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頭版報導 | 「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

2021-02-21 清華招生

無須高考、面向全球招生、初三學生也可入學……連日來,清華大學新近發布的「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備受關注。一個個關鍵詞衝撞眼球,計劃被不少人視作「不設任何框框的拔尖人才培養特區」,由此引發了眾多討論:這個特殊的「特區」要培養什麼人?怎麼招怎麼教?指向的又是當前教育的哪塊短板?

在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看來,重視基礎科學、從娃娃抓起、在本土培養出一流學者——這正是他發起此次計劃的初心所在。「中國科技發展了這麼多年,很多方面還跟在別人後面跑。歸根結底,忽視了基礎科學。基礎學問做不出來,應用科學也做不到第一流。數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在任何一個科技水平頂尖的國家,數學都是最重要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在中國培養出最頂尖的數學家。」丘成桐說。

《招生辦法》:「崇尚科學、身心健康、成績優秀、表現出突出數學潛質和特長並有志於終身從事科學研究的全球中學生」是此次計劃的招生對象。在年齡上,計劃面向內地招收高中一、二年級學生,特別優秀的初中三年級及高中三年級學生;面向海外招收十、十一年級學生,特別優秀的九年級及十二年級學生;當年度已被錄取的清華本科新生也可申請。

事實上,國內高校針對拔尖人才培養開設教育「特區」早已有所實踐。清華大學就是先行者之一,早在2009年就推出了「學堂人才培養計劃」,設立了數學班、物理班、計算機科學實驗班等若干「人才培養特區」。而此次數學領軍計劃引發多方關注,在於它比此前所有的拔尖人才培養特區更為特殊。

記者對比以往的拔尖人才培養計劃發現,這種特殊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一是招生年齡前移,特別優秀的初三學生即可報考。二是打破招生地域類別,統一標準、面向全球攬才。三是跨越高考限制,直接組織招考,區別於以往學堂班在校內二次選拔招生的模式。

為什麼要如此設計?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是越小越好嗎?

「為什麼要小孩子?因為他沒有一些先入為主的、墨守成規的觀念。我發現不少大學生或者研究生,滿腦子就是固定地跟著人家走,有一種瞻前顧後的心態:怕交不上卷子、完不成課題、畢不了業。相反,小孩子不會有這些雜念、顧慮,會更勇於在真問題上探索。」丘成桐坦言,把招生對象放寬到初三年級,除了數學與其他學科相較,是一門「早熟的學科」之外,這種「無所顧忌」也是他更為看重的學生素質。

而對於「面向全球招生」,丘成桐則表示是希望打造一個開放、包容的學習環境,找到那些可以攪動學習、科研生態的「鯰魚」:「大到整個科學,小到數學學科,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風氣、不同的科學走向,比如俄羅斯看重具體的計算,法國人對數學的想法很抽象。有外國的學生和學者在都是有好處的,這會給中國的學生帶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丘成桐說。

100個名額虛位以待,這個優中選優的領軍計劃最看重學生的哪些素質?

「所有做研究的好品質都應當有。一是要懂得考試,雖然不用高考,但事實上我們對這些學生的考試會更嚴格也會更難。二是對數學真正有興趣。三是要能夠坐下來、肯下功夫。當然,為了更快為國家培養出人才,這些孩子必須要有很好的數學基礎,這是必要條件。」丘成桐說。

《招生辦法》:入選數學領軍計劃,考生需要連闖初評、綜合測試、專業測試、體質測試、入圍認定、確認和預科培養七道關卡。其中,綜合測評環節考察中英文閱讀、數學和物理。專業測評環節考察中學數學全部內容、微積分、線性代數、群與群作用的基本概念,以及非固定形式的開放性內容。

儘管對公眾而言,「無須高考」四個字具有很大的衝擊力,但不少網友在研讀《招生辦法》後直言,要想闖過上述七道關卡,門檻不降反升,只有真正的「數學天才」才敢於應戰。

「招生名額不設國際國內和年級分配比例,而是按照統一標準,嚴格按照寧缺毋濫的原則擇優選拔。選拔既考查學生多學科的綜合素質,又考查學生在數學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同時也十分重視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情況。對於低年級學生,還會在預科階段考察其對大學學習生活的適應能力,考察合格才能辦理錄取手續。」清華大學招辦主任餘瀟瀟告訴記者,清華將專門設立由丘成桐先生領銜的招生評審專家委員會進行考核選拔,所有選拔環節全程接受紀委監督,確保公平公正。

大師坐鎮、關卡密集、層層選拔,考生需要做哪些準備?

