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清代文學學術研討會在安徽大學舉行

2020-12-14 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吳楠 通訊員盧坡 盛豔)11月23—24日,安徽大學文學院、華南師範大學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所、安徽大學桐城派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第四屆清代文學學術研討會在安徽合肥召開。安徽大學文學院院長吳懷東、安徽大學文科處處長陳義平、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蔣寅和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楊明分别致辭。

  吳懷東在致辭中說,參加本次會議的中青年學者居多,有些還是剛拿到博士學位的高校「青椒」,這場清代文學研究的會議堪稱青春的盛會。一大批優秀的年輕學者加入清代文學研究隊伍,表明清代文學研究開始受到學術界的高度關注。會議顯示了清代文學研究的全面推進,在清代詩歌創作、詩學、小說、戲曲以及經典文本的重讀等方面都有新的認識。

  蔣寅認為,清代文學文獻豐富,是前景廣闊、大有可為的學術領域,清代文學的總結性也為我們認識文學傳統提供了很好的參照。楊明指出,現在正是研究清代文學的最好時期,他呼籲各位專家學者注意中國文學發展的連續性,研究清代文學也要關注此前的文學發展。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曹虹、臺灣東華大學文學院劉漢初、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羅時進、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張寅彭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王達敏等參加會議研討。張寅彭列舉多重證據反駁有關清代中期詩文平庸、低潮的論調,提出應重新探討清代中期詩文的價值。曹虹提出,光緒建元,與桐城派文脈產生關聯的作家,創作了代表晚清遊記最高成就的作品。羅時進教授以秦森源為例探討了近代江南奇女子的「鑄魂」詩。王達敏認為,研究清代文學需要照應到明代和民國的文學。

  安徽大學文學院教授丁放針對清代文學新材料浩繁、研討分散的情況提出,圍繞特定主題,集中人力,形成精細領域研究。劉漢初教授提議對清代詩話、詞話等文獻進行資料庫建設。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潘務正認為,要重視文本閱讀、文體打通和藝術學的修養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石雷表示,研究小說、戲曲的學者須有宏通的視野,方能明晰細節化、碎片化的新材料的研究意義。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彭國忠分析了當前清代女性文學研究存在的問題,呼籲專家學者重視女性文學研究理論的構建。江蘇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徐永斌指出,明清之際,通俗文學的創作、傳播與經濟關係密切。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陳水雲評點了清詞研究的現狀,提出借鑑當下唐宋文學研究的成功經驗以推進清詞研究。安徽大學桐城派研究中心教授江小角認為,清代文學研究應注重文史結合,要重視國家清史工程推出的文獻史料的應用,要重視清代文學基礎知識及桐城派相關知識的普及工作。

  安徽大學桐城派研究中心教授方盛良就文學經典再闡釋和文學經典化、新的文學概念和命題的提煉以及桐城派研究應該重視的領域等重點議題做了大會學術總結,並對清代文學研究的未來進行了展望。年輕學者盧坡、劉一博士做了大會主題發言,顯示了年輕學者的開拓創新精神。

  與會專家圍繞「清詩創作與詩學」「桐城派與清代文壇」「性別書寫與清代詞壇」「小說戲曲與多維視角」等四個專題展開熱烈討論。

  清代文學學術研討會基本上每兩年舉辦一次,自2012年安徽大學舉辦首屆清代文學學術研討會以來,安徽大學已舉辦三屆清代文學學術研討會(2012、2015、2019)。清代文學學術研討會是清代文學專書、專人、專題研究會議之外的綜合性學術會議,已成為清代文學研究的重要平臺,必將進一步推動清代文學研究、尤其是綜合研究不斷發展。

  

