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預產期的臨近,孕媽媽的心中也是越來越緊張。很多新手媽媽不知道入院待產前,自己的待產包裡應該準備些什麼物品。昨天的文章裡,我們分享了待產包裡的6類雞肋物品,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待產包裡的十大件,一個也不能少,少一個媽媽都要多受罪。
待產包裡的物品根據使用者的不同,我們分為媽媽用品和寶寶用品,媽媽可以列個小單子,避免疏漏。
1、私人物品
生孩子嘛,下體多多少少都會有所損傷,所以一定要多準備一些產婦護理墊、棉質內褲、夜用衛生巾。產後護理墊第一天用的多點兒,一般需要3片,之後每天一片就差不多了。衛生巾也要多備一些,基本上是一天一包。內褲的話根據實際情況,嚴重時一天多換幾次,不嚴重一天一次就可以。
2、一次性內褲和刀紙
這個組合和第一個作用一樣,不過適用於產後當天,用來清潔惡露的。產後第一天,惡露量比較大,建議媽媽及時更換。這些物品使用時間短,更換頻繁,建議媽媽可以多備一點。
3、洗漱用品
這裡咱們只說3個比較關鍵的物品,其他的不說你也會帶的。第一個是臉盆要帶兩三個,方便媽媽清洗不同的部位。再一個是毛巾也要帶兩三條,洗臉盆不能混用,毛巾當然也不行。最後一個是帶夾子的晾衣架,方便晾曬寶寶的衣服。
在這裡提醒孕媽們,待產時準備的睡衣最好是對襟的,一定不要是鑽頭的。主要是擔心生完孩子後,鑽頭這個動作有點難,你不一定能做到。
4、吃飯的傢伙
俗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雖說生娃是大事,媽媽還是需要吃飯喝水的。產婦的餐具要求不大,但是喝水的杯子就有要求了,記得一定要帶吸管哦。因為產後活動不便,使用一般的杯子很不方便,帶吸管的就舒服很多。
1、包被
包被是媽媽一定要準備的,分娩前醫生會管家人要的。分娩結束後,醫護人員會給寶寶簡單清洗一下,然後就會用包被包起來。這樣不但可以讓寶寶保持正常體溫,還可以讓寶寶保持一個舒服的姿勢。除此之外,媽媽抱著的時候也會比較方便。不過有些好點的醫院會提供包被、嬰兒衣服,入院前要詢問清楚了,避免買多了浪費。
2、小褥子
媽媽在準備小褥子、小毯子或者薄被的時候不要選太厚的,醫院都開空調的。如果選得太厚,別說夏天,冬天都用不上。
3、寶寶衣服
給寶寶準備3套嬰兒衣服,最好是連體的,夏天記得更換勤一點,寶寶也喜歡清爽的感覺。
4、尿不溼
寶寶一出生就要使用尿不溼,建議不要用尿布了,真想用回家再說,畢竟在醫院洗曬不方便。新媽媽注意了,尿不溼是分型號的,新生兒使用的是NB的,買大了會漏尿的。
5、奶瓶和奶粉
寶寶出生以後,不是所有的媽媽當天就會有母乳的,這時候就要讓寶寶吃奶粉了。媽媽入院前要買一罐奶粉和奶瓶備用。我生娃的時候,就有一個媽媽忘記了準備這些,大半夜的爸爸挨個敲門借奶粉。
6、棉柔巾
棉柔巾的用處很多,不過很多產婦更喜歡溼紙巾+紙巾的組合。不過醫生還是更推薦棉柔巾,蘸點水後媽媽寶寶都能用,畢竟溼紙巾裡含有酒精,會刺激寶寶的皮膚。
1、身份證/戶口本
去醫院的時候,最好夫妻二人的身份證和戶口本都帶著,沒有這兩樣東西,別說生娃,你啥也做不了。有的醫院還會要結婚證和準生證,有的醫院不要,這個需要提前問問了。
2、孕檢手冊
孕檢手冊裡面記錄著你在懷孕期間的所有檢查記錄,這個一定要帶著,雖說醫院系統已經聯網了,不是還有個萬一嗎,肚子裡那位想出來的時候,人家也不等啊。
3、銀行卡
去醫院前,最好帶一部分現金,再帶一張銀行卡。如果順產的話,費用不高,兩三千就搞定了,如果要是剖腹產,就需要刷卡了。
這就是我認為待產包裡的幾個必需品,雖然東西有點多,但真的一個也不能少,真的都會用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