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經驗:宅家裡和愛出去玩的孩子,哪個更容易出現性格缺陷?

2020-09-04 羞羞的老王

我有一個大學同學,因為結婚早的原因,現在大寶都上初中了,小寶才剛上小學三年級。雖說是一個媽生的,但是兩個孩子的性格卻是有著天壤之別:大寶活潑好動,特別有人緣,而小寶不愛說話,甚至看起來有點像自閉傾向!

小寶的這種行為,也讓我那同學一家人都操碎了心。都是同一個爹媽,那麼到底是什麼情況造成兩個孩子如此大的差距呢?這還要從兩個孩子不同的成長環境說起。

大寶的成長經歷

大寶剛出生那會兒,我那位同學沒有上班,一直帶到孩子上了小學才上班的。因此這期間,她有很多時間陪著大寶。

平常只要外面不是颳風下雨,總要去外面轉轉,和別的小朋友接觸接觸什麼的;在家的時候,也是陪著孩子玩這個玩那個,還經常給孩子講故事什麼的;她很少會讓孩子玩手機或者是看電視什麼的。

因為這個原因,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特別的活潑好動,而且人緣也不錯,也容易獲得老師的信任,還一直擔任著班上的班長,而且還是他們班少數幾個沒有近視問題的孩子!

小寶的成長經歷

到生小寶的時候,我那同學家的經濟有點拮据了,她剛滿月就出來工作了。平常根本沒時間陪小寶出去,一個月估計也就出去個1到2次,剛開始小寶還有出去玩的欲望,後來媽媽爸爸總是沒時間,時間久了,再加上迷上了手機,也就對出去不再感興趣了!

因為這樣的緣故,小寶從2歲開始就不善於與陌生人說話,而且特別的膽小害羞,即使是上幼兒園了,也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上幼兒園一回到家,就沉迷於手機小遊戲或者是動畫片,不喜歡出去玩。

因為電子產品接觸多了,小寶上幼兒園的第二個學期,就被查出有200多度的近視。等到上小學的時候,近視度都達到了500度。近視的出現,也同時讓小寶在同學中間受到了一點點的「歧視」,因而更加自卑,不願意與人交流。

小寶這樣的表現,也讓我那同學感到有點後悔:雖然掙錢很重要,但是因為掙錢而忽視了孩子的培養,掙再多錢又有什麼意義呢?應該多找點時間陪孩子出去,而不是讓他宅在家裡,這樣也就不會讓小寶出現本不該發生的「性格缺陷」了。

看完大寶和小寶的故事,可能有些人會以為這是一個家庭的個案,但事實上,這真不是個案。事實上,大家可以上網去搜搜,這樣的新聞報導不在少數。宅在家裡比愛出去玩的孩子更容易出現性格缺陷,也是很普遍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愛出去玩的孩子,一般來說性格也趨向於活潑開朗,做事常常會有自己的主見,就算經常會犯點錯被罵,但是並不影響他的人際交往,尤其是上學後,容易呵護同學打成一片,在班上「當官」的概率更高。

而喜歡宅在家裡的孩子,就更傾向於把自己關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不願意與人接觸,性格上會逐漸變得內向、自卑,長大後甚至有社交恐懼症。

而且還發現,一般愛出去玩的孩子比宅在家裡的孩子更少得近視,這也可能和愛出去玩的孩子喜歡打籃球等體育運動,而宅在家裡的孩子天天接觸手機或者書本,不喜歡運動有很大關係!

調查還發現,一般來說,進入社會後,宅家裡和愛出去玩的孩子在事業上等的差距也會比較明顯,愛出去玩的孩子往往取得的成就會比宅在家裡的孩子要大,這不是說宅在家裡的孩子不優秀,只是社會更喜歡愛出去玩的孩子。

