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大學同學,因為結婚早的原因,現在大寶都上初中了,小寶才剛上小學三年級。雖說是一個媽生的,但是兩個孩子的性格卻是有著天壤之別:大寶活潑好動,特別有人緣,而小寶不愛說話,甚至看起來有點像自閉傾向!
小寶的這種行為,也讓我那同學一家人都操碎了心。都是同一個爹媽,那麼到底是什麼情況造成兩個孩子如此大的差距呢?這還要從兩個孩子不同的成長環境說起。
大寶剛出生那會兒,我那位同學沒有上班,一直帶到孩子上了小學才上班的。因此這期間,她有很多時間陪著大寶。
平常只要外面不是颳風下雨,總要去外面轉轉,和別的小朋友接觸接觸什麼的;在家的時候,也是陪著孩子玩這個玩那個,還經常給孩子講故事什麼的;她很少會讓孩子玩手機或者是看電視什麼的。
因為這個原因,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特別的活潑好動,而且人緣也不錯,也容易獲得老師的信任,還一直擔任著班上的班長,而且還是他們班少數幾個沒有近視問題的孩子!
到生小寶的時候,我那同學家的經濟有點拮据了,她剛滿月就出來工作了。平常根本沒時間陪小寶出去,一個月估計也就出去個1到2次,剛開始小寶還有出去玩的欲望,後來媽媽爸爸總是沒時間,時間久了,再加上迷上了手機,也就對出去不再感興趣了!
因為這樣的緣故,小寶從2歲開始就不善於與陌生人說話,而且特別的膽小害羞,即使是上幼兒園了,也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上幼兒園一回到家,就沉迷於手機小遊戲或者是動畫片,不喜歡出去玩。
因為電子產品接觸多了,小寶上幼兒園的第二個學期,就被查出有200多度的近視。等到上小學的時候,近視度都達到了500度。近視的出現,也同時讓小寶在同學中間受到了一點點的「歧視」,因而更加自卑,不願意與人交流。
小寶這樣的表現,也讓我那同學感到有點後悔:雖然掙錢很重要,但是因為掙錢而忽視了孩子的培養,掙再多錢又有什麼意義呢?應該多找點時間陪孩子出去,而不是讓他宅在家裡,這樣也就不會讓小寶出現本不該發生的「性格缺陷」了。
看完大寶和小寶的故事,可能有些人會以為這是一個家庭的個案,但事實上,這真不是個案。事實上,大家可以上網去搜搜,這樣的新聞報導不在少數。宅在家裡比愛出去玩的孩子更容易出現性格缺陷,也是很普遍的!
愛出去玩的孩子,一般來說性格也趨向於活潑開朗,做事常常會有自己的主見,就算經常會犯點錯被罵,但是並不影響他的人際交往,尤其是上學後,容易呵護同學打成一片,在班上「當官」的概率更高。
而喜歡宅在家裡的孩子,就更傾向於把自己關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不願意與人接觸,性格上會逐漸變得內向、自卑,長大後甚至有社交恐懼症。
而且還發現,一般愛出去玩的孩子比宅在家裡的孩子更少得近視,這也可能和愛出去玩的孩子喜歡打籃球等體育運動,而宅在家裡的孩子天天接觸手機或者書本,不喜歡運動有很大關係!
調查還發現,一般來說,進入社會後,宅家裡和愛出去玩的孩子在事業上等的差距也會比較明顯,愛出去玩的孩子往往取得的成就會比宅在家裡的孩子要大,這不是說宅在家裡的孩子不優秀,只是社會更喜歡愛出去玩的孩子。
99.98%的人還喜歡看下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