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娃,有什麼區別?專家:越大差距越明顯

2020-09-05 糖果媽媽


根據研究,3-6歲是孩子養成習慣的關鍵時期,有80-90%的孩子的性格在這個階段會初步形成。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關於性格有人說是天生自帶的,也有人反駁說性格是後天養成的。其實很多教育專家都曾指出,孩子的性格是可以通過後天教育而改變的。

但不可否認的是,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就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雪花一樣,每個孩子也都有自己獨特的氣質和性格

有的娃性格開朗,總是喜歡探索世界,而有的孩子,天生就喜歡安安靜靜的在自己的小世界裡,那麼這兩種孩子長大後的差別在哪呢?

自家娃「浪」了一假期

曉慧的兒子今年9月開學就要上2年級了,假期裡每天都吵著要出門玩,讓曉慧頭痛不已。

雖然覺得孩子才2年級玩玩沒什麼關係,但也擔心這樣放縱孩子會讓孩子太「野」了。正巧寶媽的閨蜜家的兒子和她兒子是一年的,但是兩個孩子性格卻完全不同。

閨蜜對曉慧說,在這一整個假期,自己的兒子都宅在家裡,平時不是看動畫片就是看書,最大的運動可能就是在家搭積木了。

閨蜜幾次勸兒子出門玩,都被兒子拒絕了。

兩個寶媽都羨慕彼此兒子的性格,曉慧說:「要是孩子的性格能互補一點就好了,這樣剛剛好。」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娃,有什麼區別?

1)體質不同

專家建議:兒童每周都要運動2-3次,每次不少於10-15分鐘,以中等強度為主。

從體質看「出去浪」的孩子喜歡活動,身體素質自然要比常年宅在家的孩子要強。但活潑愛動的孩子也更容易受傷。

調整:鼓勵孩子多出門運動,但要注意帶好護具,以有氧運動為主。

2)性格不同

研究發現:85%的孩子,在12歲前就已經性格定型,也就是小學畢業前是父母改變孩子性格的最後期限。

喜歡「出去浪」的孩子,大多都是性格比較開朗的,更能快速融入一個新的環境,交際能力、應變能力都很強。

而喜歡「宅在家」的孩子,多數都是安靜、溫順的性格,這種性格可能會讓孩子在以後的社交上出現問題,建議家長多帶孩子接觸陌生的環境和人。

調整:不必非要改變孩子的性格,但也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孩子,比如告訴性格開朗的孩子有些話沒有必要說,告訴性格安靜的孩子大膽去和別人溝通。

3)學習能力不同

性格活潑的孩子往往想像力和行動力都很強,這會給他們帶來很多好的點子,但同時因為不定性的性格也會讓他們經常半途而廢,容易失敗。

性格安靜的孩子,更加嚴謹、耐心適合研究東西,但卻也會因為性格而被自己框住,給別人造成不好相處的印象

調整:讓性格活潑的孩子多看一些書或做一些需要耐心的遊戲,而性格安靜的小朋友,就要多帶他們去戶外,從實踐中去學習。

讓娃學會「動靜結合」

心理遺傳學家認為,性格有一半是來自於遺傳,而另一半則可以通過後天的教育、環境、習慣等進行改變,這也是我們說的社會性人格。

1)活潑的要學會安靜

性格活潑的孩子最大的缺點就是三分鐘熱度,容易失去新鮮感,一旦遇到困難,很容易就放棄了

這樣的孩子在學習上也會如此,經常會因為馬虎而做錯題,也會因為碰見難題就放棄。但這不是不認真,而是因為性格使然。

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要去磨他們的性子,讓他們學會內收,可以學習一些耐性較強的書法、畫畫、樂器等。

2)安靜的要學會活潑

而安靜的孩子就應該教會他們如何外放,多帶孩子出門和其他人接觸,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科技館、動物園、海洋館開始。

