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總會好奇孩子長大以後究竟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或是上什麼樣的大學有一個什麼樣子的工作,其實孩子以後的生活和自己的發展,都蘊藏在小時候的許許多多表現中,同樣地,孩子在成長階段中的種種差異也會映射到長大後的區別中,所以經常宅在家裡的孩子和喜歡出去玩的孩子也有著很多區別。
那麼「宅在家」和喜歡「出去浪」的孩子成長主要差距在以下這3方面。
孩子的性格一般在成長的各個敏感期中逐漸發育完全,但其中也包含著許許多多的變化的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也在慢慢長大。
喜歡出去「瘋玩」的,在外界環境的影響下,會越來越開朗,學會和其他人主動交談,甚至更加惹人喜歡。在和外界的不斷接觸下,曾經不能夠很好控制自己情緒的孩子,也可能找到多種不一樣的方式來宣洩自己的負面情感,也更加正面積極向上。
但如果總是宅在家裡,也有可能變得不善於表達和交際,交際圈子逐漸變小。所以,是否願意和外界接觸其實會很大程度的影響孩子的性格,並造成不同程度的改變。
其實孩子是否願意出去玩,還影響到了孩子的交友問題,因為如果平時比較多的宅在家裡,身邊就不太會有很多的同齡人來交流,那如果是整天喜歡出去玩的孩子,就很容易能夠收穫許多和他一起交流的夥伴,也就有更大的機率交到好朋友。
而宅在家裡的孩子經常會被評價十分文靜和內向,其實相對於其他人來說,他們更傾向於自己解決問題,有什麼困難和挫折都不會首先想到和其他人交流,所以也就更加安靜,懦弱,不敢去和其他人交流,也沒有任何能夠提出的所謂的溝通技巧。
但是經常出去玩的孩子可能就會對這個世界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優秀的表達和溝通能力都能讓他們很快的取得別人的信任,也就更能在生活和工作中脫穎而出。
新時代的教育理念一直崇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體育一般是很多孩子的噩夢或者並不擅長的科目,這其實都是因為小時候更喜歡宅在家裡而不愛運動。
平時性格平和的孩子我們可能只會想到他們不擅長交際,但他們也由於長時間的處於一個沒有任何壓力的環境下,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都不夠強大,宅在家裡讓孩子的運動神經中樞系統發育不健全,反而會耽誤孩子的一生。
而相對於更喜歡整天在外面玩的孩子來講,跑步和各種有氧運動都在鍛鍊他們的身體和心理,戶外的新鮮空氣也能讓他們頭腦清醒,不僅體質強健心理素質也同樣過硬。
俗話雖然說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但其實並非如此,很大一部分數據表明,越熱愛運動的孩子長大以後的工作發展方向越廣泛,潛力也巨大,抗壓能力更強,這也就是我們提到的身體素質上的差異。
總之,希望家長真正明白不是整天宅在家裡看書學習才能讓孩子出人頭地,適當的運動放鬆,讓孩子出去呼吸新鮮空氣也同樣重要,所以,家長要掌握正確的培養方法,讓孩子勞逸結合,才能培養出一個性格健全,身體素質過硬,溝通能力強的多樣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