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百科,漢服的發展與樣式分類,選對你的漢服去旅行吧

2020-12-22 說說扒

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裝,近幾年在我們的視野裡經常可以看到有年輕人穿著漢服拍照,甚至逛街。不知不覺間漢服開始在普通的民眾中流行開來,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傳統服裝的美麗。那我們今天就來科普一下漢服是怎麼產生和發展的,漢服有哪些分類樣式。

「漢服」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漢書》:(龜茲公主)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歸其國治宮室,……(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烏孫國的王后解憂公主,她的女兒嫁給了龜茲國王。這裡的朝賀之人就是龜茲國王和王后)。其實這裡提到的漢服是漢朝的冠服禮儀,不單指漢民族的服裝。在漢朝之前並沒有漢人的概念,秦始皇統一六國,各國內部民族並不統一,而且那個時代人口遷徙很大,互相通婚,沒有什麼民族的概念,只有地域之分。直到元朝,蒙古人把疆域內的人分為三六九等,其實也是不嚴格按民族劃分的。那麼咱們現在意義上的漢服其實是漢朝時期繼承周朝的服裝制式及禮儀傳承的。而且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上,與周邊民族相融合後服裝樣式不斷變化。

我們來列舉下不同朝代的女性的服裝

周朝

周朝服飾

漢朝

漢朝服飾

唐朝

唐朝服飾

宋朝

宋朝服飾

明朝

明朝服飾

我們看到女性的服裝是有一些變化的,而變化最大的唐朝時期,世界頂級大國的服裝潮流引領者周邊的國家,同時也吸納了很多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服裝元素,但基本還是延續周朝漢朝的

服裝基本樣式。我們現在看到平時穿著的漢服是經過改良的,因為本身漢服的穿著相對於現在的服裝是會麻煩一些,內外搭襯也有很多講究。而且根據不同階層、不同職業、不同環境都會有

不同的漢服樣式。

1、襖裙:意思就是上身穿襖,下身穿裙。這種服裝唐朝就有記載,各個朝代都有些改變。朝鮮族的服裝就是從襖裙發展來的。

襖裙

2、褙子:算是一種常禮服,男女都有這種服裝。現在來看就是裡面一個套裙,外面一個開襟長衫。

褙子

3、道袍:這個可不是只有道教人士才穿,我們看古裝電影電視劇經常看到的書生的打扮就是穿的道袍。

道袍

4、襦裙:其實襦裙是分很多種的,包括對襟半臂襦裙、交領襦裙、齊胸襦裙、坦領半臂襦裙。

對襟半臂襦裙
交領襦裙
齊胸襦裙
坦領半臂襦裙

5、曲裾:這種更常見於漢朝。

曲裾

6、裋褐:古代窮苦人家著裝,特點就是穿著方便,易於勞動。

裋褐

7、圓領袍:圓領袍流行在唐至明朝,明朝加上「補」作為官服使用。圓領袍就是很典型的吸收外來文化的產物,我們看以秦漢時期為背景的電視劇,徵戰西北的時,西域人就是穿著圓領袍樣式的服裝。

圓領袍

8、直裾:深衣的一種,深衣是一種服裝制式,直裾是其中比較常見的款式。

直裾

9、朱子深衣:這種深衣款式對日韓的影響很大,日韓服飾中有部分禮服都是在朱子深衣制度的基礎上製作的。

朱子深衣

漢服的種類還有很多,而且歷朝歷代都有不同的演變。漢服是中原民族服飾的統稱,可它的影響不止中原地區,中國的強大文化力量將這種影響邊際日韓、東南亞、西域、甚至歐洲。在十八世紀的元年1700年,路易十四就曾在一次化妝舞會上穿著漢服。漢服文化慢慢流行起來也源於我們對自己祖國文化的自信,願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富強,人民越來越安康。

