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差距會很大,尤其在這3方面

2020-09-03 斌斌媽媽育兒

家長總會好奇孩子長大以後究竟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或是上什麼樣的大學有一個什麼樣子的工作,其實孩子以後的生活和自己的發展,都蘊藏在小時候的許許多多表現中,同樣地,孩子在成長階段中的種種差異也會映射到長大後的區別中,所以經常宅在家裡的孩子和喜歡出去玩的孩子也有著很多區別。

那麼「宅在家」和喜歡「出去浪」的孩子成長主要差距在以下這3方面。

1.性格上的差異

孩子的性格一般在成長的各個敏感期中逐漸發育完全,但其中也包含著許許多多的變化的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也在慢慢長大。

喜歡出去「瘋玩」的,在外界環境的影響下,會越來越開朗,學會和其他人主動交談,甚至更加惹人喜歡。在和外界的不斷接觸下,曾經不能夠很好控制自己情緒的孩子,也可能找到多種不一樣的方式來宣洩自己的負面情感,也更加正面積極向上。

但如果總是宅在家裡,也有可能變得不善於表達和交際,交際圈子逐漸變小。所以,是否願意和外界接觸其實會很大程度的影響孩子的性格,並造成不同程度的改變。

2.社會交際能力上的差異

其實孩子是否願意出去玩,還影響到了孩子的交友問題,因為如果平時比較多的宅在家裡,身邊就不太會有很多的同齡人來交流,那如果是整天喜歡出去玩的孩子,就很容易能夠收穫許多和他一起交流的夥伴,也就有更大的機率交到好朋友。

而宅在家裡的孩子經常會被評價十分文靜和內向,其實相對於其他人來說,他們更傾向於自己解決問題,有什麼困難和挫折都不會首先想到和其他人交流,所以也就更加安靜,懦弱,不敢去和其他人交流,也沒有任何能夠提出的所謂的溝通技巧。

但是經常出去玩的孩子可能就會對這個世界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優秀的表達和溝通能力都能讓他們很快的取得別人的信任,也就更能在生活和工作中脫穎而出。

3.身體素質上的差異

新時代的教育理念一直崇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體育一般是很多孩子的噩夢或者並不擅長的科目,這其實都是因為小時候更喜歡宅在家裡而不愛運動。

平時性格平和的孩子我們可能只會想到他們不擅長交際,但他們也由於長時間的處於一個沒有任何壓力的環境下,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都不夠強大,宅在家裡讓孩子的運動神經中樞系統發育不健全,反而會耽誤孩子的一生。

而相對於更喜歡整天在外面玩的孩子來講,跑步和各種有氧運動都在鍛鍊他們的身體和心理,戶外的新鮮空氣也能讓他們頭腦清醒,不僅體質強健心理素質也同樣過硬。

俗話雖然說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但其實並非如此,很大一部分數據表明,越熱愛運動的孩子長大以後的工作發展方向越廣泛,潛力也巨大,抗壓能力更強,這也就是我們提到的身體素質上的差異。

總之,希望家長真正明白不是整天宅在家裡看書學習才能讓孩子出人頭地,適當的運動放鬆,讓孩子出去呼吸新鮮空氣也同樣重要,所以,家長要掌握正確的培養方法,讓孩子勞逸結合,才能培養出一個性格健全,身體素質過硬,溝通能力強的多樣化人才。