另外「宅在家」的孩子還特別喜歡鑽牛角尖,父母一定引導孩子讓他們知道,不是什麼事情都會如願,要學會原諒自己

糖果媽媽今日話題:你家娃是「出去浪」還是「宅在家」?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宅在家」和「出去浪」的娃,有啥區別?專家:今後差距會很明顯
    當父母的,大都比較喜歡聽話懂事的孩子,孩子安靜不吵鬧,能給家長省不少心,出門和朋友聊天都誇讚孩子安靜,非常的秀氣;相反孩子喜歡玩,喜歡出去浪,會讓不少家長感到頭疼,擔心孩子性格太過於跳脫。但其實「宅在家」和「出去浪」的孩子,今後很多方面會有很大的差別,尤其是幾個地方,專家表示差別會很明顯。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有什麼區別?差距很明顯
    有些孩子喜歡出去和小夥伴一起玩,然而有些孩子卻喜歡呆在家裡看書。02「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10年後差距很明顯梁燕(化名)有一個8歲的兒子,叫小傑,比起其他調皮搗蛋的男孩子,這個孩子就乖巧得多了,行為舉止斯斯文文,別人家的孩子都喜歡往外面跑,小傑卻喜歡宅在家看書,學習成績方面也不用父母操心。
  • 喜歡「出去浪」和喜歡「宅在家」的孩子,有何差距?專家:很明顯
    喜歡「出去浪」和喜歡「宅在家」的娃有區別?小琳和鄰居在一起閒聊的時候,經常說著自己家孩子性格的問題,一個喜歡出去玩,一個說什麼都要「宅在家」,還調侃著兩個孩子性格互補一下就好了,孩子性格的不同,以後也會有所不同,那麼究竟會有什麼區別呢?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明顯,不止是性格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會發現,有的孩子很喜歡「宅在家」,有的孩子很喜歡「出去浪」,大多數父母都覺得在家裡面宅著的孩子更懂事聽話,但事實卻不是這樣。和「宅在家」的孩子在性格和人緣方面差距很明顯。「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明顯,不止是性格一、社交能力的差距喜歡「出去浪」的孩子,會經常和其他小朋友一同玩耍,一同交流,久而久之他們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就會變得特別強,比起那些喜歡「宅在家」中的孩子,更懂得如何去交流。
  • 「喜歡宅」和「出去浪」的娃,長大後有啥不同?專家:差別巨大
    和「出去浪」的娃,在長大之後究竟會有哪些區別?專家就介紹到了以下這幾點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喜歡宅」和「出去浪」的娃,長大後有啥不同?一、性格區別明顯喜歡出去浪和喜歡宅在家裡的娃,在長大之後,最明顯的區別就是他們的性格明顯不同。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娃,今後有啥區別?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有的安靜乖巧,而有的活潑愛鬧。每到放學回家,安靜乖巧的孩子喜歡宅在家裡,而活潑愛鬧的孩子喜歡出去玩兒。那麼這兩種不同性格的孩子,長大後有啥區別呢?專家給出看法。因為孩子太過於安靜,顯得有些沉悶,語言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稍顯不足。尤其是每次班級有什麼活動,自己孩子總是躲在人後不敢表現,唯唯諾諾的樣子,讓人有些擔心今後怎麼辦。
  • 喜歡出去玩和喜歡宅在家的娃,越長大差距越明顯,尤其在這3方面
    說到性格,大致上無非就分兩種——外向和內向,而相比於內向,往往外向更受大人喜愛。表姐家兩個兒子年齡相差不大,但性格差異明顯。老大喜歡宅在家,拽都拽不出去,老二喜歡出去玩,拉都拉不回來。老母親表示經常感到無奈,感慨兩個兒子的喜靜和好動的性格要是能均勻一些就好了。
  • 喜歡出去玩和喜歡宅在家的娃,越長大差距越明顯,尤其在這3方面
    說到性格,大致上無非就分兩種——外向和內向,而相比於內向,往往外向更受大人喜愛。表姐家兩個兒子年齡相差不大,但性格差異明顯。老大喜歡宅在家,拽都拽不出去,老二喜歡出去玩,拉都拉不回來。老母親表示經常感到無奈,感慨兩個兒子的喜靜和好動的性格要是能均勻一些就好了。
  • 喜歡宅在家和喜歡出去「浪」的娃,將來性格差距大,家長別不重視
    每個省心的孩子,他們的爸媽在跟人聊天時,都會炫耀地誇獎,「我家娃,宅的很,一點都不浪。」可是,說到底,孩子宅在家裡,真的有許多的弊端。不少特徵越長大越明顯,到時候再改就來不及了。過去,張阿姨逢人就誇,她的兒子很乖,超級懂事,每天放學準時回家,從來不亂跑,不讓她操心。她說,她這輩子最大的福報就是,生了一個這麼貼心的兒子。
  • 總「出去浪」和常「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兩者差距一目了然
    其實,孩子們不同的性格和生活習慣,對他們長大之後的生活狀態也會產生很大程度的影響。那麼經常「宅在家」的孩子,和總是「出去浪」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區別呢?」的孩子和常「宅在家」的孩子,長大之後的差距明顯劉女士有一對雙胞胎兒子,雖然兩個小傢伙小時候長得很相似,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卻越來越不像了,尤其是在性格方面。
  • 十一放假別攔著孩子「出去浪」,瘋玩比宅家更有出息,越大越明顯
    導讀:十一放假別攔著孩子「出去浪」,瘋玩比宅家更有出息,越大越明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十一放假別攔著孩子「出去浪」,瘋玩比宅家更有出息,越大越明顯!
