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布魯氏菌病,我們該知道些什麼?

2021-01-21 七裡河融媒

談到布魯氏菌病,大多數人可能還有些陌生,但其實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一種乙類傳染病,長期以來它都在嚴重威脅著我國人民健康安全與畜牧業發展。

顧名思義,布魯氏菌病是一種由布魯氏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性疾病,簡稱布病,又稱地中海弛張熱,馬爾他熱,波浪熱或波狀熱。由於患者往往表現出倦怠乏力的症狀,因此又被民間俗稱為「懶漢病」。

布魯氏桿菌可分為多個種類,根據1985年WHO布魯氏菌病專家委員會的標準,布魯氏桿菌屬(Brucella)下包括了6個種、19個生物型,其中以羊、牛、豬三種的威脅較大,分別由這些家畜攜帶、並可以通過呼吸道、消化道、接觸傳播等途徑感染人類;又尤其以羊種最容易危害人類,可在人群中導致暴發流行。

在人類感染者中,布魯氏菌病的潛伏期一般為1~4周,平均為2周。患者通常會有發熱、多汗、疲乏無力、厭食、骨關節和肌肉疼痛、頭痛、肝脾淋巴結腫大等臨床表現,還有可能進一步影響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及呼吸系統等。其中男性患者可能出現睪丸、附睪腫脹疼痛等症狀,女性患者則可能會發生乳腺炎、輸卵管炎、卵巢炎、子宮內膜炎。此外,還有小几率出現腦膜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不過布魯氏菌病本身不易引起死亡,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要患者得到及時醫治,布魯氏菌病就可以被治癒。但如果不及時治療,患者就容易由急性轉為慢性、長期反覆發作,甚至持續終生,嚴重影響勞動能力!

作為一種動物源性傳染病,布魯氏菌病最易威脅到的就是農牧民、擠奶工、屠宰加工人員、獸醫和檢疫員等經常與牲畜接觸的職業人群,以及與含菌培養標本接觸的實驗室工作人員。例如去年年底的這次蘭州獸研所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就是在獸用布魯氏菌疫苗的生產過程中出現了獸用布魯氏菌疫苗菌株的洩露,雖然並未達到引發布魯氏菌病的程度,但也為實驗室安全工作敲響了警鐘。

上世紀50、60年代,我國布魯氏菌病嚴重流行,後來曾經得到基本控制,但到了90年代中期以後,布病疫情又捲土重來。目前,布病在我國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內蒙古、新疆等畜牧業較發達的省份,作為畜牧業大省的甘肅也在其中。

對於平時很少有機會接觸牛羊的大多數人來說,這種聽起來有些陌生、以牲畜作為傳染源的疾病似乎與自己毫不相關。但實際上,布魯氏菌病離我們的生活一點也不遙遠!近年以來,全國各地多次出現過因為飲用未經滅菌的羊奶,或是在涮羊肉時食用未熟羊肉而感染布魯氏菌病的案例,值得大家引起警惕。

其實在生活中,只需要做到注意衛生,遵循以下幾條建議,就能很好地避開布魯氏菌病了。首先,不接觸未經檢疫或來路不明的牛羊肉,不吃生肉、半熟肉,在家烹飪時做到生熟案板分開。要購買經過滅菌的正規品牌乳製品,切勿飲用生奶或是「街頭現擠」的羊奶。在參觀養殖場時,務必遵守防疫制度,不隨便接觸牛羊,接觸後要及時對雙手及衣物等進行殺菌。

附表:布病的診斷方法

●分子生物學診斷法

包括PCR法、單核苷酸多態性分析、核酸探針檢測、DNA同源性檢測等。此診斷方法可有效診斷布病。單核苷酸多態性分析能快而準的分辨出布魯氏菌野毒株與減毒活疫苗,可廣泛用於該病的診斷及鑑別。

●血清學診斷法

包括ELISA、凝集試驗、補體結合試驗等。而凝集試驗又包括全乳環狀試驗、卡片試驗、試管凝集試驗、虎紅平板凝集試驗等,其中全乳環狀試驗與虎紅平板試驗是布病檢測的常用初篩方法。補體結合試驗用於布病的確診。

●細菌學診斷法

可通過顯微鏡檢測法來診斷布病。將(家畜)胎兒胃內容物、胎衣、肝、淋巴結等製成抹片,染色,鏡檢,檢測到紅色球桿狀菌,即為布魯氏菌。亦可通過分離培養來診斷該病。將病料置於培養基內培養,培養後檢查菌落特徵,又通過單價特異性抗血清凝聚試驗來確診。

