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大學文學院的大一學生歷時十天,完成了對馬鞍山市「城市悅書房」的調研活動,此次活動隸屬於安徽大學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項目。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同屬於馬鞍山地區的五位安大文學院學生,利用暑期時間,「雲端」集合為「詩悅」分隊,採用線上「雲問卷」與線下調研相結合的方式,在做好疫情防控及個人保護的前提下,以「詩城新時代,『悅』讀新發展」為主題,對於馬鞍山市的城市悅書房公益項目進行了多方位的走訪與調研活動。
政府助力,文化惠民
馬鞍山市市政府聯合市圖書館重點打造了「城市悅書房」項目,自2017年啟動至今已經建立了25家,圖書館負責配送圖書,並提供自助借閱機等電子化設備,2018年,「城市悅書房」被列入馬鞍山市十大「為民辦實事」項目。這些分布於三區三縣的「城市悅書房」以其為市民營造「15分鐘閱讀圈」的區位優勢,打通了文化惠民的「最後一公裡」,豐富了廣大市民的文化生活,是創新公共文化服務內容的一次有力嘗試。
安大文學院的「詩悅隊」分為雨山小隊,花山小隊和和縣小隊,就地展開調查活動,對本地市民及各轄區城市悅書房管理人員、圖書館館長、文旅體局相關工作人員以及社區工作人員進行了問捲髮放、實地採訪等多種形式的調研,該團隊發現悅書房的公益性更能凸顯閱讀的本質,讀者更能沉靜下來專心閱讀,但目前宣傳力度還不夠,相關的沙龍、講座等常態化的文化活動還未形成,「城市悅書房」在市民中的普及度還有待加強,需要政府力量與社會力量形成一股合力,才能進一步完善「城市悅書房」的建設。
全民閱讀現風潮,悅讀空間待開拓
通過對問卷結果的數據分析和對採訪實錄的探究,該團隊發現,馬鞍山市十分注重文化惠民項目的開展,在推出「城市悅書房」項目之前,就已開展諸如與支付寶app聯手「送書到家」,讓市民們可以享受足不出戶、送書到家的租書服務。這一系列的舉措,都為馬鞍山市營造了濃厚的全民閱讀的文化氛圍。
在近期的調研過程中,暴雨等極端天氣較為頻繁,該團隊發現惡劣的天氣環境並沒有減少市民的閱讀熱情。7月28日,詩悅隊在市圖書館展開問卷調查的時候,正值圖書館的開門時間,此時,圖書館門口撐傘等候開門的人群已經排成一條長龍,讀者們在門口安保人員的協調下,有序地出示安康碼、測量體溫,排隊進入。
該團隊發現,在圖書館和城市悅書房的讀者人群中,學生群體佔半數以上,讀者年齡段多集中在18至35歲;但「城市悅書房」這一公益項目在學生群體中的知曉率偏低,了解度不足30%,通過傳統媒體宣傳而了解到悅書房項目的群體尚不足20%,其中大部分是經朋友介紹或者是偶然路過知曉的,這從一個側面反映,社會上對於該文化項目的宣傳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而在調查中,讀者市民們對「城市悅書房」項目的開展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他們紛紛從各自的領域、感受出發,對於這一文化惠民公益項目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隨著我國全面小康目標的逐漸達成,文化建設越來越成為城市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惠民工程的影響力也日益提升,通過本次的暑期調研活動,詩悅隊認為「城市悅書房建設」是文化惠民工程中一大重要舉措,它會讓讀書、學習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要部分,如此,文化建設的發展道路會更加平坦開闊。
(安徽大學暑期社會實踐「詩悅」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