相關焦點

  • 總「出去浪」和常「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兩者差距一目了然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成長環境不同,所以性格也完全不一樣。有些孩子性格比較開朗活潑,但有些孩子就比較沉穩內斂,所以每到空閒的時候,他們所選擇的放鬆方式也截然不同。其實,孩子們不同的性格和生活習慣,對他們長大之後的生活狀態也會產生很大程度的影響。那麼經常「宅在家」的孩子,和總是「出去浪」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區別呢?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明顯,不止是性格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會發現,有的孩子很喜歡「宅在家」,有的孩子很喜歡「出去浪」,大多數父母都覺得在家裡面宅著的孩子更懂事聽話,但事實卻不是這樣。,小雯的大兒子麗麗和小兒子龐龐,前者喜歡在家裡宅著,後者喜歡在外面浪,剛開始小雯還為此感到欣慰呢,覺得自己女兒在家宅著是聽話省心的表現,而自己的兒子在外面浪反而讓自己不放心。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會有這4大差距,不止是性格
    反倒是老大看到陌生人一句話不說,還總往家長後面躲,平時放學也都是一個人,幾乎看不到他和朋友交流。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來,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有很大的差距,具體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經常出去浪的孩子,遇見陌生人的機會有很多,情商、溝通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在不斷提升。相反,經常宅在家的孩子接觸不到什麼人,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會更差一些。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大,性格只是一方面
    「文/育兒女神Miss劉,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關於孩子是「出去浪」還是「宅在家」這個問題,每位父母的做法都不盡相同。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其實對孩子的性格與長大後的層次、格局會產生不同的影響,父母要重視這個問題,不要簡單地把它看成孩子童年時期的一種選擇。「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 放假時,喜歡「出去浪」的孩子和「宅在家」的,長大後差距很明顯
    許多在放假的時候喜歡出去浪的孩子,其實和宅在家裡的孩子是會有所差異的,因為在李女士家就呈現出了這樣的光景。,而勞逸結合正是最好的培養方式,當然,家長也可以更加直面了解一下宅家和出去浪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有哪些。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有什麼區別?差距很明顯
    有些孩子喜歡出去和小夥伴一起玩,然而有些孩子卻喜歡呆在家裡看書。02「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10年後差距很明顯梁燕(化名)有一個8歲的兒子,叫小傑,比起其他調皮搗蛋的男孩子,這個孩子就乖巧得多了,行為舉止斯斯文文,別人家的孩子都喜歡往外面跑,小傑卻喜歡宅在家看書,學習成績方面也不用父母操心。
  • 孩子「宅在家」和「出去浪」,長大後差距明顯,尤其是這三個方面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家長們為了孩子真的是操碎了心,不僅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還要注意孩子們的性格差異。雖然孩子們的性格各種各樣,但是總的來說能夠分為兩種,那就是外向和內向。這兩種性格有什麼差異,哪一種性格對孩子更好,這恐怕是無數的媽媽最關注的事情。
  • 「宅在家」和「出去浪」的娃,有啥區別?專家:今後差距會很明顯
    當父母的,大都比較喜歡聽話懂事的孩子,孩子安靜不吵鬧,能給家長省不少心,出門和朋友聊天都誇讚孩子安靜,非常的秀氣;相反孩子喜歡玩,喜歡出去浪,會讓不少家長感到頭疼,擔心孩子性格太過於跳脫。但其實「宅在家」和「出去浪」的孩子,今後很多方面會有很大的差別,尤其是幾個地方,專家表示差別會很明顯。
  • 「宅在家」和「出去浪」的孩子,長大性格差距大,父母別不重視
    孩子從小都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當孩子長大他們也有了&34;的夢想,開始想要自己去獨自闖天下,出去浪一下,看看外面的世界究竟是如何。但在家長看來,孩子年齡小、世道危險多,這麼小的孩子還是乖乖宅在家裡就好。這也就形成了&34;與&34;的兩大養育方式。本質上來看,這兩者並沒有對錯之分,可以說各有千秋,對於孩子的成長都有著不同的幫助。
  • 喜歡出去玩和喜歡宅在家的娃,越長大差距越明顯,尤其在這3方面
