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校服改成漢服樣式,你覺得可行嗎

2021-01-11 時志說

大家都是從中小學一步一步走過來的,相信對伴隨我們每天的校服會有一種獨特的「情感」。還記得每次拿新校服都是抱著很大的期望,可是一穿到自己身上就變了味,大多數人都會埋怨校服的做工和樣式,相信真正能喜歡上校服的人應該是很少吧。在現今這個時段,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人們在滿足自己物質需求的前提下越來越想追尋著時尚和潮流,而校服也正是人們的一大關注點。

不少人都覺著校服要不是不合身,要不就是樣式單調太古板,這些不能表現出青少年的朝氣。而這時有人提議用漢服來代替原有的校服模式,一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二是對原有校服審美觀點的改換。不知道您對這樣的提議有怎樣的看法呢?

首先我是不贊同這種提議的,雖然漢服有著它獨特的象徵意義和不可代替性,但是特定場所的出現可能會顯得那麼的不合時宜。校服雖說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在學校它卻有著極強的不可替代性。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現在的校服簡潔、大方、富有時代氣息,符合中小學生陽光、開朗、活潑的天性。雖說很多學生不喜歡穿校服,其實並不一定是因為校服不好看,而是因為校服整齊劃一,突出不了個性。這與年輕人標新立異,追求時髦的天性不相吻合。漢服雖然漂亮,但是如果作為校服的話,我想依然會遭到學生的排斥,還一樣是因為整齊劃一,跟不上潮流。在中小學生眼裡,流行的才是最好的。誰能引領潮流?答案當然是自己追捧的那些明星。明星的穿衣打扮成了很多學生效仿的對象,但是反過來想一想明星能天天穿漢服嗎?當然是不能。那學生會天天喜歡校服嗎?很顯然也不能。同時校服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攀比心理的產生。

第二:現在的校服款式簡單,便於學生運動,特別是打球、跑步、跳遠等之類劇烈的運動。如果改為漢服,寬袍大袖,根本不利於學生活動。可以想一下,男孩子在打籃球時、踢足球時身著漢服,如何身手敏捷,展示風採。漢服作為一種服裝,受到一些學生的喜愛,也不過僅限於拍個照,偶爾參加演出之類的活動或者是作為自己課外時的一種愛好。

第三:漢服體現不了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身材美。有的學生不喜歡校服,是因為感到校服臃腫,其實,漢服比校服對身材的要求更苛刻。特別是對身材肥胖的學生而言,穿上漢服,豈不成了「水桶腰」,又有什麼美感可說呢。男孩子穿上漢服,少了剛健之氣,更多了份「娘味」。女孩子穿上漢服,多了份矯揉造作之態,實在不易提倡。

第四:雖然校服難看,但是很結實耐用,學生好動,不用擔心校服出現撕裂等情況的發生。同時也必須考慮一下漢服的製作成本和銷售價格,可能這個錢對大多數家庭都不是問題,但是教育部門和學校必須考慮周全。在一定原則上滿足所有人的需求,這才是校服的原有意義所在。

第五:校服越醜,早戀越少。當老師的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自己教的學生不覺得長得怎麼樣,當然並不是貶低自己的學生,可是過了幾年見到以後卻活脫脫成了一個大美女了。為什麼?這就是校服的功勞。校服就像裹在玉外面的一層皮一樣,使那美玉能夠安然無恙的度過很多年。

兵荒馬亂的年代,女性為躲避災禍,將鍋底灰塗抹在臉上,現在很多校服就是單色調或者是深色調。當然固有的封建思想不可取,但我想,這或許是設計者受到啟發了吧。暗淡的校服隱藏了少男少女的靚麗,真是大隱隱於校,使得他們的荷爾蒙始終保持正常的分泌,有效地抑制了早戀的泛濫。

中華文化文化博大精深,漢服是傳統文化的象徵,但是穿上它真的就繼承了漢文化了嗎?

