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測謊結果不屬於民訴法規定合法證據形式

2020-08-28 公法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訴訟中委託鑑定審查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今天發布,對司法實踐中沒有規定又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了明確。其中明確測謊結果不屬於民訴法規定的合法的證據形式,只能起參考作用,人民法院不予委託鑑定,以避免將測謊結果當做鑑定意見,影響對案件事實的認定和司法公正。

附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訴訟中委託鑑定審查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

為進一步規範民事訴訟中委託鑑定工作,促進司法公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等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結合人民法院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一、對鑑定事項的審查

1.嚴格審查擬鑑定事項是否屬於查明案件事實的專門性問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委託鑑定:

(1)通過生活常識、經驗法則可以推定的事實;

(2)與待證事實無關聯的問題;

(3)對證明待證事實無意義的問題;

(4)應當由當事人舉證的非專門性問題;

(5)通過法庭調查、勘驗等方法可以查明的事實;

(6)對當事人責任劃分的認定;

(7)法律適用問題;

(8)測謊;

(9)其他不適宜委託鑑定的情形。

2.擬鑑定事項所涉鑑定技術和方法爭議較大的,應當先對其鑑定技術和方法的科學可靠性進行審查。所涉鑑定技術和方法沒有科學可靠性的,不予委託鑑定。

二、對鑑定材料的審查

3.嚴格審查鑑定材料是否符合鑑定要求,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不提供符合要求鑑定材料的法律後果。

4.未經法庭質證的材料(包括補充材料),不得作為鑑定材料。

當事人無法聯繫、公告送達或當事人放棄質證的,鑑定材料應當經合議庭確認。

5.對當事人有爭議的材料,應當由人民法院予以認定,不得直接交由鑑定機構、鑑定人選用。

三、對鑑定機構的審查

6.人民法院選擇鑑定機構,應當根據法律、司法解釋等規定,審查鑑定機構的資質、執業範圍等事項。

7.當事人協商一致選擇鑑定機構的,人民法院應當審查協商選擇的鑑定機構是否具備鑑定資質及符合法律、司法解釋等規定。發現雙方當事人的選擇有可能損害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或第三方利益的,應當終止協商選擇程序,採用隨機方式選擇。

8.人民法院應當要求鑑定機構在接受委託後5個工作日內,提交鑑定方案、收費標準、鑑定人情況和鑑定人承諾書。

重大、疑難、複雜鑑定事項可適當延長提交期限。

鑑定人拒絕籤署承諾書的,人民法院應當要求更換鑑定人或另行委託鑑定機構。

四、對鑑定人的審查

9.人民法院委託鑑定機構指定鑑定人的,應當嚴格依照法律、司法解釋等規定,對鑑定人的專業能力、從業經驗、業內評價、執業範圍、鑑定資格、資質證書有效期以及是否有依法迴避的情形等進行審查。

特殊情形人民法院直接指定鑑定人的,依照前款規定進行審查。

五、對鑑定意見書的審查

10.人民法院應當審查鑑定意見書是否具備《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內容。

11.鑑定意見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未完成委託鑑定事項,人民法院應當要求鑑定人補充鑑定或重新鑑定:

(1)鑑定意見和鑑定意見書的其他部分相互矛盾的;

(2)同一認定意見使用不確定性表述的;

(3)鑑定意見書有其他明顯瑕疵的。

補充鑑定或重新鑑定仍不能完成委託鑑定事項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鑑定人退回已經收取的鑑定費用。

六、加強對鑑定活動的監督

12.人民法院應當向當事人釋明不按期預交鑑定費用及鑑定人出庭費用的法律後果,並對鑑定機構、鑑定人收費情況進行監督。

公益訴訟可以申請暫緩交納鑑定費用和鑑定人出庭費用。

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當事人可以申請暫緩或減免交納鑑定費用和鑑定人出庭費用。

13.人民法院委託鑑定應當根據鑑定事項的難易程度、鑑定材料準備情況,確定合理的鑑定期限,一般案件鑑定時限不超過30個工作日,重大、疑難、複雜案件鑑定時限不超過60個工作日。

鑑定機構、鑑定人因特殊情況需要延長鑑定期限的,應當提出書面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延長鑑定期限。

鑑定人未按期提交鑑定書的,人民法院應當審查鑑定人是否存在正當理由。如無正當理由且人民法院準許當事人申請另行委託鑑定的,應當責令原鑑定機構、鑑定人退回已經收取的鑑定費用。

14.鑑定機構、鑑定人超範圍鑑定、虛假鑑定、無正當理由拖延鑑定、拒不出庭作證、違規收費以及有其他違法違規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鑑定機構、鑑定人予以暫停委託、責令退還鑑定費用、從人民法院委託鑑定專業機構、專業人員備選名單中除名等懲戒,並向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行業協會發出司法建議。鑑定機構、鑑定人存在違法犯罪情形的,人民法院應當將有關線索材料移送公安、檢察機關處理。