「雖然考核嚴格難度不小,但我們絕不會考偏題、難題、怪題。」丘成桐告訴記者,這是數學領軍計劃選才最重要的原則之一。「我們考察的是那些真的有內容的問題,能夠帶領學生在宏大的數學學科中向前走的問題。我們不會去找很刁難的題目,因為這沒有意義。一句話,我們要考的是你需要曉得的東西,在數學學習和研究中,這樣的好東西很多。」丘成桐說。

如何培養:

新設書院,學術大師授課,

定製數學史和科學史課程

《招生辦法》:成立書院,採用「『3+2』+3」培養模式,從本科連續培養至博士研究生階段。「3+2」階段學習期間不得轉入其他專業。

「數學等基礎學科對於一個國家的科技創新能力具有突出的支撐作用。選拔具有突出稟賦和強烈學術志趣的青少年,通過學術名家和優秀學者的授課指導,在接受基礎訓練的同時充分接觸學術前沿,較早養成研究能力,對於創新人才的養成是一個有益探索。」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表示,「此次數學領軍計劃與學堂計劃一脈相承的一點,就是最優秀的學者在最優秀的學生身上下最大的功夫,培養未來的拔尖創新人才。」

8年,是丘成桐數學領軍計劃為這批將被精挑細選的孩子勾勒的一條頂尖數學家成長之路。

丘成桐對這8年有著清晰的任務分解:「前3年數理基礎課程學習,第4、5年科研訓練;博士階段『3』,要進行職業科學家學習訓練。」到了第8年博士畢業時,他希望這些孩子的博士論文達到世界頂尖水平:「可以投稿到全世界最好的雜誌去,做到『引流』的研究。」

為了達成目標,一流的師資和課程成為數學領軍計劃的重中之重。

記者了解到,書院式培養、因材施教和開放交流是計劃培養的三大要點。清華將新設書院作為計劃人才培養單位,學術大師直接授課,定製數學史和科學史課程,強化專業研討和論文訓練,引導學生開展前沿研究,吸納學生參與應用項目。同時,邀請國際著名科學家授課、講座及進行論文指導等教學活動,選派學生到國外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學習交流。

「現在我們很多學生,沒有看到第一流的學者是怎麼做學問的。好老師不能只懂得教書,要能帶領學生走出一條科研新路。他必須正在從事一流的研究、走一個深的方向,學生在旁邊看著你的科研走勢、方向,在得到科研方法訓練、科研品味薰陶的同時,有一個典範、『背影』的作用。」丘成桐如此描述他將構建的教師隊伍。

在課程設計方面,計劃也有著縝密的構思。

「領軍計劃的這群孩子,我期望能夠胸襟更大,不只是進行數學單學科的培養。這20多年來,數學發展受物理研究影響很大,四大力學是必學的。」丘成桐告訴記者,文學、體育等課程也將登上學生的課程表。而在眾多課程中,他尤為看重兩門課,「一個向前看,一個向後走」。「一是要教數學歷史,讓學生懂得歷史上數學家都做了什麼重要的工作,我可能會來教這門課。二是要教數學學科的最新走勢。」

彭剛介紹,為了培養出這樣「胸襟更大」的領軍英才,清華會在教學組織和課程體系等方面更多地考慮融合清華的辦學傳統和國際頂尖數學人才的培養經驗,高度尊重丘成桐先生的人才培養理念。

目前,報名正在進行中。3月下旬,清華將公布入圍認定結果;4月至6月,經過層層選拔的學生將接受預科培養和考察。這些被視作未來中國頂尖科學家「種子」的年輕人究竟什麼樣、將在怎樣的一片沃野中破土發芽,本報記者將持續跟蹤。

