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圳要建世界級森林城市
上周五,深圳市城管局召開全市園林與林業工作會議。記者獲悉,深圳森林城市建設的總體目標是要建設世界級森林城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將通過實施世界著名花城三年行動計劃,大力推進「四季花城,生態花城,人文花城」建設,通過營造花景觀、提升花產業、培育花市場、傳播花文化,增加城市綠化層次和色彩,豐富城市文化內涵和底蘊。
至2019年底,全市將建成30條以上的「花卉景觀大道」、20個以上的「花卉特色公園」、219個花漾街區、438個街心花園,初步塑造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花繁四季,彩繪鵬城」的花城景象。
營造大尺度山林花海景觀
根據三年行動計劃,深圳將通過科學規劃,合理搭配,構建一批花卉主題的生態景觀林,形成大尺度生態花海景觀。重點打造梧桐山毛棉杜鵑花海、三洲田梅園花海、聚龍山四季花海等特色山體景觀。
同時,開展97.1公裡的生態景觀林帶建設工作,對已完成建設的生態景觀林帶,增加為期三年的撫育管護。打造多層次、多樹種、多色彩的景觀效果,形成「結構優、健康好、景觀美、功能強、效益高」的生態景觀廊道網絡。
此外,對全市6000公頃純相思林、純桉樹林等,分期分批進行混交林改造。
每個區每年新建一條主題花卉景觀大道
按照「一路一花」的思路,每個區每年新建一條主題花卉景觀大道,改造提升一條主題花卉景觀大道。選用優良開花喬灌木,以大色塊、組團式種植開花苗木,進行綠地美化,結合微地形處理,打造一批園林綠化精品,讓道路和各類公共節點成為花的海洋。
此外,每個區每年還將新建一個特色花卉公園,突出公園「主題花卉一園一特色」。在公園臨街區域,營造色彩豐富濃烈、視覺衝擊力強的花帶、花境、花田,增加公園景觀的觀賞角度,並對公園原有園林景點進行整體花景提升。
未來三年,每個街道每年打造一個花漾街區、兩個街心花園。選擇人流密集的商業、金融街區,通過懸掛立體花籃、放置組合花箱和立體花壇小品等方式,營造時尚精緻花漾街區。
首批建設8個特色主題公園
近年來,深圳踴躍建設「公園之城」,全市目前建成各類公園911個,是全國公園最多的城市之一,樹立了「天然公園—城市公園—社區公園」三級公園體系,做到了「出門見綠、500米見園」。在建設 「公園之城」的基礎上,深圳還將分期分批建設特色主題公園。
首批啟動的8個特色主題公園是:由市公園管理中心負責的特色主題公園有國際友城公園、深圳百花園和武術公園。其中,國際友城公園選址中心公園。深圳國際園林花卉博覽園將打造成為「深圳百花園」。武術公園選址大沙河苗圃,為武術愛好者提供交流和練習的場地,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武術文化。
寶安區負責的有深圳航天公園,選址寶安羅田森林公園,體現「航天精神」和「創新精神」;南山區負責的有深圳人才公園,選址南山區後海公園,紀念為深圳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才;龍華新區負責的有深圳竹文化公園(石陂山文化公園)和新彩青少年極限運動公園。竹文化公園選址龍華石陂山文化公園,由國際竹藤中心提供技術支持。新彩青少年極限運動公園選址新彩隧道北口上蓋,成為滑板、小輪車、攀巖等時尚極限運動公園;福田區負責的有香蜜公園(玫瑰園),展示玫瑰的品種、形態、色彩、文化內涵。
力爭三年建成國家森林城市
截至2015年底,深圳全市森林覆蓋率40.92%,各類公園總數達911個,各項森林資源和生態指標均位列國內大中城市前列,先後獲得「國家園林城市」、「世界花園城市」和「中國人居環境獎」等稱號。
去年底,深圳正式啟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力爭用三年時間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目前,深圳市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已通過專家評審和市政府批准,深圳市將按照規劃確定的方向和路徑,加大森林公園、溼地公園、特色公園的建設力度,實施森林生態修復工程,大力推進國土綠化,不斷創新自然教育模式,向著世界級森林城市和世界著名花城的目標邁進。(記者 文燦)
(責編:陳育柱、王星)
深圳龍崗端出「民生大盆菜」深圳市龍崗區「社區民生大盆菜」入選「2015年度中國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數據顯示,「社區民生大盆菜」自實施以來,在2015年民生投入和2014年基本持平的情況下,龍崗區民生投訴下降了40%。【詳細】
「晚八點」點亮深圳羅湖、南山、中心三大書城均處於各區的中心區域,多年來累計接待讀者近3億人次,銷售圖書近1.5億冊、總額33億元,舉辦各類文化活動1萬多場,為深圳市民提供了一個低門檻、高品位的文化生活去處,成為深圳名副其實的文化客廳。【詳細】
問題跑道,除了標準還缺啥「首先要改變現有的招標制度。」業內人士認為,如果不能建立更科學的項目投資管理方式,一味以「誰便宜買誰」為採購標準,問題跑道很難杜絕。「畢竟一分錢一分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