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抱寶寶安全又防手受傷 避免爸爸手,這樣抱孩子更正確!

2020-12-20 鴿子醫生育兒

不是只有媽媽會有媽媽手,爸爸也要注意!只要過度使用大拇指、手腕就容易造成發炎,但要做家事又要抱寶寶,怎麼能不用呢?來看看如何正確抱孩子,以及避免錯誤姿勢抱寶寶,讓你抱的安心又安全!

過度施力不當,容易發炎造成媽媽手

媽媽手的正式學名是橈骨莖突狹窄性肌腱滑囊炎,症狀是手腕近大拇指基部附近的肌腱疼痛,主要是伸拇指短肌腱(EPB)與拇指外展長肌鍵(APL),因為過度使用或用力方式不對所造成發炎,尤其是做虎口打開這個動作上面。發炎是因肌肌腱裡面的神經壓迫,且會造成疼痛的不適感,嚴重一點會有灼熱感。

爸爸也會有媽媽手?

俗名媽媽手,是因為常有這種症狀的人群多為媽媽,尤其好發於剛生產後的產婦。因為懷孕後期賀爾蒙改變,容易導致肌腱、韌帶較鬆弛,且新手媽媽也會因做家事、扭擰毛巾、抱孩子擠奶姿勢不良導致,但其實工作時需要反覆使用拇指或手腕的工作者,像是打字、裁縫、反覆點鈔等,甚至現在過度玩手機也是高風險人群。因此爸爸只要過度使用腕關節跟大拇指關節都會發生。

別忽視!長期發炎會造成疼痛蔓延

若反覆發炎又長期沒有處理媽媽手會造成什麼問題呢?基本上人體會有代償機制,如果腕關節無法順利活動,人體就會用其他關節去協助,但久了之後,如果長期反覆性發炎,有可能造成組織液堆積,再嚴重造成軟組織沾黏引發大拇指卡住的感覺,造成活動上的困難的狀況。嚴重的話,疼痛感可能會向上延伸代償到前臂造成發炎,產生不舒服的現象。

一招自檢有無爸爸手!

如果開始覺得大拇指酸痛不舒服,而且在大拇指虎口這一區下壓,會有一些痛點,就應該要注意是否有過度使用大拇指以及手腕的狀況。媽媽手(爸爸手)簡單初步症狀,就是手向前伸直,大拇指放至手心,其他四隻手指頭包住,然後往地上的方向下壓,如果覺得痛點明顯,就有可能是媽媽手(爸爸手)。但如果大拇指及手腕非常不適,建議到醫院請醫生做詳細評估。

急性期也能做的舒緩運動

1.肌腱延伸:虎口相對,用拇指壓住掌骨,對掌骨牽拉,維持5~10秒,反覆10次。

2.緩解腕關節壓力:上臂外旋夾在雙腿中間,另外一手在手肘位置向外推,重複10次。

3.增加腕關節活動:固定掌骨大拇指內外上下活動。

注意:全程不可以疼痛

如何治療爸爸手?

如果在家裡發生急性發炎的話,可以先休息並冰敷降低疼痛,讓他不要再持續發炎同時減少對肌腱的傷害。如果醫生確診媽媽手(爸爸手),建議可以通過熱敷,讓組織循環代謝較好,平常也能做按摩、牽拉及肌力訓練。若進行物理治療,會先從局部熱敷、電療及局部按摩開始,利用熱能幫助組織自我修復並減緩疼痛。有些醫生也會開抗發炎口服藥,消炎止痛,再嚴重就是注射抗發炎藥打針在痛點部位,甚至開刀減緩不適感。