相關焦點

  • 段玉裁與清代學術國際研討會在江蘇金壇舉行
    值我國清代訓詁學家段玉裁先生誕辰275周年之際,6月12日,由江蘇省金壇市人民政府與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主辦的段玉裁與清代學術國際研討會,在素有「江東福地」、「魚米之鄉」美譽的金壇舉行。    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著名語言文字學家許嘉璐,江蘇省政協主席張連珍分別為大會專門發來賀信。
  • 第四屆大學生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等九地舉行
    央廣網上海5月27日消息(記者楊靜)昨天(26日),由上海高校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和中國學術英語教學研究會聯合主辦、英國文化教育委員會和英孚教育協辦的第四屆大學生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北京、南京、青島、南寧、大連、武漢、昆明和廣州九地舉行,圍繞聯合國提出的全球17個可持續發展問題,呈現當今英語教學在大學中的最新成效
  • 《莫礪鋒文集》學術研討會在南京舉行
    《莫礪鋒文集》學術研討會在南京舉行 2019年04月24日 17:4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王廣祿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九城市同步舉行第四屆大學生國際學術研討會,促外語教育變革
    第四屆大學生國際學術研討會主席、復旦大學教授蔡基剛如是說。5月26日,由上海高校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和中國學術英語教學研究會聯合主辦、英國文化教育委員會和英孚教育協辦的第四屆大學生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北京、南京、青島、南寧、大連、武漢、昆明和廣州九地舉行,圍繞聯合國提出的全球17個可持續發展問題,呈現當今英語教學在大學中的最新成效。
  • 「清代檔案與清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
    新聞網訊 6月7日至9日,「清代檔案與清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本次會議由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我校歷史學院和文學院聯合主辦。研討會以海內外利用檔案研究清代社會的理論方法與實踐、國際視野下晚清檔案與清代社會、清朝檔案反映的法治與社會、膠海關與青島地方社會等為主題,旨在擴大國際視野、凸顯本土優勢,深入挖掘清代檔案資源,推進清代社會史、財政史、法律史、中外關係史、海關史等領域研究。
  • 第四屆海峽兩岸刑事法治學術研討會在蓉成功舉行
    正義網成都9月27日電(記者傅鑑 通訊員徐辰珺)9月25至26日,第四屆海峽兩岸刑事法治學術研討會在成都舉行,該會議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主辦,四川大學法學院與四川大學刑事政策研究中心承辦,成都市檢察官協會和武侯區檢察院共同協辦。最高人民檢察院理論研究所副所長單民,四川省政法委副書記陳明國等出席研討會。
  • 「第四屆名詞及相關問題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召開
    2020年11月7日至8日,「第四屆名詞及相關問題學術研討會」在武漢順利舉行。會議聚焦中國境內各類語言名詞及相關問題的深入研究,致力漢語名詞及世界各語言名詞普遍意義的深入洞察,為研討和傳播名詞研究最新學術成果提供最廣泛的高層次交流平臺。本屆會議由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一流學科承辦。儘管仍處疫情期間,申請參會者卻極為踴躍。
  • 第四屆中日藏學研討會在京舉行
    中國網10月27日訊(記者王肇鵬)由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主辦、日本龍谷大學世界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協辦的第四屆中日藏學研討會暨龍谷大學建校380周年紀念活動,於2019年10月26日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舉行。日本龍谷大學7位學者來華,並在研討會上與12名中國學者共同進行學術成果展示。
  • 【徵文】第四屆「全國學科英語研究學術研討會」
    第四屆「全國學科英語研究學術研討會」學科英語是高等教育中各學科所用英語的表述及背後的知識體系,是組織不同學科知識的英語變體
  • 第四屆名詞及相關問題學術研討會(CNR 2020)
    【資源】精美簡歷模板+自薦信+面試技巧免費共享  來源:課題布告第四屆名詞及相關問題學術研討會(CNR 2020)    ▲武漢    第四屆名詞及相關問題學術研討會(The Fourth Conference on nouns and related issues ,CNR 2020)擬於 2020 年 11 月 7 日至 11
  • 第五屆「清華-匹茲堡大學醫學學術聯合研討會」舉行
    第五屆「清華-匹茲堡大學醫學學術聯合研討會」舉行清華新聞網6月15日電 6月10日-11日,「第五屆清華-匹茲堡大學醫學學術聯合研討會:生物醫學研究模型」在醫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行。施一公在致辭中對匹茲堡大學一行來訪表示歡迎並強調了匹茲堡大學是最早與醫學院在醫學生聯合培養計劃上建立合作關係的院校,對匹茲堡大學一直以來對醫學實驗班學生的科研培養表示感謝。醫學院常務副院長董晨對於醫學實驗班學生在匹茲堡大學學習期間取得的成績予以肯定。他說,醫學實驗班學生搭建了兩校醫學院之間合作的橋梁,希望雙方在醫學生聯合培養上開展多領域合作。
  • 第四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於臺灣盛大舉行