99.98%的人還喜歡看下面的內容↓↓↓

相關焦點

  • 「愛出去玩」的孩子,和只愛「宅在家」的孩子,10年後差距明顯
    現在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個詞語就是:肥宅。這個詞是用來形容宅男宅女的。如今,現實社會中出現了許多宅男宅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在家裡面不用出去外面半步就可以知道外面的事情,就可以買到自己想吃的東西和衣物等。
  • 愛出去玩與宅在家的孩子,十年後,這三點區別很明顯!
    每次聽到孩子們這樣吐槽,我這個當媽的內心也是五味雜陳,其實是希望孩子能夠生活協調一些,不要總在外面玩,也不要總宅在家裡。不過有些孩子還真就是兩個極端,要不特別愛跑出去玩,要不就愛宅在家裡。這兩種類型在短時間內不會有什麼很大的區別,甚至愛宅在家的孩子更容易受到父母的喜歡,因為更加乖巧懂事一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愛跑出去的孩子的優勢越加明顯,比如以下三點,十年後,區別很明顯。
  • 愛「宅在家」和「出去浪」的娃,將來差距會很大,家長別不當回事
    姐姐的個性外向活潑,喜歡玩球,愛遊泳,樂意跟男孩子聚堆,為人開朗大方。妹妹卻很宅,喜歡看書看報,繪畫,文靜又淑女。這也不禁讓人質疑,難道說「出去浪」的小孩子,真的就比一些「宅在家」的小孩子,發展的會更好嗎?其實「出去浪」的小孩,未必比「宅家裡」的小孩,將來發展更好。因為,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宅家裡的小孩,優點有很多,這些是出去浪的孩子比不上的優勢。「宅家裡」的小孩,有哪些優勢?
  • 出去浪和宅家的孩子,哪個更好?小時候偏愛後者,長大後就會相反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正如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兩片葉子。同樣的,有的孩子天性活潑,喜歡出去玩,有的孩子就天性安靜,就喜歡宅在家裡,哪兒也不去。 相反,兒子的朋友倒是多,一到假期活動就安排的滿滿當當。
  • 愛「出去玩」和「宅在家」的孩子,10年之後,差距明眼人一看便知
    文丨小七(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每一個孩子的性格都是大不相同的,所以說每一個孩子的選擇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在小的時候特別喜歡出去玩,因為他們的性格比較活潑,但也有的孩子喜歡宅在家裡,因為他的性格比較內向。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會有這4大差距,不止是性格
    經常出去浪的孩子,遇見陌生人的機會有很多,情商、溝通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在不斷提升。相反,經常宅在家的孩子接觸不到什麼人,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會更差一些。經常出去浪的孩子曬太陽的時間充足,身體中合成的維生素D足夠,骨骼和免疫系統發育得更好。相反,經常宅在家的孩子因為長時間呼吸不到新鮮空氣,大腦供氧不足,神經系統的運作和大腦發育都會受到影響。而且長時間宅在家還會引起肥胖。
  • 喜歡「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10年後,兩者差距一目了然
    那麼,10年之後,喜歡「出去浪」和愛「宅在家」的孩子,二者之間會有什麼差距和區別呢?愛「出去玩」和愛「宅」的娃,10年之後,差別一眼就能夠看出來父母教育的原因很多家長由於工作原因,很少有時間陪孩子出去玩,孩子從小便獨自在家,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不愛出門的習慣。2. 電子產品的增多,網絡科技的發展隨著網絡發展日新月異,出現了很多好玩的電子產品,很多孩子從小就擁有了智能機,還學會了玩電腦,。
  • 愛出門和宅在家孩子的區別,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非常喜歡在休息日「宅」在家裡,由於社會科技的不斷發展,出現了很多便利的軟體,讓人們在家裡就能完成很多事情,於是社會中就出現了很多的宅男宅女,而「宅」也快要成為年輕人的常態。而對於孩子來說,也會有喜歡出去玩的孩子,和喜歡「宅」在家裡的孩子,很多家長都認為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並不會太過在意,但是家長們要知道,一個「愛出門」的孩子和「宅在家」
  • 「宅在家」和「出去玩」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距明顯,家長多關注
    舉兩個案例:某網友就曾以自己的兩個孩子為例,驗證了「宅在家」和「出去玩」兩種行為帶來的影響。這位網友的大兒子很喜歡宅在家裡,而小兒子喜歡出去玩,閒不住。一開始這位網友還比較欣慰,覺得大兒子待在家很聽話懂事,而小兒子總是讓人擔心,不夠乖。
  • 喜歡「出去浪」和喜歡「宅在家」的孩子,有何差距?專家:很明顯
    文/瀟媽聊育兒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脾氣秉性都會有所不同,有的孩子天生就會沉穩內向,有的孩子是後來慢慢的變得內向,其實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獨一無二的,有的孩子就天生喜歡安靜,喜歡享受自己的小世界,有的孩子活潑好動,喜歡出去玩,那麼這兩種孩子會有什麼樣的區別呢?
