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工作參考|市場為導向、特色做文章,各地家庭農場因地制宜謀發展

2020-12-17 澎湃新聞

每日工作參考|市場為導向、特色做文章,各地家庭農場因地制宜謀發展

2020-08-25 0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作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家庭農場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並以農業收入為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近年來,各地家庭農場立足自身資源稟賦、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呈現出了種養結合、農旅結合等各具特色的形態。

今日工作參考欄目為您帶來,各地家庭農場因地制宜探索發展之路的經驗。

精準把脈,按需生產

江蘇鎮江句容市的如花家庭農場創辦於2009年。農場根據宕口的地形地貌特點合理規劃,既增加了農場景觀,又培育了長期產品。農場沿山體種植多個品種的鮮桃。在山體泉水口下面的水面低密度處,農場放養了容易成活的鯽魚,在樹林和桃林裡散養了雞、鴨、鵝等家禽,在宕山外的零散山地上還種植了旱雜糧和西瓜。

農場堅持生態立農的理念,不使用農藥、化肥和激素。良好生態環境也回報出安全、優質、口感上乘的農產品。農場的「野雞紅」品種鮮桃賣出了一斤30元的高價;生長一年的母雞每隻售價都在100元以上;土雞蛋都是按個賣,每隻售價達到1.8元,真正實現了優質優價。

依託當地的富硒土壤,河北石家莊市藁城區國奇農興家庭農場轉變種植結構,在富硒農產品上做起了文章,主打「藁優2018」強筋麥和「張雜谷」穀子。

2017年1月,農場分別註冊了「三河一道」「藁南黃金」兩個商標。農場生產的藁優強筋麥每斤價格比一般小麥高出0.2元。「張雜谷」產量高、口感好又富含硒元素,市場銷路順暢。「三河一道」優質紫麥年銷售量6萬公斤、「藁南黃金」系列富硒小米產品年銷售量4萬公斤。以有機和功能營養為特色,農場年增加收入超過20萬元。

宜農則農,宜牧則牧

青海大通縣寶豐家庭農場是西寧市大通縣首個家庭農場,在沿襲本地種植蠶豆的傳統基礎上,農場大力推進麥豆輪作。2014年,農場主魯寶文了解到陵西一寸蠶豆的品質好、售價高。於是,當年在縣農業科技部門的指導下,農場從青海省農林科院引進了陵西一寸蠶豆進行試種。

2017年,魯寶文參加了在陝西省楊凌區舉辦的為期十天的培訓,掌握了黑大麥種植的基本情況,並再次成功引進種植。禾本科的小麥、黑大麥和豆科的蠶豆、豌豆進行輪作倒茬,在提升作物品質的同時,保持、恢復、提高土壤肥力,改變雜草生態環境,抑制病菌生長,可以有效防止作物病蟲草害,維護生態環境。麥豆作物輪作,農場真正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豐收。

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巴彥呼舒鎮嘎旦扎拉嘎嘎查,成立於2016年的白海林家庭農牧場立足多元化種養。農牧場流轉了周邊農戶的800畝地,種植玉米、高粱、大豆等多種作物,並同時養殖了羊和肉牛。多種種植作物和牲畜養殖,降低了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

市場導向,農旅結合

成立於2013年的向陽花家庭農場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新兗鎮大南鋪村,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在發展綠色瓜菜生產、休閒採摘農業、市民菜園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農場規劃建設了30畝「一分地」市民菜園:將一畝地平均分成8份,每份每年按照800元的租金租賃給會員。菜園採取土地租賃、託管和半託管的方式進行經營,菜熟了會通過微信通知,會員隨時可以到自己的菜地採摘。農場每年還定期舉辦吃瓜大賽、扒土豆、扒花生等活動,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體驗。

受三峽庫區人多地少、山高坡陡等自然條件的限制,發展農業規模經營相對困難。重慶涪陵區洪家大院家庭農場適度流轉農戶承包土地,打造精品果園,發展多功能農業,通過農旅結合擴大增收渠道,探索出了一條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之路。