本來,跟風或標新立異,也沒有錯,但一旦脫離了實際需求,一切便成了虛偽的東西。作為學校,堅持將中華文化確定為教育目標之一,這是值得肯定的。為達到這一目標,創建自身特色,把學生校服改為漢服,也未尚不可。但真正實現中華文化的傳承教育,僅靠"漢服"這種形式的東西,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堅持將豐富多彩的有內容深度的活動與各種形式持之以恆地結合起來,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如果對學生的教育不到位,讓學生穿上"漢服"也不是真正就有文化底蘊。如果學生不能從內心接受它,甚至抵制這樣的校服,豈不讓學生更討厭中華文化?這個問題也是我們值得我們好好考慮的!

相關焦點

  • 有人說應該把中小學校服,改為漢服樣式,你覺得是否可行?
    漢服的確很美,可如果把校服定為漢服,肯定是不可行的。 校服應該是實用的,大方的,方便的。而漢服顯然不是很合適。因為漢服是我們國家古代的服裝,雖然很美,可不適合現代人的穿著。就是真正放到古代,漢服也是已經被淘汰的服裝了。
  • 有些專家建議把中小學校服改為漢服樣式,這個提議是否可行
    [0]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大學生通常都是溫文爾雅、玉樹臨風的,當然這大多出現在影視的美化效果中,你的小弟弟在玉樹臨風的眼裡可能只沾了漢服的光吧?流傳至今的優秀傳統風俗習慣值得我們借鑑,比如今天的漢服,古人說,數朝和而樂漢服之制。是我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從黃帝即位一直延續到明末清初。漢服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
  • 校服為什麼不改成「漢服」?無非是這3個原因,校長:怪我咯
    大部分中小學都統一了校服樣式,每個學校的校服都各有特色,但是總的基調是相同的:不張揚的同時也不失優雅。今天迷你編輯告訴你為什麼校服不改成「漢服」?無非是這3個原因,校長:怪我咯。1.「漢服」費用難以接受首先中國傳統「漢服」中使用的面料比較多,通常按幾米長計算,再刺幾個刺繡,就更不用說那種用途的紗線了。另外,如果想買原創漢服,價格更是普通人負擔不起,而選擇「山寨」的話,面料質感可能會讓學生不太舒服。
  • 漢服走進中小學,你贊成穿漢服上課嗎?
    最近小編在某教育類網站上看到這樣的一個提議,某觀點提出:讓所有在校的中小學生,穿著漢服進行教育活動,換句話而言,這個提議的具體內容就是將漢服作為中小學生的校園服裝,從而取代現有校服。小編在看到這個提議的時候,頓時覺得眼前一亮,腦海中立即浮現出了校園漢化之美。的的確確,現在很多人都崇尚漢服文化,也掀起了一股漢服風,平時走在大街上,甚至是地鐵上都會看到很多人穿著漢服。可以說很多年輕人也逐漸接受了漢服文化,但是提出漢服取代漢服這個觀點,我還是持反對意見的,畢竟我們正處於現代社會之中,靜心思考,這樣做會不會又有些不妥?
  • 中國校服排行榜出爐,校服「第一美」長這樣,網友:漢服排第幾?
    如今有部分高中生為了能夠讓校服看起來更加好看一些,就會自己動手改校服,比如說把校服的褲子改成小腳褲,再比如說把校服的上衣改成露臍裝等等,反正就是自己怎麼喜歡就怎麼改。改好的校服可能看起來會變得時尚,但是對於學生們平時的體育活動來說還是有些不便的。但是這也讓很多人都忍不住的提出質疑,我們的校服真的有這麼醜嗎?
  • 小百科,漢服的發展與樣式分類,選對你的漢服去旅行吧
    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裝,近幾年在我們的視野裡經常可以看到有年輕人穿著漢服拍照,甚至逛街。不知不覺間漢服開始在普通的民眾中流行開來,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傳統服裝的美麗。那我們今天就來科普一下漢服是怎麼產生和發展的,漢服有哪些分類樣式。
