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宅在家」和「出去浪」,長大後差距明顯,尤其是這三個方面

2020-09-03 齊姐育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家長們為了孩子真的是操碎了心,不僅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還要注意孩子們的性格差異。

雖然孩子們的性格各種各樣,但是總的來說能夠分為兩種,那就是外向和內向。

這兩種性格有什麼差異,哪一種性格對孩子更好,這恐怕是無數的媽媽最關注的事情。

王媽媽生了一對雙胞胎,雖然這兩個小姑娘從外表看上去一模一樣,但是性格上面差距可不小。

老大從小就喜歡出去玩,經常不著家,就跟哈士奇一樣「撒手沒」。王媽媽不知道有多擔心自己一不留神就讓她闖下大禍。

好在小女兒文靜溫柔的性子安慰了她,相比起來,小女兒真的乖巧又聽話,不喜歡出去玩反而更願意在家裡陪媽媽,整個人就是一個大寫的貼身小棉襖。

不過隨著孩子們年齡的長大,王媽媽發現姐姐的朋友非常多,交際面也很廣,但是妹妹的社交圈子就非常窄,著實讓她擔心不已。

外向型和內向型的孩子之間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根據大量的研究調查顯示,這些差距一般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思維能力方面

老話說的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 內向的人雖然足不出戶就能通過發達的網絡了解到外界的事,但往往沒有外向的人在外親自接觸到的消息更加具有真實性和時效性。

不同獲得信息的方式會極大影響孩子們思考的角度,因此這兩種性格的人在思維能力上會有比較大的差異。

2、交際能力方面

對於外向型的人來說,交際能力仿佛就是天生的。而且他們往往能夠在和他人的交往中逐漸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獨特交際方式。

但是內向的孩子這方面的經驗就比較少,而且他們的心思非常細膩敏感,十分不擅長和不認識的人打交道,擴展自己的交際圈子。

所以當到達一個新環境的時候,外向的人很容易就和別人打成一片,但是內向的人就很難融入到集體當中。

3、身體素質方面

內向的孩子通常都喜歡宅在家長,身體得不到鍛鍊,身體素質也不如那些愛出去玩的孩子。

《紅樓夢》當中的賈珠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作者說他是天生的讀書人,但是因為常年在房內讀書,身體素質太差,還沒有來得及展現自己的才華就年紀輕輕因病去世了。

和他截然相反的則是他的弟弟賈寶玉,賈寶玉雖然每天到處胡鬧,但是身體狀況一直都很好,就算因為淘氣挨了賈政的板子也很快就休養好了。

由此可以看出,外向的人身體素質一般要比內向的人更好

無論外向還是內向,每一種性格本身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家長們應該做的其實就是正確的認識到孩子的性格,然後採取正確的措施,不要讓本身的性格決定了孩子一生的發展方向。

