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月12日,「2014年非洲英語國家水情自動測報系統設計與建設研修班」在長沙開班。)
(中南院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院工會主席伏愛萍講話。)
(來自烏幹達、蘇丹、加納等非洲英語國家的16名官員將接受水資源開發與利用、水情自動測報系統的建設及工作流程等方面培訓。)
紅網長沙5月12日訊(記者 劉玉先)今天上午,由商務部主辦、中國水電顧問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南院)承辦的「2014年非洲英語國家水情自動測報系統設計與建設研修班」在長沙開班。
接下來的半個月,來自烏幹達、蘇丹、加納等非洲英語國家的16名官員將在此接受水資源開發與利用、水情自動測報系統的建設及工作流程、水情自動測報系統的運行管理及防洪減災的作用、汙水處理電氣與自控系統的設計等專業領域開展研討和交流。研修班還將組織學員到桃源水電站、山東青島引黃濟青工程進行參觀考察。
中南院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院工會主席伏愛萍介紹,中南院有著20餘年水情自動測報系統的建設經驗,是我國水情自動測報領域一家具有雄厚技術實力的公司,在水情自動測報系統的設計與建設方面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每年汛期,江河流域都可能遭受洪水的威脅,防洪抗災成為江河兩岸人民必做功課。提前知道每次洪峰到來的時間和流量,對於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水情自動測報系統替代了傳統的人工報訊方式,為防汛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本期研修班也是中南院舉辦的數期援外培訓中的精品班,旨在幫助發展中國家人民共享這一先進技術,共同研討和交流如何改進水情自動測報方式,提高水情自報水平,防患洪災,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湖南省商務廳進出口公平貿易處副處長李鵬表示,水情監控和防洪減災工作一直湖南汛期工作的重點,通過多年的實踐和科研,湖南「水情自動測報系統」的研發與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有不少可供借鑑的經驗。
他希望,各位外國朋友積極參與各項研修活動,希望大家把各自國家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帶到研修班上來,互相交流,取長補短,使研修班不僅成為相互學習的場所,更成為搭建友誼的橋梁和深化合作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