相關焦點

  • 論各個朝代漢服的樣式和顏色,感受漢服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
    國有禮儀之大而稱「夏」,有華服之美而稱「華」,想必對漢服有所了解的小夥伴們對於這句話一定不陌生,漢服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將歷史文化的傳承發展到極致,漢服無論在琴棋書畫還是詩詞歌賦,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漢服所宣揚的是古人「仁義禮智信」等傳統意義上的道德品質,所以也會為我們帶來許多關於文化理念上的東西
  • 帶著漢服去旅行
    漢服包含的是一種天人合一的智慧和敬天禮地的虔意。漢服一脈相承,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儼然已成為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外在載體。漢服所蘊含著中國人的「正直」、「規矩」、「圓融」、「通達」等精神追求和內涵,體現著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傳承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等,其中最核心的內容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體現著中國人的「精氣神」。
  • 中小學校服改成漢服樣式,你覺得可行嗎
    還記得每次拿新校服都是抱著很大的期望,可是一穿到自己身上就變了味,大多數人都會埋怨校服的做工和樣式,相信真正能喜歡上校服的人應該是很少吧。在現今這個時段,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人們在滿足自己物質需求的前提下越來越想追尋著時尚和潮流,而校服也正是人們的一大關注點。不少人都覺著校服要不是不合身,要不就是樣式單調太古板,這些不能表現出青少年的朝氣。
  • 漢服的起源——時間線上的漢服發展史
    近期,總能見到一些身著漢服的年輕人,或是出沒在大街小巷,或是出沒在微博抖音,那麼關於漢服的知識,你又了解多少呢?讓我們一起來進入歷史長河來深入了解漢服吧。
  • 漢服文化源遠流長,要認清什麼是漢服?這些形制小常識要了解
    漢服究竟有多美?這不得不說說古往今來的漢服文化,所謂漢服,就是漢民族的一種傳統服侍,其形多變,樣式繁多,生活中很多不了解漢服的朋友們,會把古裝當做漢服,這可大錯特錯了。古裝是古裝,漢服是漢服,不能混為一談,漢服文化源遠流長,要分清漢服和古裝的區別,這些小常識要了解!
  • 漢服起源於漢朝?別鬧!這才是漢服的歷史!
    漢服的真正意義其實是漢人的衣服,猶如很多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飾,漢人自然也有自己的服飾,而這些服飾的統稱就是「漢服」!說起來漢人也是可憐,人家少數民族都完好的保留了自己的服飾文化,比如苗族和傣族的服飾,人數眾多的漢人卻在過去的三百年裡,差點把自己的漢服樣式都搞忘了。
  • 漢服知識:襖裙,你了解嗎?
    漢服知識:襖裙,你了解嗎?什麼是襖裙,襖裙是漢服中的一個分類。中國古代女上上身穿襖,下身著裙。襖裙最早從唐代就開始有記載。一直到民國時期。現代漢服中說的襖裙一般指明代有襖裙樣式。有些人對於襖裙的樣式有一些錯誤的概念,認為上衣穿在裙子外面就是襖裙。其實,從明一代,衫子也穿在裙子外面。從出土的文物,東晉十六國陶桶就能看出來,那個時代襦就是穿在裙子外面的。所以簡單的把上衣穿在裙子外就定義為襖裙。襖裙應該是上身穿襖,下身穿裙。朝鮮民族的傳統服飾赤古裡裙,就是從明朝的襖裙發展過來的。
  • 漢服的發展及經典的形制,小配飾添彩漢服,放到現在依然驚豔時光
    尤其這幾年,不少設計師的作品都添加了復古元素,更為漢服的發展起到了推動的作用,各種以「國風」「古風」為名的類漢服設計迅速走俏,深刻影響著社會審美與流行趨勢。隨著漢服的發展不斷前進,人人對於服裝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不再拘泥於漢服的形制形制必須是符合中國傳統的,顏色必須是正的。
  • 漢服科普指南:盜版漢服是漢服嗎?如何分辨正版漢服呢?
    盜版漢服也是漢服,就跟山寨手機也是手機一個意思。而這個盜版漢服、山寨漢服主要指的是抄襲正版漢服。其實這個概念應該蠻好理解的吧,畢竟某地區的鞋不是常年抄襲名牌,甚至於抄出了新高度,做得比人家正版的鞋質量啥的還好嘛。
  • 絕美雲肩,漢服的最佳搭配,漢服袍子們快收藏!
