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宅」和「出去浪」的娃,長大後有啥不同?專家:差別巨大

2020-10-16 全能辣媽plus

文|全文共2131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一天到晚就知道到處亂跑,說了讓你不要隨便出去……」

每每提起喜歡出去到處亂逛,整天還不知道回家的娃,很多父母都是非常的焦心,總是衝著孩子吼。

再有部分父母看到孩子喜歡經常出去跑著玩兒,認為這就是孩子不聽話,以後沒出息的表現。而如果說孩子願意乖乖的待在家裡,那麼這個孩子往往就是比較聽話的,以後也會過得安穩。

事實真是如此嗎?




小的時候,表妹就是爸媽眼中的「野孩子」,不玩到天黑絕不會回家,就因為喜歡到處亂跑,小的時候還沒少挨她爸媽的打。而隔壁的鄰居大姐姐安靜聽話,就成了一個正面的教材,表妹的爸媽總是訓斥表妹:「你看看你,一天到晚到處亂跑,讓你在家呆著,你就是不安分,一天天像個野小子一樣。再看看隔壁的大姐姐,人家多聽話,一天到晚都待在家裡乖乖的!」

隔壁的這位大姐姐,從小就是別人口中的正面教材,所以也讓表妹從小就對她有一種崇拜感。但是現在大家都長大了,這一位平時喜歡宅在家,不愛出門,非常溫柔的大姐姐其實過得並不比別人好。

她剛一畢業就嫁給了父母安排的對象,天性溫柔的她,一心只想做好賢妻良母,但是奈何對方卻出軌了。知道對方出軌之後,雖然她也很傷心,但是卻也不敢怎麼樣,只能回到了娘家,什麼東西都沒得到。

以前表妹的媽媽總說她比表妹好,這件事情發生了之後,表妹的媽媽也就閉口不提了,因為要換做是表妹這樣有個性的人,一定會去爭取自己的權益,而不是吃這個啞巴虧的。

所以說喜歡到處亂跑,喜歡出去逛的人和喜歡宅在家裡的人,究竟哪一類人一定是有出息,哪一類人一定是沒出息的,父母還真是不好隨意下定論。

「喜歡宅」和「出去浪」的娃,在長大之後究竟會有哪些區別?專家就介紹到了以下這幾點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

「喜歡宅」和「出去浪」的娃,長大後有啥不同?

一、性格區別明顯

喜歡出去浪和喜歡宅在家裡的娃,在長大之後,最明顯的區別就是他們的性格明顯不同。




如果說經常喜歡「到處浪」,喜歡到處跑的話,這一類孩子在長大之後,他們的性格往往就會更加的活潑開朗,在處理事情上他們會表現得更加主動,頭腦反應快,思維邏輯也會很清晰。這些孩子喜歡與他人交往,往往情商相對較高,能夠很快的融入到新環境當中。

而如果說從小就比較喜歡宅在家裡的話,家長會發現這一類孩子的性格往往會更加沉默寡言,他們不太喜歡接觸新的環境,也不太喜歡結交新的朋友。即便有朋友過來打招呼,他們也會不知所措,顯得拘束。大部分時候,他們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這一類孩子的個性大多是比較沉默的,朋友也相對較少。

二、體質區別明顯

經常喜歡宅在家和常喜歡出去浪的孩子,在體質上的區別也是非常大的。




喜歡宅在家裡的孩子,往往身體素質相對較差,體能也略低,接觸的陽光和外面的環境時間少,抵抗力也會相對較差,更加容易生病。

而平時經常喜歡出去浪的孩子,因為總在外面到處亂跑,接觸到的事物比較多,曬太陽的時間也相對較長,所以身體素質就很高。而且總是喜歡跑來跑去玩兒的孩子,體能也會很好,肺活量或者是心肺功能往往比較強,所以他們自身的抵抗力也會更好。




