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再向太陽靠近10釐米,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答案很殘酷

2020-12-18 騰訊網

「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傳說最早見於三國時期,而「天圓地平」的說法要更早些;不過在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的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就已經提出了「地圓說」。

但此時的西方人並沒有接受這一概念,他們認為「地如盤狀,浮於無垠海洋之上」,又經過2個世紀,古希臘科學家亞里斯多德總結出三個科學方法,證明大地是球形。

而從「地圓說」到「日心說」,人類一步步認識地球,並且將目光投向了整個宇宙,20世紀60年代初,蘇聯太空人加加林乘坐飛船踏入太空,成為了第一個看到地球全貌的人。

直到這時,人們才直接認識到,地球在宇宙中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宇宙則是無邊無際。科學、天文發展至今,據科學家觀測,整個銀河系大約有1千億顆左右的恆星,而整個宇宙大約有1千億個左右的銀河系。

宇宙太過廣闊,我們還是縮小範圍,單單討論太陽系吧,太陽系的中心是太陽,並且地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顆有生命駐留的星球,而金星、火星兩顆行星作為地球的「鄰居」,自然也就成了天文學家、科學家等人的重點研究科目。

相比地球的軌道而言,火星與太陽的距離要遠了50%,金星則是近了30%,目前的探測器能夠上火星上進行探尋,但卻無法登陸進行,不過科研者發現火星上存在有遠古河床,兩極則存在有液態水,並且探測器在火星上發現了有機物。

因此科學家猜測,在地球上出現人類之前,火星上也曾誕生過早期的簡單生命,但由於火星表面的液態水大量流失,大氣層越來越稀薄,簡單生命最終滅絕。

金星則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沒有磁場的行星,而從結構上看,金星與地球有不少相似之處,但兩者的環境卻是天壤之別,金星的表面溫度很高,不存在有液態水,並且其自然條件也不適宜生命存活,不過科學家也猜想過金星曾經出現過簡單生命,但最終的結果與火星是一樣,迎來了滅絕。

那如果地球再向太陽靠近10釐米,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答案很殘酷。10釐米看似很短,但影響確實很大的,1978年時,天體物理學家就曾做過一個模擬計算,計算中考慮到了太陽光度隨時間的變化。

結果表明,若是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再遠1%,那麼地球的數十億歷史中,就會出現一個不可逆轉的冰期;但如果距離再近5%,那麼就可以出現一個不可逆轉的溫室狀態,這樣的變化都會嚴重影響到地球生物的生存。

哪怕地球的位置再向太陽靠近10釐米,地球表面的溫度便會上升,高溫、乾旱地區再不適合生命繼續存活,南極、北極冰川融化,接著地球上就會進入小冰河,現今的陸地、海洋也就會發生肉眼可見的大變化,人類和動物的活動範圍就會減少,植物同樣難以存活下去,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就會逐步降低。

生態系統完全被打破後,其後果可想而知,地球是否會變成第二個火星或第二個金星,就不得而知了,而正是因為地球的位置剛剛好,經過數十億的演變,太陽系中並存在有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