疼痛過後這幾招學起來,爸爸手不再來

一、牽拉運動

1.反向牽拉:掌心朝上,五指併攏後用拇指尖碰觸小指尖,維持6-10秒,反覆10次。

2.手腕牽拉:掌心朝下,另一手按住手背往後壓,反向亦然。維持15-30秒,反覆3-5次。

3.橈側牽拉:手臂打直,四指包住拇指,向下壓。可用另一手協助牽拉,維持3-5秒,反覆10-15次。

二、肌力訓練

1.握力訓練:用手指緊捏柔軟的橡膠球,保持擠壓5秒鐘,練習30次。

2.手指肌力訓練:橡皮筋套在手指外,用手指將橡皮筋撐開,重複15次。

3.屈腕運動:掌心握住飲料罐,向上彎曲手腕,重複練習15次。

4.手腕彎曲運動:掌心朝下,向上彎曲手腕,重複練習15次。

5.腕側運動:手掌側立,手腕彎曲,拇指向天花板伸展,反覆15次。

預防爸爸手?這樣抱寶寶最正確

常見的錯誤姿勢抱寶寶的方式,會造成大拇指過度使用,手腕過度彎曲、過度伸展的動作導致發炎。像是單手或雙手抱嬰兒時,儘量將五指手手指併攏,避免嬰兒重量只由虎口及大拇指承受,平時在做日常家務或工作時,避免長期反覆使用拇指與手腕彎曲動作,以下示範正確與錯誤抱寶寶的姿勢,來看自己有沒有抱的正確。

一、抱寶寶

錯誤:手很彎曲,大拇指打得太開,手腕太彎。

正確:手肘靠著寶寶的脖子讓他有支撐,在下方放枕頭讓寶寶卡在上面,手自然平放。讓寶寶穩定的靠在手肘和枕頭上,對爸爸來說既安全又比較輕鬆。

二、直立抱寶寶:

錯誤:卡手腕的部分。

正確:用手臂卡住寶寶,安全性也比較高。寶寶因為頭部很軟,手可以輕放保護,儘量讓孩子貼在你身上。重點是手腕跟大拇指的位置是平行的狀態。

常玩飛高高,手容易受傷

抱寶寶時,虎口打開過大,隨著寶寶越來越大,更容易加重虎口負擔。

建議餵奶或拍嗝也交替換邊。除了大人可以減少受傷之外,還孩子不會一直卡在同一側,也能減少孩子姿勢性的斜頸問題。

相關焦點

  • 錯誤的抱寶寶和正確的抱寶寶姿勢
    任誰都想抱一抱新生兒,但又擔心會讓軟綿綿的身軀受傷,學會正確的抱法,適時給個抱抱,傳遞父母對寶寶的愛,更能讓他擁有最珍貴的安全感。保護頭頸部 新生兒的身形特色是頭大身體小,加上頸部肌肉仍未成熟,沒有足夠的力量支撐頭部重量。
  • 正確抱寶寶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讓寶寶健康的成長,是每個父母都關心的,對於一些新手的爸爸媽媽而言看到這樣一個弱小的嬰兒的確會手足無措,心情緊張不知如何來撫抱他。那麼對於抱寶寶有什麼要求呢?嬰兒幾個月可以豎著抱?正確抱寶寶的方法有哪些呢?抱寶寶需要注意什麼?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 豎抱、斜抱、靠肩抱,出生不久的寶寶該怎麼抱?正確抱姿學起來
    這天寶爸豎抱起孩子,興奮地和家人說:「快看我女兒身體多棒,現在就能豎著抱起來看風景了。」他這一喊不要緊,嚇壞了孩子奶奶,趕緊接過了孩子。「孩子脖子還沒長成呢,你就這樣抱她,小心受傷。」奶奶一邊心疼地摟著孫女,一邊訓斥寶爸太過魯莽。
  • 3種正確抱姿,給新生兒一個「安全抱」
    ,但又怕姿勢不對弄疼孩子,對新手父母來說,這種感覺就更強烈了!不過家長們不用擔心哦,只要你的姿勢對了,讓寶寶感覺舒服、自己也不彆扭了,就是正確的~今天,柚子媽就教大家3個抱新生兒的姿勢,新手爸媽趕緊馬住!
  • 抱娃姿勢不對,孩子受傷你遭罪,抱孩子切忌「搖頭晃腦」
    抱娃的姿勢對於娃的健康來說很重要,操作不當可能會傷了孩子。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當娃出生後,基本上父母們都會喜歡的不行,甚至怎麼抱都抱不夠,恨不得孩子就長在自己懷裡。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孩子到底怎麼抱才是最安全的?豎抱會傷害孩子脊椎嗎?
  • 抱娃姿勢不對,孩子受傷你遭罪,抱孩子切忌「搖頭晃腦」
    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當娃出生後,基本上父母們都會喜歡的不行,甚至怎麼抱都抱不夠,恨不得孩子就長在自己懷裡。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孩子到底怎麼抱才是最安全的?豎抱會傷害孩子脊椎嗎?這幾乎是所有新手父母都會疑惑的問題,對此也產生過各種焦慮和疑惑,咱們今天就來說說抱孩子的問題。
  • 家長這樣抱寶寶,當心孩子以後駝背、高低肩,正確抱法是這樣的!
    如果長時間的抱姿不正確,會導致寶寶高低肩、駝背等問題,影響孩子一生!正確抱起寶寶方式:首先:將寶寶抱起來,一隻手託住寶寶的屁股,另一隻手託住寶寶的頭頸部;然後:媽媽彎下腰俯身,把寶寶的頭輕輕地靠在自己的肩膀上。
  • 橫抱、豎抱、飛機抱,剛出生的孩子該怎麼抱?正確抱姿需了解
    不過很多新手爸爸媽媽們還沒有正確掌握抱孩子的姿勢,總是讓孩子處於不舒服的狀態,這樣就會引起孩子的哭鬧。努力想要成為合格的父母,首先就要從學會抱孩子開始。新手爸媽們也會通過護士和家裡老人抱孩子的方式想去學習一下,奈何這麼簡單的事情,看了還是不會呢。
  • 別這樣抱孩子了,傷了寶寶脊柱你還不知道,附不同月份的正確抱法
    寶寶平安健康降臨,爸爸媽媽心底的一塊大石頭才算是落地了,然而隨之而來的,還有重重考驗,就比如「抱孩子」,看似簡單,但講究不少,稍有不慎就可能會影響到孩子脊柱發育,尤其是新手爸媽要注意了。(如下圖)因此1歲以內,家長在抱孩子時,一定要學會正確的姿勢,以免影響到孩子脊柱發育,出現駝背、高低肩、脊柱側彎等問題,對其個人形象和個人健康都大有損傷。
  • 原來,這才是抱新生兒的正確姿勢,你抱對了嗎?
    有些家長對寶寶疼愛得不得了,恨不得每時每刻都抱著寶寶,但是抱新生兒也有許多講究,倘若抱姿不正,很可能一個不小心就傷害到了寶寶。抱新生兒要根據寶寶的生長發育特點,合理選擇抱的角度、姿勢、力度,才能給寶寶以最好的呵護,讓寶寶窩在自己懷中享受溫暖安全,全身舒適放鬆愉快。那麼怎樣的抱新生兒姿勢才是正確的呢?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