  • 漢服界的校服,雀靈仙氣清新,太平有象端莊,你擁有哪幾套呢?
    哈嘍,晚上好,我是茉莉,關注我,每天為你分享不一樣的明星穿搭哦,不過今天的主題大有不同,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漢服,漢服作為中國的一種傳統服飾。其寓意很大,而且我們的漢服都有自己獨特的名字。今天我們的主題是盤點一下漢服界那些校服一般的存在,我們這裡所說的校服可不是在學校穿的那種校服哦,而是因為買的人太多,以至於經常會撞衫所以才有了這一種校服的說法。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到底都有哪些漢服可以上榜吧。
  • 幼兒園老師要求孩子穿漢服,樣式讓人眼花繚亂,最後一個贏了!
    孩子穿漢服去幼兒園,「龍袍」上陣笑哭眾人,樣式眼花繚亂國慶中秋雙節放假前夕,陽光幼兒園舉辦了一場「穿『月』中秋,漢服遊園」的活動,目的就是為了營造過節氣氛,讓孩子們更加了解中秋節的文化傳統和習俗。活動當天,老師們也換上了漂亮的漢服歡迎小朋友們的到來,孩子們的漢服樣式多種多樣,讓人眼花繚亂,大多是漢服改良款式的衣服。很快就到了T臺走秀環節,首先出場的是女子組,女孩子們的漢服款式更豐富,看得出家長們十分用心,比如精緻的齊胸襦裙、簡單的襖裙、較為複雜的三繞曲裾等,可愛的女娃娃們瞬間就穿越回古代,變成大家閨秀了!
  • 幼兒園老師要求孩子穿漢服,樣式讓人眼花繚亂,最後一個贏了
    孩子穿漢服去幼兒園,「龍袍」上陣笑哭眾人,樣式眼花繚亂,孩子們的漢服樣式多種多樣,讓人眼花繚亂,大多是漢服改良款式的衣服。不少網友猜測小男孩的內心OS:只有我認真在玩裝扮遊戲嗎?也有網友評論:太過可愛,用力過猛了,不過這最後一個真的贏了!
  • 鄭州高中生設計校服,師生將參展上海國際校服展覽會
    新校服融入中國傳統漢服、旗袍元素,立領、盤扣盡顯中國風。  學生自己設計的新校服,中山裝上裝飾刺繡梅花,寓意「少年當自強」。 你的校服是什麼樣?一身寬大的運動衣穿四季?近日,鄭州市十二中的高中生們自己設計的校服通過了學校和家長委員會的審核,五套共十四件校服中融入中國傳統漢服、唐裝、旗袍、中山裝的元素,盤扣、立領、梅花裝飾盡顯中國風,新校服獨具特色。
  • 溫州中小學校服新規公布 你的校服「合規」嗎?
    溫州中小學校服新規公布 你的校服「合規」嗎?校服在選用上不僅要遵循統一的標準,還要做到公開民主,而且還要符合學生需要,即展現學生健康向上形象的同時,更要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和審美需求,便於校內運動和群體活動。在《意見》發布之前,溫州各小學校服現狀如何?一年學生購買校服需要多少花費?幾年換一次?款式是否符合學生日常運動?記者就此採訪了多個學校的家長,聽聽他們怎麼說!
  • 銀川初中校服樣式大盤點,新式藏青色最「亮眼」
    開學半個月,還習慣自己穿上新校服的樣子嗎?尤其對於剛剛升入初中的同學們來說,從小學的「花裡胡哨」過渡到中學的「整齊劃一」,也帶給了同學們不少的新鮮感於是小編突發奇想,準備為大家來一期銀川校服大盤點,為此我們收集了銀川部分初中的校服樣式,快來看看吧~樸實運動風銀川乃至全國的校服在大家的印象中都有一個固定的樣式
  • 對比國內清一色校服,你會覺得他們的好看嗎?學生:「已看破!」
    學校也是想法設法給孩子們設計出不一樣的校服造型,改過來過去,顏色和樣式還是是沒讓我們失望,像這樣的:很多學生看到這都已經開始落淚了:"這不還是一樣嗎?"別的國家的校服在樣式上層出不窮,有的歐美學校還要求學生們穿白襯衫,黑色皮鞋,打領帶,仔細看的出,都是色彩分明,自由風十足。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很自然地就把這些學生的氣質和審美突顯了出來,也一直影響著他們對審美的要求。
  • 寬大運動裝到精緻英倫範 西安中小學校服"十八變"
