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醫生提醒:冬季溫度較低,產婦血管會處於收縮狀態,雖然可以減少熱量散失,但同時也會加重心臟負擔,不利於分娩。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不少媽媽都不希望在冬天生寶寶,畢竟冬季天氣寒冷乾燥,對產婦和寶寶來說都沒有那麼合適。
但和大家想的不同,冬季正是「生產的高峰期」,有很多寶寶都在冬天扎堆出生,預產期在冬天的媽媽一定要提前備好待產包,不要到時候再手忙腳亂。
佳音家的寶寶馬上就要一歲了,每次回想起生寶寶她都要捏一把汗。佳音本來是1月份的預產期,但寶寶卻提前一個多月就出生了。
她起初以為只是假性宮縮,但沒想到宮縮越來越強,她意識到不對勁叫了老公急衝衝的去了醫院,可是佳音還沒來得及準備「待產包」。
老公只能在醫院旁邊的商店裡東拼西湊的買了一些必需品,就這樣這對小夫妻「兵荒馬亂」的迎來了寶寶的降生。
預產期:是醫生根據孕婦末次月經的時間大致推測出的分娩時間,有調查發現只有5%的產房在預產期當天生產。
準備待產包首先要看預產期,一般來說29%的產婦都會在預產期的前後3天內生產。
但也有10%的產婦會早於孕38周或晚於孕42周,所以孕媽們一定要做好兩手準備,提前準備好待產包,以免到時候手忙腳亂。
建議寶媽們:提前2個月就準備待產包,把準備好的東西列在紙上,以免時間過長忘記自己都準備了什麼東西。
NO.1 證件類:
提起待產包很多人會想起產褥墊、奶瓶、尿布這樣的母嬰用品,但其實證件才是最必不可少的。
建議孕媽提前準備好一個「文件袋」,把母子健康手冊、準生證、身份證、戶口本、結婚證、醫保卡等必要證件都提前放進去。
當然「錢袋子」也不能忘,雖然現在多數醫院都支持手機支付了,但還是建議寶媽們提前準備一點現金,以備不時之需。
NO.2 寶媽必需品:
首先衛生用品一定是必不可少的:產褥墊、刀紙、溼巾、月子帽、一次性內衣褲和睡褲等,以防惡露外流弄髒床褥。
另外也可以準備哺乳內衣方便寶媽給孩子哺乳,另外還有吸奶器和防溢乳墊都要提前備好,防止奶水過多。
日常用品像洗漱用品、換洗的衣物也不要忘帶,畢竟媽媽還要在醫院住上好幾天呢。
NO.3 寶寶必需品:
寶寶的東西也不少,可以提前準備小罐奶粉和奶瓶,以防媽媽母乳不足;
紙尿褲可以先買兩三包NB碼(<5kg)的,等寶寶出院後就可以換成S碼(3-8kg)了。
寶寶的衣服也是待產包的重點,衣物的面料一定要選擇純棉、親膚的,可以準備2-3套分體的和尚服,方便寶寶穿脫。
還要準備2-3條包被,也是一樣要選擇親膚的,注意寶寶的衣服一定要事前清洗,儘可能減少寶寶過敏的可能,還有一些寶寶可能用到的棉籤、方巾等也要提前備好。
預產期在冬天的媽媽,待產包一定要多放這3樣東西,少一樣孕媽和寶寶都可能「遭罪」。
1)棉拖鞋
媽媽們生產後體力消耗較大,手腳常常會感覺到很涼,孕媽在準備待產包的時候,可以準備厚襪子和一雙帶跟的棉拖鞋,關鍵時刻真的很有用。
2)溫奶器和恆溫水壺
冬天低溫較低,擠出來的母乳很快就會涼透,準媽媽可以提前準備一個溫奶器,把乳汁加熱後再餵給寶寶。
另外一些新手爸媽掌握不好溫度,也可以準備恆溫水壺,衝奶粉時更加方便。
3)恆溫(厚)睡袋
如果醫院溫度能保持在20℃以上,寶媽們給寶寶準備0.5~1.0tog的小號睡袋就可以了,但如果醫院的溫度達不到20℃,那麼就要準備更加保暖的2.5tog的睡袋了。
糖果媽媽今日話題:各位寶媽來說說,你覺得備產包最必不可少的一樣東西是什麼?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