相關焦點

  • 地球離太陽這麼遠,若是靠近10釐米會發生什麼?聽聽專家怎麼說
    這其中也包括穩定不變的距離,太陽和地球的日地距離為149597870千米,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不過越是龐大的數字,我們就越覺得多一點少一點是一件非常無所謂的事情,相信很多人都想過一個問題,如果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稍微縮短10釐米,對地球的影響大嗎?
  • 如果有一立方釐米的黑洞靠近地球,看看會發生什麼?
    如果一個一立方釐米的黑洞接近地球,會發生什麼?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1立方釐米黑洞有多大。 比如r136a1,雖然其質量是太陽的300倍,但其半徑為30~40個太陽半徑。太陽半徑為69.6萬千米,r136a1就差不多在半徑在2088~2784萬千米左右。而如果太陽變成了黑洞,視界表面距離質心就只有約3000米了,r136a1恆星變成黑洞,表面距離質心就只有90千米了,這時,在它們視界以內,引力就是無限的了,在靠近黑洞視界處引力也很極端。
  • 只要再靠近太陽0.1米,地球將不再宜居,人類難以生存
    不過,1.5億公裡在我們眼中,仍然是不可及的距離,如果有一天,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被拉近10釐米,那麼,又會發生什麼呢?可能在大家眼中看來,10釐米在1.5億公裡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畢竟就是半根學生格尺的長度,但是,在科學家們的眼中,這可是要有大事發生了。地球和太陽之間拉近10釐米,會發生什麼?
  • 如果把1立方釐米的中子星物質放到地球上會怎樣?
    倘若在中子星上挖出1立方釐米的物質,然後將其置於地球上,這會有怎樣的結果?中子星的來源中子星是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體之一,它們之所以擁有極高的密度,與它們的形成方式有關。中子星的前身是恆星,只不過這種恆星要比太陽重得多,它們的質量為8至20倍太陽質量。
  • 如果太陽突然消失了,地球會發生什麼變化?500秒後變化極大
    我們知道太陽基本位於太陽系中心,依靠強大引力吸引著每一個天體,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等,而一切天體通過永不消失運動慣性來製造出離心力,對抗太陽強大引力,從而達到一種平衡,這種平衡已經持續了46億年。假如太陽突然消失了,平衡會被打破,太陽系也就不復存在,那麼我們地球接下來發生哪些重大變化呢?
  • 如果水星消失,地球會怎麼樣?太陽系將會一片混亂!
    因為太陽系的所有行星都是相互吸引、相互制約的關係,倘若有行星消失的話,那麼就會有其他的行星跟著消失,或發生軌道偏移,那麼地球也將會遇到危機。就拿月球來說,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受到地球的引力影響,月球一直圍繞著地球運動,但是由於受到月球潮汐作用,地球上會出現潮漲潮落的現象。
  • 如果把一立方釐米中子星質量放在地球上,地球會不會被穿透?
    像黑洞這樣的天體,如果它靠近了某些其他的天體,就會把其他的天體撕碎,然後吃掉。如果我們把一立方釐米的中子星物質放到地球上,那地球不會被這些中子星物質的撕碎呢?中子星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中子星到底是咋來的?
  • 如果一個一立方釐米的黑洞接近地球,會發生什麼?如何看待黑洞?
    百分之七十地球質量的物質塌縮形成黑洞,它的引力不會增加,應該還是百分之七十地球的引力,它的質量沒有地球大,引力沒有地球大,怎樣吞噬地球?應該是圍繞地球旋轉吧?黑洞是質量很大,撕碎地球等行星輕而易舉,但是太陽也可以啊,地球無限靠近太陽一樣被撕碎,因為他質量大,但是一個質量小於地球太多的黑洞並一定能吞噬地球,相對論裡質量即能量,宇宙中都是大質量天體吞噬小質量天體,真要有這種小黑洞也只能相互吞併,最後融合!
  • 如果一個直徑5釐米的黑洞出現在地球,會發生什麼?
    黑洞有一個非常可怕的特性,它具有非常強大的吞噬性,其實這種吞噬也是一種吸引力,只要靠近它就會被吞噬掉,光跟電磁波也不放過。正因為如此,即便是發射探測器,也沒有辦法去靠近他,即便靠近,也被吞噬了,所以說我們人類對黑洞的了解非常的少,對於黑洞到底是怎樣形成的?是沒有一個統一答案的。在宇宙當中存在著一些天然的黑洞,那麼在未來會不會有可能出現人造黑洞呢?
  • 每年1.5釐米,地球正在遠離太陽,這是要脫離太陽系嗎?
    如果以上的說法成立,那麼地球繞著太陽的軌道是穩定不變的,只有當太陽消失的那一刻,地球的軌道才會發生變化。很明顯以上的假設都是錯誤的,它們的存在就會導致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時候,軌道會發生輕微的變化。這種變化之小在一年中是我們無法察覺的,但是一年時間對太陽系來說就像是眨眼一般,太陽系誕生至今已經有45億歲了,在如此漫長的時間中地球繞太陽的軌道已經發生了很明顯的變化。