  • 寶寶何時能豎著抱? 新生兒的正確抱姿你知道嗎
    銘銘媽聽說豎抱可以安撫寶寶,就嘗試了一下,果然十分有效。不久後的一天,她帶銘銘在小區裡曬太陽,一位媽媽對她說,孩子這樣小,不能豎抱啊,會傷到脊柱的!晚上的時候,銘銘媽犯了愁,究竟能不能豎抱呢?「何時可以豎抱」之所以成為媽媽們關係的問題,主要是因為豎抱有很多好處,能解決很多問題,卻又有伴隨著很多擔憂。為什麼要豎抱寶寶在哺乳時,嬰兒很容易吸入空氣,從而造成吐奶甚至胃食管反流。豎抱寶寶20-30分鐘,空氣就會自然排出,避免造成寶寶的痛苦。
  • 抱寶寶的正確姿勢你知道嗎?原來ta最喜歡這樣抱!
    寶寶喜歡豎著抱 孩子喜歡豎著抱,是因為豎抱使孩子的視野廣闊,獲得的信息多。 寶寶頭豎立是需要平時訓練的,想寶寶頭豎立做得很好,需要家長有意識地以正確姿勢抱寶寶進行訓練。如果孩子4個月時頭豎立還不穩的話,就要高度警惕,需要請醫生做進一步檢查和指導。
  • 新生兒很脆弱,抱寶寶的姿勢很重要,正確抱寶寶的方法都在這裡了
    對於新生父母來說,學會正確抱孩子是很重要的。抱寶寶有很多種正確的方式,從依偎抱到面對面抱,這取決於你想和寶寶互動的方式。有些父母怕自己傷到孩子,不敢抱,只要記住,在你抱孩子之前保持冷靜和自信是很重要的,下面我們看看抱寶寶的正確方法。
  • 抱寶寶的正確姿勢是什麼?千萬不要讓錯誤的抱姿,傷了寶寶的脊椎
    4、把寶寶抱起來,並確認手的位置兩隻手都用力,把寶寶從床上抱起來,然後確認一下手的位置,正確的位置應該是一隻手託住寶寶的頭和頸部,一隻手託住寶寶的屁股。橫抱或是豎抱,都是一樣的。這樣的抱法能使寶寶的頭部和肢體受到很好的支撐,保證了寶寶的舒適度的同時也安全。2、豎抱——讓寶寶靠著大人的肩膀抱著爸爸媽媽的一隻手放在寶寶的臀下,支撐著寶寶的體重,另一隻手扶住寶寶的頭頸部,使寶寶靠住爸爸媽媽的肩膀,直臥在爸爸媽媽的懷裡。這樣的抱姿不但會讓寶寶感到安全,而且直立、無壓迫感。
  • 解讀正確的抱娃姿勢:橫著抱,豎著抱,發脾氣時應該這麼抱!
    對很多新手爸媽來說,新生寶寶真的是愛不釋手+無從下手,這麼一個嬌嫩的小傢伙,不知道如何去擁抱他。記得老公第一次抱我家小妮兒那姿勢真是無法形容,渾身僵硬,沒兩分鐘就開始大喊大叫,呵呵!真別說,抱孩子真的是門技術活,怎麼抱寶寶既能保證安全、舒適又能讓寶媽更省力呢?
  • 豎抱、橫抱、靠肩抱,剛出生的寶寶到底怎麼抱?正確抱姿了解一下
    老人們常說「孩子3個月之前不能豎抱」,他們認為寶寶剛出生時,頭部佔了身長的1/4,所以在豎抱孩子的時候,寶寶頭部的重量會都壓在頸椎上,豎抱很容易對孩子造成傷害。事實上,「新生兒只能橫抱」是種誤區,任何月齡的寶寶都是可以豎抱的,但前提是家長要掌握正確的抱娃姿勢。不管家長們採用什麼樣的抱娃方式,每次時間都不要太長,維持在1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 該怎么正確抱新生兒?抱的時候注意哪些事情?
    因此,爸媽在抱寶寶的時候應格外小心,無論採取何種抱姿,都應注意動作的細節,並確保寶寶的安全!Q1:抱寶寶的時候,該注意哪些事情?剛出生不久的新生兒,其頸部肌肉發育不成熟,沒有足夠的力量支撐頭部。爸媽不論採取何種抱姿,動作都要輕柔,並且務必要支撐其頭頸部。
  • 5個抱寶寶的正確姿勢(內附示意圖)抱錯嚴重影響孩子身體發育!
    但還是要提醒大家,因為寶寶的脊柱力量不足,生理彎曲還沒有形成,抱寶寶的時候,一定記得支撐住寶寶的腰背部。豎著抱寶寶,他能看到的東西更多,自然也就更喜歡。在寶寶吃完奶後,我們可以豎抱給寶寶拍嗝。當寶寶哭鬧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豎抱寶寶,來回多走幾步,寶寶也會安靜下來。
  • 爸爸抱初次抱寶寶走紅,不像抱女兒像抱地雷,網友:一看就是新手
    爸爸抱寶寶走紅網絡,第一次抱女兒像抱地雷,廣大寶媽:同款抱娃西安一位新手爸爸,第一次抱寶寶的視頻走紅了,這位年輕的爸爸小心翼翼的從嬰兒床抱出寶寶,看似簡單的動作,可寶爸的全身都在用力!其實不管是新手爸爸還是新手媽媽,我們都需要學會如何抱娃,只有正確的抱娃姿勢,才能既不傷到寶寶,有可以讓寶寶很舒服。首先下面兩種抱寶寶的方式,寶媽寶爸最好要避免,經常這麼抱寶寶,容易影響寶寶的智商和脊椎。
  • 剛出生的寶寶應該怎麼抱?豎抱、橫抱、靠肩抱,正確抱姿了解一下
    很多新手父母由於缺乏經驗,並不知道應該怎麼抱孩子,經常能看到寶寶在父母懷裡哇哇大哭的場景,所以很多寶爸寶媽看到家裡老人和護士嫻熟的動作,心裡都會非常羨慕。豎著抱、橫著抱、還是靠肩抱,剛出生的小寶寶到底應該怎麼抱呢?這幾種正確的抱姿父母們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