    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家長為孩子操的心真是太多了,體現在方方面面。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還要關心他的性格發展。說到性格,大致上無非就分兩種——外向和內向,而相比於內向,往往外向更受大人喜愛。表姐家兩個兒子年齡相差不大,但性格差異明顯。老大喜歡宅在家,拽都拽不出去,老二喜歡出去玩,拉都拉不回來。
  • 喜歡出去玩和喜歡宅在家的娃,越長大差距越明顯,尤其在這3方面
    老大喜歡宅在家,拽都拽不出去,老二喜歡出去玩,拉都拉不回來。老母親表示經常感到無奈,感慨兩個兒子的喜靜和好動的性格要是能均勻一些就好了。人們將孩子的性格大體上分為外向型和內向型兩種,前者淘氣貪玩,天生活潑好動,勇於挑戰,小時候是行走的麻煩精;後者性格相對靦腆,安靜乖巧,喜歡獨處,更喜歡待在家裡。
  • 「出門浪」和「宅家裡」的孩子,長大後再看,這些方面差距明顯
    那麼,經常「出門浪」和「宅家裡」的孩子,長大後再看,哪些方面差距明顯呢1、交際能力差距「出去浪」的孩子擁有自己的獨立思想,表達能力的不斷進步讓他們能與人更好地溝通,在團隊合作中也能成為不可或缺的核心。宅在家裡的孩子,朋友不多,圈子小,不懂如何高情商的說話,也不懂溝通技巧,在團隊合作中只能成為受人擺布的木偶。
  • 愛「宅在家」和「出去浪」的娃,將來差距會很大,家長別不當回事
    這也不禁讓人質疑,難道說「出去浪」的小孩子,真的就比一些「宅在家」的小孩子,發展的會更好嗎?其實「出去浪」的小孩,未必比「宅家裡」的小孩,將來發展更好。因為,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宅家裡的小孩,優點有很多,這些是出去浪的孩子比不上的優勢。「宅家裡」的小孩,有哪些優勢?
  • 出去浪和宅家的孩子,哪個更好?小時候偏愛後者,長大後就會相反
    女兒的狀態讓小月非常擔心,生怕她找不到朋友,尤其是男朋友。 喜歡出去浪的孩子,和宅家的孩子,兩者之間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尤其這種差距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大。 主要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 喜歡「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會有哪些區別?家長了解一下
    而不出10年,喜歡「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差距會很明顯,不僅表現在性格上!,自然接觸到陌生人的機會就少,在社交能力方面自然有差距。因為沒見過形形色色的人,自然對與陌生人交流這件事就會心生膽怯。但人終究是社會性的動物,不可能脫離群體。反觀出「出去浪」的孩子,他們見到的人多了,自然了解不同人性格的不同,針對不同的人也有一套自己的交流的方式,這種孩子未來朋友也更多。
  • 喜歡「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用不了十年,差距就會很明顯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會有著不同的思想,也有著不同的性格。有的孩子平時可能不太愛說話,非常內向,所以他們總是喜歡「宅在家」,而有的孩子則恰恰相反,他們很健談,很喜歡和朋友一起玩耍,個性開朗,所以他們總是喜歡「出去浪」。
  • 喜歡「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10年後,兩者差距一目了然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有的孩子活潑外向,有的孩子內斂沉穩。在課餘時間,不同性格的孩子也會選擇不一樣的放鬆方式。性格開朗的孩子喜歡約三兩好友出去玩樂,內向一些的孩子就會選擇宅在家裡休息。
  • 「宅在家」和「出去玩」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距明顯,家長多關注
    在很多家長眼裡,潛意識認為在家宅著的孩子會更乖更聽話,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舉兩個案例:某網友就曾以自己的兩個孩子為例,驗證了「宅在家」和「出去玩」兩種行為帶來的影響。這位網友的大兒子很喜歡宅在家裡,而小兒子喜歡出去玩,閒不住。一開始這位網友還比較欣慰,覺得大兒子待在家很聽話懂事,而小兒子總是讓人擔心,不夠乖。
  • 放假時,整天「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的差別很明顯
    放假時,整天「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這3大差別很明顯出去玩的孩子社交能力強經常出去玩便代表著孩子要與許多人打交道,會與很多人說話。每天都宅在家的孩子,朋友自然是處得沒有經常出去玩的孩子多。
  • 喜歡宅在家和喜歡出去「浪」的娃,將來性格差距大,家長別不重視
    宅在家裡的孩子,長大後,這些性格特徵越明顯:1 內向經常宅在家裡的孩子,性格會變得越來越內向,即使他們很渴望跟人交往,但長久以來形成的個人習慣,也會使這類孩子在人前時,表現得不愛說話,甚至還會本能的排斥跟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