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棲霞區仙林街道辦事,隨處可見各類黨員作風警示牌、提示卡,這是仙林街道強化作風建設的縮影。近年來,仙林街道狠抓基層組織作風建設,通過「經常抓、見常態,深入抓、見實效,持久抓、見長效」,不斷鞏固和提升作風建設水平。今年年初,街道榮獲南京市機關作風建設「標兵街道」稱號。
持之以恆抓作風,是街道各項工作順利推進的有力保障。街道各分管領導在網格內至少每月開展一次作風建設的談心談話,每周至少對班子成員提一次作風建設要求,並形成制度機制長期堅持。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社會管理條塊分割往往給基層帶來沉重壓力。幹部沉下去,服務送上門。街道變「條塊分治」為「網格集成」,成為網格化社會治理的先行者。全體人員下網格、進家門,讓「管事的人」來到居民家中,把服務送到群眾身邊。
「網格就是我們的辦公室。街道社區幹部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到自己的網格看看『一畝三分地』有什麼情況、聽聽居民有什麼反映。」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前居民抱怨街道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實施「網格 服務」後,街道156名機關幹部、社區人員和上千名黨員志願者全部下沉網格,每天進行巡查,每月至少上門服務一次,一級帶著一級幹,一級做給一級看,每人每天都處於「上網上線」狀態。
比如,街道下決心清理地下室安全隱患,一開始住在地下室的居民有過牴觸。街道幹部下沉,逐戶走訪,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幫扶子女就業、調解家庭矛盾等,有的街道幹部一個人就跑了上百戶。攻堅10個月,踏實的工作作風,讓老百姓從不理解到理解,街道也成功解決了地下室安全問題。
幹部下沉到群眾中,街道依靠群眾監督幹部。街道常態化開展「進萬家門、訪萬家情、送萬家暖、結萬家親」的「四萬走訪」活動,走訪轄區3.2萬戶家庭和1700多家駐街單位過程中,「訪」出了一批熱心志願者。上千名志願者組成「萬家歡」服務隊開展小區巡邏互助,同時也成為各個網格的監督員。網格員有沒有及時下網格、遇到問題是推諉還是解決等,都在志願者的監督範圍內。
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加強幹部管理,改進工作作風,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優化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使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南報融媒體記者 餘夢嬌
通訊員 王海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