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葆琳:黃埔精神讓青少年增強國家觀念

2021-01-09 臺灣頻道

中秋之際,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的第五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吸引了許多香港青少年參與。他們希望通過親身參與,現場聆聽來了解黃埔軍校歷史,傳承黃埔精神。裘錦秋中學的學生期望,香港社會大眾應傳承黃埔精神,團結一致,學懂包容,為促進國家發展出一分力。本屆論壇的主題為「黃埔精神與青年傳承」,希望青少年能夠了解和傳承黃埔精神,增強國家觀念。

裘錦秋中學(元朗)的梁普文對周恩來總理侄女周秉德的發言印象深刻。周秉德引述黃埔軍校門口的對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體現了黃埔軍人所追求的並不是個人利益,而是為了國家整體發展而努力。這種團結一致的精神,令人敬佩。

14歲的黃豐盈就讀於裘錦秋中學(元朗),在第五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中任升旗隊員。她說:「將軍們很親切,雖然已經高齡,但感到他們很年輕,非常榮幸能夠參加這個論壇,讓我學到很多黃埔軍校歷史。」16歲的謝莉詩是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女童軍中出色的一員。她說:「參加論壇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希望自己能有黃埔將領的風範。」

來自內地的香港中文大學碩士任曉靜說:「很高興能夠參與論壇,讓我對黃埔軍校、黃埔精神,以及對抗戰歷史有了更多的了解。作為一個中國人,必須對國家的歷史有深入的理解。我對國家的歷史了解的太少,以後要讀大量的歷史書,對革命先輩有更多的了解,更好地傳承黃埔精神。」

黃埔二期學生胡靖安將軍之女、香港全國政協委員、本屆論壇籌委會主席胡葆琳說:「青少年學生心裡一定要有國家的觀念,我們是香港人,也是中國人,即便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成長經歷、不同的訴求,但是為了香港的繁榮穩定,為了中華民族的興旺,應該團結在一起,求同存異,為香港社會服務和貢獻。論壇在香港首次舉辦,相信黃埔精神能讓更多的香港青少年加深對國家的了解,增強國家觀念。」

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是由許歷農、聶力、胡葆琳等倡導舉辦的,旨在以黃埔精神為紐帶,團結兩岸同胞,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首屆論壇於2010年在臺北舉行,此後論壇每年舉辦一次,第二、三、四屆論壇分別在北京、上海、武漢舉行。論壇的舉辦在海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已經成為特色鮮明、社會影響巨大的兩岸民間交流平臺,在弘揚黃埔精神、促進兩岸交往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 