比如提高內向孩子的交際能力,或者加強外向孩子的專注力,做到取長補短,讓孩子能夠成長成最好的樣子。

家長們必須意識到只有自己充分認識了孩子的性格,才能提出針對性的舉措,幫助孩子全面發展。

相關焦點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明顯,不止是性格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會發現,有的孩子很喜歡「宅在家」,有的孩子很喜歡「出去浪」,大多數父母都覺得在家裡面宅著的孩子更懂事聽話,但事實卻不是這樣。,小雯的大兒子麗麗和小兒子龐龐,前者喜歡在家裡宅著,後者喜歡在外面浪,剛開始小雯還為此感到欣慰呢,覺得自己女兒在家宅著是聽話省心的表現,而自己的兒子在外面浪反而讓自己不放心。
  • 總「出去浪」和常「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兩者差距一目了然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成長環境不同,所以性格也完全不一樣。有些孩子性格比較開朗活潑,但有些孩子就比較沉穩內斂,所以每到空閒的時候,他們所選擇的放鬆方式也截然不同。其實,孩子們不同的性格和生活習慣,對他們長大之後的生活狀態也會產生很大程度的影響。那麼經常「宅在家」的孩子,和總是「出去浪」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區別呢?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有什麼區別?差距很明顯
    有些孩子喜歡出去和小夥伴一起玩,然而有些孩子卻喜歡呆在家裡看書。02「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10年後差距很明顯梁燕(化名)有一個8歲的兒子,叫小傑,比起其他調皮搗蛋的男孩子,這個孩子就乖巧得多了,行為舉止斯斯文文,別人家的孩子都喜歡往外面跑,小傑卻喜歡宅在家看書,學習成績方面也不用父母操心。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差距會很大,尤其在這3方面
    家長總會好奇孩子長大以後究竟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或是上什麼樣的大學有一個什麼樣子的工作,其實孩子以後的生活和自己的發展,都蘊藏在小時候的許許多多表現中,同樣地,孩子在成長階段中的種種差異也會映射到長大後的區別中,所以經常宅在家裡的孩子和喜歡出去玩的孩子也有著很多區別。
  • 放假時,喜歡「出去浪」的孩子和「宅在家」的,長大後差距很明顯
    文丨小影(文章原創 ,轉載請註明,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出去玩不是好事,好孩子就應該在家裡面看書寫字,而這樣的觀點被許多家長沿襲至今,甚至把玩作為一件有罪惡的事情看待,導致很多孩子被困在家裡無法出去,只能&34;地學習寫字。然而這樣的做法真的是對的嗎?
  • 「出門浪」和「宅家裡」的孩子,長大後再看,這些方面差距明顯
    我有兩個表姐,她們是一對雙胞胎書文和書靜,小時候一起玩的時候我幾乎無法分辨她們兩,但是長大之後卻越來越不像,性格更是截然相反。姐姐書文從小就話很少,喜歡一個人相處,沒事就在家看看書看看電視和小說,家裡幾個小夥伴約她出來玩,她也幾乎不出門,是個名副其實的宅女。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大,性格只是一方面
    「文/育兒女神Miss劉,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關於孩子是「出去浪」還是「宅在家」這個問題,每位父母的做法都不盡相同。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其實對孩子的性格與長大後的層次、格局會產生不同的影響,父母要重視這個問題,不要簡單地把它看成孩子童年時期的一種選擇。「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 「宅在家」和「出去浪」的娃,有啥區別?專家:今後差距會很明顯
    當父母的,大都比較喜歡聽話懂事的孩子,孩子安靜不吵鬧,能給家長省不少心,出門和朋友聊天都誇讚孩子安靜,非常的秀氣;相反孩子喜歡玩,喜歡出去浪,會讓不少家長感到頭疼,擔心孩子性格太過於跳脫。但其實「宅在家」和「出去浪」的孩子,今後很多方面會有很大的差別,尤其是幾個地方,專家表示差別會很明顯。
  • 喜歡出去玩和喜歡宅在家的娃,越長大差距越明顯,尤其在這3方面
    老大喜歡宅在家,拽都拽不出去,老二喜歡出去玩,拉都拉不回來。老母親表示經常感到無奈,感慨兩個兒子的喜靜和好動的性格要是能均勻一些就好了。人們將孩子的性格大體上分為外向型和內向型兩種,前者淘氣貪玩,天生活潑好動,勇於挑戰,小時候是行走的麻煩精;後者性格相對靦腆,安靜乖巧,喜歡獨處,更喜歡待在家裡。
  • 喜歡出去玩和喜歡宅在家的娃,越長大差距越明顯,尤其在這3方面
    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家長為孩子操的心真是太多了,體現在方方面面。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還要關心他的性格發展。說到性格,大致上無非就分兩種——外向和內向,而相比於內向,往往外向更受大人喜愛。表姐家兩個兒子年齡相差不大,但性格差異明顯。老大喜歡宅在家,拽都拽不出去,老二喜歡出去玩,拉都拉不回來。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會有這4大差距,不止是性格
