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次!兩岸學子「弘揚黃埔精神」尋根探究文化活動在黃埔軍校...

2020-12-25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7月11日在廣州黃埔軍校舊址,迎來了一群跨海而來的臺灣小客人,廣東省首創的以弘揚黃埔精神為主題的兩岸中學生尋根探究活動開營儀式在此舉行。他們帶著對大陸的美好憧憬,打破時空限制,首次踏上南粵的土地,體驗傳統與現代中華文化的融合。18名來自臺灣高雄、臺南等地的學子,受到了廣州黃埔區中學生的熱烈歡迎。為迎接他們的到來,中黃國際教育中學部的10多名學生,專門錄製了歡迎視頻。臺灣學生黃可姍在開營現場上動情地說,在黃埔軍校舊址這樣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方開營,她感受到「廣州小夥伴們洋溢著像廣州天氣一樣的熱情。」

兩岸中學生尋根探究活動在黃埔軍校舊址舉辦開營儀式

在開營現場,兩岸的小夥伴首先互換了禮物。中黃學子送出的整套廣州城市地標明信片,讓臺灣小夥伴尤其喜歡。

兩岸學子互贈送禮物

據廣東省黃埔軍校同學會李六元秘書長介紹,本次夏令營是全國首次以弘揚「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為主題,並在黃埔軍校舊址舉辦開營儀式的中學生文化交流活動。他介紹說:「95年前,孫中山先生就站在我們現在的位置,主持了黃埔軍校的第一期開學典禮並發表創校宣言。從這裡,走出了數以百計的將軍,更走出了數十萬革命先烈,為中華民族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們希望把歷史的淵源化作一條紐帶,把同學們的友誼系在一起,增進了解,相互學習,共同成長,借黃埔精神,傳中華文化,鑄民族輝煌。」

為迎接臺灣小夥伴的到來,中黃學子專門錄製了歡迎視頻

本次文化交流活動,由中黃國際教育中學部老師們,按照IB(國際文憑)的探究式學習模式,精心設計了每天從早到晚的探究日程。中黃國際教育K12學校校長李賦介紹說,兩岸學子同根同源,有共有的文化母語,但也有一些學習方式上的差異,因此這次就選擇了以IB這種世界通用的探究體系,運用國際化的學習方式,來安排學生的旅程活動,相信臺灣學子更容易接受和更快地融入,這也是學校的一次有益嘗試。

中黃國際教育K12學校校長李賦上臺揭曉中黃國際送給臺灣學子的

獨特「禮物」——以黃埔少年作為小導遊IB探究學習之旅

據介紹,在接下來的7天中,他們將去港珠澳大橋、黃埔古港、嶺南印象園、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等地方探究尋訪,品嘗嶺南美食,夜遊珠江,參觀中山大學,交流青少年的時尚和興趣點,在旅途中結交新朋友,在探究中親自體驗大陸的「厲害之處」。10多名黃埔少年作為小導遊,「以生命伴生命」的方式也有了創新升級版。兩岸小夥伴將共同組建探究團隊,以小組為單位,每個組圍繞探究目標,選擇不同的探究線索,共同完成探究任務。每個小組成員中,既有臺灣學生又有黃埔少年,搭配在一起,既合作又分工,互相補位,互相「競爭」,導師們會根據各組表現進行評分,使得這次活動既新鮮又有刺激性,到最後結營時,對於表現好的小組和成員,還將進行獎勵。

兩岸學子共同組建探究團隊,

在黃埔軍校舊址孫中山紀念碑下一起展開探究活動

「以前,我們都只是在電視和新聞中看到大陸經濟和科技方面很厲害的地方,這次來到廣州才是眼見為實。」臺灣學生呂亞璇說,隨處使用世界領先的微信行動支付,這在臺灣和外國是很難見到的,真的是太方便了,乘坐世界一流的高速鐵路,更是為身為中華兒女而自豪。