  • 喜歡「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10年後,兩者差距一目了然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有的孩子活潑外向,有的孩子內斂沉穩。在課餘時間,不同性格的孩子也會選擇不一樣的放鬆方式。性格開朗的孩子喜歡約三兩好友出去玩樂,內向一些的孩子就會選擇宅在家裡休息。
  • 喜歡「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會有哪些區別?家長了解一下
    而不出10年,喜歡「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差距會很明顯,不僅表現在性格上!,自然接觸到陌生人的機會就少,在社交能力方面自然有差距。所以經常「宅在家」的孩子在性格上可能會比較沉悶、壓抑、長大以後很可能發展成沉默寡言的人。反觀」出去浪「的孩子,一個待不住的人自然性格比較開朗、熱情,無聊的時候也會自己出去找樂趣。這樣他們的性格不容易壓抑,長大後也更加樂觀,而身體的強壯也會讓他們更自信。
  • 「出門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這3個差距很明顯,父母要重視
    和「宅在家」的孩子,這3個差距很明顯,父母要重視小霖今年10歲,是家人眼裡的「混世魔王」,不僅調皮搗蛋,還一天到晚喜歡出去和夥伴們瘋玩,誰也管不聽。大人們不禁感嘆道,喜歡「出門浪」的娃,和喜歡「宅在家」的娃,這3個差距很明顯,看來太聽話的孩子也讓人傷腦筋。
  • 放假時,喜歡「出去浪」的孩子和「宅在家」的,長大後差距很明顯
    文丨小影(文章原創 ,轉載請註明,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出去玩不是好事,好孩子就應該在家裡面看書寫字,而這樣的觀點被許多家長沿襲至今,甚至把玩作為一件有罪惡的事情看待,導致很多孩子被困在家裡無法出去,只能&34;地學習寫字。然而這樣的做法真的是對的嗎?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會有這4大差距,不止是性格
    反倒是老大看到陌生人一句話不說,還總往家長後面躲,平時放學也都是一個人,幾乎看不到他和朋友交流。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來,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有很大的差距,具體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經常出去浪的孩子,遇見陌生人的機會有很多,情商、溝通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在不斷提升。相反,經常宅在家的孩子接觸不到什麼人,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會更差一些。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差距會很大,尤其在這3方面
    家長總會好奇孩子長大以後究竟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或是上什麼樣的大學有一個什麼樣子的工作,其實孩子以後的生活和自己的發展,都蘊藏在小時候的許許多多表現中,同樣地,孩子在成長階段中的種種差異也會映射到長大後的區別中,所以經常宅在家裡的孩子和喜歡出去玩的孩子也有著很多區別。
  • 喜歡「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用不了十年,差距就會很明顯
    有的孩子平時可能不太愛說話,非常內向,所以他們總是喜歡「宅在家」,而有的孩子則恰恰相反,他們很健談,很喜歡和朋友一起玩耍,個性開朗,所以他們總是喜歡「出去浪」。聽話懂事,很安靜很宅的孩子,在小的時候不管到了哪裡都會非常的受長輩歡迎。因為在一些大人們看來,這樣的孩子管教起來會非常省心。但其實這樣的孩子是非常需要父母的關注的,如果說家長從沒有關注過孩子的情緒,還總是把孩子的這種安靜,喜歡宅在家的舉動當成是聰明的體現的話,這孩子長大後是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
  • 愛「宅在家」和「出去浪」的娃,將來差距會很大,家長別不當回事
    婚後的她依然瀟灑,生完娃照樣該吃吃,該喝喝,把孩子交給保姆帶。妹妹卻嫁了個工薪族,要還房貸,要工作,連孩子都不敢生。空閒時間,她仍宅在讀書畫畫。這也不禁讓人質疑,難道說「出去浪」的小孩子,真的就比一些「宅在家」的小孩子,發展的會更好嗎?其實「出去浪」的小孩,未必比「宅家裡」的小孩,將來發展更好。因為,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宅家裡的小孩,優點有很多,這些是出去浪的孩子比不上的優勢。「宅家裡」的小孩,有哪些優勢?
  • 經常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可能逃不脫幾種結局,明顯比出去浪的差
    「宅在家」可能不利於孩子身心全面發展,家長應該適當鼓勵娃「出去浪」。,正處在好奇心和求知慾旺盛的年齡段,為何要宅在家呢?缺少家長的陪伴:由於年齡尚小,考慮到安全問題,多數孩子被家長「束縛」在家,被嚴格要去不許單獨外出。家裡更好玩:如果家裡有很多好玩的玩具、好看的小人書、有趣的動畫片……都會讓寶寶捨不得離家,尤其是電子產品,很容易使娃沉迷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