三、學習能力區別明顯

喜歡宅在家和喜歡到處浪的孩子,學習能力也是有明顯區別的。

喜歡到處浪的孩子,往往對待事物會更加的有熱情,但是他們的這種熱情往往只是三分鐘熱度,來的快,消失的也快。這一類孩子往往學習能力比較強,思考的速度快,但是他們難以堅持下去,可能心思用在學習上的相對較少,成績提高的不是很快。




而喜歡宅在家裡的孩子,則更加容易沉得下心來做事,他們的反應能力可能沒有喜歡到處浪的孩子那麼快。但是因為他們比較靜得下心來做事,而且更能夠持之以恆,所以說這一類孩子往往學習能力也是比較強的,學習的時間長,做的題多,也就更容易獲得高分。

面對不同類型的孩子,家長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並不是喜歡出去浪的孩子就一定沒出息,或者是喜歡宅在家的孩子就一定有前途。那麼,面對兩種類型的孩子,家長在教育上的側重點是哪方面呢?

面對兩種類型的孩子,家長側重點不同

1、喜歡出去跑的孩子,家長要著重培養他的定力

很多家長會發現,小時候經常帶孩子出去玩兒的話,長大之後,孩子便會自己出去跑著玩兒,因為習慣了,不想待在家裡。

這時候,家長就要慢慢引導孩子多在家裡,讓孩子做事情有一個定力,因為以後上學回家要寫作業要看書,如果坐不住的話,對於學習就會很吃力。

2、喜歡宅在家的孩子,家長要多帶他接觸新事物

總是待在家裡的孩子,視野狹窄,因為接觸的事物少,所以對很多事情沒有一個長遠的看法。而且在交友方面能力也會較弱,以後長大了走出去就會顯得有些拘束放不開。

這時家長可以試著帶孩子走出去,比如春遊或者是去遊樂園接觸其他的孩子,讓他和同齡人多交流。如果孩子一開始不會,家長也可以教孩子如何跟別人聊天,慢慢的,孩子不僅可以在家裡塌下心來看書學習,也可以在外面和朋友盡情地玩耍,這對於他以後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

辣媽語錄

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不能夠說哪一種性格就一定是好的,喜歡宅在家裡的孩子也有其優點,而喜歡出去浪的孩子也並非就是野孩子。

作為父母應該要做的,就是儘量放大孩子的性格優點,規避孩子的性格缺陷,只有父母正確的引導,孩子才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以後才會更加優秀有出息。