農場瞄準採摘客,打造「四季果園」。根據當地氣候特點,農場在主打葡萄種植的同時,因地制宜種植各類水果,先後引進了夏黑、醉金香、陽光玫瑰等葡萄品種,同時種植了水蜜桃、黃桃、草莓、車釐子等多種水果。四季有果摘,當然能四季有客來。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孫瑩

設計:劉然

原標題:《每日工作參考|市場為導向、特色做文章,各地家庭農場因地制宜謀發展》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農業農村部推介第一批家庭農場典型案例:要向26個上榜農場學習這些...
    甘肅敦煌市順天家庭農場——以市場為導向調整結構 以效益為核心調優規模23. 新疆阿克蘇市盛世桃源家庭農場——探索多元種養結構 打造休閒「林果農場」24. 湖南瀏陽市孔蒲中家庭農場——稻田綜合種養質量高 生態循環模式效益好25.
  • 農業農村部公布26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
    為促進全國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農業農村部在全國範圍內徵集了26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分別來自東中西部各個省份,涵蓋了種養加多個產業,既有個性特點,又有共性經驗,具有貼近小農戶的特點,符合規模適度、生產集約、管理先進、效益明顯的要求,值得各有關單位、家庭農場經營者在實踐中參考借鑑。農業農村部列出了全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的共性經驗:  一是圍繞市場需求開展生產經營。
  • 全國家庭農場工作座談會:加快培育家庭農場
    12月17日,全國家庭農場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對符合條件的規模農業經營戶納入家庭農場範圍和名錄系統填報等重點工作進行階段性總結,部署下一階段重點任務。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兼中央農辦秘書局局長吳宏耀出席會議並講話。
  • 家庭農場 農業高質量發展生力軍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積極引導扶持農林牧漁等各類家庭農場發展,取得了紮實成效。近幾年,我國家庭農場數量穩步增長,發展質量日益提升。家庭農場成了農民收入的增長點、產業興旺的著力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試驗田。「俺們把蘑菇賣到了日本、韓國,還有東南亞市場,俺的家庭農場收入一年比一年好。」
  • 海外中餐館香飄五大洲 因地制宜謀發展
    他相信,隨著全球各地對中國美食的了解和認可,今後會有更多中國餐廳進入榜單。  中餐館海外飄香  「民以食為天」。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國味道不僅譽滿神州,還飄香海外。在世界各地,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中餐館。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海外中餐廳約55萬家,市場規模超過2500億美元。
  • 臺灣生態農莊:一種值得山區借鑑的家庭農場發展模式
    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
  • 重慶將培育大批家庭農場 經營者需滿足五個條件
    據了解,重慶市將圍繞糧油、蔬菜、畜牧、柑橘等主導優勢產業和各地特色產業,按照「生產有規模、產品有市場、經營有場地、設施有配套、管理有制度、農戶有收益」的「六有」要求,努力培育一大批家庭農場。    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並以農業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 一線|全國60萬家家庭農場選出26個典型!山東兩家入選
    日前,農業農村部官方網站發布《關於推介第一批全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的通知》,公布了26個典型案例名單,供有關單位、家庭農場經營者在實踐中參考借鑑。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納入農業農村部門名錄的家庭農場近60萬家。
  • 萬豪生態家庭農場:林下特色養殖拓寬致富路
    地處紅山管理處轄區的萬豪生態家庭農場因地制宜,利用果園發展黑山羊、黑山豬等林下生態養殖,拓寬了創業致富路。新聞內容萬豪生態家庭農場有果園面積近200畝,通過劉夢平夫婦多年的苦心經營,果園優質的枇杷和楊梅成為農家樂遊客的搶手貨。
  • 家庭農場的理論、實踐與鄉村治理
    浙江地區家庭農場以市場主導為主要模式,在政府的支持下積極推進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通過市場機制為家庭農場提供社會化服務,並在參與市場競爭的過程中逐漸衍生出「家庭農場+合作社」「家庭農場+企業」「家庭農場+合作社+企業」等複合型家庭農場經營模式。
  • 黨建引領聚合力 十二師三坪農場推進謀發展
