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9日,江蘇丹陽,牛奶滯銷,奶農孟凡森一家的牛奶生意進入了寒冬,每天要倒掉1300斤鮮奶。圖為孟凡森和家人把奶桶裡的牛奶倒掉。萬凌雲/CFP
自從2014年12月15日開始,孟家的牛奶突然賣不出去了,從那天開始,他們家一天要倒掉1300多斤新鮮牛奶。
2008年時,孟慶德將50多頭奶牛從常州搬到了丹陽。這位來自徐州的養牛專業戶已經從事奶牛養殖多年,從一開始的十幾頭牛,逐漸發展到50多頭。圖為孟慶德家的奶牛棚。
孟慶德是康力乳品公司的5家供貨商之一。雖然雙方沒有籤訂合同,但此前的6年多時間裡,牧場與公司之間的生意一直很穩定。這種穩定在2014年12月15日被打破了。當天早上,孟慶德和他的送奶車被擋在了公司門外。「他們就說不收奶了,以後也不收了。」圖為餵食奶牛的胡蘿蔔。
20多天過去,孟家已經倒掉了數萬斤牛奶,一小部分被他們倒進了小牛的食槽,大部分被倒進了荒地、河流和水溝,另一部分,他們免費送給了附近一戶養豬者。農們走投無路,曾經找到丹陽市政府,分管副市長符紅海表示這是市場經濟,讓他們去找市場。而丹陽市農委也表示,這是企業行為,他們無權幹涉。
1月8日,廣州,位於南沙區欖核鎮的一家散戶奶牛場因至今仍未找到接收牛奶的奶製品公司,故隔兩天就要把產出的牛奶倒掉。由於國際奶價暴跌而引發的國內倒奶、殺牛潮如今已經蔓延到廣東。羊城晚報記者採訪發現,目前廣州番禺、佛山三水、惠州博羅、珠海等地從1月1日起已經紛紛出現奶農賣牛、倒奶的現象。奶農每天倒奶超過20噸。這在廣東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鄧勃 吳梓鴻/CFP
記者採訪了解到,「倒奶殺牛」現象蔓延至河北、內蒙古、黑龍江等北方主產區,主要發生在散戶中間。「這一輪『倒奶殺牛』相比以前有所加劇,多個地區都出現了。2014年年底,連奶源最欠缺的廣州也出現奶農棄養,這在15年來還是首次。
奶牛的飼養周期遠比雞、豬等畜禽長,養2年多才能產奶,存欄基數一旦下降很難恢復,而國內的上遊養殖鏈如果斷裂,下遊加工企業就會被國外控制。數據顯示,去年以來國際奶粉價格持續走低,同樣1噸進口奶粉,到岸價比國產奶粉平均低1萬元左右,乳品企業更願用進口奶粉作為加工原料,對國內生鮮乳的依賴明顯減少。
1月9日,河南省新鄉市一養殖小區,奶農用鮮牛奶澆地,這一養殖小區每天有一噸牛奶倒進下水道。媒體分析,除了食品安全質量方面的原因外,與乳品企業對接不力也是導致牛奶滯銷的另一原因。此外,進口奶粉大量進入市場造成本地牛奶銷量下降,致使銷路受阻。何新/CFP
1月9日,河南省新鄉市一養殖小區擠奶廳,奶農把賣不掉的鮮牛奶直接排入下水道。
1月9日,河南省新鄉市一養殖小區擠奶廳,奶農把賣不掉的鮮牛奶直接排入下水道。
1月7日,由於收購量急劇下降,北京延慶縣大榆樹鎮下辛莊村的奶牛養殖戶每天將上千斤白花花的牛奶倒進水溝。 法制晚報 付丁/CFP
記者走訪發現,由於收購量急劇下降,延慶縣大榆樹鎮下辛莊村的奶牛養殖戶每天將上千斤白花花的牛奶倒進水溝。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產能過剩,在乳業專家看來,收購標準提高,乳製品生產企業自身牧場增加,進口奶粉大量進入市場造成國產牛奶銷量下降是奶農倒奶或賣牛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