    反倒是老大看到陌生人一句話不說,還總往家長後面躲,平時放學也都是一個人,幾乎看不到他和朋友交流。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來,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有很大的差距,具體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經常出去浪的孩子,遇見陌生人的機會有很多,情商、溝通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在不斷提升。相反,經常宅在家的孩子接觸不到什麼人,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會更差一些。
  • 「宅在家」和「出去玩」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距明顯,家長多關注
    舉兩個案例:某網友就曾以自己的兩個孩子為例,驗證了「宅在家」和「出去玩」兩種行為帶來的影響。這位網友的大兒子很喜歡宅在家裡,而小兒子喜歡出去玩,閒不住。一開始這位網友還比較欣慰,覺得大兒子待在家很聽話懂事,而小兒子總是讓人擔心,不夠乖。
  • 「宅在家」和「出去浪」的孩子,長大性格差距大,父母別不重視
    孩子從小都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當孩子長大他們也有了&34;的夢想,開始想要自己去獨自闖天下,出去浪一下,看看外面的世界究竟是如何。但在家長看來,孩子年齡小、世道危險多,這麼小的孩子還是乖乖宅在家裡就好。這也就形成了&34;與&34;的兩大養育方式。本質上來看,這兩者並沒有對錯之分,可以說各有千秋,對於孩子的成長都有著不同的幫助。
  • 放假時,整天「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的差別很明顯
    放假時,整天「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這3大差別很明顯出去玩的孩子社交能力強經常出去玩便代表著孩子要與許多人打交道,會與很多人說話。每天都宅在家的孩子,朋友自然是處得沒有經常出去玩的孩子多。
  • 喜歡「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用不了十年,差距就會很明顯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會有著不同的思想,也有著不同的性格。有的孩子平時可能不太愛說話,非常內向,所以他們總是喜歡「宅在家」,而有的孩子則恰恰相反,他們很健談,很喜歡和朋友一起玩耍,個性開朗,所以他們總是喜歡「出去浪」。
  • 出去浪和宅家的孩子,哪個更好?小時候偏愛後者,長大後就會相反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正如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兩片葉子。同樣的,有的孩子天性活潑,喜歡出去玩,有的孩子就天性安靜,就喜歡宅在家裡,哪兒也不去。女兒的狀態讓小月非常擔心,生怕她找不到朋友,尤其是男朋友。 喜歡出去浪的孩子,和宅家的孩子,兩者之間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尤其這種差距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大。 主要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 「出門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這3個差距很明顯,父母要重視
    和「宅在家」的孩子,這3個差距很明顯,父母要重視小霖今年10歲,是家人眼裡的「混世魔王」,不僅調皮搗蛋,還一天到晚喜歡出去和夥伴們瘋玩,誰也管不聽。大人們不禁感嘆道,喜歡「出門浪」的娃,和喜歡「宅在家」的娃,這3個差距很明顯,看來太聽話的孩子也讓人傷腦筋。
  • 經常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可能逃不脫幾種結局,明顯比出去浪的差
    「宅在家」可能不利於孩子身心全面發展,家長應該適當鼓勵娃「出去浪」。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如今越來越多的孩子喜歡宅在家,這對他們的性格養成、行為習慣以及人際關係等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據不少父母反應,自家孩子見到陌生人膽怯,見到熟人不敢打招呼,不懂如何交朋友,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活潑開朗,心裡羨慕得不行,其實都是因為孩子宅在家,與外界接觸的過少所致。
  • 喜歡「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會有哪些區別?家長了解一下
    而不出10年,喜歡「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差距會很明顯,不僅表現在性格上!,自然接觸到陌生人的機會就少,在社交能力方面自然有差距。因為沒見過形形色色的人,自然對與陌生人交流這件事就會心生膽怯。但人終究是社會性的動物,不可能脫離群體。反觀出「出去浪」的孩子,他們見到的人多了,自然了解不同人性格的不同,針對不同的人也有一套自己的交流的方式,這種孩子未來朋友也更多。
  • 「喜歡宅」和「出去浪」的娃,長大後有啥不同?專家:差別巨大
    和「出去浪」的娃,在長大之後究竟會有哪些區別?專家就介紹到了以下這幾點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喜歡宅」和「出去浪」的娃,長大後有啥不同?一、性格區別明顯喜歡出去浪和喜歡宅在家裡的娃,在長大之後,最明顯的區別就是他們的性格明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