本文編輯:媽媽緣

審稿主任:全能辣媽

(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宅在家」和「出去浪」的娃,有啥區別?專家:今後差距會很明顯
    當父母的,大都比較喜歡聽話懂事的孩子,孩子安靜不吵鬧,能給家長省不少心,出門和朋友聊天都誇讚孩子安靜,非常的秀氣;相反孩子喜歡玩,喜歡出去浪,會讓不少家長感到頭疼,擔心孩子性格太過於跳脫。但其實「宅在家」和「出去浪」的孩子,今後很多方面會有很大的差別,尤其是幾個地方,專家表示差別會很明顯。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娃,今後有啥區別?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每到放學回家,安靜乖巧的孩子喜歡宅在家裡,而活潑愛鬧的孩子喜歡出去玩兒。那麼這兩種不同性格的孩子,長大後有啥區別呢?專家給出看法。小玲和小豔家的孩子,就屬於兩種不同情況的孩子,小玲家的孩子放學後就喜歡安靜的在家裡搗騰自己的東西,就算有其他小夥伴喊出去玩兒,也是拒絕的多答應的少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娃,有什麼區別?專家:越大差距越明顯
    其實很多教育專家都曾指出,孩子的性格是可以通過後天教育而改變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就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雪花一樣,每個孩子也都有自己獨特的氣質和性格。有的娃性格開朗,總是喜歡探索世界,而有的孩子,天生就喜歡安安靜靜的在自己的小世界裡,那麼這兩種孩子長大後的差別在哪呢?
  • 放假時,整天「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的差別很明顯
    放假時,整天「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每天回到家後便自己玩手機,假期裡有同學來叫他出來玩也不會出去。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這3大差別很明顯出去玩的孩子社交能力強經常出去玩便代表著孩子要與許多人打交道,會與很多人說話。
  • 喜歡宅在家和喜歡出去「浪」的娃,將來性格差距大,家長別不重視
    但是後來,張阿姨總衝王勝發脾氣,指責王勝不懂事,哭訴自己倒黴,丈夫去世了,一個人帶娃,娃又不聽話。時間長了,王勝就變得特別聽話了,每天除了學校,就是宅在家裡,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長大後的王勝,不僅不愛交際,人緣也不好,性格內斂又敏感,只要別人說他不好,他就覺得對方在針對他、嫌棄他。王勝相親過好幾次,可女生總說他條件還行,就是性格太悶了。
  • 喜歡「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10年後,兩者差距一目了然
    在課餘時間,不同性格的孩子也會選擇不一樣的放鬆方式。性格開朗的孩子喜歡約三兩好友出去玩樂,內向一些的孩子就會選擇宅在家裡休息。那麼,10年之後,喜歡「出去浪」和愛「宅在家」的孩子,二者之間會有什麼差距和區別呢?
  • 總「出去浪」和常「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兩者差距一目了然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成長環境不同,所以性格也完全不一樣。有些孩子性格比較開朗活潑,但有些孩子就比較沉穩內斂,所以每到空閒的時候,他們所選擇的放鬆方式也截然不同。其實,孩子們不同的性格和生活習慣,對他們長大之後的生活狀態也會產生很大程度的影響。那麼經常「宅在家」的孩子,和總是「出去浪」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區別呢?
  • 喜歡「出去浪」和喜歡「宅在家」的孩子,有何差距?專家:很明顯
    喜歡「出去浪」和喜歡「宅在家」的娃有區別?小琳的兒子今年上一年級,在上學之前,經常跑到外面去玩,小琳怎麼說都不聽,找個機會就能跑出去玩,上一年級後還總想著出去玩,實在是太「野」了,小琳實在是無奈,而鄰居家的兒子卻不這樣。
  • 經常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可能逃不脫幾種結局,明顯比出去浪的差
    「宅在家」可能不利於孩子身心全面發展,家長應該適當鼓勵娃「出去浪」。,正處在好奇心和求知慾旺盛的年齡段,為何要宅在家呢?孩子經常宅在家可能不利於身心的全面發展,相比於經常出去浪的孩子,有何不同呢?從短期來看,孩子經常宅在家肯定是弊大於利,從小喜歡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可能逃不脫如下幾種結局。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明顯,不止是性格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會發現,有的孩子很喜歡「宅在家」,有的孩子很喜歡「出去浪」,大多數父母都覺得在家裡面宅著的孩子更懂事聽話,但事實卻不是這樣。,前者喜歡在家裡宅著,後者喜歡在外面浪,剛開始小雯還為此感到欣慰呢,覺得自己女兒在家宅著是聽話省心的表現,而自己的兒子在外面浪反而讓自己不放心。