人民法院建立鑑定人黑名單制度。鑑定機構、鑑定人有前款情形的,可列入鑑定人黑名單。鑑定機構、鑑定人被列入黑名單期間,不得進入人民法院委託鑑定專業機構、專業人員備選名單和相關信息平臺。

15.人民法院應當充分運用委託鑑定信息平臺加強對委託鑑定工作的管理。

16.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委託鑑定,參照適用本規定。

17.本規定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附件:

鑑定人承諾書(試行)

本人接受人民法院委託,作為訴訟參與人參加訴訟活動,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人民法院相關規定完成本次司法鑑定活動,承諾如下:

一、遵循科學、公正和誠實原則,客觀、獨立地進行鑑定,保證鑑定意見不受當事人、代理人或其他第三方的幹擾。

二、廉潔自律,不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及其請託人提供的財物、宴請或其他利益。

三、自覺遵守有關迴避的規定,及時向人民法院報告可能影響鑑定意見的各種情形。

四、保守在鑑定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不利用鑑定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獲取利益,不向無關人員洩露案情及鑑定信息。

五、勤勉盡責,遵照相關鑑定管理規定及技術規範,認真分析判斷專業問題,獨立進行檢驗、測算、分析、評定並形成鑑定意見,保證不出具虛假或誤導性鑑定意見;妥善保管、保存、移交相關鑑定材料,不因自身原因造成鑑定材料汙損、遺失。

六、按照規定期限和人民法院要求完成鑑定事項,如遇特殊情形不能如期完成的,應當提前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

