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家長眼裡,潛意識認為在家宅著的孩子會更乖更聽話,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
有些孩子喜歡「宅在家裡」,有些孩子很喜歡「出去玩」,這是性格決定的,並不能證明孩子乖與不乖。
舉兩個案例:
某網友就曾以自己的兩個孩子為例,驗證了「宅在家」和「出去玩」兩種行為帶來的影響。這位網友的大兒子很喜歡宅在家裡,而小兒子喜歡出去玩,閒不住。
一開始這位網友還比較欣慰,覺得大兒子待在家很聽話懂事,而小兒子總是讓人擔心,不夠乖。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問題也隨之而來,大兒子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雖然學習成績好,但幾乎沒什麼朋友,在學校裡做什麼事都是一個人。
小兒子則不同,每天都出去玩,有非常多的好朋友,甚至混成了「孩子王」,在學校裡也收穫了很多玩得來的朋友,還當上了班級的「體育委員」。
可見,宅在家的孩子和喜歡出去玩的孩子,在性格和人緣社交方面還是存在挺大差別的。
「宅在家」和「出去玩」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距明顯,家長多關注
①身體素質上的差距
經常宅在家的孩子,身體素質肯定沒有天天跑出去玩的孩子身體好。
《紅樓夢》裡賈珠和賈寶玉就是最好的例子,賈珠天生就是個讀書人,但因為長時間宅在家裡讀書學習,身體素質變得非常差,長大後還沒來得及施展自己才華就因病去世了。
而賈寶玉則不同,賈寶玉非常愛出去玩,每天都要出去找新的樂子,因此賈寶玉的身體狀況非常好。
可見,經常出去玩的人,身體素質都普遍會好一些。
②社交能力上的差距
經常宅在家裡的孩子,社交能力得不到鍛鍊,不懂得和陌生人打交道,不懂得擴展自己的交際圈,只能待在家裡自己玩耍。
經常出去玩的孩子,社交能力會變得越來越出色,他們能夠在陌生人面前很好地展現自己,慢慢地也會形成一套自己獨特的人際交往方式。
③性格上的差距
剛開始,家長可能會覺得「宅在家裡」的孩子乖巧懂事,但時間久了你會發現,經常宅在家裡的孩子,性格會慢慢變得孤僻,變得沉默寡言,不願意和其他人交流,甚至脾氣變得暴躁。
而經常出去玩的孩子,性格大多都比較開朗、積極向上,每天回到家都想跟父母分享自己今天遇到的事情,不僅會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還會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的性格。
好的性格,是需要從小開始培養的,如果說孩子性格不好、脾氣暴躁的話,那他長大後會有什麼大成就呢?
所以,建議家長們從小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
對此,我推薦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
這是一套專門培養兒童性格和行為習慣的教育讀物。
這套讀物主題鮮明,書中包括了很多關於兒童性格和情緒方面的內容和案例,讓父母在教育的過程中更加感同身受。
全書圍繞孩子的成長特點創作,每一個故事每一冊圖書,都像是一位「老師」一樣,能給予父母很大的幫助和啟發。
生動有趣的故事內容,精緻的手繪插畫,不僅能充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親子閱讀還能促進感情,保證家庭和睦。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