相關焦點

  • 胡葆琳:黃埔精神讓青少年增強國家觀念
    中秋之際,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的第五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吸引了許多香港青少年參與。他們希望通過親身參與,現場聆聽來了解黃埔軍校歷史,傳承黃埔精神。裘錦秋中學的學生期望,香港社會大眾應傳承黃埔精神,團結一致,學懂包容,為促進國家發展出一分力。本屆論壇的主題為「黃埔精神與青年傳承」,希望青少年能夠了解和傳承黃埔精神,增強國家觀念。
  • 李瑞河:想辦茶的「黃埔軍校」的兩岸茶文化使者
    他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十多年前從臺灣到漳浦創業,如今是「天仁」、「天福」兩大集團的總裁;他也是一個熱心的臺灣宗親,從林洋港到連戰到江丙坤,許多臺灣同胞的尋根之路都曾得到他的幫助;他還是一位奔走兩岸的茶文化使者,由種茶、賣茶到培養茶業人才,始終不忘弘揚茶文化,如今他的願望是在閩南辦一所茶文化的「黃埔軍校」,他就是天福集團總裁李瑞河。
  • 黃埔精神的內核:為金甌無缺願意奉獻一切
    一、黃埔精神的內涵 黃埔精神是一個以武德為基本特徵,融軍事、政治、哲學、倫理等諸因素的多層次的思想體系,從黃埔精神的內涵結構上看,它有三個層次的內容:1、中華傳統武德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其所推崇的道德品質和價值觀念必然要滲入軍旅生活,形成自己獨特的武德文化。可以說中華武德文化深厚而廣博。
  • 李濟深與黃埔軍校
    同年李濟深說服李宗仁、黃紹竑等桂系首腦人物參加中國國民黨,支持孫中山領導的廣東革命政府,因而有了「半個桂系」之稱。  二、籌建黃埔,功勳卓著  1924 年1 月24日,李濟深被孫中山委任為黃埔軍校籌備委員會委員,但因其任職粵軍第一師師長兼粵軍第一軍參謀長,故將軍校籌備委員事宜,推薦由鄧演達代理實施。
  • 武岡市黃埔文化研究會深入開展勿忘歷史等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武岡市黃埔文化研究會深入開展勿忘歷史等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武岡人網:胡學政市文廣體新局等單位的領導對本次活動非常重視和關心,要求全體會員認真觀看,研究好黃埔文化,弘揚黃埔愛國精神,活動中向參加觀看的老兵獻花和發放了禮品。
  • 兩岸e眼|赴廣州黃埔軍校採訪,臺灣記者:這是我母校
    設於高雄鳳山的"陸軍軍官學校",是臺灣培養陸軍幹部的搖籃,追根溯源,其建校歷史可以追溯到1924年6月16日,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於廣州黃埔正式成立,通稱黃埔軍校。參加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聯合採訪活動的兩岸媒體人,今天上午來到廣州黃埔軍校舊址,一睹「黃埔建軍」的榮光。黃埔軍校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幹部的軍事學校 ,國共兩黨的很多傑出將領都出自該校,尤其是一至六期。
  • 胡漢民與黃埔軍校
    5月20日下午1時,胡漢民到黃埔軍校向第1期已報到學員作《軍人的必要和軍人的精神》專題演講,闡明軍人的地位和作用。6月16日,陪同孫中山等赴黃埔軍校,參加軍校全體教職員及第1期學員大會與開學典禮。繼孫中山演說之後,宣讀孫中山親筆手書、自己主持撰文的《黃埔軍官學校訓詞》。晚7時,軍校全體師生公宴,由胡漢民主持公宴開場,席間領呼:三民主義萬歲,孫總理萬歲等。
  • 親愛精誠的品牌文化源自黃埔軍校校訓
  • 孫中山常到黃埔軍校檢查工作 親自核定校訓
    輝煌:  孫中山半年內5次視察  軍校師生曾立赫赫戰功  黃埔軍校成立後,孫中山任校總理,並同黨代表廖仲愷、校長蔣介石組成軍校最高領導機構——校本部,下設政治部、教練部、教授部、管理部、軍需部、軍醫部等,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500人,來自全國各地
  • 華農入駐隆平院士港,打造農科「黃埔軍校」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著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
  • 黃埔軍校90周年 臺校友團走進黃花崗烈士陵園
    記者團一行與臺灣校友合影留念(你好臺灣網 李覲如 攝)  你好臺灣網廣州3月29日消息 (記者 李覲如) 3月29日,來自臺灣黃埔軍校校友代表、黃埔同學及親友一同參觀了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歷史遺蹟  臺灣校友團熱切希望以軍校建校90周年為契機,重溫黃埔歷史、緬懷英烈的豐功偉績,共同延續黃埔情誼。發揚黃埔精神,加強兩岸及黃埔同學和黃埔親友的交流交往。  黃埔軍校27期生王賢志是第一次來到黃花崗烈士陵園,他激動的說,國民黨撤退臺灣是我們最艱苦的時期,也是我們黃埔生最懷念的時期,中國人要發奮圖強,兩岸團結起來,才能成為世界強國。
