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錶史上的SEIKO:若干個輝煌瞬間
1913年,日本第一款國產手錶「Laurel」出自精工之手
錶盤上的時間數字採用阿拉伯數字,僅僅12點的時刻設計成了紅色,當初的設計有一種「調皮」的設計感。
出自精工的日本第一款腕錶,早已寫入了日本乃至世界的手錶史。
如今,對第一款國產手錶在恰逢一些重要節點,精工還會推出根據它演化而來的限量版款型,而並沒有單純將它放入陳列館淹沒在歷史的塵埃裡。
2012年,時值「Laurel」問世100周年,承襲它的諸多設計,推出了值得珍藏的限量版。
<左圖>2012年推出的Laurel限量版資料圖
1956年,日本第一款國產自動上發條腕錶「SEIKO Automatic」
當時,日本的大學畢業生當上國家公務員的第一月薪水8600日元,而這款表當時售價16000日元,即便如此,它一經上市便斷貨。
1964年,東京奧運會召開,精工秒表在運動會上大放異彩,博得全世界的矚目。
<右圖>2016年推出的60周年限量版的資料圖
2016年,恰逢這款手錶迎來60周年,精工推出了1956塊限量版上市,紀念旗下作品在手錶歷史上的意義,既回味了往昔光輝歲月由研發出新一代的同名新款。
時間誤差0.2秒,颳起一股震撼鐘錶業界的旋風
1960年代,市場主流表型、機械手錶的一天誤差在10秒至30秒。
那樣,石英鐘的誤差只有0.2秒,一個月也不過只有5秒的誤差。但,體積卻有一個衣櫥那麼大。
當時,要把石英鐘實現手袋腕錶的轉變,需要解決兩大難題:一、縮小體積,適合腕帶;二、需要節省耗電,保證電池能用1年以上。
為解決難題,1959年,精工啟動了研發項目。經過10年,1969年,精工終於成就偉業。
利用發明的技術,1969年,精工製造出世界首款石英表「Astron」。當時售價45萬日元,比當時的一輛車還貴。
<左圖>1969年問世的世界首款使用表的資料圖
「Astron」的問世消息攪動了世界新聞圈,它的新聞佔據了第二天世界新聞爭相報導的事件,日本早先一步當時的鐘表大國瑞士,在世界樹立了日本在石英鐘錶行業的地位。
單品推薦:Grand Seiko系列
在精工的幾大品牌中,「Grand Seiko」具有最佳的功能、質量、造型,在不斷進化的精工系列產品中屬於最高檔的品牌。1960年,在「最高級別中的普通」「實用表的最高峰」的理念下研發而成。一邊採用從品牌創立之初傳承下來的永恆的設計,一邊又跟隨時代潮流吸收了最高水平的技術。與一些廠家靠廣告打品牌效應不同,精工堅守從零部件生產到組裝的所有工序,都經由公司自己的手錶師的手打磨下線。
「Grand Seiko」是日本唯一一款可以製造三種驅動模式的腕錶,也就是世界少見的精度與可靠性兼顧的「機器式」、世界最準時刻的「石英表式」、世界唯一的實現精準性、可靠性和耐久性的「Spring Drive」手錶。(劉戈)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