  • 直徑1釐米的黑洞質量有多大,靠近地球會是一個什麼後果?
    有人提出一個問題:一個直徑為1釐米,質量為1噸的黑洞靠近地球會怎麼樣?這是一個對黑洞毫無概念的科盲題,本來實在不值一答,但不指出這個錯誤,就會誤導許多讀者,所以還是忍不住一說。根據這個公式,太陽質量為1.9891x10^30千克(約為1989億億億噸),如果形成黑洞,其史瓦西半徑約3000米;地球質量為5.965x10^24千克(約60萬億億噸),如果形成黑洞,其史瓦西半徑約9毫米。因此1釐米史瓦西半徑的黑洞至少有60萬億億噸質量,怎麼會有直徑1釐米,質量1噸的黑洞存在呢?
  • 如果地球重力增長會發生什麼?
    而這將是在地球升級版的生活。密度翻倍,重力翻倍,而你在地球上的體重也翻倍。那麼如果地球上的重力翻倍的話,還有什麼會改變呢?自然環境、基礎設施、改革和進化,這些都能適應新環境嗎?我們能做的只有讓自己努力準備,努力適應。我們來看看地球是如何圍繞著太陽運行的。地球現在橢圓形的軌道帶給了我們冬天和夏天。
  • 1立方釐米的中子星物質重達10億噸,把它放在地球上會發生什麼?
    宇宙中存在著很多巨大質量的恆星,當它們內部的核燃料消耗完之後,就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發生坍塌,並常常會發生威力無比巨大的超新星爆發,在一切結束之後,如果其殘留核心的質量大於1.44個太陽質量(錢德拉塞卡極限)又小於3.2個太陽質量(奧本海默極限),那麼它就成了中子星。
  • 如果地球軌道改變了會發生什麼?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12日消息,我們居住的星球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所在。從壯觀的大峽谷到萬裡長城,從亞馬孫雨林到大堡礁,再到紛繁複雜的人類都市……這一切都時刻提醒著我們,地球上的生命是多麼的神奇和精彩。還有許多自然奇觀就在我們眼皮底下發生,而在許多人看來,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包括地球不斷圍繞太陽轉動的事實。
  • 如果「黃赤交角」的度數發生變化,地球上的五帶劃分會怎樣變化?
    如果「黃赤交角」度數變化對於地球影響最大的地外天體有兩個,分別是我們地球的衛星「月球」和太陽系唯一的恆星「太陽」。不過,太陽輻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是不均勻的,一方面由於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所以近似平行光的太陽輻射照射到地球表面,太陽輻射能的分布會以太陽直射點最高往四周遞減。另一方面,由於地球自轉的軌道面「赤道平面」和地球公轉的軌道面「黃道平面」並不在一個平面上,所以太陽直射點就會不斷的發生緯度移動。
  • 如果月亮「嗖」一下飛走了,地球會發生什麼?
    與很多科幻主題電影不同,這次的「受害者」是月球,而我們人類和地球似乎並沒有直面危險。劇中,即使在撞擊瞬間,遠在38萬千米外的我們也沒感覺出有什麼「異樣」。那麼,為什麼故事裡的主人公還要大費周折把月球「拉回來」呢?如果月亮「嗖」一下飛走了,我們的地球會發生什麼事?
  • 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的水,全部倒進太陽裡,會發生哪些變化?
    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的水,全部倒進太陽裡,會發生哪些變化?太陽是對地球生物影響最大的一顆星球,作為太陽系當中的唯一一顆恆星,它不斷的進行核聚變,為地球提供光和熱,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離開太陽之後都無法繼續生存下去。
  • 如果將一桶水,倒在太陽上會怎樣?科學家:將發生不可思議的事情
    太陽就像一個巨大而又炙熱的氣球,它源源不斷地向地球放射太陽輻射,維持著地表溫度,為我們人類的日常生活提供各種能源。可以說,沒有太陽,就沒有生機勃勃的地球,沒有現在的人類,那麼就有人問了,難道太陽不會熄滅嗎?到目前,太陽發光的時間已經很久了。
  • 如果太陽的光芒被遮擋幾年會發生什麼?對地球文明的打擊巨大!
    當天空當中連續幾年看不見太陽將會怎以辦呢?如今這個問題在網上已經引起了熱議,如果連續的看不到太陽,就是發生了全日食現象。什麼是全日食呢?發生全日食的時候,太陽的光芒完全被月亮擋住了,當月球位於這一地點附近時,則會發生這種現象。
  • 科學假設:當地球停止轉動,將會發生難以想像的9種自然現象
    腦補一下這個畫面肯定不會太美好,今天小編來分享一下,如果地球停止轉動時,可能會發生難以想像的9種自然現象!,而兩極有點扁平,赤道則有凸起,因此地球形狀就像不規則橢圓一樣,那麼假設,如果地球停止轉動,其形狀就會變得更加球形,赤道上面的凸起將會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