  • 黃埔軍校與現代中國的學生知識分子
    在20世紀中國,有兩所學校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巨大影響:一所是眾所周知的北京大學,沒有北大就沒有「五四」的新啟蒙,20世紀中國文化的歷史就要改寫;另外一所卻往往被人忽視,那就是黃埔軍校。黃埔軍校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它在20世紀上半葉對中國的政治、軍事產生了巨大影響。活躍在20世紀中國政治、軍事舞臺上的重要將軍們,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很多都是黃埔軍校出身。
  • 湖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武漢市黃埔軍校同學會聯合舉辦線上迎新春聯歡會
    2021年1月30日上午,湖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和武漢市黃埔軍校同學會聯合舉辦線上迎新春聯歡會,全省200多名黃埔同學和親屬報名參加此次活動,活動現場,全省100多個黃埔家庭通過「騰訊會議」雲端相聚,海外和港澳親屬代表也連線主會場與大家歡聚一堂
  • 2020廣州黃埔軍校紀念館遊玩攻略(開放時間+交通指引)
    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簡介  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是國內惟一以保護黃埔軍校歷史文化建築,展示黃埔軍校發展歷程為核心內容的紀念館。自1984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革命遺址、文物資料的收藏保護、展覽展示、宣傳教育和科學研究,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被有關部門授予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東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嶺南文化十大名片等。
  • 黃埔軍校為何人才輩出?
    但是無論再怎麼學習,也再沒有哪個軍事學校可以達到黃埔軍校所達到的成就了。黃埔軍校的沒落讓人唏噓不已,也成了很多人心中的遺憾。但感嘆之餘,我們不禁發問,究竟是什麼原因可以使黃埔軍校到達這樣的高度呢?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其中的原因。黃埔軍校對於國共雙方面的影響都是空前的,它培養出了一大批具有高度軍事才能的將領。
  • 黃埔軍校的畢業生,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你知道嗎
    提起黃埔軍校,大家都知道這是一所著名的軍事院校。許多我們所熟知的軍事人才,就是從這所學校畢業的。而黃埔軍校的教員,更是由當時最具分量的人才團隊組成,許多名將都曾經在黃埔軍校擔任要職。如今黃埔軍校已經不再招生教學了,大家想必也有疑問,那些在當時畢業於黃埔軍校的人,相當於如今的什麼學歷?臨危受命,軍事院校成立1924年,國共兩黨首次合作之際,軍事人才緊缺。響應時代的號召,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成立了,又因設址在廣州黃埔島,簡稱黃埔軍校。
  • 45.黃埔軍校-海員故事
    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這是一個只聽了名字就足可以讓人熱血沸騰,盪氣迴腸的地方。尤其是像我這樣的熱血青年,甚至這四個字不僅是代表著一種精神,更是一種理想。如果我生活在那個年代,我也會像先輩那樣,報效國家,為民族獨立富強而戰。
  • 廖仲愷與黃埔軍校(下)
    1925年1月25日,黃埔軍校成立「青年軍人社」,廖仲愷任社長,該社刊物《青年軍人》第1期出版。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他仍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三大政策,在平定商團叛亂、楊劉判亂、兩次東徵等戰役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為鞏固廣東革命政權做出了巨大貢獻。1925年4月14日,廖仲愷任黃埔軍校黨軍黨代表。
  • 黃埔軍校洛陽分校
    黃埔軍校在大陸共招收了23期學員,在臺灣續辦校至今已招收學員約近80期。軍校在大陸時期,包括各分校訓練班在內,畢業學生計有41386人。黃埔軍校洛陽分校,自1938至1944年共畢業學員20471人,佔黃埔軍校畢業生總數的近一半。在人們的印象中,「黃埔軍校分校」和廣州黃埔總校相比好像不太「正宗」,其實不然。
  • 黃埔軍校校歌的由來
    1924年6月,黃埔軍校開辦不久,校部即頒布了一首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