    聚焦「品牌」,推進黨建水平整體提升三坪農場黨委堅持黨建引領,精準施策、集中攻堅,瞄準基層黨組織存在的突出問題,因地制宜創新工作,打出「黨建+」系列組合拳,集中力量打造各具特色的基層黨建創新品牌,機關事業單位黨支部通過「黨建+業務」深度融合,積極做好群眾日常服務,社區黨支部探索建立黨建工作聯席會制度,以「黨建+網格+黨建共同體」為工作品牌,推動在職黨員進網格、組團式服務駐網格
  • 天津薊州區禹道家庭農場 「小而精」特色蔬菜贏得市場
    養心菜、非洲冰草、荷蘭馬齒莧、觀音菜……走進位於天津市薊州區的禹道家庭農場,琳琅滿目的特色蔬菜讓人應接不暇。「農場一共種植了300多種蔬菜,有普通市場上常見的蔬菜,營養價值較高但未在市場上廣泛銷售的特種蔬菜,還有針對特殊需求人群的功能性蔬菜。」農場主王俞介紹,在經過前期充分的市場調研,禹道家庭農場堅持走「小而精」的特色發展之路。
  • 第一批全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之二十:山西稷山縣全勝家庭農場
    >導 讀我國農業資源區域化特色鮮明,各個地方的情況都不一樣,家庭農場需要根據當地自然資源特點進行規劃因地制宜發展。本案例闡釋了家庭農場如何從自身特徵角度因地制宜闖出一條特色發展之路。一是利用當地資源因地制宜選擇種植品種。全勝家庭農場藉助農場被群山環繞、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和附近有一座小型水庫的特點,選擇核桃樹作為主要種植品種。二是根據土壤特點因地制宜安排種植結構。
  • 安徽家庭農場探索:家庭農場當前最缺啥?
    ,全國各地的家庭農場像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   缺人才――   農場主年歲大學歷低   天長市積極組織大戶轉變為家庭農場主,以正規企業的職業化身份面向市場。登記家庭農場的條件是流轉面積在300畝以上、流轉期限在5年以上、有技術懂管理講誠信的大戶,由本人申請,到工商局按個人獨資企業登記。同時成立了安徽省首家家庭農場主聯合社,通過這一平臺開展農資聯購、農機使用調劑、農產品銷售、育秧插秧及融資等服務。
  • 陳善光赴蘇平片區小練島調研:因地制宜 搶抓機遇謀發展
    陳善光赴蘇平片區小練島調研:因地制宜 搶抓機遇謀發展 2020-07-22 20:0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土地講堂:全國各地的首個家庭農場營業執照(NO.20)
    家庭農場的火爆毋容置疑,如果你至今還不知道家庭農場,那你就OUT了!   土地講堂第15期《家庭農場知多少》就很清楚告訴大家概念:   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並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 力爭5年建立200家示範家庭農場
    據悉,蘭州市將力爭用5年時間,打造8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立200家各級示範家庭農場。做大特色優勢產業提升「菜籃子」供給水平近年來,蘭州市農業產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為推動全市農業高質量發展,實現鄉村產業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 解讀丨福州將這樣發展家庭農場
    家庭農場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家庭為基本經營單元,從事農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是現代農業的主要經營方式。二、《福州市家庭農場培育方案》起草背景是什麼?2019年9月,經國務院同意,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國家林草局等11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關於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中農發〔2019〕16號),對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作出總體部署。2020年初,我省出臺了《福建省家庭農場培育計劃》。
  • 臨沂沂南鄉村振興服務隊因地制宜謀發展
    而且獼猴桃易管理,收入高,市場一直供不應求,劉玉偉試種成功以後,村民的種植意願非常強烈。隨後服務隊協調村裡以1000元/畝的價格流轉了村裡50畝地,通過平整土地,建設田間道路,立柱、鋪管、拉網、建隔離網、立苗,用39.6萬扶貧資金建立了一個獼猴桃採摘示範園,然後以5畝一個號,通過抓鬮方式轉租給村裡的村民。
  • 2019年家庭農場發展項目實施方案公示
    根據《農業農村部 財政部關於做好2019年農業生產發展等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農計財發〔2019〕6號)和《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關於印發2019年農民合作社發展等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豫農財務〔2019〕40號)要求,現就組織實施我縣2019年度中央農業生產發展資金家庭農場發展項目制定如下方案: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