    雲肩是從隋朝(581-618)以後發展而成的一種衣飾,它圍脖子一周,佩戴在肩上。到清代(1644-1911)時,雲肩普及到社會的各個階層,特別是婚嫁時成為青年婦女不可或缺的衣飾。發展到後來,雲肩多在歲時節令或婚嫁時佩戴。
  • 幼兒園老師要求孩子穿漢服,樣式讓人眼花繚亂,最後一個贏了!
    孩子穿漢服去幼兒園,「龍袍」上陣笑哭眾人,樣式眼花繚亂國慶中秋雙節放假前夕,陽光幼兒園舉辦了一場「穿『月』中秋,漢服遊園」的活動,目的就是為了營造過節氣氛,讓孩子們更加了解中秋節的文化傳統和習俗。活動當天,老師們也換上了漂亮的漢服歡迎小朋友們的到來,孩子們的漢服樣式多種多樣,讓人眼花繚亂,大多是漢服改良款式的衣服。很快就到了T臺走秀環節,首先出場的是女子組,女孩子們的漢服款式更豐富,看得出家長們十分用心,比如精緻的齊胸襦裙、簡單的襖裙、較為複雜的三繞曲裾等,可愛的女娃娃們瞬間就穿越回古代,變成大家閨秀了!
  • 幼兒園老師要求孩子穿漢服,樣式讓人眼花繚亂,最後一個贏了
    孩子穿漢服去幼兒園,「龍袍」上陣笑哭眾人,樣式眼花繚亂,孩子們的漢服樣式多種多樣,讓人眼花繚亂,大多是漢服改良款式的衣服。小朋友們穿上漢服的那一刻就「穿越」到了古代,既能了解漢服的由來,也能更好地了解傳統節日文化,老師和家長教授的知識孩子也更能入耳,這是單純的口頭描繪是無法做到的。
  • 漢服科普第二彈:教你分辨漢服的不同外衣,曲裾襦裙都被包括在內
    漢服男生關於漢服的主體的構造其實就是外衣了,在外衣的分類裡面自然包含著很多的不同的類型,其實我們現在的劃分漢服的形制就是根據漢服的外衣來劃分不同的類型的,比如說現在我們劃分的曲裾和襦裙等等,在外衣的分類當中,就包含有長裝和上裝,下裝,長裝一般只是適用於我們的女生,因為對於女生來說,他們更多的漢服類型是長裙而不是上裝和下裝的組合。
  • 在蘇州,穿著漢服去旅行,體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蘇州不得不說,我從小就這蘇州有一種嚮往之情,一直也想著穿著漢服,穿梭在小橋流水的蘇州。那種畫面,光是想想就讓我心動不已了,於是就跟幾個小夥伴兒說了這個想法之後,沒想到他們也有同樣的想法,於是我們就決定來一場穿著漢服說走就走的蘇州之旅。
  • 漢服:現在都在流行的漢服,男生一樣可以擁有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誰說只有女生才可以穿著漢服出門呢?男生也可以哦,而且那些有顏值、手又好看、高大帥氣的男生,要是穿漢服出門,肯定會迷倒一片的小迷妹吧!!
  • 漢服是我國古代的傳統服飾
    漢服是我國古代的傳統服飾。與日本和服相比,漢服歷史悠久。與和服的寬敞典雅相比,穿著漢服的女性更加優雅、典雅,展現了中國禮儀之鄉的魅力。那麼,漢服在不同朝代之間有什麼區別? 漢服的歷史發展 《史記》認為,「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
  • 成都4萬人開店賣漢服,一套價格400元左右,漢服熱的背後是什麼?
    而一套漢服的價格大多是在400元左右,去年漢服的成交額就已經超過了20億,這顯然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於是有些年輕人,一方面是出於愛好,另一方面是看到了漢服的絕大市場,而紛紛開啟了漢服店。其中成都就有4萬的年輕人開網店賣起了漢服。
  • 「鬼新娘」高定漢服引眾人爭議,這究竟是漢服還是「清裝」?
    漢服,不僅僅是一種潮流,更是一種文化傳承!接下來,讓我們開始漢服之旅吧!最近漢服商家開始流行起了一種「清代漢服」的設計,主要特徵都是在明制的衣服上加上有清朝的旗裝樣式的「廠字領」,或者是用各種繁瑣的花紋,引起了很多同袍的不滿。
  • 昆明「漢服熱」現象探尋 漢服體驗館悄然興起
    楊舒婷說,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是特別正式的場合,比如上課、去圖書館,她都會將漢服作為日常服。當遭受別人的疑問時,自己也會耐心解答,希望更多人能通過自己的推廣,愛上漢服。雲南漢服協會會長劉丹經營的錢王街78號漢服體驗館,有一套獨特的經營模式。為了更好地發揚漢服文化,劉丹在2016年的時候提出將單一的手工製作集中整合,打造規模化的雲南漢服產業環境。  「錢王街集市是我們最早的市場,每到周末都有漢服愛好者加入到集市中。起初只有幾家,發展到現在有70多個攤點,其中原創商品佔到了九成。」
  • 漢服搭配解析:色彩心理學告訴你,這些顏色的漢服竟然代表這些含義
    長按添加左側微信 邀請你進漢服交流群 加我請備註「漢服群」 現如今,隨著漢服文化的不斷發展,大家對於漢服的熱情也在不斷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