來源 | 《光明日報》

記者 | 鄧暉

封面 | 康帥

相關焦點

  • 清華發布丘成桐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
    光明日報1月10日消息,無須高考、面向全球招生、初三學生也可入學……連日來,清華大學新近發布的「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備受關注。一個個關鍵詞衝撞眼球,計劃被不少人視作「不設任何框框的拔尖人才培養特區」,由此引發了眾多討論:這個特殊的「特區」要培養什麼人?怎麼招怎麼教?指向的又是當前教育的哪塊短板?
  • 「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
    在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看來,重視基礎科學、從娃娃抓起、在本土培養出一流學者——這正是他發起此次計劃的初心所在。「中國科技發展了這麼多年,很多方面還跟在別人後面跑。歸根結底,忽視了基礎科學。基礎學問做不出來,應用科學也做不到第一流。數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在任何一個科技水平頂尖的國家,數學都是最重要的。
  • 9天三上光明日報!今日頭版!蹇錫高:做中國自己的高性能材料
    8月11日,光明日報頭版以《蹇錫高:做中國自己的高性能材料》為題報導我校蹇錫高院士事跡。「崇尚科學要從娃娃抓起,我特別理解為什麼要提倡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蹇錫高以自己的經歷為例,鼓勵更多青少年崇尚科學、熱愛科學。1964年,蹇錫高順利考入大連工學院(大連理工大學前身)高分子化工專業。自此,一直專注於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及其加工應用新技術研究。傳統塑料的突出優點是質輕、易加工,弱點是不耐高溫,但航空、航天等許多高科技領域,恰恰急需輕質高強耐高溫的材料。
  • 清華大學發布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從娃娃抓起,培養...
    在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看來,重視基礎科學、從娃娃抓起、在本土培養出一流學者——這正是他發起此次計劃的初心所在。「中國科技發展了這麼多年,很多方面還跟在別人後面跑。歸根結底,忽視了基礎科學。基礎學問做不出來,應用科學也做不到第一流。數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在任何一個科技水平頂尖的國家,數學都是最重要的。
  • 足球從娃娃抓起 希望之星耀南海
    「足球從娃娃抓起」送教入園公益系列活動由南海區足球協會主辦,獲得南海區民政局、南海區教育局、南海區文化體育局等政府部門大力支持,得到了「益動全城家·南海」公益慈善創意匯的資金支持。南海的足球送教入園活動於2014年開始,已連續舉辦三期,活動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了足球的快樂,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 《中國教育報》頭版報導淮南師範學院返校開學工作
    2020年9月1日,《中國教育報》頭版聚焦史上最長開學季,在稿件《三億師生親歷史上最長開學季》中,淮南師範學院作為全國開學報導安徽唯一案例在頭版刊出。黨委宣傳部按照學校黨委的要求聞令而動,全員聯動,拿起筆,扛起照相機,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把鏡頭對準師生,激揚文字,全方位、立體式報導學校返校開學中的最美故事和先進事跡,用有力度、有深度、有溫度、有高度的宣傳形式,凝聚起強大的師院正能量。
  • 光明日報頭版聚焦,點讚華中大這件大事!
    在華中科技大學抗疫精神如何成為思政課最生動的教材11月29日《光明日報》頭版聚焦華中大給出了這樣的答案一起來看圖為11月29日《光明日報》頭版抗疫精神成思政課最生動教材從對未來生涯的迷茫到堅信「學習的知識就是手中的槍」,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學院學生吳逸桐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後思想態度發生轉變
  • 《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頭版聚焦...
    連日來,   《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   等國內主流媒體頻頻@德清。   《新華每日電訊》頭版聚焦   我縣「兩山」實踐之路   今天,   《新華每日電訊》頭版刊登   《讓葉子變成票子的領頭人》   關注我縣「兩山」實踐之路。
  • 腦科學日報|提醒大家,預防肥胖,要從娃娃抓起