相關焦點

  • 被稱為「怪病」,布魯氏菌病到底怪在哪兒?
    布氏桿菌,又稱布魯氏菌,該菌感染人體後可引起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這種病不僅一般的群眾不了解,絕大多數的臨床醫生亦了解不深,常常導致誤診誤治,延誤病情。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個「怪病」。「躲」到細胞內興風作浪布氏桿菌跟其他常見的細菌不一樣,是「三無人員」,無鞭毛、無芽孢、無莢膜。
  • 蘭州獸研所超3000人布魯氏菌病陽性,究竟是什麼原因?
    時隔近一年,蘭州獸研所布魯氏菌病陽性事件再次引發關注。蘭州市衛健委官網9月15日的通報稱,截至2020年9月14日,累計檢測21847人,初步篩出陽性4646人,省疾控中心覆核確認陽性3245人。
  • 大連:喝鮮羊奶一年多 娘倆得了布魯氏菌病
    娘倆相繼得怪病,反覆發燒數月一直查不出原因,近日,市疾控中心確認娘倆得了布魯氏菌病。據了解,患病母子喝新鮮羊奶已經一年多了,專家判定兩人患布魯氏菌病與此有關。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市民有喝生鮮羊奶的習慣,由於這些奶羊大多未經檢驗檢疫,容易感染布魯氏菌。是感冒嗎?
  • 【網絡闢謠】布魯氏菌病聚集性感染嚴重,牛羊肉不能吃了?假的
    【網絡闢謠】布魯氏菌病聚集性感染嚴重,牛羊肉不能吃了?流言:布魯氏菌病聚集性感染嚴重,牛羊肉不能吃了時隔近一年,蘭州獸研所布病陽性事件再次引發關注。截至2020年9月14日,甘肅省疾控中心覆核確認陽性3245人,感染規模超出預想,牛羊肉不能吃了。
  • 布魯氏菌病要如何做好預防?應先了解其病因,才能有效阻隔傳播!
    01到底什麼是布魯氏菌病,傳播途徑有哪些,人與人之間會傳染嗎?1、布魯氏菌病是什麼布魯氏菌病是因為細菌所導致的一種人畜共患的慢性傳染病,也被稱為懶漢病,是由布魯氏菌所引起的,並且它也是《中國傳染病防治法》中所規定的乙類傳染品。
  • 《國家布魯氏菌病防治計劃(2016—2020年)》
    農業部國家衛生計生委關於印發《國家布魯氏菌病防治計劃(2016—2020年)》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畜牧獸醫(農牧、農業)廳(局、委、辦)、衛生計生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畜牧獸醫局、衛生局,部屬有關事業單位
  • 吃烤串可能染上布魯氏菌病?一個月454例!濟南人都吃過
    何為布魯氏菌病?  布魯氏菌以較高濃度存在於染疫牲畜的體液、血液、皮毛、養殖場所、土壤等。食用被布魯氏菌汙染的未熟透的羊牛肉、未經消毒的生鮮乳,可經消化道感染布魯氏菌病。  這個病早期確實比較難診斷,和感冒相似,患者的主要表現為的症狀:
  • 喝鮮羊奶一年多 娘倆得了布魯氏菌病
    原標題:大連:喝鮮羊奶一年多 娘倆得了布魯氏菌病   提醒   現擠羊奶袋裝羊奶營養價值差異不大   近年來,國內食品安全事故頻發,市民開始關注天然健康的食品,這其中就包括現擠的新鮮羊奶。
  • 都在看獸研所事件,布魯氏菌可怕嗎,怎麼注意?
    布魯氏菌病是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一種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人畜共患病。 布魯氏菌病危害嚴重,易造成人感染,有效防控布病的發生成為困擾獸醫工作者的難題。
  • 蘭州感染布魯氏菌300多天的病人:渾身腫疼 無藥可吃
    2019年12月26日,國家、省市專家組成的聯合調查組調查認定:中牧蘭州生物藥廠在獸用布魯氏菌疫苗生產過程中使用過期消毒劑,致使生產發酵罐廢氣排放滅菌不徹底,攜帶含菌發酵液的廢氣形成含菌氣溶膠,生產時段該區域主風向為東南風,蘭州獸研所處在中牧蘭州生物藥廠的下風向,人體吸入或黏膜接觸產生抗體陽性,造成蘭州獸研所發生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
  • 甘肅蘭州感染布魯氏菌300多天的病人:無藥可吃 從感染轉成慢性病
    2、已感染的患者中有相當大一部分仍被病痛折磨,卻始終無法確認自己有沒有得病、該不該治療,以及未來怎麼辦。李曉在一個由附近社區感染布魯氏菌的居民自發建立的群中,「這個群有400多人,但是每家只有一個人在群裡,好多都是一家人感染的,人數可想而知,據我了解,我們小區幾乎每家每戶都有被感染的患者。」
  • 「科普」布魯氏菌病的預防
    預防職業病關愛勞動者健康布魯氏菌病是職業性傳染病的一種別稱有布病、地中海熱、波狀熱等由布魯菌引起的急性發熱性傳染病廣泛流行於世界許多國家在中國該病在某些地區仍有發病該病的預防應長抓不懈主要病因
  • ...國內一藥廠出重大事故,超10000人確認陽性,緊急治療,究竟是什麼...
    ▼▼▼ 如果不是新冠疫情,可能大家會有更多關注點放在蘭州的布魯氏菌感染事件上。2019年11月2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口蹄疫防控技術團隊先後報告有4名學生布魯氏菌病血清學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