    由法鼓山聖嚴教育基金會、法鼓山僧團聯合舉辦的第四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信眾論壇,於2012年6月1日在臺灣大學集思國際會議廳盛大舉行。本屆研討會分為「國際學術會議」、「法鼓山信眾論壇」兩部分進行,並以「聖嚴法師與當代漢傳佛教的回顧和前瞻」為研討主題,將展開一連四天的主題演講、論文發表與對談,通過系統的學術研究,引導更多人來了解聖嚴法師推廣佛教的精神思想與對時代的意義。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在致詞時表示,本屆信眾論壇有一個特色,即是由法鼓山果字輩法師擔任主持人,帶領常字輩法師進行發表。
  • 第二屆「清華-匹茲堡大學醫學學術聯合研討會」在美舉行
    第二屆「清華-匹茲堡大學醫學學術聯合研討會」在美舉行  清華新聞網5月7日電(通訊員 王大亮)美國當地時間4月29-30日,第二屆「清華-匹茲堡大學醫學學術聯合研討會」在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Scaife Hall會議中心舉行。
  • 第七屆「邏輯、理性與互動」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西南大學舉行
    ,簡稱「LORI-Ⅶ」)在西南大學桂園賓館舉行。第七屆「邏輯、理性與互動」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西南大學桂園賓館丹桂樓舉行  在開幕式上,西南大學副校長崔延強教授、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吳江教授、西南大學邏輯與智能研究中心榮譽主任何向東教授、「邏輯、理性與互動」國際學術研討會常務委員會主席Johan van Benthem教授、「邏輯、理性與互動」國際學術研討會秘書長劉奮榮教授、第七屆「邏輯、理性與互動」國際學術研討會程序委員會主席Patrick Blackburn教授分别致辭,中國書法家黑子先生向中心贈送書法作品以示祝賀。
  • 第四屆「生鮮食品加工與保鮮」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賀州舉行
    (賀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顯燁)8月16日,第四屆「生鮮食品加工與保鮮」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在賀州市賀州學院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校領導、專家及相關企業負責人等約150人參加此次會議。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就「後疫情時代生鮮食品加工和保鮮產業的新挑戰」的主題展開深度交流。
  • 張楚廷學術思想研討會在我校舉行
    開幕式後合影留念下午的研討會在我校教育科學學院101室繼續舉行(記者 胡明玥 歐陽小武 黃柳英)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5月28日,張楚廷學術思想研討會在我校國際學術報告廳舉行。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西南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廈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河南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蘇州大學、山西農業大學、河北師範大學、江西財經大學、井岡山大學、安徽理工大學、廣西師範大學、廣西民族大學、雲南民族大學等近200餘名專家學者,以及我校200餘名師生參加了開幕式。
  • 「文學與翻譯:中法人文交流的智器」學術研討會在巴黎舉行
    中法專家在研討會現場交流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付旭):第39屆法國圖書沙龍3月15日至18日在巴黎凡爾賽門展覽中心舉行。在此期間,由巴黎第七大學孔子學院主辦,外研社及巴黎七大東亞語言文化研究中心協辦的「文學與翻譯:中法人文交流的智器」學術研討會在巴黎第七大學召開。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公使銜教育參贊楊進,巴黎第七大學副校長安託萬·卡澤,巴黎七大原副校長、著名社會學家帕斯卡·迪比,巴黎大學資深教授德溝斯,法國著名文學翻譯家尚德蘭,龔古爾獎中國評委會主席、武漢大學杜青鋼教授等出席研討會並致辭。
  • 中韓語言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貴陽孔學堂舉行
    貴陽網訊10月11日,中韓語言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貴陽孔學堂開幕。來自中韓兩國的語言學、文學、文獻學等相關領域50餘位專家、高校學者匯聚一堂,圍繞兩國語言文學進行深入探討。此外,本次研討會收到四十多篇論文,涵蓋了領域內最新的研究成果。
  • 第四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研討會舉行 關注臺海新形態
    第四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研討會舉行 關注臺海新形態 2014-12-29 16:50:23作者:責任編輯:朱念     12月29日上午,由上海臺灣研究所、上海市臺灣研究會、《臺海研究》編輯部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召開
  • 學術動態||廣州大學臺灣研究院致賀第四屆兩岸婚姻家庭研討會召開
    廣州大學臺灣研究院致賀第四屆兩岸婚姻家庭議題研討會在高雄召開廣州大學臺籍教師張魁峰在接受2020年12月6日電(記者 高易伸),由臺灣中華兩岸一家親交流協會和高雄市新移民社會發展協會主辦的「第四屆兩岸婚姻家庭議題研討會」在高雄舉行。兩岸婚姻家庭代表、二代企業家及臺灣企業代表,圍繞「兩岸婚姻企業峰會」的主題進行創業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