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去年在蘭州發生了蘭州獸研所布魯士菌抗體陽性事件,這是因為中牧蘭州生物藥廠在獸用布魯氏菌疫苗的生產過程中,使用了過期的消毒劑,導致生產發酵罐廢氣排放滅菌不夠徹底,所以帶有致病菌的發酵液的廢氣形成了含菌氣溶膠,周邊地區的人吸入過後產生康迪,造成了布魯氏菌病的感染。
01到底什麼是布魯氏菌病,傳播途徑有哪些,人與人之間會傳染嗎?
1、布魯氏菌病是什麼
布魯氏菌病是因為細菌所導致的一種人畜共患的慢性傳染病,也被稱為懶漢病,是由布魯氏菌所引起的,並且它也是《中國傳染病防治法》中所規定的乙類傳染品。一般來說,人之所以會出現感染的問題,可能是因為接觸了患病的牲畜,或者是接觸和飲用了患病牲畜的製品,它會造成全身性的系統損害,特別是對於骨關節。
人如果感染了布魯氏菌病,主要會有發燒、乏力、關節和肌肉疼痛等情況,有的人還會有肝脾腫大或是睪丸腫大的現象。比較嚴重的患者甚至有可能失去勞動力,而且如果治療不及時,很有可能從急性傳染轉為慢性病,而如果變成慢性之後是很難治癒的。
目前,布魯氏菌病是一種世界性流行的疾病,各國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布魯氏菌病的案例發生,人和帶菌牲畜以及其產物有接觸,並且未經消毒都可以造成感染。所以,布魯氏菌病其實也是公共衛生上需要大力管控的傳染病。
2、布魯氏菌病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布魯氏菌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三種,也正是通過這3種傳播給人體內的。首先是消化道的傳播,患有布魯氏菌病的一半都是牛羊,而其會產出奶製品,並且還會製作成冰淇淋、黃油和奶酪等,如果攝入了感染布魯氏菌病的動物的製品就會造成傳染,如果是吃了沒有煮熟的患病的牲畜也同樣會感染布魯氏菌病。
其次是通過呼吸道傳播,這種傳播方式也就是去年蘭州布病的一種傳播方式,如果含有布魯氏菌的氣溶膠出現洩漏,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屠宰場工人和農民都有可能吸入,這樣就會造成布魯氏菌病的傳染。
第三種是通過皮膚和黏膜接觸,感染了布魯氏菌病的動物血液、精液可以通過人皮膚上的傷口,或者是眼睛進入到人的體內,造成布魯氏菌病的感染。如果是和患病的動物進行正常的接觸,比如撫摸、洗澡或者是玩耍等都不會有任何的感染,所以一般來說正常的飼養動物是不會造成感染的。但是如果自身存在免疫缺陷的患者,最好還是不要接觸患病的牲畜了。
3、人與人之間會傳染布魯氏菌病嗎?
其實人和人之間也是有可能出現布魯氏菌病的傳染的,如果患者和布魯氏菌病的患者有接觸,特別是觸碰到受損的傷口,就有可能造成傳染。但是如果只是正常的接觸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並且人和人之間的傳染概率也比較小,無需過度地擔心。
02布魯氏菌病的病因是什麼,發病後有什麼症狀?
1、布魯氏菌病的病因
布魯氏菌從皮膚或者是黏膜進入到人體之後,中粒多核粒細胞會出現,部分被吞噬的牛型細胞也被殺死,但是羊型菌不容易被殺死。布魯氏菌因此存活,跟著淋巴液一直到達身體內的淋巴結。要根據不同人的抗病能力,有的病菌可能在體內會有局部被消滅,而有的會在淋巴結上生長繁殖,並且形成感染病灶。
如果病菌的數量不斷地繁殖增加,淋巴結屏障就會出現受損,並且侵入人體內的血液循環,會出現菌血症等一系列的情況。布魯氏菌會寄生在巨噬細胞中,其發病機制是遲髮型變態反應為主。
2、布魯氏菌病發病症狀
對於亞急性或急性感染的患者來說,會出現發熱、多汗、乏力和關節炎等問題。弛張型是最為多見的,其發熱增殖是2周到3周的時間,繼而3天到5天至2周熱期後熱再起,如此循環起伏呈現出波狀型。並且患者還有多汗的症狀,一般來說深夜到清晨的溫度會急驟下降,甚至出現大汗淋漓,大多數患者有乏力和軟弱的情況出現。
有的患者因為關節的疼痛是非常痛苦的,會出現呻吟,有時候不僅僅是一個關節的疼痛,甚至可能是好幾個關節出現疼痛的問題,這種疼痛是止疼藥有沒有辦法緩解的。關節上還會有紅腫的問題,局部甚至有化膿的情況。有的患者還會有睪丸炎,會有明顯的壓痛感。
03布魯氏菌病應該如何進行治療,防止其演變為慢性病
1、一般治療
一般來說,會讓患者進行臥床休息,並且補充水、電解質和營養元素,最主要補充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在飲食上要保持清淡,並且選擇容易消化的飲食。如果有發燒情況的患者,會飲用解熱鎮痛劑進行緩解。並且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也可以改善血症症狀,但是需要和抗生素一起使用。
2、抗菌治療
利福平對於布魯氏菌病有很好的效果,服用藥物需要6周一個療程。一般需要進行2個療程,並且每次間隔時間通常為7天,每個療程是3周作用。發熱情況會在用藥之後的5天內得到緩解。
3、慢性感染
如果確實出現慢性感染,布魯氏桿菌骨髓炎應該徹底進行清創,並且長時間保持抗菌的治療,除了使用四環素和鏈黴素之外,還可以用氯黴素和慶大黴素進行聯合治療。如果有關節炎的患者要做滑膜切除術。布魯菌心內膜炎要使用四環素進行治療,需要治療3個月,並且鏈黴素的使用也要保持6周。
結語:布魯氏菌病是一種乙類傳染病,特別在牧區更需要加以預防,奶製品必須經過巴氏消毒,並且如果在流行地區工作,最好接種菌苗,這樣能夠降低感染的機率。如果是家畜最好也要做好定期的檢疫,發現有牲畜患病就要立刻進行隔離,並且對患病死亡的牲畜必須採取深埋。日常在吃肉的時候,也要將肉煮熟之後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