    明年1月起,採購的校服必須符合這個標準。  對於這個規定,不少家長表示贊同,但也有學生家長提出,除了安全和面料,校服的樣式也應得到提升。西安市中小學校服現狀如何?華商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西安的校服現狀  城區85%中小學有校服 多為價格百元左右運動裝  為了調查西安中小學校服現狀,華商報記者近日走訪了西安15所中小學,其中8所學校只有一套校服為運動裝,5所學校有運動裝和制服兩套校服,2所學校只有一套制服作為校服。
  • 校服華麗變身旗袍,這樣的校服你喜歡嗎?
    這所特別的學校就是長堤真光中學,自從今年4月開設了女子書院後,旗袍就成了女學生的校服。學生:穿上了這身校服,我覺得自己從女漢子變成了女孩子,更加優雅了。「我覺得旗袍也是最能體現中國女性的優雅、從容、淡定,所以我們真光的校服是回歸到我們最初的一個傳統。」
  • 論各個朝代漢服的樣式和顏色,感受漢服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
    國有禮儀之大而稱「夏」,有華服之美而稱「華」,想必對漢服有所了解的小夥伴們對於這句話一定不陌生,漢服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將歷史文化的傳承發展到極致,漢服無論在琴棋書畫還是詩詞歌賦,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漢服所宣揚的是古人「仁義禮智信」等傳統意義上的道德品質,所以也會為我們帶來許多關於文化理念上的東西
  • 各省市「校服」大盤點,五顏六色有醜有美,你學校校服屬於哪類?
    《學生行為規範手冊》中也提到了,學生的穿衣打扮規範,在校內必須身穿統一服裝—校服,而中國校服是出了名的不好看,校服出現了多少年就被嫌棄了多少年,那麼中國校服真的有那麼醜嗎?中國校服發展史第一階段:大白大紅大藍大紫下圖就是中國校服第一個階段的樣式,從圖中可以看到主要以紅白藍紫為主,色彩非常鮮明強烈,以現在的眼光看上去有一些土土的,尤其是「萬紅叢中一點白」那一系列的校服,簡直讓人不忍直視,穿上長得再清秀的中小學生,
  • 校服「樣式醜」?學姐告知這3個小技巧,開學後這樣穿校服美美噠
    所以,不管學校發的校服有多醜,每天都要穿著校服上學。否則老師會批評你甚至處分你。 學校發給我們的校服一般分為冬夏兩種,可以根據季節更換。但是,學生黨非常討厭學校定製的校服,他們認為這樣的學生制服不僅服裝樣式醜陋,也沒有任何特徵,所以校服普遍會被學生黨討厭。 那麼,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把學校定製的校服弄好看一點呢?學姐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穿上校服的變好看的3個技巧,記住,開學後這樣穿校服美美噠。
  • 一些中小學統一購買校服引家長不滿,改變操作方式或許更可行
    最近幾天,全國各地中小學陸續開學,讓家長們想不到的是,一些學校這個學期「仍然要求買校服」。不少家長反映,校服每個學期都買,導致家裡剩了不少校服,實在是浪費,尤其是每個學期在放假前一兩個月校服才到,讓學生和家長們很難理解。校方的解釋是,兩套校服是因為春夏季和秋冬季的服裝不同,春夏季相對較薄,秋冬季則要厚一些。每個學期放假前一兩個月換校服,一是因為校服是定製,二來季節交替基本上也在五月前後和十月中下旬,所以這個時候換校服,是正常的時間。
  • ISUE第18期 | 中小學校服採購,每周最新招標信息
    ​中小學校服採購,最新招標信息。精準尋找項目,快速鎖定商機,ISUE幫你省心省力ISUE國際校服·園服展組委會向參觀展覽會的專業觀眾及參展企業發起了「校服採購業務對接服務」,最新採購信息持續更新中。:福建採購需求:學生校服數量及要求:校服款式為運動裝,運動裝分為夏季運動裝及春秋季運動裝兩種樣式,夏裝100-110元,冬裝125-140元靈寶市第一初級中學所屬地區:河南採購需求:學生校服數量及要求:含春秋裝764套、夏裝764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