    1,Cell Research特別報導 | 耿美玉團隊揭示中國原創阿爾茨海默病新藥GV-971的作用機理來源:BioArt華人數學家解開視覺奧秘:一切都是大腦假裝讓人看見來源:量子位來自紐約大學的華人女數學家楊麗笙,與神經科學家Robert Shapley認為,數學才是破譯人類視覺秘密的關鍵。他們提出了一種單一的數學模型,解釋了大腦如何根據10個神經元的數據生成絢爛多彩的圖像。
  • 培養動手能力要從娃娃抓起
    培養動手能力要從娃娃抓起本報評論員 馬景華大事小事全都代勞,餵飯穿衣百般關愛……這些做法,看起來似乎讓孩子過得更舒服了,但事實上,這些家長的「愛」,一定程度上反而阻礙了孩子的成長。近日,肅寧縣第五實驗小學舉辦了一場特別的比賽。
  • 怎麼培養?
    清華大學近期發布的「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受到持續熱議與關注。1月10日,光明日報頭版對其進行報導,在報導中對此次領軍計劃的招生對象,選拔方式、培養模式等進行了解讀。在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看來,重視基礎科學、從娃娃抓起、在本土培養出一流學者——這正是他發起此次計劃的初心所在。「中國科技發展了這麼多年,很多方面還跟在別人後面跑。歸根結底,忽視了基礎科學。基礎學問做不出來,應用科學也做不到第一流。數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在任何一個科技水平頂尖的國家,數學都是最重要的。
  • 《光明日報》頭版!南大這門院士、長江學者領銜的通識課火了……
    2020年10月19日《光明日報》頭版截圖2020年秋季學期南京大學正式啟動「科學之光」項目首批六位院士、二十五位長江學者加盟幫助大一新生感受科學價值,發掘科學興趣培養科學精神,提高科學思維今天,《光明日報》頭版報導了南大課堂的這一創新之舉以下為報導全文:10月10日晚6點,南京大學仙林校區第二教學樓燈火通明
  • 「禮儀教育」從娃娃抓起
    原標題:「禮儀教育」從娃娃抓起   「叔叔好!叔叔好……」近日,筆者走進長汀縣汀州幼兒園,正值下課時間,操場上一群玩耍的孩子看到筆者接二連三地「問好」,這著實讓筆者一時沒能反應過來「還禮」,心裡只有甜甜的感覺。
  • 光明日報頭版:新風化育上田人
    2018年6月6日,《光明日報》頭版刊發了《新風化育上田人》一文,現予以全文轉載
  • 宋俊玉:培養科學精神從娃娃抓起
    原標題:吉林南仁東小學:培養科學精神從娃娃抓起 一年來,這所為紀念「天眼之父」成立的小學已成為吉林省培養青少年科學精神、科技素質的示範基地。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思考如何通過程序設計,讓小球按照預想的線路行動。」在學校的「編程達人」科技社團活動中,同學們坐在電腦前編碼設計程序。「我很喜歡這門課,從一年級起就報名加入了社團。」三年級學生張裕澤說。
  • 光碟行動 從娃娃抓起
    光碟行動 從娃娃抓起 在曹甸鎮下舍幼兒園大班的一個教室裡, 剛吃完飯的小朋友舉起碗自豪地說:&34; 我園對孩子們節約意識的培養成為常態化教學內容, 學校和老師用多種方式鼓勵、 引導孩子珍惜糧食、節約糧食, 讓 &34; 從娃娃抓起。曹甸鎮下舍園持續開展 &34;,既保證孩子們每天吃好吃飽, 還儘量做到不浪費糧食。
  • 頂尖數學家哈孔哀嘆:有才華的年輕人不願意成為數學家
    頂尖數學家哈孔哀嘆:有才華的年輕人不願意成為數學家 2020-11-29 0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培養節約糧食的習慣要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
    培養節約糧食的習慣要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為此,安達市萬寶山鎮中心小學聯合家長採用線上觀看的方式,引導孩子節約糧食,珍惜糧食。
  • 《萊山區愛國崇軍,從娃娃抓起》
    《萊山區愛國崇軍,從娃娃抓起》 8月26日,細雨霏霏中,由萊山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和暖山國際城居委會聯合主辦、平安保險萊山公司協辦的「愛國崇軍·從娃娃抓起」活動如期舉行。 「萊山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和社區居委會組織的這次活動,讓我們的孩子接受了紅色愛國教育,增進了對軍隊和軍人的了解,培養了孩子的愛國主義和崇軍情操
  • 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中央媒體為何聚焦楊浦?
    連日來,在《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科技日報》等多家中央主流媒體的報紙上都出現了楊浦~這些媒體為何聚焦楊浦!都報導了哪些內容呢?一起來看人民日報民生實事辦好 百姓點讚叫好(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人民日報》 2020年08月11日 頭版漫步黃浦江畔,江風輕拂,蘆葦搖曳,水鳥翩翩。市民悠閒散步,遊客駐足觀賞。