七、保證依法履行鑑定人出庭作證義務,做好鑑定意見的解釋及質證工作。

本人已知悉違反上述承諾將承擔的法律責任及行業主管部門、人民法院給予的相應處理後果。

來源: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最高法:測謊結果不屬於民訴法規定的合法證據形式
    資料圖:圖為最高人民法院。李慧思 攝據最高法官方微信消息,最高法14日發布《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訴訟中委託鑑定審查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明確,測謊結果不屬於民訴法規定的合法的證據形式,只能起參考作用,人民法院不予委託鑑定,以避免將測謊結果當做鑑定意見,影響對案件事實的認定和司法公正。
  • 最高法:測謊結果不屬於民訴法規定的合法證據形式
    來源:澎湃新聞網《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訴訟中委託鑑定審查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今天發布,對司法實踐中沒有規定又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了明確。其中明確測謊結果不屬於民訴法規定的合法的證據形式,只能起參考作用,人民法院不予委託鑑定,以避免將測謊結果當做鑑定意見,影響對案件事實的認定和司法公正。
  • 最高法:測謊結果不屬於民訴法規定合法證據形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訴訟中委託鑑定審查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今天發布,對司法實踐中沒有規定又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了明確。其中明確測謊結果不屬於民訴法規定的合法的證據形式,只能起參考作用,人民法院不予委託鑑定,以避免將測謊結果當做鑑定意見,影響對案件事實的認定和司法公正。
  • 最高法:測謊結果不屬於合法證據形式,只能起參考作用
    最高人民法院昨天發布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訴訟中委託鑑定審查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解決司法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規範民事訴訟中委託鑑定工作。根據這份規定,人民法院將嚴格審查擬鑑定事項是否屬於查明案件事實的專門性問題,對於通過生活常識、經驗法則可以推定的事實,應當由當事人舉證的非專門性問題,測謊等情形,人民法院不予委託鑑定。據最高法行裝局局長黃文俊介紹,規定明確測謊結果不屬於民訴法規定的合法的證據形式,只能起參考作用,人民法院不予委託鑑定,以避免將測謊結果當作鑑定意見,影響對案件事實的認定和司法公正。
  • 最高法明確測謊結果不屬於民訴法規定的合法的證據形式
    原標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訴訟中委託鑑定審查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法〔2020〕202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訴訟中委託鑑定審查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為進一步規範民事訴訟中委託鑑定工作,促進司法公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 測謊結果不屬於合法證據形式,哪些證據形式是合法的呢?
    測謊結果不屬於合法證據形式,哪些證據形式是合法的呢?最高人民法院14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訴訟中委託鑑定審查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其中明確測謊結果不屬於民訴法規定的合法的證據形式,只能起參考作用,人民法院不予委託鑑定,以避免將測謊結果當做鑑定意見,影響對案件事實的認定和司法公正。
  • 最高法新規明確:測謊結果不屬於合法的證據形式
    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訴訟中委託鑑定審查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行政裝備管理局局長黃文俊就相關內容回答記者提問。  《規定》對鑑定事項、鑑定材料、鑑定機構鑑定人、鑑定意見的審查和對鑑定活動的監督作出規定,是對民訴法和新《民事證據規定》有關規定的進一步細化,對於規範人民法院委託鑑定工作,引導鑑定人規範開展鑑定活動,解決委託鑑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具有重要作用。  《規定》加強對鑑定機構、鑑定人的審查,確保鑑定人的適格性。
  • 最高法:民事訴訟中測謊結果不作為合法證據形式 只能起參考作用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今天(8月14日),最高法發布《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訴訟中委託鑑定審查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其中明確,測謊結果不屬於民訴法規定的合法的證據形式,只能起參考作用;並首次規定了人民法院建立鑑定人黑名單制度,鑑定機構、鑑定人違法違規鑑定,可列入鑑定人黑名單。
  • 測謊結果不屬於合法的證據形式
    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訴訟中委託鑑定審查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行政裝備管理局局長黃文俊就相關內容回答記者提問。強化對鑑定活動的監督記者:《規定》主要解決了實踐中存在的哪些問題?
  • 9月起民事訴訟中測謊結果不屬於合法證據
    不得變相拖欠中小企業款項《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自9月1日起施行,為進一步保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法治後盾。國家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修訂後的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自9月1日起施行。新法強化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監督管理責任,明確目標責任制、信用記錄、聯防聯控、全過程監控和信息化追溯等制度,明確國家逐步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法律明確國家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確立生活垃圾分類的原則。統籌城鄉,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汙染環境防治。
  • 最高法明確!測謊結果不屬於合法證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訴訟中委託鑑定審查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今天發布,對司法實踐中沒有規定又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了明確。其中明確測謊結果不屬於民訴法規定的合法的證據形式,只能起參考作用,人民法院不予委託鑑定,以避免將測謊結果當做鑑定意見,影響對案件事實的認定和司法公正。
  • 測謊結果可以作為民事訴訟證據嗎?
    中國發展網訊 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訴訟中委託鑑定審查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將於9月1日起施行。據最高法行裝局局長黃文俊介紹,規定明確測謊結果不屬於民訴法規定的合法的證據形式,只能起參考作用,人民法院不予委託鑑定,以避免將測謊結果當作鑑定意見,影響對案件事實的認定和司法公正。
  • 最高法新規明確:測謊結果不屬於合法的證據形式
    》(以下簡稱《規定》),最高法司法行政裝備管理局局長黃文俊就相關內容回答記者提問。2019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決定》,新《民事證據規定》對人民法院委託鑑定和鑑定人參與訴訟活動進行了規範。
  • 民事訴訟中測謊結果不作為合法證據形式
    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訴訟中委託鑑定審查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其中明確,測謊結果不屬於民訴法規定的合法的證據形式,只能起參考作用。同時,首次規定了人民法院建立鑑定人黑名單制度,鑑定機構、鑑定人違法違規鑑定,可列入鑑定人黑名單。
  • 動態|最高法:測謊結果不屬於合法證據形式;在逃過程中再犯案,警方懸賞提至30萬
    編輯丨嚴宇靜責編丨陸慧頭條大事件測謊結果: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訴訟中委託鑑定審查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明確,測謊結果不屬於民訴法規定的合法的證據形式,只能起參考作用
  • 最高法:測謊結果不能作為民事訴訟證據
    據最高法8月14日消息,最高法日前發布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訴訟中委託鑑定審查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據@新華視點引述最高法行裝局局長黃文俊介紹,規定明確測謊結果不屬於民訴法規定的合法的證據形式,只能起參考作用,人民法院不予委託鑑定,以避免將測謊結果當作鑑定意見,影響對案件事實的認定和司法公正。
  • 測謊結果為什麼不能作為證據
    最高法14日發布《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訴訟中委託鑑定審查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明確,人民法院不予委託鑑定測謊,測謊結果不屬於合法的證據形式。從廣義上來說,測謊也屬於一種鑑定程序,測謊結果也是「鑑定意見」的一種。
  • 測謊能不能作為證據,證明四十萬元的借條不是清醒狀態下所寫
    因為主張400000元的借款不存在,借條是在意識不清醒的情況下寫的,所以申請測謊鑑定,為何被法院駁回了申請?【案情回放】2018年4月,潘志誠憑著一張借條,一張收條,還有轉帳證明等,向法院起訴李錦柱,要求其償還借款400000元及利息。
  • 雜談「測謊」在刑事司法中的證據效力
    偵查人員B說:在強大的測謊技術下,這個老賊一開始什麼都不交代,但是到了審查和審判階段,就積極交待問題,而且檢察官和法官對測謊結果高度認可,採納測謊結果作為證據,最終得以被判實刑。經研究,批覆如下:CPS多道心理測試(俗稱測謊)鑑定結論與刑事訴訟法規定的鑑定結論不同,不屬於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種類。人民檢察院辦理案件,可以使用CPS多道心理測試鑑定結論幫助審查、判斷證據,但不能將CPS多道心理測試鑑定結論作為證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