相關焦點

  • 黃埔精神的內核:為金甌無缺願意奉獻一切
    一、黃埔精神的內涵 黃埔精神是一個以武德為基本特徵,融軍事、政治、哲學、倫理等諸因素的多層次的思想體系,從黃埔精神的內涵結構上看,它有三個層次的內容:1、中華傳統武德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其所推崇的道德品質和價值觀念必然要滲入軍旅生活,形成自己獨特的武德文化。可以說中華武德文化深厚而廣博。
  • 推動全社會增強法治觀念
    《綱要》提出的總體目標是,到2025年,「八五」普法規劃實施完成,法治觀念深入人心,社會領域制度規範更加健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融入法治建設和社會治理成效顯著,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顯著提高,形成符合國情、體現時代特徵、人民群眾滿意的法治社會建設生動局面,為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 讓孩子愛上閱讀,黃埔書院啟動青少年閱讀推廣計劃
    少兒的閱讀,不僅關乎個人的未來成長,更關乎家庭、社會,甚至國家、民族的發展。11月10日,由黃埔書院、廣州購書中心聯合主辦,喜閱童行協辦的特聘作家聘任儀式暨《閱讀點亮未來》讀書會在廣州舉行。100餘位熱愛學習、關心孩子閱讀成長的家長朋友、教育工作者參加了本次活動。
  • 兩岸學子「弘揚黃埔精神」尋根探究文化活動在黃埔軍校...
    7月11日在廣州黃埔軍校舊址,迎來了一群跨海而來的臺灣小客人,廣東省首創的以弘揚黃埔精神為主題的兩岸中學生尋根探究活動開營儀式在此舉行。他們帶著對大陸的美好憧憬,打破時空限制,首次踏上南粵的土地,體驗傳統與現代中華文化的融合。18名來自臺灣高雄、臺南等地的學子,受到了廣州黃埔區中學生的熱烈歡迎。
  • 讓法治精神滋養青少年成長
    (據9月7日《湛江日報》)徐聞縣開展法治宣傳進校園,利於增強青少年學生的法治觀念和法治信仰。目前,包括徐聞,湛江各地司法部門紛紛與當地教育局和各學校結對子,積極參與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近年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時有發生,各地校園欺凌事件頻發,影響惡劣,社會反響很大,增強青少年法治意識是一個緊迫課題。我市司法部門與教育部門攜手推進法治教育,無疑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市、依法治校的進程具有基礎性、先導性、關鍵性的意義。《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
  • 黃埔書院啟動「喜閱廣州——青少年閱讀推廣計劃」
    11月10日,黃埔書院在廣州購書中心舉辦了一場特聘作家聘任儀式暨《閱讀點亮未來》讀書會。本次活動由黃埔書院、廣州購書中心聯合主辦,喜閱童行協辦,並邀請到一直致力於閱讀教育研究工作,先後發表文字100餘萬字的知名教育自媒體人,青年作家董正鋒先生作為主講嘉賓。
  • 廣青馬為公益貢獻黃埔力量!
    作為一場專為青少年打造的公益性馬拉松比賽,本次賽事按照正規馬拉松賽事的標準組織,是廣州市首次舉辦青少年馬拉松活動,也是黃埔馬拉松進校園的重要賽事。他表示,此次「廣青馬」形式新穎、內涵豐富、意義非凡,將健康運動和扶貧濟困兩大主題結合,把培養青少年堅毅品格和奉獻精神高度融合,讓基層黨建和社會力量創新整合,正正體現了黃埔區敢為人先、務實進取的開拓精神。
  • 2020黃埔軍魂夏令營招募令
    家長們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拖拉、懶散、沒有時間觀念 「小心疫疫」的時期即將過去,迎來的是孩子們豐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快來參加黃埔軍魂夏令營吧,夏令營採用軍事化管理,結合黃埔「親愛精誠」精神、部隊軍營文化和感恩他人的勵志教育,讓學員在周圍的軍事環境中開展體能訓練
  • 2019年度廣州黃埔軍事體驗教育夏令營全國招募中
    >品牌為使命惠及珠三角地區的優秀青少年。冬令營融入了軍事化教育管理模式,全國知名教育專家雲集,立足現實社會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和生活需求點,著力培養孩子的六種元素才能和十二項核心能力, 理論結合實訓,突破教育新觀念,讓學員更容易接受 及掌握;通過實訓,讓你的孩子成為一個有理想、有 膽識、有抱負、愛學習、懂禮儀、懂交際、會感恩、 能自我保護、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國家棟梁;讓每一 個學員都融入到大集體中去,適應苦難、學會獨立、 學會生存,能接受成長中的苦難和挫折
  • 全國政協來長郡中學調研「加強青少年和學校教育,增強青少年身體...
    「學生的精神面貌特別好!」6月4日,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加強青少年和學校體育,增強青少年身體素質」專題調研組來到長郡中學調研,在觀看了高一年級自編武術操「武之魂」後,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國家體育總局原副局長馮建中為長郡學子的精彩表現豎起了大拇指,奧運冠軍楊揚也拿出手機記錄下這精彩課間。
  • 2019廣州黃埔軍校未來領袖夏令營震撼來襲
    而是因為孩子缺少鍛鍊注意力不集中 、好吃懶做、做事拖拉、自理能力差、不講衛生,時間觀念差說教一百次不如體驗一次,給孩子一個機會,親身體驗不一樣的環境,感受同一片藍天下不同的生活,尋找一個突破,相信廣州黃埔會讓你我他邂逅一場美麗的軍旅夢...01專注青少年行為素質教育 未來領袖廣州黃埔《未來領袖》軍事夏令營,迎來了十一年。
  • 弘揚憲法精神,增強法治意識 成都龍泉驛黃土中學學子晨讀學憲法
    中國網12月7日訊(宋得恩)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充分展示「十三五」時期法治龍泉驛建設取得的突出成就,紮實推進憲法學習宣傳教育,為建設「先進汽車智造區、美好生活品質城」營造良好法治氛圍。12月4日,成都市龍泉驛區黃土中學校開展憲法晨讀活動。
  • 新時期青少年的自我意識特徵對未來教育觀念的影響
    在青少年自我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家長和老師應該幫助青少年正確認識自我,讓每位青少年都能「接納」自己,並經常鼓勵他們,增強他們的自信感。  網際網路時期青少年具有很強的探索世界的意識,家長和學校對青少年的教育也應跟隨時代的潮流。
  • 黃埔軍校與現代中國的學生知識分子
    讀書人原本與國家制度密切相關,晚清時期的很多讀書人,即使從事其他職業也依然繼續考科舉,甚至同盟會裡的一些年輕成員,一邊搞革命也一邊考科舉。科舉制度的廢除使讀書人的發展有了多元的可能,讀書人開始分化了:其出路不僅是讀書做官,還可以從事不同職業,其中很重要的是從軍。宋代以後,中國軍人的地位一直不及文人,所以有「好男不當兵」的說法。軍人的地位一直受皇權壓抑,軍人戰功再顯赫,也不及文人在皇帝面前吟一首詩。
  • 黃埔海關查獲新型毒品「咳嗽水」3522瓶
    央廣網廣州7月25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埔關 攝影林曉薇)記者25日從黃埔海關了解到,該關近日成功破獲一起水上偷運走私毒品案,該案共計查獲含有複方可待因、鹽酸麻黃鹼成分的止咳水3522瓶。6月12日,根據情報線索,黃埔海關在大鏟島附近水域查扣了一條涉嫌走私船舶中歧輪268號,該船向海關申報空船入境,利用艙底改裝的暗格夾藏走私大量硬碟、紅酒、皮草等高價值商品,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初估案值約7000萬元。6月23日,海關工作人員在私貨倉對上述貨物進行查驗清點時,發現其中含有「咳寶」、「依定拿」、「咳快治」等8種不同品牌的進口止咳水共計3522瓶。
  • 人民日報:不斷增強黨性觀念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事關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事關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要有憂患意識,把保持先進性要求貫徹落實到實踐中去,並以此推動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強化黨員意識,不斷增強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 民法典進校園 強化青少年法治觀念
    為貫徹落實「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總體要求,全面提高少年兒童法治觀念,11月19日,嶺東區司法局走進區中山小學,開展以「擁抱民法典,走進法治新時代」為主題的民法典進校園活動。
  • 論當代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
    當代青少年主流是積極向上的、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但不可否認的是由於受到西方不良文化的影響及衝擊,有的青少年價值觀扭曲,社會責任感缺失與淡化。隨著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國外影片、電視劇、綜藝節目引入也越來越多,外來文化對青少年的衝擊也越來越大,很多富有民族特色的節日、服飾、習俗正在弱化,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文化的介入和傳播,出現了當代青少年對本民族文化缺乏應有認同感和自豪感,有的青少年「三觀」扭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缺失,個人利益至上,當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衝突時,以個人利益為重,缺乏為社會和集體犧牲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