  • 娃喜歡「宅家裡」還是「出去浪」?差別不是一般大,家長要重視
    ,李瑤發現閨蜜還真是一語戳地,哥哥性格穩重,喜歡安靜,即使放假了,也不願意出去玩,反而更喜歡宅在家裡看書,或者是畫畫。兩個孩子性格各有不同,但是隨之而來的差別也開始顯現出來了,李瑤發現還真不是一般的大。哥哥的社交能力明顯要比妹妹差很多,以至於繪畫功底很好卻屢失機會;妹妹因為經常在外面瘋跑,雖然是女孩,身體素質卻要比哥哥好很多,每次換季變天,哥哥總會生病,而妹妹則沒事。
  • 放假時,喜歡「出去浪」的孩子和「宅在家」的,長大後差距很明顯
    文丨小影(文章原創 ,轉載請註明,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出去玩不是好事,好孩子就應該在家裡面看書寫字,而這樣的觀點被許多家長沿襲至今,甚至把玩作為一件有罪惡的事情看待,導致很多孩子被困在家裡無法出去,只能&34;地學習寫字。然而這樣的做法真的是對的嗎?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大,性格只是一方面
    「文/育兒女神Miss劉,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關於孩子是「出去浪」還是「宅在家」這個問題,每位父母的做法都不盡相同。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其實對孩子的性格與長大後的層次、格局會產生不同的影響,父母要重視這個問題,不要簡單地把它看成孩子童年時期的一種選擇。「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 喜歡「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會有哪些區別?家長了解一下
    之前我看過一個中國青年報的社會調查,針對了2002人進行網絡調查,有55.7%的人表示小學生放學後出去玩的時間越來越少。而不出10年,喜歡「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差距會很明顯,不僅表現在性格上!反觀出「出去浪」的孩子,他們見到的人多了,自然了解不同人性格的不同,針對不同的人也有一套自己的交流的方式,這種孩子未來朋友也更多。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有什麼區別?差距很明顯
    有些孩子喜歡出去和小夥伴一起玩,然而有些孩子卻喜歡呆在家裡看書。02「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10年後差距很明顯梁燕(化名)有一個8歲的兒子,叫小傑,比起其他調皮搗蛋的男孩子,這個孩子就乖巧得多了,行為舉止斯斯文文,別人家的孩子都喜歡往外面跑,小傑卻喜歡宅在家看書,學習成績方面也不用父母操心。
  • 愛「宅在家」和「出去浪」的娃,將來差距會很大,家長別不當回事
    這也不禁讓人質疑,難道說「出去浪」的小孩子,真的就比一些「宅在家」的小孩子,發展的會更好嗎?其實「出去浪」的小孩,未必比「宅家裡」的小孩,將來發展更好。因為,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宅家裡的小孩,優點有很多,這些是出去浪的孩子比不上的優勢。「宅家裡」的小孩,有哪些優勢?
  • 出去浪和宅家的孩子,哪個更好?小時候偏愛後者,長大後就會相反
    同樣的,有的孩子天性活潑,喜歡出去玩,有的孩子就天性安靜,就喜歡宅在家裡,哪兒也不去。 一般父母都會更偏愛後者,因為覺得他文靜乖巧,更讓人省心,而當他們長大後,家長卻會更偏愛前一類孩子了。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差距會很大,尤其在這3方面
    家長總會好奇孩子長大以後究竟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或是上什麼樣的大學有一個什麼樣子的工作,其實孩子以後的生活和自己的發展,都蘊藏在小時候的許許多多表現中,同樣地,孩子在成長階段中的種種差異也會映射到長大後的區別中,所以經常宅在家裡的孩子和喜歡出去玩的孩子也有著很多區別。
  • 喜歡「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用不了十年,差距就會很明顯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會有著不同的思想,也有著不同的性格。有的孩子平時可能不太愛說話,非常內向,所以他們總是喜歡「宅在家」,而有的孩子則恰恰相反,他們很健談,很喜歡和朋友一起玩耍,個性開朗,所以他們總是喜歡「出去浪」。
  • 喜歡出去玩和喜歡宅在家的娃,越長大差距越明顯,尤其在這3方面
    說到性格,大致上無非就分兩種——外向和內向,而相比於內向,往往外向更受大人喜愛。表姐家兩個兒子年齡相差不大,但性格差異明顯。老大喜歡宅在家,拽都拽不出去,老二喜歡出去玩,拉都拉不回來。老母親表示經常感到無奈,感慨兩個兒子的喜靜和好動的性格要是能均勻一些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