曾經發生過類似的倒奶事件,類似的一幕在近一百年後的中國再次上演,是否意味著當今中國的經濟正在走當年美國經濟危機的「老路」?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 奶農倒奶很尋常,非「萬惡的資本主義」獨有 今日話題
    「倒牛奶」成為幾代人對西方資本主義的最直觀印象我們的課本想表達的意思是,英美等國的資本主義經濟體制,會造成周期性的「生產過剩」。結果,一面窮人在挨餓,一面農場主卻在傾倒牛奶。「社會財富的浪費令人髮指」,所以說資本主義制度是腐朽的。
  • 奶農「倒奶殺牛」事件持續發酵引發熱議
    ,倒奶殺牛……進入2015年,各地奶農「倒奶殺牛」風波持續發酵,引發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事實上,「倒奶殺牛」事件在2014年已有發生,但進入2015年之後,反而呈現愈演愈烈之勢:國內主要奶源地青海、河北、山東等地密集曝出多樁奶農倒奶乃至殺奶牛事件。連奶源最欠缺的廣州,今年也罕見地出現了10餘戶奶農棄養現象。「南方牧場本身就少,奶源多年緊缺,這樣的情況15年來還是第一次。」廣東省奶業協會顧問、原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王丁棉語氣凝重。
  • 又現「奶農倒奶」?真相是這樣的……
    微信公眾號/頭條號:【智農互聯】今年年初,一則奶農倒奶的視頻流傳於網絡。視頻顯示,幾個奶農在馬路旁的綠化帶傾倒罐車中的牛奶,而旁邊的大樓赫然寫著「衛崗乳業」。後經記者調查了解,這是來自山東臨沂的奶農,與衛崗乳業籤有供應協議。
  • 全國多地罕見齊現賣奶難 奶農一日倒奶數百斤
    中新網1月15日電(生活頻道 劉旭輝)2015新年伊始,我國多地出現「賣奶難」,多地奶農因為鮮奶滯銷不得已「倒奶殺牛」。  鮮奶餵豬、澆麥地 各地輪番上演「倒奶殺牛」  此次「奶剩」重災區,主要集中在河北、山東、內蒙等產奶大省。日前有媒體報導,河北省部分奶牛養殖小區所產鮮奶遭受限量、拒收,部分奶農平均每天倒掉的鮮奶達200斤。有的奶農甚至直接把鮮奶以每斤五毛錢的價格賣給養豬戶,不過,這也未能緩解庫存壓力。
  • 鮮奶收購價格一路下跌奶農狂倒奶 為何超市鮮奶價格紋絲未動
    2015年1月7日訊,鮮奶收購價格一路下跌,奶農開始倒奶,甚至把剛剛懷孕的奶牛賣掉……這樣的局面出現在河北、山東等地方。上遊鮮奶價格為何下跌?奶農為何倒奶?下遊產品能夠降價?為此,記者進行了追蹤採訪。
  • 衛崗乳業現「奶農倒奶」 原奶過剩引利益之爭?
    在液態奶銷售旺季來臨之時,奶農倒奶事件再次出現。近日,有知情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爆料,有大批奶農在南京衛崗乳業公司樓前維權,並將運來的原奶當場傾倒。倒奶鬧劇始末近日,一則奶農倒奶的視頻流傳於網絡。視頻顯示,幾個奶農在馬路旁的綠化帶傾倒罐車中的牛奶,而旁邊的大樓赫然寫著「衛崗乳業」。事後,記者聯繫到事件的當事人。根據當事人的說法,此次維權的奶農大部分是山東臨沂、江蘇徐州一帶的牧場主,這些奶農與衛崗乳業籤有長期的供應協議。
  • 楊靜:「倒奶」事件 相似事件 本質區別
    原標題:「倒奶」事件怎麼看? 從2014年底到2015年初,我國多地乳企拒絕或者減少收奶,奶農「倒奶」的報導頻頻見諸報端,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記者調查:倒奶殺牛 國產乳業何去何從
    央廣網北京1月1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導,新年伊始,多地倒奶的新聞卻屢見報端,奶農不得不將賣不掉的鮮奶倒掉,甚至把剛剛懷孕的奶牛賣掉。  奶農倒奶殺牛,中國牛奶已過剩?  在河南商丘梁園區西劉村的牛奶養殖小區旁,養殖戶趙秀麗正在倒掉剛剛擠出的新鮮牛奶。
  • 奶農「倒奶殺牛」,誰是肇事者?
    「留著賣不掉,倒了又可惜,每天只好把多出來的牛奶拉到敬老院送愛心。」山東省東營奶牛養殖戶在接受@錢江晚報採訪時,和當下中國200萬奶農一樣滿心惆悵。他們正在面對的,是一場席捲全國的「倒奶潮」——最近一段時間,北京、內蒙古、山東、河南、江蘇、廣東等地,接連曝出奶農倒奶事件,並且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
  • 河北部分奶農開始倒奶 用奶餵豬甚至賤價賣牛
    尤 蕾攝新華網10月7日報導 自9月初,「三鹿事件」暴發以來,企業對鮮奶的需求量大大降低,無奈之下,河北一些奶農只能把剛擠出的奶倒掉、餵豬,甚至有人開始賤價賣牛。面對如此情況,這些靠養牛供奶為生的奶農們不僅承受著巨大的經濟損失,也承受著壓力與誤解,心裡有說不出的苦惱。
  • 多地奶農倒鮮奶現象仍持續 收購價每公斤僅1元
    奶比水賤 倒奶殺牛風波久難平息  奶農遭遇乳業轉型陣痛  養了幾十年奶牛的山東奶農裴樹克去年經歷了人生中第一次「倒奶」。「200多公斤牛奶,『譁』地一下全倒在地上,我長這麼大都沒見過,那眼淚掉得……」回憶起當時的情況,兩鬢有些斑白的裴樹克仍難抑淚水。  然而,裴樹克和他的同行們並未料到,「倒奶」只是個開始。2014年年底以來,國內奶牛養殖戶殺牛棄養現象頻頻出現。《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北京、山東、陝西等多地採訪發現,由於原奶價格低迷,一些地區傾倒鮮奶、賣牛宰殺現象仍在持續,部分養殖戶損失慘重。
  • 奶農倒奶殺牛背後:專家稱乳企不能一味走高價戰略
    不過,近萬公裡之外的中國乳業市場,並沒有因為這個數字而興奮,反而是部分地區奶農「倒奶殺牛」的局面。        繼《第一財經日報》記者2014年9月對山東膠東半島奶農困局率先報導後,深受進口奶粉衝擊的國內奶牛養殖現狀備受業界關注。
  • 社會主義「倒奶」和資本主義「倒奶」有何不同?
  • 疫情期間乳企收奶「難」 13省出現奶農倒奶現象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疫情期間乳企收奶「難」: 全國13省出現奶農倒奶現象,牧場發出「斷糧」預警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金曉巖 北京報導「信息顯示,截至2月7日,13個省份出現倒奶,半數以上的奶牛養殖場出現飼料短缺,大型乳品加工廠開始噴粉,企業銷售同比下降。」
  • 「倒奶」與「媚眾」是怎樣發生關係的
    原標題:「倒奶」與「媚眾」是怎樣發生關係的   近期「倒奶」事件,散戶奶農是倒奶主角。據行業統計數據,中國原奶年需求量在4000萬噸左右,2014年散戶奶農提供的原奶約400萬噸,其市場佔有率約10%。因此,此次「倒奶」,是一次非典型的供給過剩事件。由於事關奶農生存,有關政府部門應主動尋找一個最大公約數,有效保護奶農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