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巾幗力量助手工藝品從小作坊走向大灣區市場 蔡敏婕 攝
中新網廣州1月1日電 (蔡敏婕 鄺鳳蘭)廣州巾幗助農產品進萬家活動1月1日啟動,幫助貧困女性生產的農產品走進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據介紹,首批32家企業的140種農產品將被帶進50個廣州的社區,其中絕大部分產品的生產企業由女性擔任法人或者負責經營。
本次活動由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發展部指導,廣東省婦女聯合會、省商務廳等主辦,廣州市婦女聯合會等承辦。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等地秀娘、染娘所作的作品 蔡敏婕 攝
牛年布偶、木棉花布藝擺設、手工山蒼子手錘、植物染抱枕……當天,在名為章鎮布藝的攤位前,擺放著由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等地秀娘、染娘所作的蠟畫、蠟染和刺繡作品。
廣東省服飾企業商會常務副會長鍾筱英介紹,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的苗繡蠟染手工工藝精湛,被譽為「指尖上的芭蕾」,如今藉助扶貧大潮,從前藏在深山、壓在箱底、越來越少年輕人掌握的古老技藝和產品煥發新生,逐漸做大成產業,走出大山。
廣州巾幗力量助手工藝品從小作坊走向大灣區市場 蔡敏婕 攝
「以前當地女性生產手工藝品的款式不太符合市場需求,後來合作社為她們的產品設計符合市場需求的樣式,並打通銷售渠道,帶到景區和文創空間售賣。」鍾筱英稱,要打造女性手工製品業的優勢品牌,首先要解決相關品種單一、創新不夠、檔次不高等問題。通過培訓後的女性們利用自己所學一技之長參與再就業,增加經濟收入。如今已經為約6000名女性提供就業機會。
貧困地區女性手工製品企業往往規模小,實力弱,要想在市場中站住腳,抱團發展是必經之路。清遠市尋鄉記智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光華介紹,以往鄉村女性的手工藝品實現規模化生產比較困難,該公司通過組織村裡留守女性進行手工藝品和農產品生產,再通過架設電商等平臺,通過銷售帶動鄉村女性脫貧致富。
「此次活動以女性民眾為核心力量,組織開展產銷銜接活動,搭建消費橋梁,聯結千家萬戶。」廣東省婦聯發展部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女性在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工作中作用凸顯,如貧困女性積極創業就業、優秀女企業家勇擔社會責任、女性消費群體拉動經濟等,女性以不同方式在各關鍵環節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她力量」正在蓬勃迸發。
接下來,省婦聯將以本次活動為開端,聯合省商務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扶貧辦),在市、區婦聯以及社會機構、企業的共同參與下,大力鋪開巾幗助農產品進社區、進機關、進企業活動,爭取帶領全國巾幗助農產品走進不少於50個社區和50個機關、企業。
據了解,為進一步拓展「婦字號」農產品和手工產品銷售渠道,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2020年10月15日,由全國婦聯授牌的「全國巾幗助農創業基地」落戶廣東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交易市場。基地設立後,廣東省婦聯推動各地婦聯與已入駐基地的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企業加強溝通聯繫,依託入駐企業幫助銷售「婦字號」特色農產品和手工產品,並以廣東省女性助農創業就業基地為有需要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提供幫銷代銷服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