  • 為什麼現在的一些人寧願整天宅在家,也不願意出去玩呢?不妨看一看
    不像逛商場,試衣服要排隊,人多還要擠來擠去,還要擔心丟東西。 最後是看電影。雖然宅在家裡不能看到最新的電影,但是一般不用等多久,各大娛樂App就會陸續上架。買個會員,也就一張電影票的錢,可以看很多大片。雖然效果比電影院稍微遜色,但是現在電視機的品質都不錯,也很大,不會差太多。不用每次訂票都在想是不是最正的位置,也不會因為偶爾碰到愛說話的人坐在自己周圍而破壞氣氛。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大,性格只是一方面
    小李的孩子從小就喜歡跑出去跟其他小朋友玩,很少在家裡,為此小李媽媽經常要在飯點,去把孩子「抓」回來吃飯;而寶媽小陸的孩子則是天天宅在家裡,寧願自己一個人在家玩玩具和看電視,也不想出去跟別的小朋友玩,甚至連門都不願意出,媽媽怎麼說都沒有用。
  • 總「出去浪」和常「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兩者差距一目了然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成長環境不同,所以性格也完全不一樣。有些孩子性格比較開朗活潑,但有些孩子就比較沉穩內斂,所以每到空閒的時候,他們所選擇的放鬆方式也截然不同。其實,孩子們不同的性格和生活習慣,對他們長大之後的生活狀態也會產生很大程度的影響。那麼經常「宅在家」的孩子,和總是「出去浪」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區別呢?
  • 喜歡「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相比,多年之後,兩者差異明顯
    於是這兩種性格,就會使得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不同的行為和愛好。如到了節假日的時候,外向的小孩總是閒不住,喜歡到家外的地方和自己的朋友玩個夠,不喜歡待在家裡;而內向的小孩則更偏向留在家裡,一呆就是一天,如果不做作業的話,就是玩電腦或者看電視,仿佛與世隔絕一般。
  • 經常宅在家的孩子,和每天出去玩的孩子,長大3點區別很明顯
    鄰居家也有個同齡的小朋友,王姐就經常看見那家小孩在樓下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王姐想著想要改變孩子的情況,就和鄰居的一個同齡媽媽一起商量,讓他們家的孩子帶自己的孩子多到小區樓下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剛開始孩子不願意的,總是喜歡待在家裡,但是在鄰居小朋友多次的鼓勵下,慢慢願意多和其他小朋友接觸了。久而久之,兒子慢慢願意打開心扉,和身邊的人溝通,和小朋友們一起嬉笑打鬧了。
  • 「愛出門」和「宅在家」的孩子,不出10年,在這方面有明顯差距
    ,但是家長們要知道,一個「愛出門」的孩子和「宅在家」孩子,不出10年就會有非常明顯的差距,關乎孩子未來的性格和發展,家長一定要重視。「愛出門」和「宅在家」的孩子,10年後有什麼區別?,會見過更多的事情,見過各種各樣的人,經歷的事情也會更多,所以經常出去玩的孩子的眼界也會更高。
  • 放假時,整天「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的差別很明顯
    父母總認為,孩子的特性就是愛玩,活潑好動也是他們的天性,平日裡也總能看到許多孩子成群結隊地在玩耍。然而如今的孩子似乎逐漸兩極分化,有的孩子愛玩,而有的孩子則只愛宅在家裡,沒有事情都不會出門。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這3大差別很明顯出去玩的孩子社交能力強經常出去玩便代表著孩子要與許多人打交道,會與很多人說話。
  • 「出去玩」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有何區別?差距一目了然
    前言:世界上沒有一片葉子是相同的,而小孩子的性格也同樣是如此,有些小孩子喜歡出去玩,喜歡和他人交朋友,而有些孩子就喜歡宅在家裡,性格特別內向,不喜歡和陌生人接觸。有一些家長就認為,好孩子都是很聽話、懂事,又不喜歡出去玩耍,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
  • 喜歡「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用不了十年,差距就會很明顯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會有著不同的思想,也有著不同的性格。有的孩子平時可能不太愛說話,非常內向,所以他們總是喜歡「宅在家」,而有的孩子則恰恰相反,他們很健談,很喜歡和朋友一起玩耍,個性開朗,所以他們總是喜歡「出去浪」。
  • 經常「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十年後,兩種娃差距一目了然
    引言每到放假的時候,父母都會變得很煩惱,因為有的孩子一到放假就喜歡在外面玩,不在家做作業,家長想找孩子回來吃飯都得找很久,但是也有的孩子就愛宅在家裡,把自己關在房間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手機,一天都不出門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